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篳路藍縷 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

重新設定膛線的纏距,對於已經擁有了加工工藝的大明來說,並不困難。無非就是調整槍管遞進的轉速,就能得到不同纏距的膛線。

當天晚上,工匠們就已經重新車了幾根槍管,然後連夜進行了淬火處理。

第二天下午,朱瞻基又來到羽林衛學的靶場,將幾種不同纏距的槍管依次試了一遍,確定下來了最合適的一根。

長槍的纏距比手槍要重要的多,手槍射程有限,關鍵的是初速與動能。

但是長槍除了初速,還有最關鍵射程以及子彈旋轉度,旋轉的程度,也決定了子彈的精度。

試驗出了最佳的膛線設計,這支長槍才算是完全定型。

接下來,就需要根據彈道的弧度,確定槍支的準星。

任何槍支,子彈的彈道也是帶有弧度的。槍管口的準星,都是根據彈道的弧度,進行計算以後,然後才會進行定型。

對一個外行來說,只需要三點一線,就能準確地將子彈射到目標,但是對槍支設計師來說,準星的調整,其實是一項非常複雜的計算過程。

而這個時候,全京城的勛貴與將領們,也都得到了消息,殿下又研發出了更新式的武器。

對於一個不了解槍械的人來說,火銃已經是他們能想到的最厲害的武器。

任何一個經過訓練的新兵,經過最多三個月的培訓,就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火槍手。

而火槍的威力雖然略有不足,射程跟長弓差不多,但是因為覆蓋面大,使用方便,遠比一個優秀的弓箭手更容易形成威脅。

一把威力強大的弓箭,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製成,而一個優秀的弓箭手,更是需要多年的訓練。

火槍的出現,讓大明士兵的身體素質與那些草原民族的差距已經消失。

只需要經過簡單的培訓,一個虛弱的大明士兵,就能打死數倍於自己的騎兵,壯漢。

這幾年,大明之所以能夠牢牢守住北明山,讓草原部落不敢再反覆造反,靠的就是火槍那無法抵擋的威力。

再厲害的騎手,再厲害的射手,面對大明的火槍,都失去了威脅。

特別是大明發明了鐵絲網之後,這種可以隨意轉運,布置的帶毛刺的鐵絲網,讓草原人引以自豪的機動能力都失去了。

曾經的草原惡狼,只能像一個溫順的綿羊。

在聽到朱瞻基弄出了新式的武器之後,威力遠遠大於過去的火銃,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調動了起來。

可是當金闊親眼看到這把槍的威力的時候,卻跪了下來,請朱瞻基封存這把槍,並且將技術封鎖。

在名氣上,金闊遠遠比不上王彥,鄭和他們這些從永樂朝初期就馳名中外的七大太監。

但是,他卻是朱瞻基手裡最值得信賴的太監。

從朱瞻基小時候的照顧,到去寧波幫朱瞻基主持貿易,現在幫朱瞻基當大管家,金闊一直做的非常不錯。

他的命運跟朱瞻基緊緊綁在了一起,絕不會有二心。

現在,朱瞻基的身邊,除了李亮不是金闊的人,咨情司的孫林,劉萬,他們都是金闊的徒弟。

這種休戚相關的關係,讓金闊總是全心全意為朱瞻基著想。

他的理由就是這種槍的威力遠遠超過了如今的安保能力,這會讓朱瞻基以後在公眾場合的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脅。

朱瞻基弄出火槍的目的,是為了讓大明的武力更強大。但是現在,這種火槍的普及,對大明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反倒會形成威脅。

以普通火銃來說,因為用火藥發射五六顆鉛彈。這種火藥威力不夠強大,密封也不夠好的火銃,射程最遠也就兩百米,而且一百米後幾乎失去了致命性。

所以朱瞻基不會怕有人暗殺,以他的能力,一百米外的暗殺,幾乎傷及不了他,而拿著這種長火銃,幾乎也很少能靠近他一百米之內。

但是這種新式的火槍,採用的八毫米彈頭,射程達到八百米,四百米以內就有致命的殺傷力。這也意味著,如果有人想要暗殺他,將會很難防範。

金闊認為大明火器已經無敵於天下,這種超出了防範能力的火槍,是不該出現的。

既然普通的火槍就已經讓其他國家無法抵擋,已經是站在所有武器頂端的存在,他何必弄出這種對自己有威脅的武器呢?

