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鷹擊長空 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

讓拜里米蘇拉想像一萬次,他也不能想到。這位大明的太孫殿下,來到麻喇迦,竟然是要拿麻喇迦的語言好文字作為大變的開端。

他想過這位太孫殿下年輕氣盛,讓家人在他面前一定要畢恭畢敬。

他也想過這位太孫殿下虛懷如谷,對他這個老朽的親王禮遇有加。

他更想過這位太孫殿下盛氣凌人,讓全國的國民一定要百般忍讓。

這位殿下的「豐功偉績」,早就隨著日本的王室一股腦被抓到應天府,傳遍了整個南洋地區。

他各方打聽過這位殿下的為人,經歷,興趣,愛好,還從各國尋來了多位年幼的美少女,就是想要討好這位殿下。

但是他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位殿下並非只愛好武事,他到南洋的第一把火,竟然是要挖整個南洋的根基。

從此以後不得習他國語言,不得寫他國文字,只是要把整個南洋都變成真正的大明啊!

南洋地區除了土人,就是來自西亞的阿拉伯人。他們從唐朝開始,開始向南洋的各個島嶼遷移,至今已經五百年了。

這五百年來,原本還有一些學習梵文,信仰佛教的小國,全部都被綠教徒和印度教徒消滅。

從滿者伯夷滅掉三佛齊之後,現在大半個南洋都是以綠教為國教,只有少數還信仰印度教的小國在艱難生存。

但是這位大明皇太孫,竟然首先就是要挖各國的根基。

朱瞻基一隻手輕扶住了拜里米蘇拉,依舊露出著似笑非笑的笑容。在拜里米蘇拉的眼裡,這是惡魔的微笑。

「王爺何須如此,究竟為何使不得?」

拜里米蘇拉暗吸了一口氣,冷靜了下來,說道:「南洋各國都是大食人後裔,土人為主,大多信仰綠教和印度教……」

朱瞻基平靜地說道:「孤並不會幹涉你們的信仰,這一點大可放心。」

朱瞻基當然知道,宗教信仰在後世都是一個火藥桶,更別說現在這個時代了。

這一點靠殺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想在這方面動手,只會讓有同樣信仰的人聯合起來,堅決反對大明。

拜里米蘇拉很想直接反駁,如果杜絕了所有人的學習渠道,這宗教信仰就是不變又有何用?人們連經書都看不懂了,誰還會信它?

可是他不知道這樣說出來,會不會得罪朱瞻基,所以腦子裡飛快地轉著,想著對策。

跟隨在龍輦旁的張勇這個時候說道:「殿下,到了下榻之處。」

雖然麻喇迦是大明在南方最重要的港口,物資轉運地,但是面積也並不是很大。從港口到為朱瞻基準備的下榻之所,也不到兩里地。

朱瞻基率先站起身來,向拜里米蘇拉伸出了手。「王爺不必多慮,我大明之文字,文學,才是這個世界上一等一的知識,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與之相比。今後貴國民眾都學成大儒,就是到我大明為官,也無不可。這個話題我們稍後再說。請……」

拜里米蘇拉明知道這話是扯淡,卻不知道該如何反駁,總不能說大明的知識體系不行吧!

他像吃了一團屎一樣鬱悶,這個時候也只能伸出手,扶著朱瞻基的手臂站起身來,暫時不提這個話題。

不過他的內心裡還在謀劃著,該如何勸說朱瞻基放棄這個「餿主意」。

他也不能確定,朱瞻基到底是偶然起興,還是有備而來。

他在心裡暗嘆,不管是什麼樣,這日子要難過了啊……

因為心裡有了憂慮,這頓飯他都吃的不是滋味。看著朱瞻基依舊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他還只能壓抑住內心的擔憂,來奉承對方。

