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美麗新世界 第十六章 娘娘歸來

正統四十一年的新年剛過,幾件大事就預示了這不是一個平靜的年份。

首先是西北的白人聯軍反攻,佔據了伏爾加河平原地區的大片農田和牧場。

到了二月間,不到四十八歲的太子殿下英年早逝。這大明朝立國都快一百年了,至今還沒有一個太子能順利繼位。

三月間,淮河一帶連日暴雨,淮河水暴漲,這還沒到夏季抗洪救災的時期,地方衛所就已經全部集結起來,防止水患。

也就在這個時候,永樂號皇家巨舟從南洲返回,被大明百姓譽為聖母娘娘的藍貴妃從南洲藍妃島返回大明。

她不是遊玩歸來,實際上,在回大明以前,她的身體就已經不行了,此番回大明,只是為了葉落歸根。

得到了消息的百姓們從泉州開始,無不到港口迎接聖母娘娘,哪怕只是遠遠地看一眼她乘坐的大船,不少人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當巨舟進入了長江水道以後,迎接的百姓就更多了,無數百姓在岸邊對著巨舟磕頭,只是為了表達心中的感激。

是聖母娘娘造出了神葯,不僅瘧疾,就連天花,傷寒,現在都有葯可醫。

以前生的孩子,不到成年隨時都有可能夭折,但是現在,絕大多數孩子都能健康長大。

光憑這一點,藍煙就受到了無數百姓的忠心愛戴,在他們心裡,藍妃就是聖母娘娘。

也因為她有如此大的功勞,早在多年以前,朱瞻基就昭告天下,今後他不僅是皇后,藍妃也將與他合葬。

幾年前,藍妃身體變差,她就揚帆出海,決定晚年在自己的封地安度餘生。

以她的意思,今後死在那裡,就直接安葬在那裡。

但是這一點被朱瞻基嚴詞拒絕,他雖然放了藍煙去藍妃島生活,但是要求她在身體不行的時候,就回大明來。

這一日永樂號停在了閱江樓碼頭邊,無數的應天府百姓自發來到了碼頭迎接藍妃歸來。

看到船上並沒有掛起白幡,所有人的心也安穩了下來,知道藍妃還活著。

朱瞻基不顧帝王之尊,親自沿著棧橋來到了江中心,登上了永樂號。

上船之時,他的內心還惴惴不安,生怕看到一個臨死的藍煙。

但是到了船上,他看到的是一個雖然有一絲疲憊,卻依舊優雅,如一個中年美婦的藍煙。

有著後世生活經驗,恰好又是學醫的藍煙很會保養自己,身為這個龐大帝國金字塔尖的女人,她有條件滿足自己的所有生活要求。

不管是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再加上保養,所以她六十齣頭了,依舊美麗並不算稀奇。

看到她這個樣子,朱瞻基長舒了一口氣,擺了擺手,旁邊伺候的人就立即散去。「當初你走的時候,說不到死不回來了,我生怕來有一天迎接到的是你的屍骨。」

「我以為自己能瀟洒地離開,但是最後發現,哪怕在一個美麗的海島上當女王,也沒有在你身邊安心。這個答案你滿意嗎?」

朱瞻基笑著坐在了她的身邊,摟住了她的肩膀說道:「很滿意。這能很大程度上的滿足一個大男人的心理需求。不過,這應該不是你的真心話。」

藍煙當初離開,是帶著一點慪氣的。

在皇宮裡面,女人到了四十歲,就很難有機會陪朱瞻基了,除非朱瞻基願意上門。

而斷了月事之後,除非在公眾場合,甚至連見朱瞻基的一面的機會都沒有了,更別說侍寢了。

藍煙的身份不同,朱瞻基願意跟她親近,這為她吸引了不少嫉妒。

這些她都不在乎,論勢力,就連在後宮中最大的孫嫻,對她也忌憚不已。

但是她斷了月事以後,孫嫻和內監這邊為了維持後宮的秩序,多次打擾她跟朱瞻基的休息。

為了將朱瞻基的吸引力引開,甚至讓各地進獻美女,只為了滿足朱瞻基的需求,不讓他再跟藍煙睡覺。

朱瞻基又不是一個多情之人,他喜歡藍煙,是因為兩個人來自後代。雖然他比藍煙還要大幾歲,但是也嫌棄藍煙老了啊。

朱瞻基被年輕女孩子吸引住了,藍煙這才一氣之下,說要去自己的封地休養幾年,不死就不回來了。

沒有外人在,藍煙哼了一聲,對著朱瞻基的肚子來了一拳。說道:「老天爺太不公平了,你比原來的朱瞻基都多活了三十年了,現在六十多歲的人了,竟然連小肚子都還沒有。」

朱瞻基握住了她的手,溫柔說道:「你只看到了我風光的一面,卻不想想,為了活的久一點,我從小練功,到現在都不敢鬆懈。回來了,就別走了,沒你在身邊,我連一個說話的人也沒有了。」

