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鷹擊長空 第二十八章 對比

對大明來說,明古魯之戰只是一場威懾之戰。

但是對明古魯部落來說,這卻是一場滅頂之災。

將明古魯部落從幾個小村子,發展成為佔地數千里的大型部落,萬茂一直是明古魯部落最為德高望重之人。

但是最近這些時日,這位曾經的霸主,卻成為了整個部落的罪人。

當拉哈特刺死一位大明士兵被抓,他的兩個下屬就連夜趕回了部落報信。

萬茂一開始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大名不會因此大動干戈。

曾經他們在滿者伯夷死了一百七十個士兵,最後西王花了六萬兩金子就把這件事擺平。

而後的十幾年,大明雖然在這片土地上發展起了自己的勢力,但是一直都與各民族和平相處,從來不會仗勢欺人。

那位大明的特使他也曾經見過幾次,是一個非常和氣的人。在南洋各國,他一直盡心維護各民族之間的和平,是一個值得相信的朋友。

但是第二日傳來的消息讓他完全不敢相信,為了一個士兵,大明竟然就處死了他的兒子,這個部落的繼承人。

更為過分的是,大明竟然還讓他親自過海去賠罪,這簡直是異想天開。

他在滿者伯夷的使節面前就強硬表示,明古魯部落絕對不會善罷甘休,以後也絕對不會再視大明為宗主國。

但是沒過幾日,事態的發展就讓他失去了方寸,大明竟然出兵了。

當大明的艦隊還沒有抵達,部落東北方的村子,就遭受到了倭人的襲擊,三個村子被屠殺,一千多人被殺,逃出來的人寥寥無幾。

還沒有等到他們想好對策,大明的艦隊抵達了海邊。

雖然他們在海邊設置了好幾道防線,但是這些防線如同虛設。

他們部落這些勇猛的士兵,曾經讓滿者伯夷都無可奈何,只能與他們媾和。

但是現在面對大明的火槍,沖的越快,死的越慘。

整個明古魯部落只有十一萬人,壯年男子也不過兩三萬人,短短的一天半,就死了兩三千人。

而在部落的東北方,那裡也死了超過三千人,壯年男子超過一千。

如今似乎四面八方都有敵人,整個部落亂成一團,所有人對他這個族長,似乎也不怎麼信任了。

因為流言都在傳,大明這次只想懲罰首惡,也就是交出他們家族的人。

雖然萬茂一直在告誡族人,這些只是大明人的陰謀,但是現在他已經能感覺到,族人已經不再相信他了,並且將他視為部落的罪人。

特別是當大明人舉著火槍進攻的時候,那火槍的聲音都被視為安拉在咆哮,那冒出的白煙,都被視為安拉的怒火。

這些愚昧的族人讓萬茂感到了無力,更感到了悲哀。

現在他還要防備被這些無能之輩出賣,短短的幾日,他就體會到了從天堂到地獄的感覺。

滿者伯夷願意為他提供庇護,從北方的克塔溫部落坐船前往滿者伯夷。現在,萬茂已經有了拋棄這些族人的想法。

但是還沒有等他做出決定,大部分族人已經選擇拋棄了他。

越來越多的族人選擇了向大明投降,或者是乾脆與他分道揚鑣,準備躲進山裡,待大明人離去,然後再出山。

看到眼前的這一幕,萬茂也下定了決心,準備潛逃到克塔溫部落,然後從那裡伺機逃往滿者伯夷。

「報,明古魯大軍加緊速度向西北山區撤退,其中萬茂家族除少部分向東北逃竄,大部人馬皆逃往西北。」

樹蔭下的張鳳山精神一振,大聲說道:「將地圖拿來。」

親衛迅速找出了一張捲起來的蘇門答臘地圖,在他面前的草地上展開。

張鳳山仔細看了一遍明古魯部落北部的山形和河道圖,吩咐說道:「派十人奔赴明古魯都城,要求海軍沿海岸線向北設置阻擊線,逼著萬茂只能遠離海岸進軍。通知莊敬的倭寇營,撤往拉斯河,在河對岸設立狙擊點,盡量攔住萬茂大部人馬。即使攔不住,也要拖延他們的行程。羽林衛學各部,密切探聽最新情報,要把萬茂等人的行進路線第一時間告知莊敬。」

一個親衛低聲說道:「山長,倭寇營連日惡戰,沒有時間休整,如今糧食不足。」

張鳳山遲疑了一下,站起身來,吩咐說道:「去將張武張威兄弟喚來。」

羽林衛學的臨時指揮所位於明古魯都城的東北方,與都城,北方重鎮朱魯普形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