他並沒有注意到,在宴會大廳里有不少內侍都在密切注意著他,他的任何一點小動作,都沒有逃過這些久經訓練的咨情司的人員的眼睛。

雖然大明現在並沒有心理學的課程,但是對通政司,錦衣衛,咨情司這些間諜機構,或者說偵查機構來說,任何反應也都能分析出大致的輪廓。

這裡錦衣衛的人不好露面,但是咨情司的內侍們並沒有人在意,在這些南洋人看來,認為內侍全部都是侍候朱瞻基的。

孫林就坐在朱瞻基與拜里米蘇拉兩人的側後方,大廳里杯觥交錯,卻似與他無關,他那張死板的臉從始至終都沒有任何錶情。

像他一樣的人還有不少,這些都是朱瞻基護衛,所以孫林一點也不引人注意。

而他的視線幾乎一直落在拜里米蘇拉的身上,只是因為拜里米蘇拉跟朱瞻基在一個角度,所以就連拜里米蘇拉也不認為這個內侍是在盯著自己。

與此同時,隨著艦隊過來的錦衣衛,通政司和咨情司的人員,在當地的士兵的帶領下,騎馬巡閱了整個內城,包括麻喇迦港口附近的各個村落。

既然要拿麻喇迦來開刀,朱瞻基當然不會打無把握之仗。最少每個村子的人口組成,民族信仰,要全部都調查的清清楚楚,這樣才能做到精確動刀。

他不願意因為這件事鬧的不可開交,這對正在積極籌備西征的大明會有重要的影響。

更主要的是,朱棣這個戰爭狂正在籌備攻打帖木兒國,在自己要是把沿途各個補給國搞的怨聲載道,會降低他在朱棣心中的地位。

所以在這兩年,他也只會在麻喇迦,舊港這兩個地區進行儒家推廣。舊港現在就是華人當政,推廣儒學是理所應該。

而麻喇迦完全依靠大明發展起來的,光享受大明帶來的好處,卻一點也不想付出,怎麼可能呢?

除了推廣漢語,漢字,朱瞻基還有一個釜底抽薪的計畫,那就是建設新加坡。

麻喇迦的位置雖然重要,但是相比新加坡來說,其實是說不上好。

如今的新加坡經歷了屠殺,那裡簡直變成了一個鬼地。麻喇迦的勢力還沒有發展到那裡去,而在本地勢力最大的暹羅,對這個最偏僻的地方,根本也不重視。

那裡扼守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又是亞洲大陸的最南端。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才是東南亞的中心,不管是向東南西北,都不用繞路。

麻喇迦現在的發展完全的依靠大明在這裡設立了倉儲基地,在這裡轉運物資,所以這裡才會發展起來。

只要拜里米蘇拉敢反對這個計畫,大明就會撤出麻喇迦。並且會跟暹羅聯合起來,好好地給麻喇迦上上課,教育他們一番。

按照長遠計畫來看,哪怕麻喇迦全面漢化,大明的主力艦隊基地還是會放在新加坡。

只不過到時候,大明會看在人口稀少的份上,帶上他們一起發展。

而這個時候,右路軍的艦隊也已經抵達了新加坡與主力艦隊匯合。他們按照朱瞻基的吩咐,只抽調了一部分貨船前往麻喇迦,大部分艦隊都駐紮在了新加坡,等候朱瞻基他們的回返。

鄭和與朱真他們已經乘坐著兩艘旗艦,率領著一部分戰艦,焦急地向麻喇迦航行。

不過位於赤道的位置,風力小的可憐,艦隊航行的速度也非常緩慢。按照這樣的速度,他們要比原計畫晚一天才能抵達麻喇迦。

天氣熱的厲害,鄭和坐在頂層的甲板上,那寬大的船帆擋住了落下的夕陽,讓他在陰影裡面能稍微感受到一些涼爽。

在他的身旁,還有陝西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指揮王衡,林子宣,少監胡俊,哈同等人。

他們的行程比較近,原本計畫是要在太孫抵達麻喇迦之前為太孫駕到做好接待準備。

但是現在,他們卻落在了太孫的後面,所以每個人都顯得有些急躁。

特別是哈三,他上一次就隨著鄭和一同下西洋,並且專程前往聖城祭拜了。這一次,他是聽說了太孫會親自下西洋,所以主動要求前來,想要跟太孫拉拉近乎。

卻不曾想,他根本沒有機會登上太孫的旗艦。原本還想等出海以後,日子寂寞,會找到一些相處的機會,卻跟太孫分路揚鑣了!

自明朝建立,漢人興起,大食人等異族在大明就再也享受不到元朝時期的優待了。

朱元璋對商人格外歧視,而大食人更多是以貿易為生,所以遭到的打壓也是最為嚴厲。

幾十年間,有無數大食人退出了中原,返回了西域,但是也有許多人已經習慣了在大明的生活,不敢再冒險離開。

作為一個教徒,哈三並沒有受到太多的打壓,但是他一直想要為改善自己的民族的人在大明的地位而努力。

大明朝經歷的三任皇帝,對商人都不太友善,但是唯獨這個太孫一直在宣揚貿易興國。

不僅僅是貿易,這位太孫還大力改進工業,加速了大明製造業的興起。

當他從西洋返回,看到應天府西北,江邊一帶那如同水車森林一般的景緻,他完全被震驚了。

他去過許多國家,但是沒有一個國家能像大明一樣,在短短的幾年間,就形成如此大規模的工業區。

特別是聽說了那種一個水車就能帶動幾十架紡車,能帶動幾千斤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