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鷹擊長空 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

這樣一場備受重視的戰事,在短短的一個時辰之後就落下了帷幕,但是並沒有讓人覺得虎頭蛇尾。

火炮的出現,讓歐洲人驚慌不已,他們意識到大明的火炮力量,不僅改變了戰爭模式,也讓大明艦隊變得不可戰勝。

這樣一個堅固的堡壘,都無法面對轟炸,木製的戰艦更是沒有任何抵抗的可能。

火炮,所有人的心中只關注這一個問題。

當然,如果能夠拿到大明的不用點火的火槍研究一番,也沒有人會放過。

不用點火的火槍,許多人都在猜測,如果下雨的時候,會不會也能直接點火,如果能夠這樣,大明的火槍就比歐洲出現的火槍要先進的多了。

除了各種商品,大明的武器成為了所有人最關注的東西。

朱瞻基這個時候卻不管他們各自的想法,他也不會輕易流出武器製造技術,讓西方迅速追上大明的科技。

在葡萄牙人正式投降之後,他迅速做出了各項指示。

金純代表大明接受對方的投降,薛祿帶領幼軍士兵,在羽林衛學的探子們的帶領下,迅速佔據要塞的各個重要位置。

羽林衛在要塞選擇一處適合充當朱瞻基行宮的地方,建立森嚴的防護體系。工部與內監就迅速配合,給朱瞻基建立新的行宮。

並且在休達兩山之間的平地上,建立一個商品展示窗口。

同時,金純在接受了葡萄牙人的投降之後,也迅速給來觀戰的一些使節遞交了有大明文字,加上各國文字翻譯的貿易國書。

這份國書雖然只是一份推銷信,但是卻動用了無數的人力才出台。

大明沒有懂得西夷語言的人才,鴻臚寺與通政司只有會大食語言的通事。

在從忽魯謨斯前往休達的這半年多的時間裡,雖然大明通事已經跟著那些大食商人學習了一番西夷的語言,但是口頭交流還可以,書面語言能力就差了許多。

因為這些大食商人本身就不是特別精通西方語言,他們大多掌握的也是拉丁文。

而掌握西方語言,最主要的就是需要記住一個個不同的單詞,所以在不能利用各國的文字進行書寫的時候,用拉丁文來寫國書,成為了唯一選擇。

而若不想被這些大食人在這個過程中顛倒是非,或者是曲解了大明的意思,還必須建立一套甄別系統。

甄別系統是大明拋開了那些從忽魯謨斯聯絡的商人通事,重新在馬林招聘人手組建的。

這裡的人與統治了西班牙幾百年的摩爾人可以說是一個民族,他們對其他語言或許掌握的還不夠,但是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都是非常熟練的。

但是這還不夠,因為現在的歐洲,文藝復興的大潮,導致了語言和文字正處於一個飛速更新換代的時間段。

各國的語言和文字變化非常大,而且他們不像中文,文字不需要變化,變化的是組合方式。

他們的變化就是組成一個個不同的單詞,而且單詞與原本的單詞許多根本是毫無聯繫。

大明的那些語言專家們,有些僵硬的思維方式,讓他們根本不能在短時間內就熟悉他們的那一套變化方式。

不過,不管怎麼說,如今的大明是在主動去了解外界,而不是關起房門,管他外面是什麼。

這就是東方最大的進步!

當天下午,葡萄牙人就攜帶武器離開了休達,他們留給了大明一個完整的堡壘。

不過接到了國書的各國使節並沒有離開,獲准在休達的港口休息,並且在第二天接受大明皇太孫殿下的接見,洽談貿易事宜。

這些獲准在港口逗留的使節,非常珍惜這個能近距離接觸大明的機會,在他們的筆下,一條條信息被記載了下來。

「我尊敬的國王陛下,我確信這個大明就是馬可波羅筆下的黃金之國。他們是那麼的強大和富足,就連士兵也能穿著柔軟的絲綢,用著精美的瓷器。他們的食物是那麼的精美,猶如一道道藝術品,讓人不忍去吃。但是,當你將這些食物放進了口中,才會發覺,自己的人生是完全虛度的,原來人生之中有這麼多美好的事情,而我們卻缺少學習和了解的渠道和方式。」

「我親愛的瑪利亞,當我被國務大臣派來了解大明的時候,我原本以為自己會面對兇狠的敵人,失去自己的性命。但是當我近距離接觸這些大明人的時候,才知道,跟他們相比,我才是一個野蠻人。他們的士兵彬彬有禮,有著嚴明的紀律,見到我們,他們雖然盡量剋制,但是卻忍不住捂住鼻子。你不能相信,他們竟然每天都要洗澡,即使是最髒的士兵,他們也彷彿比聖女還要純凈。原本我們自豪於自己從來不洗澡,但是現在,在他們的眼裡露出的歧視,讓我感覺自己像那最骯髒的肉豬。」