藍煙道:「現在皇宮裡面我最大,應該沒有人還敢指桑罵槐,說三道四了吧!」

朱瞻基哈哈笑道:「放心,絕對沒人敢了。」

藍煙卻沒有半點喜色,嘆了口氣說道:「以前有時候恨不得取她而代之,可是過年從銘兒那裡知道了她已經走了,心裡卻難過不已。」

銘兒則是指朱瞻基與藍煙的長子朱瞻銘,如今被封榮王,封地是後世的紐西蘭。

他也是所有兄弟裡面,除了太子之外,唯一沒有與其他兄弟一起分封到東洲的親王。

雖然她沒有說她是誰,但是朱瞻基很清楚她說的是孫嫻。

孫嫻是皇后,也是名義上地位最高的女人。朱瞻基從她四十歲以後就很少陪她,卻經常陪藍煙,自然讓她在背後免不了一些小動作。

她也很聰明,知道朱瞻基的底線,從來不會去試探底線,卻也能讓藍煙難堪。

藍煙不屑於在皇宮跟她爭,在皇宮之外的名聲,她要比孫嫻強的多。

兩個女人鬥了一輩子,但是現在孫嫻過世了,兩個人的恩怨也隨之飄散。

看藍煙的表情,已經沒有了怨恨,只剩下了惆悵。

朱瞻基拍了拍她的手背說道:「都過去了,不要再去想了。收拾一下,準備回宮。」

藍煙卻坐直了身體,拿起身邊的一個金錘,敲響了身邊的一個銅鐘。

一個女官閃出了身影,問道:「娘娘有何吩咐。」

「讓見濟他們出來見見皇祖吧……」

女官得令下去,藍煙才望著朱瞻基說道:「幾個大孫子你還認識,這幾個小的,還有孫女,你都不認識了。」

朱瞻基大感慚愧,因為藍煙說的對。

其實不要說孫子,就連自己的兒子和女兒,朱瞻基都經常搞混。

他後宮之中有牌碟的后妃就有七十九人,除了開始病逝的,後來這十個絕孕的,幫他生過孩子的就有五十多個后妃。

她們一共生了將近一百八十個孩子,存活下來長大的,就有一百四十九個。

男孩子七十八個,女孩子七十一個。他們長大了以後又各自成婚,生子,到了第三代,他能叫得出名字的就不多了,更別說第四代了。

現在兒子們都分封海外,不少女兒也都嫁給了勛貴,去往了海外,不少孫子輩的,他連面都沒有見過。

藍煙這次回來,帶回來了四個孫子和七八個孫女,孫子都是十歲以下的,而孫女則都是十歲以上的。

看這架勢,怕是要給這些孫女在應天府這裡安排婚事了。

榮州府也就是後世的紐西蘭孤懸海外,那裡自然也沒有紛爭。但是因為勛貴階層太少,皇室的女兒婚事不太好安排。

朱瞻基見過了這些孫子,孫女,各自有賞。然後安慰藍煙說道:「你放心,她們的婚事我都會好好安排的。」

藍煙搖了搖頭說道:「你的眼裡只有金錢,權勢,但是她們自幼生活的自由自在,野慣了,怕是受不了太嚴的約束。她們的婚事我自然會操心,一切以開心快樂為重。」

「一切都隨你,只要你不動不動起來跑就好了。」

當著孫子,孫女被朱瞻基這樣說,藍煙臉色赧然,白了朱瞻基一眼,卻也給他留了面子,沒有反駁。

朱瞻基看到幾個孫女她們穿的都不是宮廷服裝,她們跟著藍煙生活在大溪地,那裡是熱帶,一個個穿的像後世的連衣裙,只是多了一件披肩,沒有把手臂和腿露出來。

她們也的確自由慣了,在朱瞻基面前都有點約束,顯然不習慣這種場面。

對藍煙的教育方式,朱瞻基並不是很贊同,不過他的孫子孫女太多了,也不在乎有幾個出格的。

從船上下來,朱瞻基並著藍煙站在了碼頭上,迎接藍煙的百姓們紛紛自發跪了下來,歡迎她的歸來。

這倒不是朱瞻基組織的,他今日來,也只是帶了真理教,還有研究院的一眾人等。

藍煙顯然懵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吩咐宮女傳令,讓眾人起身。隨後來到了研究院的一幫老熟人面前,與他們契闊起來。

真理教與其說是一個教派,不如說就是一個全方位的研究機構。

而原本下馬橋的十座研究院,如今成了真理教傳播科技的應用研究分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