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篳路藍縷 第八十八章 發現

易信不知道,自己因緣巧合下的登陸,將會揭開一段被歷史掩蓋住的秘密。

在後世,各國科學家已經從DNA,從人種,從血緣上證實了不少印第安人與東方亞洲人屬於同一人種。

世界人類學家普遍認為,印第安人主要是一萬五千年至兩萬年前從亞洲經白令海峽遷入美洲的。

從直觀上看去,很多印第安人活脫脫就像一個中國人。

阿拉斯加的因紐特兒童照片,那留著垂髻的男孩,與華北小兒毫無二致。

還有從一些畫報上看到的中、南美洲叢林中的印第安人,你會以為他們是中國南方的少數民族。

毫無疑問,大多數印第安人(包括愛斯基摩人)都具備黃種人的特點:頭髮色黑且直,黃皮膚,鏟形門齒,以及白種人和黑色人種所不具備的嬰兒出生時臀部的青色胎記。

整個美洲大陸,從北方的加拿大,阿拉斯加,一直到南方的秘魯,智利,都有不少部落有著東方人的顯著特徵,包括文化。

美洲文明之母,位於墨西哥的「奧爾梅克文明」就和中國商代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史記中稱作祿父)等王室成員在周初和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發動「三監之亂」失敗後,逃亡到了美洲大陸繁衍生息留下文化遺存。

懷疑者認為,既然如此,為什麼除了少數的甲骨文,美洲大陸為什麼沒有更多的象形文字,甚至連車輪都沒有呢?

整體來說,人們從來沒有否認過曾經有亞洲人踏足美洲,因為在加拿大的西北,墨西哥,包括南美的秘魯,都有一些部落留下的記載證實,這裡的人們祖先來自亞洲。

但是,如果說所有印第安人都是源自亞洲,就有些牽強附會。

這一切都因為白人對美洲印第安人的種族滅絕,被掩蓋在歷史之中。

在白人踏足美洲之前,美洲有超過三千萬印第安人,超過五百個部落。

但是到了後世,這些部落幾乎全部消失,沒人能夠還原歷史的真相。

而現在,整個美洲還沒有白人的侵入,這片大陸上的人們,還在自由自在地野蠻生長。

易信一開始的注意力並沒有放在找人上,而是先派出了艦隊在不同的方向的巡航,期望找到同伴。

艦隊在出發之前,就已經制定了各種預防措施,遇到這樣的情況,首先要做的就是收攏艦隊,尋找同伴。

他們只用了五天的時間,就找到了所有失散的同伴,但是因為各自有不少船隻損壞,想要全部匯合,卻還要等待一段時間。

因為發現了蒙元時代的船隻,他們隨即決定改變航向,以易信登陸的地點為臨時據點,尋找當地的土人。

手持美洲地圖的他們,在出發之際,就被朱瞻基吩咐,他們的登陸地點應該在後世的溫哥華和西雅圖一帶。

因為只有這裡,才有貫穿美洲大陸的安第斯山脈的缺口,從這裡進入北美洲的中部,甚至是東部。

除開這裡,整個北美一直到南方的墨西哥,都有無盡的山脈,高原,沙漠,擋住了去路。

而北美中部的五大湖地區,那裡是無盡的平原,還有無數的河流,是最適宜耕種的土地。

但是在這裡,卻不是印第安人主要聚居地,因為美洲的印第安人中心,是南部的墨西哥和南美的智利。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天氣原因。

