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草堂高卧 第204章 淺絳彩

奉子戰報一封封傳來,平壤受困已有一月,雖然唐軍連續攻打,但城中守得甚是牢固,一時怕難有所為。

盧鴻此時也遇到了點難題,前時燒制澄泥硯的趙會這一段不斷地往他這裡跑,希望這位無所不能的盧九公子能給自己有所幫助。

「唉,還是不行。」趙鬍子手抓著鬍子不停地揉搓,把鬍子弄得如後世的爆炸式一般。

他手中拿的是一件新燒出來的瓷碗,顏色白中略泛青色,釉色光潔,清瑩如玉。

盧鴻安慰道:「這件已經很不錯了,比之邢窯相去已經不遠。若說器型功力,更非尋常邢窯能比擬的了。」

趙鬍子苦惱地道:「問題是這顏色總是無法燒成純白的。這件已經是這一批中最好的一件了。真不知那邢窯是如何燒出來的。」

盧鴻心中暗笑,邢窯之所以潔白如玉,那是因為當地出產的釉料。比如越窯釉料,含鐵略高,無論怎麼燒,都是燒出青瓷來。

其實青瓷並不比白瓷就差哪了,只是唐時朝廷用瓷,重白輕青。因此負責燒造的趙會,便一心要燒出純白色的瓷器來。雖然試過多次,總是還帶著一絲青色,達不到純白的程度。

唐時所謂「白瓷」,比之後世來,還是有相當的差距的。而且以盧鴻認為,也不覺得白色有什麼漂亮。只是唐朝人心裡,似乎對於追求毫無雜色的純白瓷器情有獨鍾。這位趙會趙鬍子大人尤其是走火入魔了一般。

盧鴻道:「大人可曾想過,釉色能否潔白,並不全在工藝。或是材料所致。且以盧鴻所見,與其糾纏於釉色,不若試在技術上嘗試些新意出來。以盧鴻之見,若於瓷上繪製山水花鳥之物,使之生動活潑,豈不更有童趣?」

趙會聞了皺眉道:「民間制瓷,也有在上邊繪製花紋的,只是多為鄉人俗趣。咱們這窯燒造之物,乃是御用,如何能行那粗俗之法?」

盧鴻一愣,隨即才反應過來。

在盧鴻到唐代之後,才發現後世所謂「青花」等物,唐時便已存在。後世都說「元青花」為天下奇珍,其實這青花瓷出現頗早,卻不為世人所重。

所謂「青花」,乃是以鈷土等材料製成顏料,繪於瓷器之上,再行燒制而成。因其圖案高溫燒成後,色為青藍,故稱之為「青花瓷」。

元以前青花,不為世人所重。直至明代,朱元璋得了天下,因此出身貧寒,不願以銅為祭器,便著有司燒造瓷器。自此青花紋飾大行,遂成主流。

唐時民間,也有以青或褐色為瓷器裝飾的。只是一則過於粗陋,二則世人喜愛純色,因此所見不多。

盧鴻沉吟了一下。若說以他所能,繪成青花精品,倒也不難。只是青花瓷器略有匠氣,若真讓他去畫這些東西,不說世人如何分說,自己也懶得動手。想了一會,忽然笑道:「這倒也容易,只是成不成,還要試試再說。趙大人,麻煩你為我尋些各色顏料,再取數只精品梅瓶過來,我且試上一試。」

盧鴻想到了,正是在後世曾經曇花一現的淺絳彩。這淺絳彩雖然因有種種缺點,流行時間不長,但其技術不難達成,更適合盧鴻這樣的畫技發揮。若能在此時現於世間,倒是一件美事。

※※※

趙會去後,盧鴻又喊來洗硯道:「洗硯,你去外邊找找,有沒有賣桃膠的,我等著急用。」

洗硯一聽大為驚訝,不知少爺要桃膠做什麼用。只是他一向知道自家公子多有奇思妙想,也不多嘴,便出去尋找。

不想這一去,直到晚上方歸,卻是兩手空空。

盧鴻皺眉道:「怎麼這晚回來,可是沒有么?」

洗硯訴苦道:「我的少爺,你要找的這東西洵是有些難尋。可憐小的把長安城東西市都跑遍了,也沒見有賣這東西的。還好偶然遇上了褚大公子,他說必然有法,明日親自給師尊送來便是。」

※※※

次日一早,果然褚行毅早早便上門來,身後的家人身上,扛了一個大盒子。

褚行毅在盧鴻面前,一向有些拘束。依然是老老實實地問過禮才道:「盧先生欲尋之物,學生總算不辱使命。只是不知是否夠用。」

看著眼前滿是桃膠的木盒子,盧鴻眼睛發直,真不知道褚行毅是如何找來這些個桃膠的。

「褚兄——這也太多了吧?不知是何處尋來的?」盧鴻納悶地道。

「這有何難,學生有個好友,家中便有個大桃園。為此學生跑了一趟,找些人手打了燈籠忙到半夜,將一園子的樹膠全都刮來了。這些夠用么?學生還怕先生制硯,若多做幾塊不太夠呢。」褚行毅顯得頗是高興。

