第四卷 美麗新世界 第三十七章 機遇

馮大寶剛出門不到十天,竟然又回來了。

馮來旺原本以為他在外面犯了事,心裡還想著把他抽一頓,讓他老老實實在家做事,可是卻沒有想到,自己家的兒子竟然攀上了楊府的高枝。

東海公楊家,那可是吉安府所有人的驕傲。

從楊士奇那一帶算起,他曾為官至國子監祭酒。雖然不算尊貴,卻絕對清貴。

到了楊道這一代,官至東海公,東洲海軍總督。這可是是大明數得上的手握實權的公爵,統率整個東洲的海軍。

也是因為楊道的原因,江西人移民,最喜歡的就是東洲,而來了東洲他們也沒有後悔,這裡肥沃的土地,不管是種地還是放牧,都比在江西老家要收入多了。

而楊家第三代的楊致和,不僅娶了公主,如今也官至歐羅巴直布羅陀提督,這祖孫三代,都備受陛下恩寵。

到了楊家的第四代,那可是陛下的親外孫了,只要不犯錯,這楊家的世代尊貴,跑不了啦!

他們馮家小門小戶,也就是馮來旺這一代才算是小富即安,哪裡想過能跟皇帝陛下家做親戚了。

雖然結親的楊致勛不過是個旁系,對他馮家來說,也是絕對的高攀。

所以得到消息後,馮來旺半天都沒反應過來,直到被蔣家家主一頓說笑,這才反應過來,立即殺雞宰羊,慶祝一番。

第二日,他就帶上存摺到鎮上的商業銀行開了銀票,能跟楊家結親,就是傾家蕩產也要把婚事辦的熱熱鬧鬧。

父子倆這次再出門,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就又來到了德州府。

這一次,楊家的主事當著馮來旺的面,也開誠布公地說了楊家女娘的事。「我們西楊的十六娘,論人品,論見識,那都是東洲數得上的。就是命運多舛,兩次婚事不成,還鬧出了不好的名聲。我們楊家是真心實意跟你們馮家結親,不是結仇,所以話也跟你說明白。願意,就在婚書上簽名,我們去德州府衙入檔,要是不願意,就當這事沒發生。」

馮來旺這才知道背後原來還有這樣的干係,不過若不是如此,他們馮家又如何能娶這樣一個大家小姐。

馮來旺看了看馮大寶,馮大寶想著那日見到的十六娘,笑的他心都化了。他連忙堅定地說:「爹,孩兒想娶十六娘。」

身為一個普通的百姓,卻能在背井離鄉之後,在遙遠的東洲闖出一份不小的家業。

馮來旺雖然層次不高,卻很懂得小人物生存的智慧。

所以這個時候,他沒有絲毫遲疑,跟楊主事說道:「能與楊家結親,是我們馮家的福分。我們小門小戶,許多規矩也不懂,還請楊主事指教,在下無有不從。」

楊主事這才露出了真誠的笑臉,吩咐旁邊一個土著女侍道:「去請十四夫人過來。」

雙方你情我願,加上楊夫人這邊想要早點把事情定下來。所以經過一番商議,一次就通過了納采、問名、納吉三道程序,直接確定請期,納徵……

請期,納徵,這都是要前往橫斷島楊家才能操辦的,楊家是大戶人家,再不要臉面,也不能馬馬虎虎就把女兒嫁出去。

馮大寶剛從老家來德王府,如今又是剛入職。

楊府面子固然大,但是為了一件小事動用楊家的面子,也是不划算的。

所以決定馮大寶繼續履職,將納徵放到了三個月以後,屆時馮大寶請假一些時日,前往橫斷島,完成婚禮的前期準備,同時親迎。

馮來旺在楊管事的幫助下,在德州城的水牛河河邊,花了一百二十銀元買下來了四十畝地,並且準備再用一百銀元,修建一座宅邸。

能跟楊家搭上關係,馮來旺一點也不吝嗇銀子,如果兒子得了楊家的扶持,他們馮家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春節過後,德州府的氛圍越來越緊張了。太孫和巡視組抵達的日子越來越近,官府這邊嚴陣以待,各方面都要做到最好。

不過這一切似乎跟馮大寶沒有任何關係,這個時候,他已經進了德王府的侍衛營,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軍事訓練。

