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

太子承乾(唐太宗之子——引者注)喜聲色及畋獵……又好效突厥語及其服飾,選左右貌類突厥者五人為一落,辮髮羊裘而牧羊,作五狼頭纛及幡旗,設穹廬,太子自處其中,斂羊而烹之,抽佩刀割肉相啖。又嘗謂左右曰:「我試作可汗死,汝曹效其喪儀。」因僵卧於地,眾悉號哭,跨馬環走,臨其身……太子……曰:「一朝有天下,當帥數萬騎獵於金城西,然後解發為突厥……」

——司馬光《資治通鑒·第一百九十六卷》

一場春雨過後,接羔營盤附近的山坡草甸,在溫熱的陽光下,彌散著濃濃的臭氣。在漫長冬季凍斃的弱畜,被狼群咬死肢解吃剩的牲畜都在腐爛,黑色的屍液和血水流入草地。倒伏的秋草枯莖敗葉滲出黃黑色的腐水,遍地的羊糞牛糞、狗糞狼糞、兔糞鼠糞也滲出棕黑的糞水浸潤著草原。

陳陣絲毫沒有被草原陽春的臭氣敗壞了自己的興緻,古老的草原需要臭水。人畜一冬的排泄物、人與狼殘酷戰爭留下的腐肉、臭血和碎骨,給薄薄的草皮添加了一層寶貴的腐殖質,有機質和鈣磷質。烏力吉說:城裡下來視察的幹部和詩人都喜歡聞草原春天的花香,可我最愛聞草原春天的臭氣。一隻羊一年拉屎撒尿差不多有1500斤,撒到草地上,能長多少草啊。「牛糞冷,馬糞熱,羊糞能頂兩年力」。要是載畜量控制得好,牛羊不會毀草場,還能養草場。從前部落的好頭人還能把沙草場養成肥草場吶。

春天的額侖草場水肥充足,血沃草原,勁草瘋長。連續半個多月的暖日,綠草已覆蓋了陳腐的舊草。草甸草坡全綠了。春草春花的根莖也在肥土中穿插伸展,把草原薄薄的土層加密加固,使草下的沙漠和戈壁永無翻身之日。陳陣騎著畢利格老人的大黃馬輕快地小跑,一路欣賞著新綠的草原,他感到廣袤的草原舞台上,人與狼殘酷的競爭,最後都能轉化為對草原母親的脈脈溫情。

母羊的乳房鼓了,羊羔的毛色白了,牛的吼聲底氣足了,馬的厚毛開始脫了。草原的牲畜都由於牧草及時返青而熬出了頭。額侖草原又遇上了一個難得的豐收年。這年早春寒流雖然凍死不少羊羔,可大隊的接羔成活率卻有可能超過百分之一百零一。誰也沒想到這年一胎下雙羔的母羊出奇地多,每群羊至少增加了近一千隻羊羔,原來還算富餘的草場一下子就緊張起來了。

羊羔激增,額侖寶力格牧場原有的四季草場眼看就要超載。如果為了維持草場與載畜量的平衡而大批出售或上交牲畜,牧場將完不成上級下達的數量死任務。隊里幾次開會商議,烏力吉認為惟一的出路,就是在牧場境內開闢新草場。

陳陣跟隨烏力吉和畢利格老人去實地考察新草場。老人特地把自己的一匹又快又有長勁的好馬給他騎。烏力吉背著半自動步槍,畢利格老人帶上了巴勒,陳陣則帶上了二郎,讓黃黃留著看家。遊獵游牧民族但凡出遠門,都不會忘記攜帶武器和獵狗。兩條猛犬獵興十足,一路上東聞西看,跑得很輕鬆,和陳陣一樣愉快。老人笑道:羊倌和看羊狗被羊群拴住了一個多月,都憋悶壞了。陳陣說:謝謝阿爸帶我出來散散心。老人說:我也怕你總看書看壞了眼睛。

在場部東北部的盡頭,有一片方圓七八十里的荒山。據烏力吉說,那片荒山自古以來還未有過人煙,那裡的草地肥厚,有小河有大水泡子,山草瘋長一米多高,年年積下的陳草一尺多厚。水多草厚,那裡的蚊子也就多得嚇人,一到夏秋,蚊子多得能吃牛。上了山一腳踩下去,陳草團里能轟出成千上萬的蚊子,像踩了地雷一樣可怕。那片山人畜都害怕,誰也不敢進去,陳草太厚,每年長出的新草就得拚命竄高,才能見著陽光,新草長得又細又長,牲畜不愛吃,吃了也不上膘。

作為老場長的烏力吉,一直都想開闢這片草場,他早就料到在重數量不重質量的政策下,額侖草場早晚要超載。許多年來他一直惦念著那片荒山,盼望來一場秋季野火,徹底燒掉那裡的腐草,然後在來年春天,再驅趕一個大隊的牲畜進場,用千千萬萬的馬蹄牛蹄羊蹄踩實鬆土,吃掉新草,控制草的長勢。那樣的話,地實了,土肥了,草矮了,蚊子也就少了。再過幾年,那片荒山就能改造成優良的夏季草場,為全場牲畜增加整整一季的草場,然後把原來的夏季草場改為春秋季草場。里外里算下來,牧場的牲畜可以增加一倍多,草場還不超載。

