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鷹擊長空 第六十二章 規則與分化

朱瞻基就是要用這樣的手段來打他們的臉,即使今天沒有這個刺客,他也會找機會挑一個冒犯他的人來這樣干。

許多人以為,在愚昧的中世紀,歐洲有刑罰是將人釘死在十字架上,其實是錯誤的認識。

就連聖彼得被釘死的時候,十字架也是倒過來的,不敢跟神一樣。

凡是信仰基督的國家,絕對不會選擇這種刑罰,倒是奧斯曼人經常喜歡這樣干,用以對付基督徒。

除了他們,就只有海盜會這樣干,但是也是偷偷地干。

中世紀流行火刑,但是火刑柱只是一根圓柱,沒有上面的橫杠。

將刺客釘死在十字架上,是對神最大的冒犯,更別說現在是在梵蒂岡。

不一會兒,看起來像個老好人的馬丁五世就氣沖沖地直奔朱瞻基的面前,大聲厲呼:「大明皇太孫殿下,請立即讓你的屬下停止這種處罰犯人的行為,否則的話,這將會被視為對教皇國,對歐羅巴各國的嚴重挑釁,等待我們的只有戰爭!」

朱瞻基故意裝作沒有聽明白,聽了通事又翻譯了一遍,他才抬頭望向了大殿上方的一個耶穌雕塑,「納悶」地問道:「這不是你們歐洲最常用的刑罰嗎?我在抵達這裡以後,到處都能看到這樣的雕塑,我以為這是你們的習俗。」

眾人一下子有點懵逼了,原本咄咄逼人的氣勢一下子就弱了下來。一個看起來苦大仇深,叫菲利普的紅衣主教問道:「閣下是說這只是無意為之?」

朱瞻基點了點頭,裝作不解地問道:「有什麼問題嗎?這些人為什麼如此激動?」

教廷的一幫人面面相覷,他們原本以為這是最嚴重的挑釁,做除了責難的準備,甚至不惜發動戰爭。

但是現在看來,卻是這位殿下只是因為好玩,所以才讓下屬學者他們的雕塑來懲治刺客。

現在看起來,只是一場誤會。

馬丁五世焦急地說道:「閣下,請命令你的下屬立即停止這種懲治方式,除此之外,任何方式都可以。因為誤會,現在已經有無數的子民倒在了你的士兵的槍口下,不能讓悲劇繼續上演下去了。」

朱瞻基也知道戲已經演足了,他來是想示威,是想做生意的,可不是遠赴萬里來給自己找個難纏的仇人。

他的見面禮不是將人釘死在十字架上,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展現大明軍隊的火力,讓他們知道大明火槍的厲害。

只有讓所有人知道了火槍的厲害,以後大軍回去了,留下來的士兵,才不會有人想要佔便宜。

他點了點頭,回頭看了一眼李亮。「你去跟馮小年說一聲,將人關進大牢審問。」

李亮看起來弱不禁風,他帶著一幫內侍和護衛去傳令,在這人潮如雲的廣場上顯得慢慢吞吞,一幫教廷的上層人物都忍不住咬牙切齒,恨不得一腳將他踹過去。

每多耽擱一秒,可能就是一條人命的消失啊!

偏偏朱瞻基這個時候還輕鬆地笑了起來,喧賓奪主地用拉丁語套近乎說道:「現在,事情已經解決了,就不要讓這無足輕重的小事耽擱我們的寶貴時間。請……」

一眾人等看著沒事兒人一樣的朱瞻基,內心翻滾不已。

套用後世的一句流行語:我有一句MMP不知道該不該講!