他雖然一直為了華夏復興這個偉大的目標在奮鬥,但是在內心裡,他其實一直都是一個極端的利己主義者。

他也從來沒有把其他人的利益,置於自己之上的崇高精神,所以推廣這種火槍的想法,變的猶豫了起來。

這天晚上,朱瞻基在書房獨處了一個時辰。最終決定,新槍照常展示,但是普及,再推遲一段時間,最起碼等朱棣回來,看看他怎樣看待這種新武器。

朱棣雖然是個最大的戰爭販子,但是他在政治與軍事之間的分寸把握,還是比較有手腕的。

在原本的歷史中,他就非常重視新武器的開發,火炮,火槍,在他的手中都發揚光大。

但是到了朱高熾,朱瞻基上台之後,火器的研發得不到重視,火槍的製造越來越差。

如何在穩固統治與增強火力這個矛盾中掌握平衡,朱瞻基不可能求教別人,只能求教於他。

有了這樣的想法,朱瞻基就直接傳令,將這次參與新槍,特別是子彈製造的工匠,全部圈禁起來。

在朱棣回來之前,他們將會暫時失去自由,不能離開下馬橋農莊。

雖然沒有新火藥,沒有底火,他們也製造不出有威力的新槍。但是這種加工工藝本身,就是最大的秘密。

有了這樣的想法,剩下的一點雷酸汞,就被朱瞻基全部安排生產圓頭的手槍彈,這把十五世紀的博萊塔手槍,是他在這個世界不受威脅的最犀利武器。

而這把槍的彈道,精準度還需要再調整,需要大量的子彈來練習。

下馬橋,羽林衛學。

「李子風,你消息靈通,前日殿下還說讓所有人觀摩新武器,為何今日卻又封鎖靶場啊?」

「這我可不知道……」十五歲的李子風還有著少年的張揚,忍不住又低聲說道:「既然殿下要保密,肯定有保密的理由。想想我們應天府有多少……最少有數萬他國使節吧,要是讓他們學了去,豈不是我大明大患。」

與他說話的是武康伯之子徐勇,小傢伙深以為然地說道:「這應天府的夷人實在太多了,除了日本和朝鮮小娘子之外,我認為殿下該把那些夷人都趕走。」

另一個小傢伙不屑地說道:「你懂個屁,殿下難道沒有你懂?只有讓夷人見識了我大明的繁華,才能讓四夷歸心。光靠打,你打的過來嗎?」

徐勇怒笑著摟住了對方的脖子,冷笑著說:「趙方,幾日沒練,你膽子見長啊!」

李子風連忙掰住了他的手說道:「別欺負趙方,他身體不好,你贏了也是勝之不武。」

趙方是忻城伯趙彝之後,當初他祖父趙彝任徐州指揮使,因為殺運丁,盜軍餉,被革職流放。

恰巧他重病沒有來得及醫治,落下了病根。

其祖後來在呂梁遇地龍翻身,大災救人無數,得以官復原職,恢複了爵位。不過他這身體卻一直比尋常人虛弱一些。

但是趙方雖然身體不好,卻是聰明伶俐,詭計百端,是他們之中有名的神運算元。

徐勇本就是跟他鬧著玩,鬆開了他的脖子笑道:「任你計謀多,也要李子風來救你。」

趙方不服道:「有本事你跟李子風打,欺負我這個病秧子算什麼。」

校場那邊突然傳來一聲槍響,這種槍響比尋常的火槍要低沉一些,然後就聽到傳來了一陣歡呼聲。

這些小傢伙一個個也不說話了,好奇地盯著校場的方向。

李子風嘆道:「也不知道新槍是什麼樣子的,要是能讓我打兩槍就好了。」

其他人也都是連連點頭,一個個臉上露出羨慕的神色。

而在校場那邊,隔著兩百米,朱瞻基一槍正中靶心,子彈穿過了一寸厚的木靶,留下了一個孔洞。

看到這一幕,所有的勛貴,將領都咋舌不已。

如今的火槍,只有五十米以內有殺傷力,超過一百米,即使打中要害,也只能傷,死不了。

不過因為是鉛彈,這鉛彈進了體內,是個要死八個,還有兩個命大的,也要殘疾。

所以如今的火槍威力,已經足夠厲害了。

但是這種火槍,雖然只是一顆子彈,但是似乎,打到人身上,就會沒命啊!

而且,距離遠了一倍。

不,還不止一倍。

朱瞻基打了一槍,就有羽林衛的護衛扛著靶子回到了人群處,讓所有人都能看到射擊的效果。

有人誇槍好,也有不少人誇朱瞻基的射擊准。

朱瞻基揮了揮手,止住了眾人的議論,又說道:「有話稍後再說,再來試試三百米和四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