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鷹擊長空 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

「從馬魯古到南洲,絕不能僅僅看地圖,認為區區的幾百里地,就很容易抵達。因為和幾百里地,將會是最艱難的行程。」

議事大廳內,坐著朱瞻基與鄭和等一大批海軍將領,除了朱瞻基,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的笑容。

在明古魯乾脆利落地打了一個大勝仗,將南洋各國震懾的不敢有任何反對心思。

就連朱瞻基認為的漢化策略,也被各國都輕而易舉的接受。

其實這是朱瞻基先入為主的成見,在後世漢文化受到了南洋各國的抵制,他就以為現在的南洋各國同樣會對漢文化有所抵制。

但是他卻沒有想到,如今的大明是世界頭號強國,儒家文化是蠻夷之地嚮往的文化。

連日本和朝鮮都格外嚮往漢文化,交趾人也因為大明如今向他們輸送儒生就不再反叛,其實南洋各國簡直是有些渴望大明的文化侵略。

只要不觸及他們的宗教信仰,他們對漢文化的接受態度是很積極的。

打了勝仗,貿易又很順利,現在連運動會都舉辦的很成功,彰顯了大明軍中的尚武精神。

在南洋耽擱了幾個月,現在的馬六甲海峽颳起了南風,也到了艦隊要繼續前行的時候了。

諸位將領興奮,是因為開疆拓土永遠都是每一個將領最為崇高的理想。如今一個比大明小不了多少的無主之地等著他們去征服,誰能不興奮呢?

但是朱瞻基很清楚,探訪澳大利亞的難度,甚至要比大明艦隊跨越太平洋去探訪南北美洲的難度也不弱多少。

在原本的歷史中,一直到兩百年後,澳大利亞才會被發現,又過了近兩百年,英國才正式開始開始向澳大利亞移民。

為什麼那麼多的小島都在十六世紀,十七世紀得到開發,而澳大利亞卻在十八世紀才得到開發,正式因為澳大利亞的特殊地理特徵,特殊氣候特徵引起的。

鄭和好奇問道:「殿下,為何如此說?難道在南洲一年四季都有暴風雨?」

朱瞻基搖了搖頭說道:「諸位有沒有想過,既然南洲距離爪哇如此近,為什麼卻一直沒有被爪哇人發現呢?」

見眾人都是若有所思的模樣,朱瞻基才又說道:「根據『麥哲倫』的航海日記,孤注意到了兩個問題,一個方面是從爪哇到南洲,剛好要經歷大範圍的無風區和南風區,導致了船隻向南航行非常艱難。其次,在南洲的北部,有大片的珊瑚礁,導致了船隻難以靠近大陸。」

金闊和李亮大汗,其他人不知道,但是他們兩個很清楚。所謂的麥哲倫其實是朱瞻基胡亂安排的角色,根本就沒有麥哲倫這個人,所有的一切都是朱瞻基自編自導的一齣戲。

他們兩個也不知道朱瞻基是從哪裡獲知的這些知識,在他們看來,這位太孫殿下就是生而知之者。

他們的一切榮華富貴,一切生死天命都跟朱瞻基緊緊綁在一起,朱瞻基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根本不會來揭穿這一點。

當初他們冒著被砍頭的危險欺騙皇上,就已經賭上了一切。後來發現了鴻基煤礦,發現石碌鐵礦,發現石見銀山,也讓所有人對朱瞻基的信息深信不疑。

至此,他們兩個人的腦袋才安穩了下來。

被朱瞻基熏陶了幾年,他們有時候都會以為這一切都是真的了。但是現在聽到朱瞻基睜眼說瞎話,還是忍不住有些好笑。

朱瞻基並沒有注意到他們兩個人的臉色,繼續說道:「根據孤對麥哲倫航海日誌的研究,發現在南洲北部,每年都會從大陸上向四周海域刮大風,雖然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形成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南洲北部全是沙漠和戈壁灘,並不適宜人類居住。除了每年狂風,雷電肆虐,在這裡還有各種世界上最毒的毒物,可能一隻不起眼的蜘蛛,咬上一口,一刻鐘就會死去。當初的麥哲倫他們就在南洲北部死了許多人。」

朱瞻基嘴上說不知道,卻比所有人都清楚,南洲的氣候特徵是因為什麼原因。

在全世界的大陸中,澳洲僅僅比南極洲的降雨量高一點,整個大陸位於海洋之中,又靠近赤道,雖然大陸不大,卻擁有複雜的氣候特徵。

這就導致了澳洲與四周海洋形成了不同的氣壓帶,逆風而向,讓船隻難以靠近。

再加上每年兩季的不同的季風,如果不是順應季節,按照航向前來,許多時候根本靠近不了澳洲。

鄭和問道:「殿下,那南洲上面難道就沒有人嗎?」

「當然有土人,他們身材強壯,皮膚黝黑,以打獵和採集為生,不會種植,也沒有形成大型部落和國家,生活非常原始。」

澳洲土人被稱為尼格利陀人種,他們實際上也不是土生土長的人種。在歐洲人遷移到澳洲大陸的時候,總人口大約七十五萬。

七十五萬人口,相對於一個七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大陸,平均十平方公里才一個人,可謂是人煙稀少。

