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百零七章 家祚

日本由於其特殊的封建制,可以說是由一個個小型的令制國組成的。

所以除了首都京都和自由港大阪,整個國內幾乎沒有大城市。

有些大名的封地不過一個鎮子大小,但是在日本,就是一個小國家。

大阪已經被明軍燒毀,這也讓大阪周邊的自認以前沒有得罪過大明的家族,屁顛屁顛地來投效。

他們大多都送上金銀,美女,換來大明不對他們動手。

在朱瞻基的授意下,錦衣衛與內監聯合起來,接受這些金銀和美女,在甄別了其身份以後,給他們登記造冊。

凡是家族內沒有出過倭寇,並且不曾對大明出兵過的家族,都有條件地保護了起來,並不去騷擾他們。

由於錦衣衛的暗探在這裡已經活動了一年有餘,所以對大部分家族的底細,都是大致有個估計。

只要拿出來的禮物能有家底的十之二三,大明就承諾保護其平安,並且願意與對方貿易。

這種收攏大明並不主動,但是在看到這些家族平安無事後,越來越多的家族紛紛加入了其中,到了後面不僅僅是大阪周圍,包括有京都和奈良等地的家族都主動投靠了過來。

來的時候,內監裝了足有十餘艘船的絲綢和茶葉,還有各種布料,這個時候都成了倭人最喜歡的商品。

也是在這個時候,日野康子的求援團抵達了大阪。

當然,雖然日野康子掌控著大權,她還是慎重地以自己兒子足利義嗣的名義求援。

無論她有再大的野心,在東方文化狀態下,女人總是要受一些歧視。像武則天那樣的女人,數千年來也就只出了一個。

使團不僅帶來了大批的金銀,同樣也送過來了一批經過培訓的舞姬。

但是他們並沒有能直接面見太孫殿下,只是登上了太孫的旗艦,遠遠地跪拜了一番。

使團的領隊是足利義滿最小的庶弟足利義崗,對只能遠遠地跪拜朱瞻基的安排,他也沒有半點不滿,因為他早已被大阪灣這密密麻麻的海上城市給嚇的失魂落魄。

像太孫旗艦這樣巨大的艦船,他從來沒有見到過,更沒有想過一艘船可以建造的如此巨大,可以容納數千人。

這樣的船,即使傾盡日本之力,恐怕也建不起來一艘,而大明據說有數十艘了。

天朝上國的氣派,讓他在看到這些船的時候,已經領略到了。

這個時候他只會慶幸,他選擇了日野康子一方,也就是選擇了大明一方。至於那個侄子義持,他只能替他祈禱了。

有這樣一個不可戰勝的對手,哪怕他現在再猖狂,也會一敗塗地。

望著上層甲板那個高大的身影,他的心中只有敬畏。

朱瞻基看完了李亮轉交上來的求援信,遞給了身邊的鄭和笑道:「鄭總監也看看,何時出兵,就由你安排了。不過,我建議你最好在收到紀綱來信以後,再出兵。」

求援信中,足利義嗣將京都的局勢說的危急無比,但是朱瞻基並沒有半點同情,他更關注的是,日本目前各大名的態度如何,還有就是那被俘的俘虜,能換來多大利益。

如今的大明軍隊,還沒有被腐化,整個軍制,軍紀,也沒有遭到破壞。

火槍的發展,更是讓大明的戰鬥力成為了世界最強。

所以,大明如果想要打破日本的管理體系,根本只是時間的問題。

如何撈取更大的戰爭利益,才是朱瞻基需要考慮的問題,至於戰爭方式,還是讓專業的人來處理。

鄭和看完了信,又把信遞給了旁邊的易信和朱真,以及柳升。

進軍京都,當然是以神機營為主,海軍只是輔助了。海軍目前還沒有換裝,配備的火器少的可憐,讓全員配備了火器的神機營出戰,才更符合大明的利益。

但是物資的輸送,運輸渠道的維護,這些都需要海軍的配合。

鄭和等他們都看完了信,才說道:「根據巡邏船從鎌倉發來的消息,上杉禪秀在前幾日得知我大軍佔領大阪的消息後,率領親交的豪族一百餘人攻擊公方足利持氏。得勝的禪秀隨後又攻擊了新管領上杉憲基。持氏和憲基隨成功逃脫,但鎌倉的支配權落入了前管領上杉禪秀的手中。」

