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篳路藍縷 第七十一章 目的

劉萬對家鄉的記憶早就已經模糊,每當回想起家鄉,他的腦海里就是母親被沉豬籠時候那絕望的眼神。

這也讓他對家鄉的一切都充滿了憎恨,因為他所有的悲劇都是自己的親人們帶來的。

他不知道為什麼非是自己的親族,害死自己的母親,讓他變成了一個孤兒。

他還記得家鄉的名字,這也讓他對調查家鄉的一切有了依據。

來到彰德府之後,他就已經派了幾隊人員前往家鄉調查,有錦衣衛,也有咨情司的人員。

他們手持公文,有當地官府的支持,幾日下來,就大概調查清楚了當年的往事。

他的父親當初是個精明的獵人,因為擅於捕獵,家中的日子並不難過,並且還因經常有獵物出售,小日子過的紅紅火火。

但是因為擅於捕獵,他父親最終成為了獵物的目標,死在獵物的口中。

太行山多虎,死在老虎的口中並不讓人意外。

只是父親死了之後,母親不到三十,按照朝廷規矩必須要改嫁。

家族要讓他母親嫁於家族內一個二流子,但是他母親不願,自己尋了外族的一個踏實漢子。

所有的一切糾紛都源於利益,劉萬父親因為能幹,除了繼承了三畝地,他那幾年通過賣獵物,賺取了不少銀子,當時地價便宜,所以就又買了八畝地。

八畝地,對一個在太行山下的貧苦家族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那三畝地原本就是屬於劉家,劉萬母親如果要改嫁,是帶不走的。

但是這後買的八畝地,可不是屬於劉家,劉萬母親改嫁,是要帶走的。

就為了這八畝地,劉家開了族老會,判定了劉萬母親的死刑。

得到了最清楚的結果,劉萬的心裡無比的憤怒,還有一種滑稽感。

八畝地,一條人命,連官府都沒有經過,只是家族的幾位族老碰了一下頭,就決定了下來。

難怪殿下一直在說,要加強官府的基層的作用,打壓家族勢力。

這家族,雖然在許多時候能成為官府有效的補充,管理鄉民,但是,他們的立場永遠是一直對外的啊!

封閉,保守,不思進取,只會窩裡橫,這就是家族……

劉萬早就不是當初沒有絲毫能力的小孩子了,生活在權力鬥爭最為複雜的皇宮,跟在朱瞻基的身邊,他早就學會了用更宏觀的視角來看待事務。

這件事,他要替母親報仇,卻也要把這件事辦的漂漂亮亮。

可惜的是,因為他記不得當初是誰抱走了妹妹。調查人員們雖然很輕易地就查出來了當年發生的一切,卻因為不想打草驚蛇,沒有問出妹妹如今在哪裡。

那些鄉民們談起將劉萬母親沉豬籠的事,能說的頭頭是道,事無巨細。但是因為當初還不到三歲的妹妹涉及到了抱養家庭的穩定,這方面的事情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不過,這也已經足夠了,他回家鄉只要能找到當初的具體參與人員,一切都能調查的清清楚楚。

從彰德府出發,率先經過了劉萬當初逃難的玉堂鎮,這裡也是蔡玉蘅的家鄉。

蔡家人根本沒有想到,自己還能見到以為永遠見不到的女兒。自從知道玉蘅被選進了宮,他們就只能當沒有生過這個女兒。

但是現在,當女兒出現在他們的面前,她那已經快五十的母親哭的讓人肝腸寸斷。

蔡玉蘅也是哭的不可開交,誰也勸不住。

蔡家在當地是個小地主,家族勢力也不算小,算是一方大戶。

但是在整個大明來說,他們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家族。能進皇宮的宮女大多都是來自這個階層,因為只有小地主階層的女子,才能有所顧慮,更容易控制。

