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百一十六章 心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碼頭上與四周成千上萬人的拜伏,這種場景讓人總有一種心潮澎湃的感覺。

朱棣雖然不像其他的皇帝,總是躲在深宮,但是除了偶爾狩獵,或者是因為紅白喜事去一些文武大臣的家中,一般也很少出宮。

像今天這樣大張旗鼓的出行,除了祭天的時候,已經很少見了。

如今的大明百姓,對於當今的皇帝,還是非常尊崇的。今天朱棣的出行,就吸引了無數百姓遠處圍觀。

當然,他們也更想看看那個被太孫殿下抓到應天府的倭王,想要看看他們臣服在大明皇帝面前的盛況。

結果也沒有讓他們失望,當太孫殿下,拜見了陛下之後。被押送到應天府的倭王,包括數百倭國的文物大臣,還有數萬將士,數百各國使節,一起向陛下大禮參拜,三拜九叩。

這副場景自然有宮廷畫師畫下,也讓無數觀禮的百姓覺得不虛此行。

如今大明威揚四海,連他國的一國之君都臣服大明皇帝的面前,激發起來了無數大明百姓的自豪之情。

朱棣揚了揚手,王彥就大聲喊道:「諸卿平身……」他的話也被傳令太監傳遍了整個碼頭區,眾人紛紛起身。

朱棣心滿意足地看著右腿邊坐著的朱瞻基,笑問:「基兒這一行,黑了不少。」

「孫兒倒是沒有出甚大力,只是在船上悶熱,所以多在甲板滯留,才晒黑了不少。」

「為眾將士和使節安排車駕,到了宮中再一一接見。」朱棣交待了王彥,命令就被傳了下去。那些日本的使節,包括級別夠高的將士,都獲得了各種規制不同的車駕,隨著龍輦之後一同回宮。

龍輦在十六匹駿馬的牽引下,向著皇宮行進,朱棣這才又跟朱瞻基說道:「基兒如今立此大功,可有所求,且一一講來。」

朱瞻基看了一眼跟自己並肩坐在朱棣下首的父親,朱高熾有些苦夏,這幾個月瘦了不少,氣色卻顯得更好一些了。

此時他露出了慈父的欣慰笑容,輕輕使了一個眼色。

朱瞻基笑道:「孫兒身為太孫,為大明效力是理所應當。如今立下些許功勞,也是眾將士之功,豈敢自居。只是這幾個月殫精竭慮,孫兒精力也有一些不足,所以想偷懶一些時日,在宮中享受一番天倫之樂。」

朱棣哈哈笑道:「如今你也當了父親,自當如此。不過想要偷懶卻是不行的。其他事情不要你多費心,但銀行一事卻只有你懂,這件事還需要你好好運作一番。」

朱棣的興緻很高,一路上都在跟朱瞻基聊著這次征略日本的經過,不時還跟道路兩邊跪著的百姓揮揮手。

龍輦經過之處,大明的百姓都跪禮相迎,等龍輦過去才起身,又對其他的車駕指指點點。

可惜的是,朱瞻基對他們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幾乎全部都是男的,就是女的,大部分也都是大媽級別的了。

朱瞻基一直在想著自己父親的那個眼色,心裡揣測著朱棣的心意。

作為一個帝國的繼承人,朱瞻基很多時候考慮問題,並不能那麼簡單。

朱棣是很寵愛他,但是這種寵愛是在沒有利益關係的時候才更真摯。

因為這種顧慮,朱瞻基一直避免著接觸內政,也很少對自己職責意外的事務發表意見。

但是這一次,他做了兩件事都有些觸及到自己這個爺爺的切身利益了。

首先當然是東番「移民」。

違背太祖的意思,將遷移回來的百姓重新移民到東番,是朱棣堅決反對的。

雖然朱瞻基只是以海軍擴建為借口,在東番設立水師,然後將家屬移民到東番。

這件事是投機取巧,雖然明面上沒有違背太祖的意思,但是從朱瞻基的所作所為,也能看出他對「傳統」的不在乎和叛逆。

朱棣雖然答應了他的請求,但是心裡肯定是有些不開心的。因為從這件事也能看出,朱瞻基以後真的要登上皇位,也不會把他留下的條令當回事。

然後就是這次的大勝了。

朱棣兩次北征,雖然取得的成績都很不錯,但是最多取得了一點戰場上的效果,根本沒有達到大明的戰略目的。

但是朱瞻基呢?帶的將士不到北征的一半,更沒有徵用一個民夫,卻能直接攻打到倭國的首都,活捉了他們的王室。

朱棣他的兩次北征跟這次倭國戰役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對於一個以武功自信的皇帝來說,簡直是一種打臉的行為。