前幾年野火多次光顧額侖草原,可惜的是沒有一次燒到那兒。直到去年秋末,才有一場大火燒過了那片荒山,後來又下了雨,荒山黑得流油。烏力吉終於決心實施他的計畫,他得到了包順貴的全力支持,但是卻遭到了多數牧民的反對,誰都怕那裡的蚊子。烏力吉只好請畢利格老友幫忙,請他一同去荒山實地考察,只要畢利格老人認可,就可以讓老人帶二大隊進駐新草場。

三人穿過鄰隊的冬季草場,陳陣感到馬蹄拖沓起來,他低頭一看,發現這裡的秋草依然茂密,足有四指高。陳陣問烏力吉:您總說草場不夠,您看,羊群馬群刨吃了一冬天了,草場還剩下這麼多的草呢。

烏力吉低頭看了看說:這些都是草茬,草茬太硬,牲畜咬不斷,再啃就得使勁,一用勁就把草根拔出來了。草茬又沒有營養,牲畜吃了也不長膘,吃到這個份上就不能再啃了,再啃,草場准退化……內地漢人生得太多了,全國都缺肉,缺油水,全國都跟內蒙要牛羊肉。可是,一噸牛羊肉是用七八十噸草換來的,內地一個勁地來要肉,實際上就是跟草原要草啊,再要下去,就要了草原的命了。上面又給咱們牧場壓下了指標,東南邊的幾個旗都快壓成沙地了……

陳陣說:我覺得搞牧業要比搞農業難多了。

烏力吉說:我也真怕把這片草原搞成沙地。草原太薄太虛,怕的東西太多:怕踩、怕啃、怕旱、怕山羊、怕馬群、怕蝗蟲、怕老鼠、怕野兔、怕獺子、怕黃羊、怕農民、怕開墾、怕人多、怕人太貪心、怕草場超載,最怕的是不懂草原的人來管草原……

畢利格點頭說:草原是大命,可它的命比人的眼皮子還薄,草皮一破,草原就瞎了,黃沙刮起來可比白毛風還厲害。草原完了,牛羊馬,狼和人的小命都得完,連長城和北京城也保不住啊。

烏力吉憂心忡忡地說:從前,我隔幾年都要去呼和浩特開會,那邊的草場退化得更厲害,西邊幾百里長城已經讓沙給埋了。上面再給東邊草原壓任務的話,東邊的長城真就危險了。聽說,國外的政府,管理草原都有嚴格的法律,什麼樣的草場只能放什麼樣的牲畜,連一公頃草場放多少頭牲畜都定得死死的,誰敢超載就狠罰狠判。但那也只能保護剩下的草原不再退化,以前退化的草原就很難恢複了。等到草原變成了沙漠以後人才開始懂草原,到那時就太晚了。

畢利格說:人心太貪,外行太多,跟這些笨羊蠢人說一百條理也沒用。還是騰格里明白,對付那些蠢人貪人還得用狼,讓狼來管載畜量,才能保住草原。

烏力吉搖頭說:騰格里的老法子不管用了,現在中國的原子彈都爆炸了,上面真想消滅狼也費不了多大事。

陳陣心裡像堵滿黃沙,說:我已經有好幾夜沒聽到狼嗥狗叫了。阿爸,您把狼打怕了,它們不敢來了。草原一沒狼,就像哪兒不對勁似的。

老人說:打了30多條,也就合四五窩狼崽的數,額侖的狼還多著吶。狼不是打怕了才不來了,這個月份,它們去忙別的事了。

陳陣頓時提起了精神問:狼又玩什麼花樣呢?

老人指了指遠處的一片山丘說:跟我上那邊去看看。然後,給了陳陣的馬一鞭子,又說:快跑起來,春天要讓馬多出汗,汗出多了,脫毛快,上膘也快。

三匹馬像三匹賽馬向山丘狂奔,馬蹄刨起無數塊帶草根的泥土,千百根嫩草被踏斷,染綠了馬蹄。好在這條道幾個月內不會再有馬來。陳陣跑在最後,他開始意識到「草原怕馬群」這句話的分量,蒙古人真是生活在矛盾的漩渦里。

三匹馬登上了坡頂,到處都響著「笛笛」、「嘎嘎」的旱獺的叫聲。旱獺是原始草原的常見動物,在額侖草原近一半的山坡都有獺洞和獺子。每年秋季陳陣都能見到老人打的獺子,吃到又肥又香的獺子肉。旱獺是像森林熊一樣靠脂肪越冬的冬眠動物,獺肉與草原上所有動物的肉都不同,它有一層像豬肉一樣的肥膘白肉,與瘦肉紅白分明,是草原上著名的美味,鮮肥無膻味,比牛羊肉更好吃。一隻大獺子比大號重磅暖壺還要粗壯,可出一大臉盆的肉,夠一家人吃一頓。

陳陣還是被眼前旱獺的陣勢嚇了一跳:十幾個連環山包的坡頂和坡面上站著至少六七十隻大小旱獺,遠看像一片採伐過的樹林的一段一段樹樁。獺洞更多,洞前黃色的沙土平台,多得像內地山坡的魚鱗坑。平台三面是沙石坡,如同礦山坑口前倒卸的碎石,壓蓋了大片草坡。陳陣彷彿來到了陝北的窯洞坡,山體千瘡百孔,可能都被掏空了。每個沙土平台大如一張炕桌,幾乎都站著或趴著一隻或幾隻獺子。規格較大的獨洞平台上,站立的是毛色深棕的大雄獺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