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鷹擊長空 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

朱瞻基不知道,他不願意在滿者伯夷國長留,而滿者伯夷國的大臣們更是不願意他在此長留。

別的不說,光是那佔滿整個海灣,一眼看不到邊際的艦隊,就足以讓滿者伯夷的百姓們對大明產生恐懼。

滿者伯夷國超過兩千石的海船,就已經是他們最大的船隻。

而且依靠粘合的船體,只能在赤道兩邊的無風區航行,根本不敢出這個範圍,因為一場暴風,就可能讓船身解體。

大明就是一個龐然大物,一個讓所有人都恐懼的龐然大物。

看著大明的艦隊終於離開,揚維西沙再也不用控制自己的情緒,長舒了一口氣。

這一個月來,自從到了星城,知道明古魯部落根本上毫無抵擋之力就輸了戰爭,南洋各國各部落難免都有唇亡齒寒之感。

原本的滿者伯夷並不懼怕大明,在幾十年前,他們還將蒙元打的大敗而歸。

但是現在,大明越發強盛,能夠隔空傷人的火槍,根本是無法抵擋的利器。

揚維西沙也感到恐懼了。

大明舉辦那個競技大賽,揚維西沙從頭看到尾,那些個人武力的比拼,他並不在意。

大明反正已經是人多勢眾,南洋各國想要抵擋只能依靠地利和氣候,甚至包括躲藏來跟他們應對。

強了三分,還是強了五分,關係都不大。

反正大明不可能永久賴在南洋,他們拖不起了自然會回去。

他最關注的還是大明的新式火槍以及火炮。

那火槍可以隔著百米傷人,在此距離中,只要是要害被擊中,必死無疑。

而他們的新式火炮更是驚人,竟然能打出三四里地。像滿者伯夷的船隻,因為木材偏軟,結構也不緊密,只要中了炮擊,就會完蛋。

當大明的炮擊比賽展開以後,南洋各國更加沮喪了,這種巨炮,就連他們的城池也抵擋不了。

看到大明的軍隊如此雄壯,勢不可擋,這些時日,揚維西沙的心裡一直壓著一塊大石頭。

而這位太孫殿下更是讓他覺得恐懼,從來沒有人給他過這麼大的壓力。

他回身吩咐道:「立即組建一個使團,向大明進貢。這一次我要親自前往大明,去看看那個天朝上國的偉大。我要用盡一切辦法,得到製造火槍的方法,讓我滿者伯夷的勇士,也能用上火槍。」

從爪哇海到班達海,艦隊斜逆著東南季風的風勢,緩慢地航行著。

這兩片海中,到處都是暗礁和小島,艦隊只能按照長蛇陣,最多只能有三艘海船並行。

爪哇海是全世界最淺的海,平均水深只有五十米。因為地處赤道,這裡也是全世界最溫和的海。

但是當艦隊經過小巽他群島之後,進入了班達海,不同的水深就造成了這裡的暗流眾多,航行非常考驗水手的功力。

經過一周的航行,船隊終於抵達了馬魯古國的首都安汶。

這裡是兩處海島形成的一處夾角,城市建在夾角的內端。這裡雖然是馬魯古的首都,但是在後世這裡也不過是一個人口不到四十萬的城市,在這個時代,人口僅僅突破了兩萬,還沒有大明的一個縣城大。