雖然立功的人是自己的孫子,朱棣的心裡具體怎麼想的,誰也不知道。

反正朱瞻基覺得,如果自己處在朱棣的位置,開心肯定會有,失落也肯定會有,還會有一些不服氣。

所以他這次雖然立下大功,他也不敢沾沾自喜,還要擔心自己的爺爺心裡想不開。

看到自己父親使得眼色,他覺得自己的擔心應該是沒有錯的。

眼見就要進入承天門,朱瞻基才試探說道:「皇爺爺,孫兒一去四月,如今有了四個孩兒,想先回興慶宮看看。」

朱棣皺眉說道:「如今這滿朝文武,各國使節都等候大朝,你這大帥豈可不出席?」

朱瞻基笑道:「孫兒是皇爺爺的孫子,今後將繼承整個帝國,這些功勞,獎賞豈會放在眼裡?皇爺爺只管賞賜了那些立功的將士即可,孫兒什麼都不要,就想回宮看看幾個孩子。」

朱棣笑了笑說道:「那你就先回宮見見你母親和孩子吧,王彥去了那麼就,各級將領功勞,朕心裡都有數了。」

朱瞻基笑道:「孫兒還是個孩子,即便是立下些許功勞,也是皇爺爺和父親教導的好,不敢居功。」

朱棣搖了搖頭說道:「該賞還是要賞的,朝鮮又送來了一百貌美女子,我給你興慶宮撥了一半,要是有喜歡的,也可收入房中。」

朱瞻基只能嘴上表示感謝,心裡卻在吐槽,這麼多女人,自己哪伺候的過來啊!還不如賞賜有功將士。

不過,這個時候又不是過年,朝鮮又進獻美女是什麼個說法?難道是見滅了日本王室,他們有些怕了?

更奇怪的是朱棣這個時候提起朝鮮是什麼意思?難道他見自己滅了日本王室,覺得這種戰績他自己都沒有過,有心拿朝鮮王室來練練……

車隊進入了承天門,然後經過端門,午門,最後進了奉天門。

龍輦剛在奉天殿門口停下,朱瞻基就先從龍輦上跳了下來,扶著朱棣下了龍輦,然後又攙扶下來了朱高熾。

朱高熾笑著拍了拍他的胳臂,雖然一句話也沒有說,但是欣慰的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

當著從車上下來的文武大臣,朱瞻基對著跟在後面的劉萬說道:「移駕興慶宮,我要先回去看看我的孩兒了……」

呂震大聲說道:「殿下身為一軍之帥,如今凱旋迴朝,豈可視為兒戲?」

朱瞻基笑道:「呂尚書,孤不求升官發財,不在乎功名利祿。反正孤的都是皇爺爺給的,皇爺爺的以後也都是孤的,豈會在乎這一時一刻。對孤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去看看我的幾個孩兒!」

朱棣這個時候笑道:「不用在乎他這個小猴子,他是嫌朝會無聊了……不管他!」

皇帝都發話了,眾大臣都笑了起來。

朱瞻基也故意裝作迫不及待地樣子,連自己的內侍都不等了,從奉天殿左側文樓旁邊的側門,出了中殿。

此時已經是快午時了,也就是快十一點了,能夠看到大部分車駕都是直接被引向了武英殿那邊。

這是要大宴群臣,要等到吃了飯,才會召開大朝會了。

出了三大殿,隔著一片空地,就是東側的興慶宮,一幫小太監看到朱瞻基回來,紛紛跪下迎拜,一些心急的,已經連忙跑進去稟報了。

不過朱瞻基的腳步卻慢了下來,他說不參加朝會只是試探。但是朱棣順水推舟,就同意了他不用參加朝會,這說明自己現在的確有點讓自己的爺爺忌諱了。

這次立功實在太大,朱棣也著實有些難辦。

就像他剛才說的那樣,他是太孫,又不能升官發財,又不在乎功名利祿。他這次給大明賺回了超過千萬兩銀子的財富,也不在乎錢財,朱棣還真的是賞無可賞。

現在將國事故意聯繫到家事方面,就是為了讓他這個皇帝好下台。

不過這件事雖然解決了,但是朱棣心裡會不會因此有了其他想法,現在還真的不好確定。

他回頭看了看一臉平靜的金闊,勾了勾手指,金闊立即快步走了過來。

朱瞻基吩咐道:「都離遠一點,孤跟金太監有話要說……」

其他人紛紛後退了幾步,不敢跟的太近,朱瞻基這才邊走邊低聲問道:「皇爺爺最近可有不開心的表現?」

金闊也低聲說道:「殿下大勝的消息傳回來,陛下自然開心。不過據老奴所知,他在謹身殿地圖前面曾長吁短嘆,對征伐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