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美麗新世界 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

唐賽兒第一次成為數量超過四十萬大軍的主帥,內心也是誠惶誠恐,生怕出一點差錯,就壞了自己五十年的名聲。

她不僅事事都跟郭昂商議,而且非常重視國防部派來的參謀團隊。

在關於汽車的使用上,她更是尊重朱瞻基派來的汽車軍團總兵官柳景的意見。

她威望甚高,又知人善用,從不一意孤行,也讓整個指揮團隊得以迅速地磨合完畢。

這幾個月大明工匠從國內運來了幾百台柴油機,裝在了臨時製作的平板船上,形成了水軍。

數十架飛機通過火車運到了唐林城,然後進行組裝,在每個城市的公路上,這些小型飛機就能起降。

再加上騎兵,汽車兵,炮兵,整個大明的軍隊,形成了一個立體式的攻擊方陣。

南方的鄭英,率領的軍隊已經進軍到頓河之南,他們的目標是防守嚴密的頓涅茨克礦區。

這裡是西征最重要的一個據點,因為這裡的鐵礦已經被聯軍分配完畢,每個國家都不願失去這裡的鐵礦。

莫斯科,立陶宛,波蘭,羅馬,還有地主基輔公國,這五個國家在頓河之畔建立了里三層,外三層的防禦體系。

不僅如此,在每個礦區,他們都儲備了豐富的食物,挖掘了長達數百里的戰壕,想要依靠人數和地勢,來抵消大明軍隊的火力優勢。

而在北方,莫斯科公國已經放棄了所有的野外據點,進入了城市防禦。

他們將大批的牲畜向西驅趕,對大明軍隊實行了堅壁清野戰術。

可惜的是,為了這次戰爭,大明從國內源源不斷地運來糧食,糧食抵達唐林城之後,又通過水路運到前線。

奧卡河,伏爾加河,這些為極西之地帶來豐富水源的河道,都變成了大明的運糧渠道。

聯軍不是沒有想過破壞大明的運糧通道,但是領先幾個世紀的立體式攻擊方陣,讓他們根本無法偷襲。

只要天氣良好,大明的飛機就一直在天上巡邏。

白人少數人可能還能瞞過飛機的耳目,人數少了卻無法對大明人造成大型損失,人數一多,他們就又隱藏不了身影,被大明軍隊發現。

一開始,莫斯科公國那邊還會派出一些細作搞破壞,但是最後,他們發覺這完全是送菜。

這裡可不像大明,到處都是荒蕪的森林和草原,經常性幾十里不見人煙。他們就是排除細作,也難以獲得補給。

而且,更嚴重的是,他們發現大明人根本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他們唯一的目的似乎只是殺人。

從南方的頓河畔,到莫斯科的東北方的雅羅斯拉夫爾城,這綿延幾千公里的戰線,從四月中旬,開始了有史以來最狂野的戰鬥。

這一次,大明的戰略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盡量殺傷有生力量,減少白人人口,同化族群。

除了年輕女人,所有人都在殺傷範圍之內。

如今這個時代可沒有多少「和平」人士,所有人都信奉的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所以,對於朝廷的指令,就連唐賽兒也沒有任何不忍。她雖然沒有親自動手,但是,被她下令斬殺的俘虜遠超任何人。

滾滾鐵流一路向西,但是卻有兩條非常明確的線路。

南線的鄭英負責攻克頓涅茨克鐵礦一帶,這個如今全世界最大的鐵礦,是非常重要的戰略儲備,一定要被大明徹底佔據。

而後,他將領軍圍攻基輔,在參謀部的計畫里,將會用半年的時間攻佔烏克蘭大平原。

北線的唐賽兒主要目標就是八百里之外的莫斯科,並且要將戰線一直推進到波羅的海。

在那裡,從海上過來的楊致和將會為大軍提供各種補給。

如今的聖彼得堡還是一個小漁村,在沒有任何海上力量能夠給大明造成威脅的年代,那裡將會是大明在東歐的重要戰略要地。

征服歐洲,朱瞻基並沒有想過能一蹴而就,這不是力量的問題,而是人手的問題。

將幾十萬人轉運到歐洲,衍伸幾千公里的戰線,需要耗費的各種物資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大明絕對不會因為戰爭而拖慢自己的發展步伐,更不能拖累到自己的經濟發展。

所以,除非戰事膠著,僵持不下,大明不會再派更多的軍隊過來。

靠幾十萬人,想要一年就征服歐洲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朱瞻基的計畫里,用三年的時間平推整個歐洲,將歐洲殺的血流成河,就已經是比較快的了。

