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鷹擊長空 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

大明的艦隊進退有序,當一眾戰艦紛紛以側舷對著岸上的時候,所有觀戰的異國人都不能理解大明艦隊為何會這樣異於尋常的攻陸。

如今的歐洲因為沒有大型火炮,他們的戰爭依舊以人員的衝擊為主,所以他們不能理解炮戰的重要性。

當鼓聲停止,大明艦隊依舊沒有人員乘坐小船去強攻。但是這個時候,觀戰的外國佬們卻屏聲靜氣了,他們知道,將會有一種新的戰鬥方式出現在他們的面前。

當轟隆的炮火聲響起,沒有預備的外國佬們看到大明的船上冒起了白煙,還沒有反應過來,那劇烈的轟炸聲讓所有人的耳朵都暫時性失聰。

這種炮火的威力是所有人都沒有預想到的,不少觀戰人員的褲襠立即變的濕漉漉的。

這是他們不能理解的戰鬥方式,但是看到那炮彈落在岸上的防禦工事上的效果,所有人都明白了,戰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原來戰爭還能這樣打,根本不需要人對人的攻擊,就能產生如此強大的效果。

這才是真正的火炮啊!

有了第一次海戰的經驗,這一次所有的戰艦進行炮火攻擊的時候,並不是五座炮同時開火。

攻擊的艦船相互關注,每一艘船上只有一門火炮開火,這樣就不會對船隻的甲板造成劇烈的破壞。

但是當艦船五艘一組,進行連續的炮火轟炸,讓這種攻擊變的更加持久起來。

一時之間,大片的煙霧從海面上升起,那些外國佬們已經聽不見任何炮火之外的聲音,因為煙霧,也看不清戰場的形勢。

但是大明海軍,經過第一炮的炮火校正,前三炮的炮火准心調整。哪怕後面煙霧瀰漫,依舊能夠依靠象限儀,橫標儀設定的射擊軌道,進行炮火覆蓋。

以五艘船為一個攻擊方陣,每一個方陣,覆蓋大約兩百米的範圍。有船用石彈針對工事轟炸,但是更多的炮火卻裝的是鏈彈,這種炮彈是一串石球,對人員的殺傷力更大。

大明已經將休達看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自然不會對工事進行破壞性的攻擊。針對工事的攻擊也是僅限一點,打開缺口,而不是將所有堡壘轟的稀巴爛。

