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篳路藍縷 第三十一章 根

「把總,看這天色,像是又要下雪了啊。」

看著一張山東地圖的馬德鍾嗯了一聲,小心地將地圖收了起來。「測試過風力了嗎?」

「大致是五級風,但是船速依舊達到了大約每個時辰二十里。」

「殿下那個船舶研究院還是有點作用的嘛,這船比我們下西洋時候的船好用的多了,那時候要是都是這種船,我們在路上最少能快半年。」

迎著寒風,馬德鍾登上了甲板,幾個研究院的工匠根據風速,正在指揮著船員們調整軟帆的角度,然後記載船速,尋求最吃風的角度。

他們只有一個年紀超過三十歲的工匠,其他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但是馬德鍾對他們不敢怠慢,對這種有本事的人,他一直非常尊敬。「姚主事,天寒風大,你們受苦了。」

那位工部的姚主事搓了搓手笑道:「都是為了混口飯吃,相比船員,我們享福的多了。」

馬德鐘點了點頭說道:「今日抵達膠州,諸位大人在膠州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時間。我到膠州會回鄉探親,試航的任務就交由這位褚玉明為諸位大人打下手。」

姚主事笑著說道:「來到膠州總要歇息幾日才會再出海試航,據說諸位大人要在山東待一個月?」

「查案子,時間沒有一定。總之半個月內可以隨意出海,但是半個月後,就必須要留在岸邊待命。」

「好,那我心裡有數了。」

這是一艘大明船舶研究院剛剛研發出來的新式海船,不同於以往的硬帆,新船不僅是軟硬帆並存,而且經過福船改造的新式船體,逆水也更加犀利。

原本的海船在逆風的時候,必須要走之字形,這樣才能航行,並且速度奇慢。

但是現在,他們只是改變了風帆的懸掛,加上了幾片軟帆,逆風航行,一個時辰竟然也能走二十里路。

雖然還沒有試過順風狀態,但是僅憑如今的速度,他相信順風狀態下,一個時辰四五十里都是可能的。

從甲板上回了船頭的指揮艙,馬德鍾將指揮艙裡面的一些海軍軍規,航行日誌這樣的軍事機密的文件都收了起來。

他要離開船隻一段時日,研究院和他的大部分下屬會依舊留在船上,這些東西也要鎖起來。

等他將東西收拾好,看到錦衣衛的人他們都已經起床了,一個個跑到船尾那裡去撒尿。

那幾個同鄉也已經起來了,他們沒有去跟錦衣衛搶位置,而是等錦衣衛的人都方便了,然後才過去。

他們有個女人,在船上不方便,只能避開人多的時候。

幾人也都方便了,他們就靠在欄杆邊,望著不遠處的大陸。

馬德鍾順著他們的目光望了過去,心中卻沒有那種面對故鄉的親切感。

山東對他來說是故鄉,但是也是傷心地。要不是牢記著自己的父母還葬在這裡,他根本沒有想過回來。

對故鄉的一切記憶,恐怕也就只有那山坡下的兩個墳頭。

自從九歲就離開了家鄉,到被迫加入水賊隊伍,後來又加入海軍,他已經有十五年不曾回來過。

對他來說,下馬橋那裡殿下賞的房子,才是自己的家。

對這四人,馬德鍾也沒有太多的親切感,不過有同舟共濟之誼,馬德鍾也不會在他們面前擺出把總的架勢。

他走向了四人,林三四人看到馬德鍾徑直走了過來,連忙抱拳行禮。「把總大人。」

馬德鍾嘿嘿笑道:「一個小把總而已,當不得大人之稱。這船上,比我官職大的多了去了。」

話雖然如此說,但是四人也不會當真。這船上雖然許多人的官職都比他高,但是他是這艘船的船長,任誰都要給他幾分面子。

馬德鍾又說道:「今日抵達膠州,我們就要分道揚鑣。這次一別,又不知何時得見。我再次也祝四位馬到成功,到北地做一番大事。」

唐賽兒開口說道:「馬把總老家是泰安府,這次回鄉探親,若遇到山匪,可以報上泰安府劉俊名號,應該還是有些作用。」

馬德鍾笑著說道:「先在此謝過林娘子了,不過我會帶兩卒衛兵一起回鄉,要是真遇到不長眼的山匪,也要看他們有沒有我的火槍利。」

唐賽兒也就是一說,她知道馬德鍾他們一行騎馬穿鄉,又沒有行李,基本沒有土匪敢對他們動手。