參謀部戰略目標明確,元帥唐賽兒經驗豐富,大軍並沒有急於求成,而是嚴格地遵守戰術要求,進行緩慢的全方位推進。

在這種推進速度下,水軍,騎兵,空軍,汽車軍,炮軍都能進行密切的配合,根本不會給敵人任何可乘之機。

弗拉基米爾,這座莫斯科城的門戶城市,在如今這個時代,被諾夫哥羅德人統治。

諾夫哥羅德是羅斯民族最大的勢力之一,他們擁有兩個諾夫哥羅德公國,佔據了莫斯科以北和莫斯科以南的地區。

可是如今的下諾夫哥羅德已經被大明士兵佔據,並且成為了這次西征的指揮中樞。

這座城市成為了諾夫哥羅德人在南方最後的堡壘,他們依託大金門為中心,建立了四層防禦體系。

當五月初四,大明士兵們抵達了這座城市,沒有一擁而上地戰鬥。

用汽車和馬匹轉運過來的大炮被拆掉了橡膠的鐵輪,一門一門被安裝在諾夫哥羅德人炮火攻擊不到的區域。

大明士兵用了兩天的時間安排好了攻擊陣勢,五十門可以平射的加農炮第一輪齊射,就讓城裡的諾夫哥羅德人完全絕望。

因為這些火炮發射的並不是他們熟悉的石彈,而是一種到了他們陣地才會爆炸的炮彈。

不論是堅固的城牆,還是壕溝內的士兵,他們都無法抵擋這種新式火炮的攻擊。

被譽為弗拉基米爾城最堅固堡壘的大金門,只挨了不到十發炮彈,就徹底倒塌。

而那些被諾夫哥羅德寄予厚望的城牆,在炮火前面直接崩潰。

他們不能理解大明人的火炮為什麼會如此猛烈,城牆倒塌不說,僅僅是炮彈爆炸後的震動,就能讓士兵們失去作戰能力。

在他們眼中堅不可摧的防線,直接崩潰,崩潰的不僅僅只有城牆,還有人心。

大明士兵的進攻還沒有開始,無數的士兵已經殺死了他們的首領,開始向西逃亡。

而在莫斯科東南方四百里外的梁贊,當初拔都西征的時候,第一個征服的羅斯人城市就是這裡。

兩百年過去了,可是這裡的百姓依舊對那場幾乎滅族的戰爭記憶猶新。

在莫斯科公國逼壓下,梁贊人不得已在奧卡河沿岸的森林裡建立了嚴密的防禦體系,可是他們的內心,卻不想跟大明人作戰。

主攻這裡的郭昂剛一抵達奧卡河東岸,就遇到了大批的梁贊農奴主動投效。

如今的羅斯族還處於最野蠻的時期,不要說大明人,就連歐洲人也看不起他們。

而在以莫斯科公國為中心的這些羅斯大公國內,除了貴族,就是奴隸,貴族對奴隸有著生殺大權。

而這些奴隸,他們對貴族的忠誠有限的很,更知道投靠了大明就能過上「好日子」後,一個個主動投靠了過來。

在他們的帶領下,大明人繞過了奧卡河沿岸嚴密的防線,在下游區域,二十六艘平板船停在兩處河面上,組成了兩個浮橋,越過了奧卡河。

梁贊這個城市,建在奧卡河畔的平原地帶,為了防禦,他們的城市四周都是茂密的森林,中間才是良田。

火炮對城市的威力巨大,但是在森林裡面,可以發揮的作用卻小了許多。

有了這些農奴的帶路,只是三天的時間,這座城市就已經易主。

梁贊和弗拉基米爾兩個大公國的失敗,也就意味著前方的莫斯科已經變成了一座孤城。

六月十六,北路軍的郭昂肅清了科洛姆納的頑固敵人,將這個城市炸成廢墟。

六月十八,他與唐賽兒與莫斯科河與亞烏扎河的三角地帶匯合,這也代表著,他們已經肅清了莫斯科東南兩方的大部分抵抗勢力。

從十二世紀建城,莫斯科一直都是整個羅斯城邦的中心。這座堅城也是整個羅斯人的心中聖地,他們雖然在兩百年前屈服於金帳汗國,但是如今,就連金帳汗國大權,都已經被白帳各族統治。

蒙元人的勢力衰退,讓突厥人和羅斯人佔據了主導位置。

但是白帳之間並不是毫無矛盾,實際上,在大明攻打過來之前,信奉綠教的突厥人和信奉東正教的羅斯人,才是最大的敵人。

但是如今,南部的韃靼人,突厥人被鄭英打的潰不成軍,而北部的羅斯人,現如今也只剩下了四個城邦國。

在克里姆林宮,被稱為一代大帝的伊凡三世,如今還只是一個二十五歲的年輕人,面對勢不可擋的大明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