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蠻牛江湖路遠,濁酒笑談春秋 第826章 直覺應驗,上天註定

「嘟!」

下半場開始僅僅5秒,快船進攻端,小喬丹低位持球被犯規。

連羅恩·奧萊夏克這麼不喜歡吹哨的主裁判都直接吹了犯規,可見頂替布萊爾出場的斯普利特的犯規動作有多麼的明顯。

小喬丹表情很淡然,早在中場休息時,更衣室內的阮二牛就預言了眼前的這一幕。

9分分差不算大,但波波維奇還是試圖從一開始就打亂快船的進攻節奏。

二牛和小喬丹有了個簡單的對視,現在的問題變得很簡單,小喬丹能不能把球罰進去?

對於馬刺而言,陰謀和陽謀界限只在小喬丹的罰球命中率上。

經典的倒馬桶再現!

運球,下蹲,拋射……

如果說客場還會有球迷嘲諷小喬丹的罰球,那麼在快船的主場,大部分球迷還是屏住了呼吸,等待著小喬丹之審判。

「砰!」

一罰打鐵!

籃球彈在籃筐前沿,直接崩回了小喬丹手裡。

皇叔捏了捏球,又回傳給主裁判,奧萊夏克又將球回傳給了小喬丹。

大皇叔深吸一口氣,腦海中上過了泡妞二人的「諄諄教誨」,然後再次將球拋了出去……

在小喬丹出手的前一刻,二牛直接在籃下和鄧肯、傑弗森陷入肉搏,哪怕是一個簡單的籃板,雙方都是勢在必得。

「砰!」

籃球再次砸在了籃板前沿,而籃下的兩隊內線球員已經擠成了一鍋粥。

就在大夥都在判斷籃球落點的時候,反彈到空中的籃球帶著劇烈的旋轉再次下落……

「刷!」

兩罰一中!

憑藉著倒馬桶自下而上的劇烈旋轉,籃球最終還是落入籃筐中央。

小喬丹振臂歡呼,彷彿贏得了全世界,沒錯,哪怕只有50%的罰球命中率,馬刺都要考慮砍殺成功率的問題。

馬刺進攻端,帕克高位持球,鄧肯、斯普利特同時上提掩護,帕克持球走了鄧肯一邊,吸引快船防守之後,立刻將球分到了側翼。

丹尼·格林埋伏已久,抬手就射。

「刷!」

三分命中!

天朝球迷所謂鐵林的說法,其實真正的出現時間14-15賽季的季後賽中。

那時,鐵林的三分命中率從常規賽季的41.8%跌倒了30%,這才是皇阿瑪的奠基之戰。

當然,更讓吃驚的是鐵林三分命中率劇烈的上下浮動變化。

也就在之後的一個賽季,也就是15-16賽季中,鐵林的常規賽的賽季三分命中率下滑到了33.2%,這已經是他菜鳥賽季以來外線命中率最鐵的一季。

但是一到季後賽,皇阿瑪立刻用實際行動告訴了球迷為什麼波波維奇始終信任他,在季後賽中他的三分命中率達到了職業生涯最高的50%。

回到當下,11-12賽季的丹尼·格林絕非是鐵林,而是表現相當靠譜的3D射手,他的三分命中率超過40%。

一球之後又是一球,格林再次命中三分,兩隊比分快速被拉進。

阮二牛當然不會坐視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

快船進攻端,卡夫·阮低位持球,打滿了整個上半場的蒂姆·鄧肯繼續防守天朝人。

二牛對這個快年滿36歲的老將沒有任何妥協,「嘣!」、「嘣!」,二牛的背身技術早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哪怕背後的對手在力量上有一丁點跟不上,他都可以立刻採取措施,用各種手段完成終結。

根據張合理在日後的自傳《非常合理·張合理傳》中所說——對於內線球員而言,除了力量之外,「後背敏感度」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項能力。

並且內線隊員的「後背敏感度」普遍強於外線隊員。

因為內線隊員背身進攻的機會更多,需要用後背來靠住人,隨時通過後背感知防守人的位置,久而久之就「用進廢退」。

在書中,張合理還說了這麼一個「扎鉛筆」的小故事:

「後來我去體院讀書,專門做過一個實驗,拿兩根鉛筆保持水平,同時扎運動員後背,問他是幾根鉛筆,他說倆。OK,兩根鉛筆保持水平,同時往裡面縮一點兒,再問他幾根,他還說倆。繼續往裡面縮,縮到一定範圍,外線隊員就覺得是一根鉛筆了,內線隊員還能判斷出是倆。兩根鉛筆越縮越近,最後都快縮並上了,你還能判斷出是兩根鉛筆(而不是一根),這個人的後背就非常敏感。我的後背就特別敏感,兩根鉛筆都快並上了,我還能感覺出是兩根來。倒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因為我長年累月背身打內線,慢慢就越練越敏感。」