大部分印第安人並沒有完善的紡織技術,北方的因紐特人,他們用獸皮做衣服,但是到了寒冷的季節,依舊死傷無數。

對他們來說,寒冷的天氣是最大的敵人。

所以,大部分人都居住在熱帶地區,哪怕那裡的土地不適宜耕種。

沒有車輪的印第安人,他們的活動範圍本就小的可憐,需求也少的可憐,對他們來說,溫暖的天氣遠比肥沃的農田更重要。

但是現在他們被吹到了更北方的群島之中,卻沒有想到能遇到東渡的蒙元後裔。

楊道這次出海,雖然只是一個千總,但是他身為羽林衛學出來的學員兵,是這個時代最受重視知識將領。

所以這次出海有二十艘蒸汽帆船,他就被分配到了五艘。包括一艘一級戰艦,三艘二級戰艦,還有一艘運煤船。

這種蒸汽帆船除了風帆,還需要大量的士兵,他手下的一千士兵承擔著比其他船上士兵更多的工作。

當暴風雨來領的時候,其他的船隻只能降下風帆,隨波逐流,但是蒸汽船不同,依舊能夠迎著風雨前行。

這也讓二十艘蒸汽帆船都沒有遭受太大的破壞,只是斷了幾根桅杆。

這也讓候顯看到了這種蒸汽帆船的優越性,只是能夠抵抗狂風暴雨這一點,就顯得這樣的船隻的優越性了。

這幾日,他一直忙著四處聯絡艦隊,然後將那些船隻需要的補給品運到每個需要的地方。

這也讓他並沒有時間上岸,跟那些陸軍士兵一起去尋找土人。

這一日風和日麗,他們需要向南方四百里外一座大島上運送修船的桅杆和烘乾的木板。一共有十艘船被困在了那座島上,不把船修好,就無法重新起航。

正午的日頭有些猛,但是氣溫並不高,楊道坐在甲板的遮陽棚下,還在研究著美洲的整個地圖。

他聽殿下說過,因為是匆忙繪製,所以這份地圖的比例並不規範,只能作為參考。

一座十萬里大山,還有沙漠擋住了東進的道路,想要前往東方,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們是海軍,這一次的任務運送陸軍進行登錄作戰,然後繪製海圖和陸基圖。

楊道已經接到了任務,他們這二十艘蒸汽帆船將要作為主要兵力,去繪製東海岸的海圖。

所以他現在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研究如何繞過東洲南部的海角,然後抵達東洲的東北部。

桅杆上的瞭望員突然叫道:「千總大人,發現炊煙。」

楊道一開始並沒有在意,因為島上流落的也有大明士兵,他們升起一堆火,也不足為奇。

從甲板上望去,遠處的大陸就是一片陰影,看不清是哪裡有炊煙。

楊道用鎮紙壓住了地圖,說道:「是不是有船隻在那裡維修?」

桅杆上的瞭望員像個猴子一樣,快速地從桅杆上爬了下來。「大人,那裡並沒有我軍的船隻,要不是一艘失散的船,要不就是這裡的土著……」

楊道這才來了興趣,接過了他手中的望遠鏡,掛在了自己脖子上,然後向桅杆上攀爬了上去。

這連續多日,失散的船隻大部分都已經找到,而在視線之內,並沒有發現船隻。

楊道很快就搜尋到了一股向上的濃煙,雖然因為距離太遠看不清楚,但是卻能發現濃煙並不是海邊升起,而是從山上冒出。

他立即大呼道:「左轉舵二十度,降低航速。立即派出快艇,查探水深,礁石。」

船員們聽見他的呼喊,立即將他的命令傳達下去,有條不紊地忙碌了起來。

甲板上的水手降低,調整船帆,調整蒸汽機的動力,而船首的領航員,則把他的命令一個接一個,傳到船尾下面掌握船舵的船員那裡。

兩地的距離差不多十里,雖然船速降了下來,但是兩刻鐘的時間,船隻就已經靠近了岸邊。

船隻所經之處,並沒有發現有破損的船隻,也沒有發現有碎裂的木板。這也就意味著,這裡並沒有遭遇風暴沉沒的船隻和被困的士兵。

楊道的心裡越發激蕩了起來,真的是土人,到底是原生的土人,還是像殿下所說,蒙元或者是南宋的遺民呢?

他們還會不會說華夏語言?認不認他們這祖宗之地來的同袍?

五艘船尋找了大半個時辰,才找尋到了一處適宜駐船的港灣,還沒有下船,楊道的心裡已經激動了起來。

因為他看到了幾艘新的小船,這些小船雖然都像是小舢板,但是樣式的的確確是中原的船隻樣式。

這也就意味著,這裡的百姓與他們有著密切的關聯。

兩艘傳令船在港口測試了許久,因為水太淺,不要說一級戰艦,就連二級戰艦也無法靠岸。

楊道已經等不及了,直接用旗語,吩咐將四艘傳令船全部派了出來,先送了三百火槍手抵達岸邊,然後自己親自登上了這裡的土地。

他的名下滿編人員是1120人,分乘了五艘船,原本船上載的還有近千陸軍士兵,但是因為他們正在協助修復受損船隻,船上沒有外人。

他留下大約一半的人員守船,抽調了六百士兵登陸。

在這個港口,楊道不敢有絲毫麻痹大意,雖然他看到了這裡有人類生活的痕迹,但是到了一個陌生的區域,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各類病菌和瘴氣的滋生。

他們在此前出海就已經體驗過了,當地人習慣的環境,大明人去了之後就有可能患病,而大明人也給不少土人帶去了滅頂之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