他的士兵在屠殺市民,竟然還用無足輕重的小事來形容這場屠殺。

但是,正因為朱瞻基這樣的態度,一幫教皇國的貴族大老爺們,根本摸不清朱瞻基的心態,這對他們從內心評估朱瞻基這個人,會造成極大的障礙。

大明軍隊的戰鬥力容易評估,經濟實力容易評估,但是如果摸不透朱瞻基這個主帥的心態,他們就很難做出準確的判斷。

人群進入了大殿,朱瞻基先被帶著瞻仰了一番老聖彼得教堂,然後穿過一個迴廊,來到了一間金碧輝煌的大廳。

看到這個極盡奢華的大廳,朱瞻基的心動了。

如今的歐洲,拋開勢力最大的,金銀最多的奧斯曼暫且不提,有幾個國家非常值得關注。

首先是富得流油的威尼斯,他們控制了地中海的商業,人均財富遠遠高於其他國家。

其次是神聖羅馬帝國,這個國家雖然非常分散,但是耐不住他們大。如今的神聖羅馬帝國西線包括了法國東部到荷蘭,東部一直到匈牙利,羅馬尼亞。

南部屬於義大利半島的熱那亞,米蘭同樣是他們的地盤,北部一直到波羅的海。這是一個由將近兩百個公國,近千個騎士領地組成的龐大帝國。

可惜的是,這個國家只是名譽上的國家,現在的皇帝西吉斯蒙德,連自己國內匈牙利和克羅埃西亞的地盤都管不了。

他們雖然有錢,歐洲最大的金礦,銀礦都在他們境內,但是商業還是要靠威尼斯人。跟他們做生意一口吃不了胖子,只能細水長流。

葡萄牙,卡斯蒂利亞還是窮哈哈,阿拉貢窮兵黷武,法國差點滅國,英國倒是搶了不少財富,但是百年戰爭也打的他們口袋空空。

然後就是教皇國了,這個國家的疆域雖然不大,但是已經統治了歐洲近千年,從十字軍東征,收十一稅,他們手裡就聚集了大量的財富。

論流動資金,他們可能沒有威尼斯多,但是要論整體財富,恐怕威尼斯都比不上他們。

別的不說,光說他們幾十年後開始修建新的梵蒂岡,耗費的金銀最少都有幾百噸啊!

現在大明來了,他們的新城還沒有建設,手裡肯定有錢,朱瞻基當然心動了。

所以這個時候,朱瞻基看他們的眼神,就如同看到了一個個肥羊。

朱瞻基這邊又幾十個護衛,幾十個下屬,而教廷一方以教皇為首,七個紅衣主教,幾十個大主教,還有幾十個大家族代表,人數比大明還要多。

眾人來到了這個扇形議事大廳,經過了一番安排,分成了兩幫,依次落座。

朱瞻基與一幫高級將領與大主教們都在前排就坐,方便他們起身講話,而其他人想要發言,必須先申請。

進入梵蒂岡,大明帶來的翻譯就是來自葡萄牙和阿拉貢,至於阿拉伯人,是不允許進入梵蒂岡的。

梵蒂岡也安排了幾個翻譯,都是會說阿拉伯話的,今天他們都坐在最前面,一個個有些坐立不安。

人還全部坐下,就又引起了一陣風波,因為一個大主教,因為尿急,他卻又不願意離開,就讓一個僕人給他拿進來了一個尿壺,當著朱瞻基的面就掏出了小鳥。

這在大明眾人的眼裡可謂是有傷風化,一清子的長劍唰地一下就架在了他的脖子上,讓他嚇的尿壺掉在了地上,尿了自己一身。

朱瞻基卻早有準備,下車的時候就已經方便了,這個時候就當笑話在看。

好不容易平靜下來,又有侍衛來通報外面的戰果。

在不過一刻鐘的戰鬥中,大明士兵有超過兩百個士兵受傷,大多都是一開始被石頭砸的,死了兩個。

但是只有長劍的羅馬人卻死傷眾多,超過一千人被打死打傷,依靠他們落後的治療手段,受傷也就意味著等死。

這場屠殺讓教廷的人看向大明眾人的眼神就變的不善起來,但是他們很明智地沒有選擇爆發出來。

朱瞻基有心淡化一下他們的情緒,向馬丁五世提議道:「教宗閣下,時間已經到了中午,不如我們等到午飯之後再來正式磋商。」

馬丁五世卻露出了驚訝的神情。「不是已經吃過早餐了嗎?現在還要吃飯?」

還是大明招的葡萄牙翻譯替朱瞻基回答道:「雖然大明士兵基本上是一日兩餐,但是將領們都是一日三餐。」

就這一天吃三頓飯,又引起了他們的好奇,詢問大明的糧食產量,每頓飯都吃些什麼。

一頓飯不吃餓不死,何況朱瞻基也根本餓不到,他剛坐下,劉萬他們就給朱瞻基的面前擺上了十幾份宮中的點心,泡了一壺香濃的龍井。

其他人的面前雖然沒有小吃,但是也都泡上了一杯香茶。

大殿內不能生火,他們這些人為了喝一杯茶,需要幾十個人從駐地那裡將水燒開,然後不能脫離監督的視線,快速運到這裡來,這種浪費讓一幫大主教目瞪口呆。

朱瞻基就是來顯擺的,他要從頭到尾,都給這些歐洲人一種你們很落後,我們很先進的觀念。

磋商終於在一地雞毛中正式展開,但是這個時代的歐洲禮儀雖然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套,但是國際議事規則卻還沒有一套標準。

面對朱瞻基拿出來的一整套完整議事規則,他們用了一個時辰的時間,才終於確定了下來,按照大明這一套規則議事。

其實這也不是大明的議事規則,在大明,一切都是皇帝說了算,或者說是誰掌權說了算。

這種相互磋商,相互妥協的議事規則,其實是照抄了後世的那一套。

當然,他不會拿出羅伯特議事規則那一套,大明不需要太公平,在任何時候都要佔據裁決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