以上這些聽著很想「太極聽勁」,真偽其實有待考證,但是對於優秀內線而言,他們的的確確是能夠利用背身對抗,來判斷對手的防守虛實。

連續背打,半轉身,切入,虛晃,前沖挑籃。

年齡更大的鄧肯實在攔不住二牛,就像他在過去幾年,攔不住邦奇·威爾士,攔不住紮克·蘭多夫一般,面對不講理的背身單打高手,獃獃尚且毫無辦法,更不用說阮二牛這種力量和技巧兼備的天才人物。

比賽再次進入僵持狀態,馬刺除了被二牛鎖死的鄧肯以外,其他人都在這一節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紛紛在進攻端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而快船方面,則全靠二牛和JJ·雷迪克在這一節拚命拿分。

馬刺的進攻方式看上去更加合理,但快船就是能用超強的個人能力,把球弄入籃筐當中。

在真實的籃球世界,所謂合理的戰術安排總是會遇到不講理的個人巨星能力,但真正能夠長時間維持霸權的球隊,無疑是兩者都兼備的隊伍。

正如總冠軍需要攻守兼備一般,真正的強者同樣需要具備超巨巨星和能夠激發球隊化學反應的出色戰術,強行把兩者區分開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無聊的執念。

28:27,馬刺單節領先1分,三節比賽結束,71:79,快船依舊握有8分領先優勢,進入末節比賽的廝殺。

查爾斯·巴克利在TNT的解說席上說道:「馬刺遇到了麻煩,他們在下半場開始階段就試圖砍殺喬丹,但是今晚德安德魯的表現並不算差。聖安東尼奧人的整體進攻確實更勝一籌,但是他們同樣沒有辦法遏制住卡夫·阮的個人進攻,另外JJ·雷迪克在這一節中也飆中了2記三分。」

奧尼爾說道:「那麼我還是在播報一下你最為關心的卡夫·阮能否在今晚打破自己連續50+紀錄的問題。第三節比賽已經結束,卡夫·阮已經得到了38分,只要他能夠在末節得到12分,他就將把自己連續50+的得分場次擴大到6場。說實話,如果我是波波維奇,就應該開始思考是否要付出輸球的代價,阻止卡夫·阮在自己頭上完成一個歷史紀錄,要知道,這只是一場常規賽而已。」

一旁的雷吉·米勒卻說道:「我相信不會,因為就算天朝人今晚拿下50+,他連續6場的紀錄也沒有超越連續7場得到50+的張伯倫。說真的,我對本場另一件事情更為關心,蒂姆·鄧肯已經打滿三節比賽了,波波維奇真得準備不給TD一分鐘的休息時間嗎?要知道,卡夫·阮都斷斷續續的歇了4分鐘。」

別看阮二牛徹底打爆蒂姆·鄧肯,但要不是獃獃苦苦支撐球隊的防守體系,並在進攻端起到大量的策應作用,也許馬刺早就被打爆了。

有些人的作用真得不是低階數據可以體現的,波波維奇也是沒有辦法,但凡替補席上能夠有球員代替鄧肯的作用,他也不會往死里艹鄧肯。

末節比賽,波波維奇終於做出了妥協,他將打滿三節的鄧肯放在了替補席上,給了獃獃難得的喘息機會。另一方面,卡夫·阮也獲得了在末節前半段的休息時間。

吉諾比利傷勢未愈,鄧肯又被死艹到體力接近崩潰,馬刺只剩下最後一招——TP9個人單打。

沒錯,別說什麼馬刺隊是整體球隊,誰TM敢否認GDP是明星球員?

要是沒有波波維奇,也許他們會各自成為球隊領袖,或許不能拿到這麼多總冠軍戒指,但極有可能獲得更好的數據,或者更多的薪水。

在大部分時候,三炮在和高盧跑車的對抗中,都是數據佔優的那一方,但是今晚的TP9顯然比CP3表現的更有進攻慾望。

馬刺球權,帕克持球突破,藉助掩護兩步殺入禁區,迎著防守低手救球拋入籃筐當中。

在這一球之後,次節前半段進入了托尼·帕克的統治時間,他在短時間內居然完爆保羅,多次持球衝擊籃下成功,在末節過去2分鐘之後,已經幾乎抹平了8分的差距。

二牛不得不提前回到場上,沒有卡夫·阮鎮守的內線都顯得太空虛了。

但隨著帕克的爆發,CP3同樣被激怒了!

他用近乎同樣的方式和帕克飈上了,保羅連續在進攻端持球攻筐,再次將兩隊比分拉開。

末節過半,馬刺再次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