只是他身為太孫親軍,又是住在太孫殿下的農莊,顯然是太孫殿下最親信的將領。

以後她們遠赴北地,在京城要是能留下一些關係,以後也有人能替她們說句話。

馬德鍾是知道她們今後要遠赴北地的,去過一次海外,馬德鐘的眼界也寬了不少,知道海外也有不少好地方。

他們要是運氣好,去的地方真有大金礦,以後說不定能成為一股大勢力。

所以雙方都有些心照不宣的想跟對方留下一絲香火情的想法。

幾人閑聊了一番,看到內侍陳宣走了過來,這可是朱瞻基身邊親近太監,他們不敢馬虎,一一行禮。「見過太監。」

陳宣擺了擺手說道:「我一個小小的長隨,不敢當太監稱呼。這次只是跟大傢伙一起出來見見世面,諸位請便,咱家找馬把總有話要說。」

林三四人連忙告退,讓出了這裡的位置。待他們離開,馬德鍾向著陳宣抱拳道:「不知中官大人找屬下有何吩咐?」

陳宣的年紀跟馬德鐘差不多,笑著說道:「你我之間不用如此客氣,我是殿下親近之人,你更是得了殿下賞房子,賞老婆的親軍,說起來你我都差不多。」

馬德鍾笑道:「屬下如何比得過中官,我能有今天,都是託了殿下的福氣。」

陳宣點了點頭,將帽兜拉緊了一些,背著風輕聲說道:「咱家聽說你是要回兗州府探親?」

馬德鍾長嘆一口氣說道:「所謂探親不過是光堂話,我父母雙亡,就是有幾家親戚,也是曾經搶了我家幾畝地的仇人。這次回鄉不過是想給亡父母上墳,告訴他們,他們的兒子活的好好的,今後會給馬家開枝散葉。」

陳宣當然知道馬德鐘的家境,他們都是殿下的親近之人,他也就直話直說道:「殿下日理萬機,但是數次提起兗州府的孔家。你是兗州府的人,回鄉之後注意打聽一下,有沒有孔家為非作歹之事。」

馬德鍾大驚道:「可是衍聖公孔家?」

陳宣不屑地說道:「陛下已經除了他們的衍聖公名號,孔夫子是孔夫子,孔家是孔家,不可混為一談。」

因為出身草莽,馬德鍾雖然為人粗豪,但是格外佩服讀書人。他輕嘆道:「這孔家乃聖人之後,不至於給祖宗抹黑吧!」

陳宣笑道:「只是讓你回鄉的時候注意一下,殿下也沒有提起這事兒,一切都是我自作主張。作為殿下的身邊人,總要想著替殿下主動解憂。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馬德鍾抱拳說道:「屬下明白了,這次回鄉,一定會多注意這方面的事兒。」

陳宣點了點頭笑道:「這就對了,要是有什麼消息,等我們回到膠州,再一起合計合計。」

話雖然接下了,但是馬德鍾總有些不敢相信。這孔府從小在他心中就是一塊聖碑,總不至於也會被蛀蟲啃噬吧!

早上的時候天還陰沉的厲害,以為要下大雪,但是等船進了膠州灣,太陽竟然出來了。

雖然現在風勢更大,但是船不再直接逆風,這船速反倒更快了一些。

待到午後,船隻就抵達了膠州大沽河河口,這裡海船是進不去的。

眾人在這裡換了河船,低級官員前往膠州縣城,而這艘海船將會載著高級官員前往膠東停泊,雙方分開行動。

這次的調查團人員複雜,不僅有錦衣衛,都察院,刑部,還有海軍派出的調查組,以及內監的調查組。

所以在大沽河河口這裡,迎接眾人的官員也是數量眾多。眾人好一番折騰,才相互見禮,分乘了七艘船,才一起前往膠州。

唐賽兒他們幾人自然是不受關注的,這也讓她們幾人有閑心觀察四周的環境。

看到大沽河裡來往的河船眾多,許多船上都裝滿了糧食,她們驚疑不定起來。

去京城的時候,他們自然沒有搭乘朝廷船隻的權利,所以只能靠步行走到運河,然後通過運河進京。

他們以為,整個山東都沒有糧食,但是現在看來,應該只是青州府那裡沒有糧食。

但是事情沒有調查清楚,他們也不敢胡亂猜測。

而馬德鍾帶著自己的一幫下屬,坐在了第二艦隊膠東水寨派來的一艘迎接船上,也受到了他們的熱情歡迎。

如今大明的四大艦隊,雖然名義上是平級,但是第一艦隊因為是殿下親軍,所以自動高了半級。

而馬德鍾雖然只是一個把總,卻大名鼎鼎,被太孫殿下親自授予英雄稱號,關於他們三人鬥智斗勇,抓獲日本王室的故事,隨著朝廷專門印製的圖書的出版,早就傳遍了全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