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再涉草原

對於我和梅梅的床,我都覺得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幾塊木板就解決了,以部落現有的木材加工能力,除了花紋還有困難以外,類似現代木床的結構還難不倒我——只是周期會長一點——這張床花了我大約一周的時間。

可是取暖的問題就複雜一點——得有一個防火的灶!

為此我兩座陶窯同時開工,燒制了一百多塊磚和四段可以相互連接的煙囪(圓管)。在半個月後建起了一座西方風格的「壁爐」。

這下子總算有了第一個不依賴石洞的居所。

近七十平米的「使用面積」還不能讓我分割成——也沒必要——三室兩廳,但總是一個相對私秘的空間了。

施工期間,族裡的人一點也沒有「私人住宅」的觀念,參觀的人流不斷,直到床做好以後有人想睡在上面,我才堅決的制止了。

木青看到我的一系列動作,開始有一點憂鬱了,他擔心我會不會太「脫離群眾」,等到發現我除了睡覺以外還是和大家在一起,很長時間以後才慢慢放下心來。

不過晚上我用藤條從裡面拴上門的現象還是讓他不太滿意。

這時族裡發生了一件大事:土土的孩子要出生了!

木青和土土都很緊張。

本來這件事我想置之度外,前世帶來的習慣讓我覺得應該遠離生孩子的現場。

但我發現臨產前連熱水都沒有,木青帶著幾個老年婦女只是在對著火堆不停地跪拜,念念有詞地祈禱,卻沒有什麼有實質意義的準備工作,終於忍不住行動起來……

我找來一個沒有用過的陶盆燒了一盆熱水,在嬰兒發出初啼後及時地給他洗凈了身體,用一塊獸皮包起來(在我的堅持下,臍帶是用燒過的陶片割斷的)。

木青和土土的感激之情寫在臉上——開玩笑,用如此珍貴的盆為小孩子洗身體,這是作為村長作出的多大的付出啊!

由於營養好,小傢伙胖得很,大約有六斤重。

我看著他沉睡的臉,在心裡對他說:「寶寶你放心,從此以後,我不會讓你和你的弟妹們輕易地夭折!」

受到這個事情的刺激,我明顯地增加了和梅梅的「幸福」次數。

「鯊魚」和「老虎」跟大方族留下的兩名戰士過得很好,也讓我少了一些「喜新厭舊」負疚感。

轉眼間冬天到了——幸福的人總覺得時間過得有點快。

族裡所有的人都穿上了「毛皮鞋」,狩獵的戰士們尤其滿意這個發明。這個冬天沒再因為天冷不敢出獵而短少過食物。

儘管我跟梅梅都不太怕冷,作為丈夫,我還是很寵老婆地給他做了皮褲和皮夾克。

這一身「時裝」在族裡一亮相,立碼捲起一股風暴,部族進入了一個皮衣大發展的高峰期。

三天之內,連木青都高高興興地戴上了土土老婆給他做的皮帽。

冬季的狩獵工作還是由木駝帶隊,我主要是在享受「二人世界」。但出乎意料的是,梅梅對狩獵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濃厚的興趣——在原來的「大方」族裡做「男戰士」時間太長留下的痕迹。

沒法子,我只好在多數時候帶上她一起「上班」。

事實說明,梅梅在狩獵中的專業程度和職業能力,連木駝都嘆為觀止——從力量、速度、投擲的準確度到敏銳的觀察能力,即使在整個族裡都是首屈一指的。

有一天我費了好大的力氣說服梅梅不要出去狩獵,而是跟我一起製作陶器——只有這件事能吸引她的注意力。

狩獵的隊伍出動不到一個小時,我就聽到門口傳來一陣喧鬧——怎麼回事,狩獵隊這麼早就收工了?

接著就緊張起來——二十七名戰士的後面跟了三十多隻狼!

