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鷹擊長空 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

縱觀歷史上發生的刺殺事件,在依靠武力不能取得優勢的時候,其實翻來覆去就是那幾種。

冷兵器刺殺,下毒,槍手暗殺,然後還有炸藥大規模應用之後的大規模爆破。

朱瞻基當然想對方能來一場大規模的爆破,這樣的轟動也會更大一些,而大明軍隊有了傷亡,自然可以進行大規模的報復。

但是如果僅僅只是依靠槍手來狙擊,造不成大的傷亡,那麼大規模的報復,就顯得有些過分了。

他卻沒有想想,即使有了他們的布局,陳禮再多幾個腦袋,也不敢真的讓對方把炸藥埋在他的必經之地。

刺殺行動對長長的車隊來說,根本沒有掀起一點波瀾,後隊的人馬甚至都沒有聽到槍聲,更不知道前面發生了刺殺行為。

連朱瞻基也沒有看到那個悲催的槍手,整個隊伍按照預定的節奏,來到了梵蒂岡東側與聖天使堡相連的街口。

以馬丁五世為首,數百身穿莊嚴神袍的主教,苦修士們,在這裡列隊歡迎。

不過紅衣主教一共只來了七個,除了三個不在羅馬,還有兩個不知道什麼原因也沒有出現。

從這裡,朱瞻基將會與自己的大部隊分開,他的妻妾和隨從們大部分會直接前往聖天使堡,只有三百隨從與三千護衛,跟他一起進入梵蒂岡的範圍。

現在其實並沒有梵蒂岡的說法,梵蒂岡指的不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域,僅僅只是一座宮殿。

如今的羅馬,包括義大利半島中部的數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都屬於教皇國。

一直到十九世紀,義大利成為了一個聯合國家,教廷才退到了梵蒂岡裡面。

朱瞻基對羅馬其他地方並不算熟悉,後世來羅馬也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了看古羅馬遺址,連梵蒂岡都沒有來過。

不過,對梵蒂岡和聖天使堡,他還是聽說過其大名。

他的龍輦在後世的協和大道路口停下,教皇和教皇國的這麼多大人物親自來迎接,縱使朱瞻基從內心看不起這些蛀蟲,但是也知道,他們代表了這個時代歐洲最上層的一部分人。

如今的歐洲是最黑暗的時期,整個教皇國淫奢,腐化,眾人皆知,根本不需要掩飾。

教皇,主教們娶老婆並不合法,但是他們每個人都有不止一個老婆,私生子無數,許多私生子都還成為了一方諸侯。

甚至再過一段時期,有一個教皇還公開了自己的私生子,並且為私生子謀取了一個公爵的爵位。

而在教廷內部,幾乎每個修道院都會專門培養美麗年輕的修女,專門供這些大人物享用。

但是不管他們的私生活再混亂,道德品德再差,他們的能力卻不容小覷。

整個歐洲的底層愚昧不堪,卻能在這個時代逐漸發展起來,成為世界的控制者,靠的就是他們的精英教育培養出來的這些人。

在抵達路口之前,被朱瞻基叫上龍輦談話的陳禮,鄭和他們都已經下車。龍輦上就只剩下了朱瞻基,貼身護衛的一清子和玄澄,還有李亮和劉萬這兩個近身內侍。

李亮和劉萬兩個人這個時候也忘記了相互之間的矛盾,一人一邊,幫朱瞻基掀開了龍輦的綢簾,眼睛各自盯向了一方,身體繃緊,做好了替朱瞻基擋槍的準備。

他們很清楚,如果真有刺殺,這是最好的時機。

協和大道只有二十多米寬,兩邊都是大人物的私產。大明再跋扈,也不能將人家趕出來,封鎖這裡。

他們雖然做了最周密的防範,但是這裡想要藏匿兩個槍手,實在太容易了。

他們的身上雖然穿了內置板甲,但是也絕對不願意挨上一槍,現在的槍支大部分都是散彈槍,誰知道子彈會飛到哪裡。

但是為朱瞻基擋槍,是他們的榮耀。

馬丁五世他們一直期待著朱瞻基的出現,但是在兩個閹人之後,竟然又出來了兩個身穿道袍的道士。

他們的眼裡似乎根本沒有別人,眼睛四周掃射了一圈,先下了龍輦,眼睛只是望著李亮和劉萬撩開的綢簾。

馬丁他們終於看到了一個身穿明黃冕服的高大身影出現在了車駕的門口。這個身影雖然只是一般高大,卻帶著一種天生的懾人氣勢,以至於大部分人看到他那冷峻的目光,都有一種想要臣服的感覺。

這就是大明帝國的皇太孫!