這裡的位置剛好卡在平原與山區的森林邊。因為雨後初晴,這裡的氣候炎熱,羽林衛學的士兵也不敢再貿然進入森林。

雖然他們攜帶的有防瘴氣的藥物,但是瘴氣種類繁多,誰也不能保證藥物有效。

而且除了瘴氣,最大的問題是層出不窮的毒蟲和毒蛇,甚至連十米長的大蟒蛇,他們就見到了不少。

若不是幼軍十人一組,互為照應,想要在這環境惡劣的熱帶雨林生存都是一個大問題。

從舊港出來已經十天了,他們攜帶的各種物資消耗本來只有七天的。還是倭寇營在最開始的時候,搶劫了幾個村子,他們補充了一些補給,才堅持到這個時候。

如今他們身處敵營之中,為了阻攔明古魯大部,監視他們的逃竄情況,不可能去艦隊那裡獲得補給,那麼,就只有從敵人那裡獲取了。

頃刻,張武張威兩兄弟結伴而來,他們一個今年二十,一個十八,都是身強力壯的棒小伙。

雖然他們兩兄弟都不算精明,在領軍作戰方面也沒有什麼天分,但是兩個人的性格耿直,在執行命令的時候,比其他人更值得信賴。

望著這兩兄弟,張鳳山沉吟了許久,才開口說道:「下面的命令你們兩人可以拒絕,我不會記入戰事記錄,但是我個人希望你們能接受。」

這兩兄弟是太孫殿下的表兄弟,張鳳山雖然認為他們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是這種命令卻不能強制下令,因為秋後算賬,他絕對抵抗不了張家的反撲。

疏不間親,殿下就是再重視他,保得了他一時,保不了他一世。

他也知道這兩兄弟心思單純,沒有太多的花花腸子,所以故意用激將法,讓他們主動接下這個任務。

張武年幼之時,還記得自己家只是永城的一個小角色,只因為姑姑當了太子妃,張家才從此飛黃騰達起來。

祖父,父親,包括姑姑都從小教他,要本分做人。身為外戚,不說能為大明做貢獻,最少不能為皇室抹黑。

身為彭城伯府的世子,他只比宮中的大表弟大半歲,六七歲以後,還經常入宮陪這個表弟。

雖然是表弟,但是這個表弟卻像他的哥哥,從小就是帶著他玩。

他對這個表弟也是敬重萬分。

他知道自己只是中人之姿,並無多大才華,文不成武不就。入了羽林衛學,他刻苦訓練,為的就是不給表弟丟臉,不給彭城伯府丟臉。

聽了張鳳山的話,他正容回道:「請山長下令。殿下一直教導屬下,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張鳳山聽了這樣的回答,心裡自然開心,但還是裝作遲疑了一番問道:「倭寇營的所作所為你也看到了。如果我要你跟他們一樣,去燒殺搶掠,給我大軍搶來足夠五天的糧食……」

張武愣住了,他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一個命令。他知道糧食的重要性,從明古魯部落開始北逃,他們就再沒有時間去搶糧食。

實際上,最開始的糧食,也是倭寇們搶來的,他們卻理所當然地享用了起來。

張威看了看自己的大哥,碰了碰他,輕輕點了點頭。張武抱拳問道:「山長,我們不殺人,只搶糧可以嗎?」

張鳳山笑道:「只要你們能搶來糧食,還不讓那些土人暴露我們的蹤跡,想怎麼樣都行。我們在這裡只有兩百多人,可抵擋不了敵人的反撲。」

張武雖然不算聰明,但也不是沙場新丁了。他很清楚自己這些人的任務雖然不是殺敵,但是比殺敵更重要。

沒有他們,倭寇營就會寸步難行,根本不能在敵人的包圍圈裡屢屢逃脫。

而且他們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各家勛貴子弟,死一個,都會引起軒然大,波。所以他們才一直只是在戰場上流竄,避開敵人的主力。

要是因為自己的行動害的其他人被包圍,甚至丟掉性命,那他絕對逃不了軍法處置。

他遲疑了一下,不過看到弟弟張威的興奮神色,他狠下心說道:「屬下願意接令。」

張鳳山笑了起來,說道:「好,除你麾下一旅,我再給你撥一卒,湊夠一百五十人。你們的任務是前往克帕星村,在那裡劫獲最少一百石糧食,然後裝船運往拉斯河下游。此後,你率領這些人前往拉斯河下游區域,尋一隱蔽區域,埋鍋炒米。將這些糧食全部變成乾糧,屆時供應倭寇營,還有我們其他同袍,能做到嗎?」

張武大聲回應:「能做到!」

「那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