雖然鄭和將話題轉移到了其他地方,但是沒有人會覺得他無的放矢,安靜地聽他繼續往下說。

鄭和又說道:「同時,在日本的關東,關西等地,也有不少足利義嗣的支持者們掀起了規模不大的戰爭。雖然這些戰爭不能摧毀足利義持的統治,但是卻讓無數的中立派偏向了他們。我大明艦隊從去年年底開始封鎖日本,這將近半年來,貿易幾乎中斷,每一個大名都損失慘重,也動搖了足利義持的統治。所以這個時候我大明軍隊直接進攻京都,並不會遭遇全民襲擊,所以,只要等到紀指揮使的情報整理完畢,就可以有目的性地進軍京都。」

見他思路清晰,朱瞻基也就不再操心這件事了,跟李亮說道:「莊敬築了京觀,也休息了幾日了,把他召來,該讓他出去為大軍籌措軍費了。」

一幫將領聽的臉直抽。這個殿下哪裡都好,就是有些太貪財了。在大阪如今劫掠的物資,足有兩百萬兩白銀的了,如今各大名還在源源不斷地送金銀和美女過來。

而跟這些大名的直接貿易,也讓大明賺了足有數十萬兩銀子。

但是這個殿下還不滿足,依舊還想著用抓獲的那些俘虜來換銀子。

現在大軍壓境,失去了足利義持的支持和逼迫,那些大名恐怕不會再像過年時那般強硬了。

他們能夠想像,這將又會給大明收穫無數的金銀和物資。

不過這樣也好,最起碼這場戰爭,大明賺的盆滿缽滿,回去帶了這麼多財貨,那些文官們也不會指責開戰耗費銀錢無數了。

鄭和看了一眼下層甲板上面跪著的特使,問道:「殿下,那這些人……」

朱瞻基揮了揮手說道:「禮物收下,女人收下,至於出兵的請求,就讓安遠侯回覆他們,最遲三日內出兵。」

雖然紀綱搜集的消息還沒有送過來,但是朱瞻基已經知道他潛入了京都,這一兩日,情報也該送到了。

而這種外交場合,讓擁有爵位的安遠侯柳升出面最為合適。特別是他又是這次進攻京都的主將,跟對方接觸一番,說不定又能吸一番骨髓。

而就在大阪開戰的這一天,山名氏利又來到了石見山下的明人別院。可是這裡除了那位姓陸的主家和幾個侍衛,其餘將近百人都不在。

他最想見到的侍衛統領也不在,這讓他有些疑惑。昨日的相聚,紀統領可沒有說過今日會出門啊,而且大部分人馬都離開了此地,他竟然不知道,這也讓他有些羞惱。

坐在寬敞的客廳里,山名氏利坐在椅子上,習慣性地脫掉了鞋子,又想起自己並不是坐在榻榻米上,重新把鞋子穿上。

「陸家主,昨日還跟紀統領見面,他並沒有說要外出,而且他還接了小女來,卻丟下她一個人在此,成何體統!」

扮作陸仲的馮田本來就是一副和善的面孔,要不然當初也不會選擇他來冒充茶葉商人。聽了山名氏利的質問,他依舊笑呵呵地抱拳說道:「叨擾名主年余,今日正想與名主重新自我介紹一番。」

山名氏利還有些發懵,不明白對方是什麼意思。只聽「陸仲」又說道:「本人乃大明帝國皇上第一衛,錦衣衛北鎮撫司百戶馮田,向名主問好。」

大軍今日就要發動對大阪的攻擊,紀綱身為錦衣衛指揮使,哪怕不參與戰爭,這個時候也要召集隱蔽在日本的暗線,將戰爭爆發後,日本各地大名的反應記錄下來。

那些名主是值得拉攏,那些名主優勢需要打壓的,那些是必須要消滅的。這些情報在大軍正式登陸之後,就必須要送到太孫殿下的手上。

所以紀綱當然不能在偏於一隅的石見銀山這裡等待情報匯總,而是從出雲國這裡來到了京都,在這裡等待暗探們的匯合。

而戰事一起,他們這些人也無需再隱瞞身份。從今往後,他們就不需要再過隱姓埋名的日子。

而且馮田他們對這位山名氏利的名主也算非常了解了,知道此人雖然因勢崛起,從京極家族手裡要回了石見國,但是也算不上能力出眾。

被夾在兩個大國之間,他一直活的小心翼翼,哪怕就是知道了他們的身份,也不敢到處宣傳。

山名氏利果然被嚇到了,聽到馮田的自報家門,他嚇的差點站了起來就想跑。

但是隨後,他看到馮田臉上的笑容,才沒有這樣做。

艱難地擠出了一絲笑意,他也作了一個揖,問道:「那麼,紀統領也不是一個護衛統領了?」

馮田豎起了大拇指笑道:「紀統領的真實身份是我們錦衣衛的這個……」

山名氏利一下子癱坐在了椅子上,嘴裡連聲說道:「難怪,難怪……」

紀綱的大名可不僅僅只是在大明有名,在日本等周邊小國,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