一名原漢土族的戰士身上帶傷——手臂上的皮膚被撕開了。

等所有人撤回圍牆內,我立刻叫人收起了弔橋——也是寨門,我也想藉此機會檢驗一下寨子的安全性。

一個小時過去,在幾隻狼被刺得鮮血淋漓後,狼群已有了要撤退的意思,我卻不想就此收場——我讓人從門上吊了一塊起碼有十斤的鮮肉出去。

這下子狼群有點騷動了,兩隻狼不顧一切地躍過兩米寬的壕坑,卻沒有在門前不到二十厘米寬的地面上站穩腳,直接穿在了壕坑裡的木矛尖上。

等第三隻狼基本站住腳,還沒來得及跳上來咬住肉,就被我稍微放下了一點的寨門擠下坑去了。

頭狼很不甘心地制止了部下的送死行為,長嘯了半個小時後離去了。

如此大規模的狼群讓我開始對狩獵隊的安危產生了擔憂。以後的幾天里,我要求一起出動的狩獵隊員不能少於三十五人,同時開始考慮弓箭的製作了。

狼群襲擊的事件讓我發現了現有圍牆的局限性——只能被動防守,不能主動攻擊。

為改進這一缺陷,我讓木駝他們在圍牆內插上一層與外牆樁差不多粗細的木樁,地面高度一米左右,頂部砍平,在上面沿圍牆內側釘上一圈木板。

這樣原始人就可以站在上面看到牆外的情況,也可以對牆外的野獸發動攻擊。

五天以後,我的弓箭一樣都還沒有製造出來,狼群又來了——帶有明顯的報復性質,這次來了近五十隻!

「靠!馬仔多就拽啊!」我鄙視地對頭狼比出中指。

換來的是一陣長嘯。

這一次狼群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打擊,戰士們準備了大量專門用於投擲的短木矛——長度只有一米五左右——這是在梅梅的投擲技術啟示下發明的。

敢於靠近圍牆下十米範圍的九隻狼在我下令攻擊後的一秒鐘內就全部報銷了,頭狼被這種攻擊的結果嚇暈了頭,有好幾分鐘沒對狼群進行任何約束。

梅梅不愧為第一投擲手,二十五米開外的一隻壯狼被她一次性釘在了地上,木矛直接貫穿了狼身——梅梅堅持不用短矛而用長矛的結果。

在狼群不敢靠近的情況下,我下令進行一次遠程攻擊:三十七根木矛一起投向了狼群。儘管狼群看到戰士們舉矛就開始退後,還是造成了四死十一傷的戰果。

頭狼不甘心地長嘯——它絕對不是為了食物來的,草原上還有豐富的動物可供它獵取,但我們這個部落是對它的部族最大的威脅,我和它之間有不可解的死結。

這個結只能用一方的滅亡才能解開!

我和頭狼靜靜地對視著,它一定像我這樣明白雙方的立場,雙方的眼中傳遞的是明白無誤的信息。

我用嘲笑的目光告訴它——別費力氣了,你還不是我的對手。

它在威脅我——你和你的族人休想再自由地離開寨門!

隨後兩個死敵之間沒有任何溝通的必要了,頭狼決定結束這次失敗的進攻,帶領它的部隊返回草原。

我則加緊了對弓箭的開發進度。

要反守為攻,去攻擊狼群的老巢,一定得有強大的遠程攻擊能力,才能彌補我們在人數上的不足。

弓箭的製造是一件技術性很高的工作,和制陶有得一拼——當然要看你想達到什麼樣的目標了,後世所用的複合弓製造工序可以達到兩百多道,顯然作為早期的弓箭不需要做得那麼好,只要能將箭射到五十米開外,如果還有足夠的精確度和殺傷力,就能讓我很滿意了。

弓體最好是用柘木或柳木,前者硬度更大,後者彈性更好。

而離我們部族五公里內,只有柳樹是最容易找到的——河邊大量的是柳樹。

為了安全,我要狩獵盡量不要超過十公里的活動範圍,特別是一定不要到達草原,在河邊取點直徑十厘米左右的彎曲的柳枝,對戰士們來說,還是相對安全的。

柳枝取彎曲程度和形狀都相近的為一對,中間用成年公羊的角(截取最粗的那一段)連接,就成了弓身——這還是成為了複合弓,超出了早期弓的單一木身的階段。

後來羊不夠時,我還是做了幾張純木身的弓,為自己的「破壞歷史發展進度」行為作了一點點補償。

弦採用的當然還是鹿筋,但要選取粗細均勻的,並經過用力拉伸的考驗。

箭則用一般的硬木就行了,但要削到筆直,粗細均勻,也是一件很細的活。

箭尾當然是現成的:錦雞的尾羽。

箭鏃的材料讓我費了一些心思——是用骨質的,還是用陶制,結果最後比較下來,狼牙的「犬牙」部分是所有材料中最好的,骨磨製和陶質的則差不多,在狼牙不多的情況下,主要還是採用了後兩種——在四十米左右的距離上,可以輕易地射入柳樹五厘米左右的深度。

這對於狼群來說,應該是有一定的殺傷力了。

研發工作持續了大約二十來天,這期間狼群只來過一次,不過規模小了很多,只有十六隻狼;而且隔得很遠,也很分散——只是來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了它們的存在。

頭狼還是沿圍牆找到我,又一次用目光威脅了我,才恨恨地離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