袁氏留在德州城,一直陪著楊夫人和十六娘她們回到橫斷島,然後急著回了青陽鎮照看家中牧場。

為了迎接巡視組的到來,德州府今年從中洲購買了二十幾輛能乘坐三十五人的客車,開通州府內幾座大城之間的公共交通。

這樣一來,以後出門,就不必再騎馬出行了,也方便了袁氏這樣的女人出門。

而馮來旺卻還回不去,一直在德州城監督著興建新居,籌備婚禮。

如今的德州府,平民之間的婚禮,流行三大件:自行車,縫紉機,自鳴鐘。

而在勛貴階層之間也流行三大件:汽車,牧場,遊艇。

德州城位於海邊,是東洲北大陸南部的貿易樞紐,城內有不少大商人。

這些商人家族在城內有房子,卻還要在鄉下弄一座牧場,不為養牛養羊,只為了休沐時候去鄉下打獵。

至於汽車和遊艇,則是顯擺的工具,以前汽車沒有放開銷售,只有貴族能買。

商人們就喜歡置辦遊艇,遊艇不僅能顯擺,還是在橫斷海之間來回穿行的便利工具。

而如今大明的汽車生產越來越多,放開了銷售管制,這些商人們如果不買一輛汽車,似乎就現實不出自己的身份。

馮來旺自己家裡就有牧場,雖然不是那種度假的牧場,但是也算是個牧場。

楊家的條件也不高,只要求建一座別院,買一輛汽車,而楊家則會陪嫁一艘小型遊艇,方便以後小兩口回橫斷島。

一輛汽車的售價現在還要八百銀元以上,能買好幾座宅子。但是馮來旺咬咬牙,也能買下來。

這次為了大兒子的婚禮,他也把家底掏的差不多了,但是他每天依舊開心的合不攏嘴。

因為大寶跟楊家的婚事傳出來後,德王府對大寶就另眼相看了。

一個月訓練完畢,大寶就被德王府安排給了德王世子當親衛。太孫殿下來到德州的時候,馮來旺也在碼頭看熱鬧。

當他看到德王父子到碼頭迎接,自己的兒子也跟在世子的後面,威武雄壯地跟那些朝廷大員們站在一起的時候,他激動的老淚橫流。

實際上,馮家的幸運並不是個例。在整個東洲,像這樣的跨越了階級的聯姻,在以前很少出現。但是在如今,卻已經相當普遍。

首先,大明的極速擴張,讓整個社會的層次震蕩不已。特別是在東洲,因為勛貴階層數量太少,這些勛貴為了趕上擴張的紅利,迅速擴大家族的人口基數,拉攏更多的平民階層。

不要說勛貴們了,就是親王府,也有不少王子娶了平民女子,不少郡主,嫁給了富商家族。

雖然這些不是嫡系,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這種聯姻在迅速擴張勳貴階層的影響力的時候,也給了許多平民家族上升的台階。

這種階層的上升通道被打開,讓許多平民與通知階層的聯繫更加密切,他們也就更加維護朝廷的穩定。

其次,東洲多了另一個被剝削階層,那就是數量眾多的土著。

兩千多萬土著,給大明人在東洲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大明的先進文明,核心競爭力遠遠超過歷史上野蠻的歐洲人。

大明有足夠的吸引力讓土著人靠攏大明人,那些土著不僅崇拜大明,願意追隨大明人過上好日子,更願意融合在儒家文化的文化圈裡。

不要說這個時代,就是歷史上的東南亞,那些土著也都積極聚攏在漢人的名下,願意為華人服務,通婚。

在二十一世紀,漢人被割韭菜一般一茬茬地收割了之後,土著們依舊以為華人服務為榮。

這種文化的向心力,遠遠不是歐洲人能夠相比的。

對馮來旺來說,小門小戶的馮家與楊家的通婚讓他看清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對這次駕臨東洲的朱見深來說,通過對整個東洲社會形態和架構的熟悉,他看到了大明在階級理論與現實存在之間的管理方向。

階級理論需要維護,卻必須通暢,只有這樣,大明能保持向心力,統治才能穩定。

在德州盤桓了半個月,朱見深深度了解了德州這個東洲最富裕地區的詳細情況之後,從通天河逆流而上,開始向東洲北大陸的腹心進發。

通天河就是後世的密西西比河,這是東洲北大陸的經濟命脈,依靠通天河的水運,東洲北大陸的物產,才能順暢地運輸出來,減少消耗。

因為人口的原因,東洲北大陸的許多地區依舊沒有能得到開發,許多肥沃的土地還在荒蕪著,到處都是茂密的森林,還有成群的野生動物。

但是,這裡已經呈現出了一片生機勃勃,南方的棉花,北方的小麥,東洲大陸每年的糧食產量,已經能滿足東洲人兩年的需要。

所以,這裡的糧價低廉,造酒業非常發達。

也因為地廣人稀,這裡的自行車需求遠遠比不上中洲,一般家庭都有馬匹,出門遠的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