「制——硯?」盧鴻大惑不解:「褚兄怎麼猜我是用這制硯的,這要用桃膠做出硯台來,那還磨得動墨么。」

「啊?學生還想,先生前時曾制過澄泥硯,這次用這些桃膠,大概是想做膠泥硯吧。」

「……」

※※※

當趙會領人將梅瓶與顏料拿來時,褚行毅才知道盧鴻是要在這瓷器上繪製圖畫,入窯燒造。這一下大感興趣,登時便又發揮出鍥而不捨的學習精神,問這問那,眼睛不眨地盯著。好在盧鴻也適應了他這特點,倒也沒受什麼影響。

淺絳彩繪製比起其他彩瓷來,特點便在「淺絳」二字。所謂「淺絳」,乃是由山水畫法而來。山水本分二宗,是為青綠、淺絳。所謂「青綠」,乃是以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為主,畫出來金碧輝煌,厚重明亮;淺絳山水,以墨為骨,稍加淡彩。淺絳彩瓷便是仿照淺絳山水的畫法,在瓷器上畫出淺淡風格山水等圖畫。雖然不只限于山水,但山水確是淺絳彩的主流。

畫這淺絳難度倒不甚高,只是畫瓷與作畫不同,材料技巧,都別有玄機。盧鴻命洗硯取過一個小陶爐來,升了火,將那桃膠取過一小團,置於爐上化開,又將顏料磨成細粉,讓洗硯細細和勻。

等顏料都準備停當,盧鴻才取過一個梅瓶來,細細地擦乾淨了,這才取過一枝毛筆,在一塊白色石板上,調了顏色,便在梅瓶上重重地刷了兩筆。

這兩筆一下去,那一廂的褚行毅眼睛都直了。就連不甚懂畫的洗硯、趙會也都是大眼瞪小眼。

中國畫自來,便有筆墨之說。所謂「筆」,便是指線條;所謂「墨」,便是指色塊渲染。但古時作畫,尤其是山水畫法,定然是先筆後墨,即先以線條勾勒,之後添色渲染。且自古以來中國畫,多為以筆為主,以墨為次。

此次盧鴻卻大反常態,居然先刷下這兩塊筆觸來,看這樣子,也搞不清楚是山是水,倒如信手瞎塗的一般。

若是他人這樣亂刷,早就被人藐視得無地自容了。只是盧鴻是什麼人,說起山水畫來,放眼天下只怕再沒人有資格敢對他指手畫腳。因此旁觀三人吃驚之餘,心中更多出一份期盼了,隱隱想到必然是這瓷畫另有玄機,只怕這次自己又有眼福,可以見到盧公子新有什麼奇招出台了。

三人猜得確實不錯。畫瓷與尋常作畫有一點不同,便是所用顏料,透明度不夠。

後世淺絳彩問世,乃是清代。當時一些文人畫家,偶爾涉及此道,才有淺絳一法。只是時間不久,西洋彩色傳入國內。因西洋彩顏色漂亮多樣,畫出瓷來更顯得精神可人,因此很快淺絳彩便退出舞台,成了歷史。

但淺絳彩也有其優點,便是色彩淡雅,且門檻較低,易於燒制。只是其顏料多為礦物質,因此繪製之時,略有些麻煩。

通常淺絳山水所用顏色,多為植物提煉,透明度高,因此可以先畫出墨色線條,然後罩色其上,不遮墨線。但畫瓷顏料既然是不透明的,如果先畫了底線,再罩上顏色,那線條一下子便給遮住了,如何還能看出效果來。所以畫瓷時,便要先將顏色染好,之後再於顏色之上,勾勒線條。

先線後色改成先色後線,這事說來容易,只是作畫者若胸中無有定次,卻是絕難畫成。總須未下筆前,何處為山,何處為樹,何處為水,心中一一瞭然,之後才能下筆。

此時三人看著盧鴻這畫,感覺說不出的彆扭。只見他東邊一筆,西邊一筆,看來全無章法。那些色塊,或深或淺,看不出是什麼東西,便如一個初拿毛筆之人,在上邊胡亂點抹一般。

洗硯與趙會還好一些,但褚行毅本是精於繪事之人,又從盧鴻習畫多年,今日看了這等畫法,只覺得頭昏腦漲,看不出頭緒來。幾次張嘴欲說,但見盧鴻目光專註,雖然下筆凌亂,卻一絲不苟,只得強自忍住。

過了好一陣子,盧鴻才停下手中筆,將那梅瓶轉動一周,目光微閉,打量了一番。取過一隻小筆,點了深色,深深吸了一口氣,這才在一團暈色之上,細細勾皴起來。

以顏料在瓷器上作畫,筆跡四周也會洇開,便如紙上滲化一般。尤其是在顏色之上,再加筆觸,看似容易,其實頗難。盧鴻前世時曾見人畫過瓷,玩時也曾上過手,因此手下才有把握。只見他幾筆下去,那一團深淺色團,便倏然呈現出了一脈青山,嶺壑幽然,白雲飄繞。褚行毅見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