密集的炮火,濃重的煙霧,那些觀察員們根本不能看清這場戰爭的細節。

他們最多驚訝大明火炮的威力,能看出火炮的出現已經徹底改變了戰爭的模式。

但是朱瞻基絲毫不擔心歐洲會因此也迅速發展起來,一根鋼鐵的炮管雖然看似簡單,但是這也是如今這個時代最先進的科技。

暫且不說歐洲沒有打磨無縫炮管的技術,光是一個爐溫的增加,讓鋼水增溫,融化的更徹底,還有一個鋼水去碳,就能成為困擾他們的技術瓶頸。

歐洲在歷史上一直到十九世紀,才製造出真正的鋼炮,只要做好技術保密,他們根本無法仿造出來。

就像後世的晶片產品一樣,即使把晶片給你,你也沒有那個技術仿造出來。

大明短期內不會讓西方人前往大明的,他們連能夠進入大西洋的船都沒有,又沒有航海圖。

一百年內,大明的技術優勢不會泄露。而不要一百年,只需要幾十年,朱瞻基相信,大明的科技發現就會進入新的時代。

炮聲在每艘船射出了十發炮彈後,暫時停頓了下來,當炮火停止,大西洋上吹來的海風迅速吹散了煙霧,讓休達又暴露在艦隊的眼前。

各個方陣對自己負責的範圍進行了戰損評估,測試人員也根據炮彈的覆蓋範圍,進行了認真的計算,以便下一輪的炮火攻擊效率更高。

而這個時候,載著登陸士兵的小船才在各個大船的空隙間開始向岸邊靠近。

岸上的葡萄牙人也發現了大明的企圖,他們的士兵也組成了相應的方陣,準備來狙擊大明的登陸士兵。

但是當他們離開了工事的保護,就成為了戰艦的靶子,一發發的炮彈,鏈彈,專門弄對著人多的區域進行了攻擊。

本來就損失慘重的葡萄牙人還沒有能夠集結出來,就被炮火又轟炸了回去。

這戰爭根本就沒法打啊,根本不是公平的戰爭。

但是負責督戰的杜阿爾特依舊沒有死心,在他看來,大明士兵相比葡萄牙人要跟那個瘦弱。大明想要佔領休達,就必須要跟葡萄牙人短兵相接。

他還是相信葡萄牙人的戰鬥力的。

很快,大明的士兵沿著淺灘處登陸了。他們並沒有急著攻擊,而是首先擺好了防禦陣勢,然後慢條斯理地向前移動。

戰艦的炮火也迅速調整仰角,不再針對工事外進行轟炸,以免誤傷自己人。

經過之前的炮火覆蓋,所有的戰艦都已經確定好了自己的最佳射擊角度,不會將掩護行動變成對自己人的轟炸。

有了他們的掩護,葡萄牙人根本組織不起來有效的攻擊,那些零散的回應,也根本不能傷害到重盾後面的大明士兵。

岸上的堡壘內,杜阿爾特看著大明士兵旁若無人地迅速搶佔灘涂,並且以防禦陣勢有條不紊地圍了上來,他不知道該怎麼打才能傷害到對方。

而且,他還注意到,大明士兵手中的火槍與他們的火槍完全不同。他們根本不需要火繩來點火,而且火藥子彈的填裝非常迅速。

葡萄牙人小型火門槍的射速大約是一分鐘兩發子彈,大型火門槍大約是兩分鐘三發,這還需要是熟手才能達到的速度。

可是大明人的火槍射擊根本一直連續不停,雖然不能確定他們的射速有多少,但是肯定比葡萄牙人的要快。

而且火槍的數量也有很大的差距,雖然他們從過你又調來了兩千士兵,但是只有五百支火槍,火槍總數只有一千支。

但是大明的士兵幾乎人手一支火槍,這些差距都讓杜阿爾特對這場戰鬥的結果感到絕望。

這個大明實在太強大了,為什麼這個國家不好好地待在東方,非要來西方呢!為什麼他們要多管閑事,幫助馬林人呢?

想到與其他國家的聯絡,他就更覺得絕望,沒有人看到嚴重的危機,他們一個個都被大明那豐富的商品給迷住了。

以前各國想要得到香料,瓷器,絲綢,茶葉,都需要跟奧斯曼人交易,受他們的盤剝。

但是現在,大明的商品更多,價格更加便宜,既然不用冒險就能得到這些商品,他們都失去了冒險的精神。

不管是卡斯蒂利亞人,還是阿拉貢人,他們都傾向於跟大明貿易。

至於那些威尼斯人,據說已經在舉行慶祝酒會了。

不要說其他人,就連葡萄牙過你的那些大貴族們,他們也不願意跟大明打仗,看到大明提供的商品清單,他們就已經被誘,惑住了。

因為杜阿爾特所在的堡壘一直沒有反抗的士兵開槍,所以這裡並沒有受到火炮的轟炸,這個時候的他還能通過瞭望口觀察大明士兵的攻勢。

看到他們至今為止連一個受傷的士兵都沒有,葡萄牙人雖然據守堡壘,恐怕也支撐不了多久。

難道真的要投降嗎?葡萄牙人的數代的夢想,難道剛剛開始,就要破滅了嗎?

這個時候,大明軍隊已經在城牆外面形成了密集的攻擊陣勢,但是他們依舊沒有攻城。

當杜阿爾特看到大明的戰艦開始改變陣型,有數艘船冒著相撞的危險,進行海上連接的時候,他還有些不明白大明的炮火為什麼突然停了。

但是堡壘的總司令,休達總督阿爾瓦圖卻看出了這是大戰前的平靜。

大明的戰艦集結在一起,是想要對已經露出破綻的區域進行無差別的炮火攻擊,打開一個缺口。

但是他什麼也做不了,他身在不敢把士兵往缺口處調集,如實現在將士兵集結,只會成為炮火的靶子。

他只能派出傳令兵前往東側山上的堡壘處,向杜阿爾特申明,這場一邊倒的戰爭應該結束了,不能讓珍貴的士兵們死在這場看不到勝利的戰場上。

不論從士兵數量,軍隊的武器上,葡萄牙人都落在下風。

哪怕他們後面能對大明士兵造成一定的殺傷,但是葡萄牙士兵會死的更多。

這種火炮太厲害了,他們比打的根本抬不起頭來。而且對方的火槍也太先進,他們不需要點燃引線就能射擊。

接到了阿爾瓦圖的口信,杜阿爾特還沒有做出決定,然後就聽見了劇烈的轟炸聲。

已經集結在一起的戰艦,調整好了火炮的射距,針對已經破損的城牆,進行了覆蓋式的轟炸。

雖然石彈對工事的破壞力有限,但是休達的城牆並不全部都是堅固的岩石壘砌起來的,有許多地方,僅僅就是一層薄薄的牆壁。

西方人還沒有進入火炮時代,他們的城牆能抵擋火槍,但是抵擋不了十幾斤重的石彈的攻擊,一片一片的城牆倒塌了下來。

那些妄想在缺口處據守的葡萄牙士兵,成片地倒下,直至被砸的血肉模糊,成為一堆亂泥。

以至於那裡的土地變成了粘稠血肉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