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美麗新世界 第六章 東洲

東洲。東極城。

這是東洲北大陸東部的天然深水港,後世的美軍諾福克海軍基地,是美國最大的造船,航母母港。

相比紐約來說,這裡的海港不僅被陸地包圍,更因為靠近中部地區,成為了東洲最重要的港口貿易城市。

紐約的發展,是因為那裡位於美洲與歐洲貿易的節點,但是這一世,大明沒有與歐洲貿易,那裡如今還只是一個普通的海軍基地。

大明海軍以巴拿馬為主基地,是因為經過三十年的開挖,如今的巴拿馬運河已經開通。海軍駐紮在那裡,不管哪裡出現暴亂,前往都非常方便。

而且大量的艦隊想要從東洲返回大明,從巴拿馬起航,也是最佳航線。

這主要是為了戰略需要,但是實際上,東洲的許多區域,都比巴拿馬更適合充當母港。

東極城雖然有一個海軍基地,但是這裡卻是東洲北大陸提督府的所在地。在海軍不能參與東洲內部事務的時候,這裡才是東洲北大陸的權力中樞。

章德公楊章德自正統元年,就參與了東洲的開發,雖然中間被召回大明了十年。但是正統二十三年,東洲天花肆虐,連剛出生的皇子皇孫都死了七八個,一時之間,整個東洲哀鴻遍野。

這個時候,藍貴妃已經研發出了安全的牛痘,楊章德臨危受命,攜帶疫苗從大明過來救難。

無數的印第安人部落裡面的小孩子幾乎死了一半以上,再加上十六年前的瘟疫,印第安人損失慘重,人口不足三十年前的三分之二。

他們的部落首領們早已經都歸附大明,在大明的糖衣炮彈之下,他們也享受到了權力帶來的腐蝕。

如今的他們,已經沒有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光棍,何況,大明的的確確是帶著他們過上了好日子。

從那以後,朱瞻基的七十六個成年皇子們都封到了東洲,他們畫地為牢,只負責自己區域裡面的事務,而外部事務,全部交給了內務府和提督府。

楊章德費盡心思,終於得到了朱瞻基的允許,擔任了東洲北大陸的提督。

這個提督雖然管不了各個皇子封地的事務,但是因為有串聯的作用,所以權力一點也不小。

相比之下,錦衣衛指揮使雖然權力也大,卻沒這麼多的油水。

而後,楊章德成為了各大皇子手裡的刀,那些皇子們以懷柔政策管理封地,那些不聽話的部落,幾乎全部被楊章德剷除。

楊章德也因此獲封章德公,不過他這個公爵更像是一個笑話。縱觀歷史上,幾乎所有的公爵名銜都是有據可查的,很多都是以古地名為號。

而楊章德的這個章德公卻是以自己的名字為號,並且不是世襲罔替,而是逐代遞降。

但是楊章德絲毫不以為恥,對他來說,這個公爵的名號,遠遠不如他擔任北大陸提督這職位更重要。

只有來到東洲,才能知道這片土地究竟有多富饒。

西部到處都是礦產,東部到處都是良田,除了暴風多一點,這裡比大明本土更適合生存。

楊家只要能夠在這裡紮下根來,不參與皇子之間的紛爭,最少可保幾百年的榮華富貴。

而且,因為參與了對歐洲的戰略遏制,他也在這個中間發現了一條財路,那就是開通東洲與西洲之間的貿易通道。

東洲與大明的貿易,這是完全由朝廷和內務府壟斷,誰也不能參與進來,最多也就是將封地的物產賣給他們,賺一點小錢。

大西洋的狂暴在這個時代近乎是天塹,雖然有地圖,但是也沒有人敢隨意穿越。

正統三十三年,晉王麾下的曹國公府,一艘運送奴隸的貨船因為遭遇暴風,從桑海帝國(奈及利亞)起航向南航行了不久,就被暴風吹的迷失了航向。

他們在海上漂流了一個多月,在船上的淡水幾乎消耗殆盡的時候,船隻被吹到了東洲南大陸的南安城(累西腓)。

這艘裝載了六百多奴隸的貨船被海軍發現的時候,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而活著的四百多奴隸,被當地的七十六皇子應王,以每人一百枚銀幣的價格買了下來。