從他的身上,就能感受到東方那個龐大帝國的底蘊,這是歐洲任何一個國家都比不上的。

躲在路邊博爾吉家族豪宅五樓閣樓里的費奧拉,一直小心翼翼地從他拔出了一塊牆磚的縫隙向外張望著。

他根本不敢利用窗口向外窺視,在這位殿下還沒有抵達之前,上千的大明士兵已經在道路兩邊,只是隔開了一個人的距離,守住了道路兩邊。

他們不像這個時代的歐洲人,只會盯著街道上的人,而是反向交叉,雙方的眼睛一直盯著路兩邊的房子。

稍有動靜,就會有槍林彈雨掃射了過來。

費奧拉不敢冒頭,就只能從縫隙里向外窺視,這些護衛手中的槍非常陌生,不僅有兩根槍管,還不用火繩就能射擊。

根據他們得到的情報,這種火槍不用點火,射速很快,射程也遠超他手裡的火槍。

他看了看手中的火繩槍,雖然槍裡面已經裝了比平時多五成的彈藥,但是也不能確定就能傷到對方。

當那位皇太孫走出了馬車,他的心突然也繃緊了起來,被對方的氣勢所懾,他有一瞬間的失神。

等他反應過來急忙點燃了火繩,那位皇太孫已經走下了馬車,與馬丁五世相互問安。

沿著一個狹小的空隙,他將槍管慢慢伸了出去。

從六歲開始習武,朱瞻基雖然沒有具備神奇的第六感,但是當一個人惡意注視自己的時候,卻有比一般人更加敏銳的感覺。

他很清楚這個時候是對方最容易下手的機會,為了禮節,他不可能不露面,而他從龍輦上下來,四周也不開闊,就是最好的動手時機。除開這裡,他們很難找到自己拋頭露面的機會。

因為精力大部分放在防備方面,他向馬丁五世的行長揖禮的時候,就顯得漫不經心。

就在這個時候,他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壓力來自自己的右前方。他隨即抬頭,右手一指右前方的建築。

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在朱瞻基的身上,他的手一指,陳禮立即大聲喊道:「護駕……」

一清子和玄澄一個閃步,就擋在了朱瞻基的身前。

他的貼身內侍們也早有準備,一百個內侍迅速打開手中的黑紙傘,不到五秒鐘,就佔據了街道每一個位置,高舉起了手中的黑傘。

這個布置是朱瞻基在知道有人想要刺殺以後,做出的安排。

身為大明皇太孫,他不可能因為有人想要刺殺就改變行程。但是他的安危不是一人之事,關係到千萬人的性命,所以也由不得不重視。

朱瞻基想到了曾經在電影上看過的一個鏡頭,面對狙擊手的時候,擋住對方的視線,是最有效的方式。

所以這一百個內侍在有危險的時候,就會打開手中的黑傘,高舉起來,將整個天空擋住。

而朱瞻基只需要稍微改變一下位置,連離開都不用,就會讓來自遠方的危機消失。

大街上,教廷的眾人原本還在好奇地看著剛下車的朱瞻基,從下車之後,一直沒有開口的朱瞻基給了所有人巨大的壓力。

現在,朱瞻基的手只是向前方一指,頃刻之間,訓練有素的護衛們就用黑傘擋住了天空,把包括馬丁五世在內的教廷眾人也擋在了傘下。

所有人都因為這場變故有些愣神,原本只是朱瞻基給了他們巨大的壓力,但是現在,就連在他們看起來身體並不強壯的大明士兵,也同樣給了他們巨大的壓力。

論個體武力,大明士兵看起來弱不禁風,相比他們強壯的武士,似乎不再一個等級。

但是,大明的火槍犀利,現在看到他們每個人都訓練有素,在這幾千人的場合,每個人只憑一聲號令,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迅速控制整個現場。

這種相互之間默契的配合,在戰場上面,可以發揮的威力,遠遠超過了各自為戰的武士們。

現在,所有人都被這種驚恐支配,竟然做不出任何反應。

朱瞻基在一清子他們的身後只是換了一個位置,然後又從人群中穿行了出來。

密集的雨傘擋住了天空,在連馬丁五世他們都被擋住的時候,遠處的人根本不能確定他的方位。

他向著馬丁五世沉聲說道:「今日是黃帝歷4115年十一月十九,來自東方的大明,帶著友誼與利益,跨越大海而來。這是一場歷史性的見面,東西方的文明的融合,貿易的流通,將會從我們之後直接進行。恭喜閣下和諸位,你們不僅見證了歷史,還參與了歷史。」

這是一段裝比之極的開場白,但是朱瞻基深知,這就是在創造歷史,所以故意用這樣一段話作為開場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