她們幸運的可能會被皇上臨幸,或者賞賜給功臣,但是絕大多數,只能在皇宮中默默老去,悄無聲息地死去。

蔡玉蘅將這些積攢下來的銀錢,全部換了綾羅綢緞,交給了母親,對他們來說,這些來自宮中的綾羅綢緞,比金銀更值錢。

劉萬也添了幾匹細棉布當做禮物,這種細棉布是工部研發出來沒有多久的。朱瞻基就最喜歡這種細棉布做成的內衣,比起絲綢來,細棉布更吸汗,穿起來更舒服。

上有所好,下必行效。

因為朱瞻基的喜歡,如今這種細棉布的價格非常昂貴,比得上一般的絲綢價格了。

蔡玉蘅與家人的重逢是喜,但是劉萬與族人的重逢,卻是從一場官司開始。

他將蔡玉蘅留在家中與家人團聚幾天,帶著護衛來到了林州。

林州知縣徐鋼親自到縣城外迎接了欽差歸鄉,但是一見面,寒暄之後,劉萬就將一紙訴狀遞給了徐鋼。

身為欽差大臣,劉萬想要對付幾個鄉民不過是舉手之勞。

但是那樣蠻幹毫無意義,他的母親早就死了,如果他對族人打打殺殺,那麼民眾對他的同情就會變成厭惡。

因為不管怎麼說,對自己的族人下手,都是不能被世人接受的。

數千年來,這片土地上,基本都是以家族傳承為基礎,即使王朝更迭,也從來沒有變化過。

劉萬之所以選擇告狀,而不是私下解決這件事,就是跟馬德鍾學的。

馬德鍾因為父母祖墳被刨,狀告孔家,如今這個官司還在審判之中。

通過這個案子,太孫殿下已經基本達到了目的,將孔家的聲名徹底拉了下來,現在天下人幾乎都知道,所謂的聖人之後,也不過是一個仗勢欺人的家族,也有許多腌臢事。

而他現在身為欽差大臣,卻不仗勢欺人,只是以朝廷法度來狀告家族。雖然會讓人對他不念本,但是,殿下應該會借著這件事,達到某些目的吧!

至於本……從自己母親被沉豬籠,他就只有恨了。

變成小太監他並不恨誰,沒有師父,他恐怕早就死了,現在雖然不再是個全乎人,但是畢竟還活著,還能享受榮華富貴。

他現在就期待自己的妹妹還能活著,那是他唯一的親人了。

徐鋼看完了訴狀,沉吟了片刻才說道:「劉少監,事情已經過去了十八年,你那妹子如果還活著,現在怕是也嫁人了。」

劉萬點了點頭說道:「如果是這樣的結果,徐父母可酌情輕判,若是我那妹子遭遇不幸,當初參與的人,我要他們償命。」

這是劉萬表明自己的態度,徐鋼雖然知道這件事想要人命很難,但是只要把他們這些人徵發勞役,想活著也很難。

所以,這件事哪怕溫和處理,想要幾條人命也不是難事。

他立即應下道:「這件事就包在下官身上,明日我就讓衙役去山陽村捉人。這朝廷一直在禁私刑,沉豬籠這樣的喪盡天良之事,想要幾人償命易如反掌。」

劉萬抱拳道:「一切就拜託徐父母了。」

徐鋼連忙回禮道:「不敢當,不敢當,下官已經備下酒席,只等劉少監賞臉。」

徐鋼在縣城最好的酒樓,款待了劉萬一行,當天夜裡,劉萬就休息在了這裡。

一晚上,他都沒有睡好,腦子裡一直浮現著母親當初那絕望的眼神,忍不住淚流滿面。

山陽村,是林州城西十五里出的一個山村,位於太行山下。

雖然彰德府一直以來都是南北征戰的主要戰場之一,但是這裡因為靠近太行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百姓的生活並不難過。

古老的山村幾十年來似乎都沒有變化過,劉萬看著眼前這陌生又熟悉的一切,兒時的許多記憶都又重新湧上心頭。

那母親曾經領他洗衣的小水溝,那父親曾經將他架在肩頭,去摘果子的柿子樹,原本許多模糊的記憶,如今都重新記起。

就連他曾經的家,如今依舊保存的很好,一戶他沒有記憶的族人住在裡面,他們面對突然上門的一眾大人物,噤若寒蟬。

一問,他們也姓劉,那就說明也是自己的族人。但是看到自己家的房子被他們佔據,他就絲毫沒有一點見到親人的喜悅感。

在村子裡面轉了一圈,許多人都已經忘記了,劉萬也沒有去跟他們相認的想法。

出了村子,他向著西側的山坡那裡走去,他已經打聽清楚了,母親死了之後,依舊被埋進了劉家祖墳,跟死去的父親埋在了一起。

跟著劉萬一起過來的縣衙典史吳成不敢去打擾劉萬,等他向村外走去,才問道:「大人,可以抓人了吧?」

劉萬點了點頭說道:「先把名單上的人都抓起來,要先問問我那妹妹的下落,等我祭奠過了父母,希望能得到一個好消息。」

村落里的人還在好奇地看著這一幫大人物,平日里威風凜凜的衙役,在他們面前,連一口大氣都不敢出。

但是等他們剛準備離開,這些衙役就變回了往日的暴虐,吳成一聲厲喝:「兩人一組,按照清單抓人,不要給我漏了一人。」

原本還在看熱鬧的村民大驚,看著衙役們撲了過來,劉家族長連忙哀求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