「我無法想像對方能夠製造出比我們大十倍的巨舟,如果我們卡斯蒂利亞也能夠有如此大的船,我相信大海將不會阻攔住我們的腳步。」

「我終於看清了大明的火槍,雖然不能親手觸摸,但是也能看出他們的火槍比我們精美十倍,猶如一個個藝術品。在槍管的後方,有一個鳥嘴式的擊錘,這是火槍不用點火的秘密。如果能夠讓我研究幾個月,我相信自己也能仿造出來。」

「天啊,我看到了什麼!大明的工匠分工合作,將從船上運下來的木頭,還有那金黃的瓦片,僅僅只用了半天的時間,就在半山上面建起了一座宮殿。想到明日就能到那座宮殿接受他們的皇太孫殿下的接見,我就忍不住感到激動。」

且不管那些沒有見過世面的歐洲鄉巴佬們是如何震驚,朱瞻基在確定休達已經到手之後,就開始下達一條條命令。

艦隊主力將會留在休達,接收休達,並且擴建港口和堡壘。

更主要的還是派出超出十六個使團,每個使團十艘戰艦,分赴各國,帶著貿易樣品與各國進行貿易磋商。

除了歐洲人,還有奧斯曼帝國,馬穆魯克王朝,都是大明即將貿易的對象。

而除了黃金和白銀,還要確定各國能夠與大明交換的物資。

比如歐洲的駿馬,羊毛,奧斯曼帝國的白紙等等,都是大明願意要的貨物。

歐洲的造紙技術是從唐朝流傳過去的,但是他們不會使用毛筆,所以東方的紙張並不適合他們。

但是他們吸收了唐朝的造紙工藝,加入了澱粉,讓紙張變的更加堅韌,可以用硬筆書寫。

在東方,只有昂貴的宣紙能夠比得上他們的紙張質量,但是造價卻要高得多。

所以如今的普通紙張技術,西方實際上已經走在了東方的前面,紙張也能成為他們不多能拿得出手,大明願意要的商品。

所有的使團將會帶著這些使節前往各國聯絡,而國書依舊是朱瞻基確定下來的固定格式,用大明文字和拉丁文書寫。

這份貿易國書沒有過分強調政治地位問題,只談經濟與自由貿易,並且給出了各種商品的基本價格。

所有的商品價格都只有如今歐洲的售價的一半左右,但是對大明來說,依舊是好幾十倍的利潤。

只有一半的售價,這就意味著大明的這些奢侈品,必需品,必然將迎來一個銷售高峰。

在歐洲人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先大賺他們一筆。

所謂的自由貿易,就是大明有自由貿易的權力,所有國家必須敞開國門,與大明交易。

大明當然也不是不守規矩,給出了貿易額百分之五的關稅份額,交易的貨物越多,交易國能夠徵收的稅賦也就越多。

在這樣的互惠互利的條件下,如果你還不能理解大明的苦心,不願意跟大明貿易,那麼,也就別怪大明仗勢欺人了。

在朱瞻基的計畫里,歐洲各國應該是願意交易的,特別是威尼斯,他們本來就是以商業立國,他們的經濟實力應該歐洲各國裡面最強的。

但是像奧斯曼帝國,他們就不一定願意看到大明撇開他們,直接跟歐洲各國貿易,這可是直接斷了他們的根啊!

所以被派到君士坦丁堡那邊的使團也是最大的,他們除了前往君士坦丁堡,還將前往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尼爾薩。

除此之外,還有一隻艦隊將會前往目前被馬穆魯克王朝統治下的耶路撒冷,那裡名義上是被馬穆魯克王朝統治,如今卻是一片自由區域。

這座原本以和平命名的城市,卻是如今最大的罪惡都市。

幾十個不同的民族生活在這個城市,他們大部分是冒險者,間諜,殺手。

撒拉遜人、希臘人、敘利亞人、亞美尼亞人、喬治亞人、瑪洛尼教徒、貝督因人都聲稱擁有所有權,三大教派的教徒們也都聲稱這裡是他們的聖城。

這兩大使團還有前往希臘的使團將會緊密聯繫,如果遇到對方為難,將會毫不客氣地進行反擊。

奧斯曼人雖然在帖木兒國的鐵蹄下瑟瑟發抖,國王都被抓走了關進籠子里當猴子供人觀賞,但是欺負歐洲人卻跟玩一樣。

幾十年後,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