東洲地廣人稀,特別是東部地區,以前因為瘴氣肆虐,連土人都不多。

應州所在的區域在東洲南大陸屬於比較貧瘠的地區,這裡是丘陵地帶,不僅土地少,就連礦產也少。

應王在諸子裡面排名靠後,他的母親級別又低,最後剩下的好地方不多,他的日子相對來說過的有些苦巴巴。

這裡靠近赤道,目前種植橡膠樹,橡膠加工,還有售賣巴西名貴木材是最大的經濟來源。

這四百多奴隸,被他買了下來,就全部安排在了橡膠園做工,為他這裡的人工短缺,緩解了不少壓力。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東洲大陸上的各個王爺,也將目光盯向了西洲的崑崙奴。

西洲的崑崙奴被閹割以後,運到南洲,已經成為南洲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以前大西洋難以穿越,東洲還能平靜地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但是現在,他們看到了更快捷的渠道。

從正統三十三年,一直到如今,東洲各大王府私下派出了不下於二十批艦隊,一直在尋找前往西洲的航線。

如今,他們最少掌握了三條安全航道,其中一條,就是從北大陸到馬林王朝的航線。

楊章德現在掌握了這條航線,他不敢違逆朝廷禁令跟歐羅巴人交易,但是借著東洲大陸上面的各大王府,跟西洲的漢王府,晉王府進行人口交易,一直在不停的進行。

這如今也成為了章德公府除了封地的收成之外,最大的一筆收入。

章德公府在東洲的封地並不在各大藩王的地盤上,而是在南北大陸之間的海島上,隸屬於大明海軍直接管轄區域。

那裡的風景雖然秀麗,卻出產微薄,也就是漢王從西洲交易來的一種褐色豆,在那裡適合生長。

陛下為這種褐色豆起名叫做咖啡,因為跟茶葉一樣有著顯著的提神作用,現在也逐漸流傳開來。

不過東洲這邊種植的時間晚,收益不大。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楊章德一直在為自己的家族發展,尋找新的財源。

提督府內,今日楊章德的三兒子楊世玉從封地章德島來到了東極城,隨同他一同前來的,還有剛從大明來到東洲的幾個孫子。

他們從大明到總督城,又從運河到西洋,到了自己的家族封地,在那裡休養了一段時間,然後特意趕來東極城與楊章德共度春節。

這幾個孫子,楊章德已經有六年沒有見過了。

他們一直在大明生活,六年前,楊章德回京述職,在應天府跟他們相處過一些時日。

他們一個個風華正茂,從繁華的應天府來到窮鄉僻壤的章德島,卻也沒有半點沮喪。相反,一個個揮斥方遒,在楊章德的面前不停地展示自己的學問,為家族封地的發展,出謀劃策。

看到這幾個氣宇軒昂的孫子,楊章德的內心裡一直有一種家族興旺的感慨。

「父親,如今東洲和西洲的航線既然已經打通,外祖他們如今在西洲的發展也非常順利,我們兩家只要形成聯盟,這以後的奴隸貿易,就會是我們楊家最大的財源。」

這次帶著幾個孫子一起前來的大孫子楊楚元今年已經快三十歲了,他跟楊章德的長子一直生活在應天府,在那裡作為人質,同時照顧家族的晚輩。

聽到三叔的提議,他有些不贊同地說道:「祖父,奴隸貿易有傷天和,孫兒這次到章德島考察了一些時日,章德島適合咖啡種植,而以孫兒所見,今後這咖啡將會跟茶葉一樣,成為國之財源。只要我楊家用心發展,這咖啡種植才是長久之計。」

楊世玉不贊同地說道:「咖啡種植固然長久持續,但是我楊家現在需要的是儘快發展起來。何況,論起咖啡種植,我們又如何能跟耀王相比?」

耀王是朱瞻基的四十六子,也是藍貴妃的第二個兒子。

藍妃在後宮之中位高權重,長子被封到南洲東南的南北島(紐西蘭),次子在受封的時候,藍妃親自出面,向陛下求了東洲最大的橫斷島作為封地。

這個橫斷島實際上就是後世的古巴,而章德島,則是後世的牙買加,隸屬於耀王府封地。

楊楚元道:「三叔,侄兒這次來東洲,走之前見了陛下一面。陛下跟侄兒說:咖啡種植,章德島乃是風水寶地,幾乎沒有任何地方可比,還讓侄兒不要浪費了這片寶地。」

楊章德笑著又問向了其他三個孫子,問道:「你們有什麼意見?」

四孫子楊楚瑜今年二十歲,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時候,按家族需要和個人愛好,選擇的就是農科。他說道:「孫兒沒有大哥的遠見卓識,一心只想著如何提升家族封地的物產。」

五孫子楊楚文雖然名字有個文,卻是自幼愛習武,畢業於羽林衛學。他道:「孫兒願意為奴隸貿易先鋒,為家族聚財。」

老六楊楚山說道:「孫兒以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