朱瞻基沒有想過搞種族滅絕,因為這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如今的世界,地多人少,到處都沒有開發,而想要開發這些區域,只靠華人是非常緩慢的。

朱瞻基說道:「南洲人口非常稀少,只有我大明一個郡的人口差不多,所以,我們不需要佔領這些土人的土地,而應該將他們像西南山夷一樣,融合進我們漢人族群。」

薛祿嘿嘿笑道:「那些土人如同豬狗一般,恐怕我大漢男兒下不去手。」

眾人轟然大笑起來,朱瞻基卻笑道:「當兵去三年,母豬賽貂蟬。這些男兒離家萬里,並無其他女眷,恐怕只要是個女人,就會心動了。南洲地域遙遠,土地貧瘠,只有東南沿海一帶有肥沃的土地,一開始的發展當然是以金礦開發為基礎。我們要制定詳細的策略,用二十年的時間,將這些土人都歸化成為我漢家兒女。」

但是這個話就沒有人接話了,因為這種事明知道是來吃苦的,任誰一時之間也不能下定這個決心離家萬里到這裡定居。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朱瞻基根本沒有想過自己開發,這裡讓莊敬帶著倭人打前站,然後進行分封,讓那些宗室自己開發才是最合適的手段。

只要有朝廷來引導,讓出大部分利益,這件事還是有操作餘地的。

哪怕這裡的金礦一半利益都讓給他們,通過貿易,也能把大部分的利益重新賺回到朝廷的口袋裡。

而一些將領聽到朱瞻基這樣說,不由得就想起了如今紀綱正在進行的人口貿易。

雖然朝廷並沒有直接參与日本少女的販賣,但是這只不過是朝廷還要一絲臉面。如今的紀綱在日本,人口貿易搞的如火如荼,如果說沒有朝廷的支持,那是誰也不信的。

人口貿易販賣到大明,利潤還不算太高,但是如果以後大力開發南洲,將那些女眷販賣到南洲來,那一定是暴利。

不過這一切為時尚早,還是要先在南洲找到大型金礦才行。

開發南洲的基礎就在於金礦,沒有金礦,根本不會有人願意遠渡重洋來到南洲生活。

不要說南洲了,就連南洋地區的水稻一年三熟,從來不擔心餓肚子,都沒有人願意遷移到南洋。

想要前往南洲,這不算遠的距離,將會是漫長的旅程。在旅途中的淡水儲備,是非常重要的物資。

朱瞻基吩咐鄭和與朱真他們,要將所有運水船中儲存滿淡水,還有南洋特產的椰子,各種水果,也都成為了重要的儲備物資。

會議一直進行到了傍晚時分,朱瞻基才打發了眾人,回到了自己住的小樓。

星城的天氣太熱,除了早年生活在惠州的劉承徽,其他幾個跟來的妃子都有些消夏,瘦了不少。

特別是沈黛兒,這幾日又大病了一場,如今病體未愈。

朱瞻基到幾個妃子的小樓里都問候了一番,才讓內侍擺膳,與馬欣共進晚餐。

還未坐穩,李亮就來通報,馬魯古王子莫戈伊求見。

馬欣難得與朱瞻基單獨相處,聞聽李亮的通報,有些不開心地撅起了小嘴。「這些蠻夷真的是不懂一點規矩,明知道現在是晚膳的時候,卻來求見。」

朱瞻基捏了捏她的小臉,笑道:「既然求見,必然有事。我去打發了他,再回來與你共餐。」

雖然嘴上抱怨,但是馬欣的動作卻不慢。拿了一件外袍幫朱瞻基穿上,還幫他梳理了一下頭髮,將他送出門外。

馬魯古王國說起來也是個比較悲催的國家,他們自八世紀形成了大型的土著勢力之後,就被南洋各大霸主統治。

從諫義里王國,到新柯沙里王國,又到如今的滿者伯夷國,輪流成為馬魯古的宗主國。

一直到後世的二十世紀,馬魯古王國一直在尋求獨立,卻都沒有成功。

朱瞻基決定大力開發香料群島的時候,就決定扶持馬魯古王國獨立。這裡盛產的香料,最少在今後的幾百年間,會成為永不枯竭的金礦。

馬魯古王國因此也成為了大明忠實的狗腿子,依靠大明來威懾對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