艦隊給馬魯古國帶來了他們需要的瓷器,茶葉,布料,朱瞻基也受到了馬魯古國上下的歡迎。

但是這個城市實在太小,不要說滿足艦隊的需求了,就連供應艦隊的淡水,他們都提供不了。

而且,大明在馬魯古設置的香料收購點也沒有在這裡,而是在北馬魯古群島,那裡才是香料的主產區。

所以,朱瞻基連船都沒有下,只是在船上接見了馬魯古王族一行,隨後就啟程離開了安汶。

自此以後,艦隊的航行途中,就再也沒有文明的出現,所有的航線也需要自己摸索。

航線的確定,在以前是一項非常艱難的工作,因為這涉及到了複雜的定位計算。

在茫茫的大海中,有海島的時候還能做個定位,沒有海島的時候,就只能依靠天上的太陽和星星來定位。

當船隊來到了位於赤道以南的地區,所有的星座位置都有了變化,那整個北半球都作為定位標準的北斗七星也徹底不見,如果不是六分儀的出現,船隊根本無法定位。

而這個時候,司天監的星象師們也在朱瞻基的指引下,換成了以南十字星座作為晚上的定位標準。

他們這些人在茫茫的旅途中,可以說是除了領航員之外,最為辛苦的一群人。

因為每一天,他們都需要根據日期,根據太陽的升起,在天空划過的角度,來計算艦隊的位置。

更要將所有的資料製成一張圖表,作為以後航行的依據,這裡面不能出現任何錯誤。

艦隊的領航員們每天通過定位方位的變化,來記錄航線,洋流,這些是如今這個時代,一個國家的最高機密。

在大航海時代,西班牙就是因為掌握了太平洋洋流的情況,在兩百多年裡面,大發其財。

現在有了朱瞻基的安排,大明有了能夠定位精確的六分儀,然後再製作出經緯表,定位出各條航線,那麼大明的航海技術,就沒有任何人能比得上。

在朱瞻基拿出的南洋和南洲的詳細地圖上,一個個小島被標註,起名,一條條航線被畫出來,這些都會成為大明最寶貴的財富。

為了避開東南季風,艦隊迎著太陽一路航行。在穿過後世的瓦圖貝拉群島之後,艦隊來到了海龜島的南方。

整個海龜島,也就是後世的新幾內亞島,百分之八十的區域都被原始雨林覆蓋,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也是萬年不化的雪山,和絕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沼澤地。

幾百年後,人類在島嶼的沿海地帶,開發出來了一些農田。但是這個時候,島上除了一些不知道何時流落島上的食人族,再無其他文明。

海龜島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島嶼,查亞峰將近五千米高,被譽為澳洲第一高峰。

雖然靠近赤道,但是山頂的積雪萬年不化,形成了一副絕美的畫卷。

但是這裡卻一點也不適合人類生存,因為整個島就是一道山脈組成,平地很少。

這裡到處都是熱帶雨林,而在熱帶雨林之中,生活著無數的毒蟲蛇蟻,還有蔓延四處的瘴氣。

到了二十一世紀,這裡都沒有被完全開發,無數地區都還是人類禁區。

在這個時代,想要征服這裡,更是艱難。

但是這裡的位置非常重要,因為只有這個島,才能提供遠赴南洲的乾淨水源。

雖然挑選了六月向南洲進發,東南季風可以為向西南航行的艦隊提供動力,而且這個時期也不是南半球的颱風期。

但是這種航行還受到了澳洲中部高氣壓的影響,艦隊的航行速度誰也不能保證。

僅僅是從新幾內亞島想要到澳洲東部的布里斯班那一帶,三千多公里的距離,有可能兩三個月都抵達不了。

至於說從澳洲北部登陸,朱瞻基從來沒有考慮過。

這裡在後世都是著名的人類禁區之一,氣候熱的讓人活不成,高低氣壓的輪流交換,讓這裡常年大風。

除了礦產,這裡也就適合放牧。但是,這裡又是世界最著名的毒蟲基地,世界上最毒的十種蛇,這裡有七種,最毒的蜘蛛,這裡也有好幾種。

現在就發展向這裡移民,只會是費力不討好。

除了會先在沿海地段修建幾個小型防衛點,在一百年內,朱瞻基都不準備開發北部地區。

開發南洲的第一步,朱瞻基會放在後世的墨爾本一帶,那裡是澳洲少數有肥沃土地的地區,更重要的是,南洲的十大金礦,在南部地區就有六座,而且有兩座就在海邊。

雖然北部地區也有幾座金礦,更有世界著名的鐵礦,但是鐵礦在這個時代,是最沒有開發價值的,何況還是在內陸。

北部的幾座金礦,同樣也是在內陸,在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那些礦產,就留著以後再開發吧!

艦隊沿著海龜島的南岸緩慢行駛著,每隔一段距離,都能看到森林中出現的河流出海口。

但是朱瞻基不為所動,一直到這一日,前沿艦隊通報,已經找到了朱瞻基指定的那條大河。

海龜島是一座山脈型的海島,一條山脈東西向聳立,沿著山脈,有幾百條河流順著山勢而下。

想要找到朱瞻基指定的這條河,不僅需要根據地圖勘測地形,還需要根據六分儀進行準確定位。

否則的話,很難確定哪一個河道才是朱瞻基要求的。

這條河在後世被稱之為迪米卡河,在這個貧窮的海島上,迪米卡小鎮卻是印尼最富裕的小鎮,因為這裡屬於一家公司所有,而這個公司就是印尼最賺錢的公司自由港公司。

這家公司擁有這個印尼最大金礦的所有權,從七十年代開採之日起,這座金礦每年給印尼帶來超過十億美元的收入。

一直到二十一世紀,這個金礦依舊位於全球十大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