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南洋 第536章 三道難題

喝著小酒聽著曲兒,看著窗外淋淋洒洒的雪花,這是一種意境,遠不是去什麼怡紅院倚翠樓能比的。

畢竟是文人么。

再一次共飲了幾杯之後,崇禎皇帝才向李承彥等人告辭而去。

只是等崇禎皇帝的身影徹底從醉仙樓這裡消失,醉仙樓的一樓大堂和二樓的座位上又有許多人才選擇離開之後,李承彥才慢慢的端起酒杯道:「二位,共飲!」

孫希元好奇的道:「李兄怎麼這番模樣?」

不怪孫希元好奇,現在的李承彥根本就看不出來剛剛還在這裡指點江山,反而是一頭冷汗的模樣,看起來有些嚇人。

李承彥道:「剛才那位李信李公子,你們真當他是一個普通的公子哥兒不成?我縱橫家是成是敗,這幾日便可知分曉。」

周洪昌疑惑的道:「莫非還有什麼了不得的來頭?」

李承彥搖頭道:「總之是貴不可言,兩位兄弟也不要再問,問了我也不會說。」

李承彥覺得自己沒有那個膽子去研究這位李岩李公子的身份。

之前崇禎皇帝在南京城裡罵死老童生的時候,李邦彥恰好就在旁邊看到了整個過程。

這位罵死了人的李公子大搖大擺的跑到酒樓喝酒,想要插手的應天府捕頭被這家醉仙樓的掌柜的給勸走的時候,李承彥正好也看到了一些。

這樣兒的大人物,哪怕是魏國公府都不曾有過,李承彥自然是有意結交一番的。

但是稟著安全第一,少惹禍上身的要求,李承彥還是派人打探了一些這位李公子的消息。

只是任憑自己怎麼派人察探卻也查不到這位李公子的根腳,彷彿憑空在金陵城中出現,又憑空消失了一般,而所有的線索都明確指向了河南那邊一個不起眼的官宦家庭。

問題就在於,這些線索都太過於明確,這就很不正常了——就好像是有人故意把這些線索給擺在那裡等人去查探一樣。

再想想後來崇禎皇帝一離開南京城之後就再沒了這位李公子的消息,這位李信李公子的身份就有些呼之欲出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崇禎皇帝到了醉仙樓之後,一直暗暗記在心中的李承彥才有意說出了那番話,以期望能夠得到這位李公子的注意。

而後來崇禎皇帝對於不許諸生建言的禁令視若無物,則是讓李承彥更加的肯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測——敢拿崇禎皇帝的旨意不成回事兒的人不是沒有,但是那些都已經成了冢中枯骨了。

話里話外的拍了幾記皇帝馬屁的李承彥覺得自己應該豪賭一場。

贏了,自然沒什麼好說的,什麼升職加薪出任首輔都不是沒可能的事兒。

輸了,可就存在兩種可能了。

一種是這位李岩李公子的身份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位,這種情況其實還算是好的,起碼自己的學識能得到這位公子的賞識,不怕傳不到上面去。

另一種則是自己說的這些並沒有得到這位李公子的認可,剛才的一番話只是和自己打哈哈。

這樣兒一來,自己以後的仕途基本上也就完了。

但是這場賭卻完全值得,哪怕是賭的有點兒大,後背都被冷汗濕透還得恍若無事的談笑風生。

出了酒樓的崇禎皇帝打算繼續在街上逛,只是對著王承恩吩咐道:「查一下方才那個李承彥還有另外兩人,回頭告訴朕。」

王承恩低聲應了後,崇禎皇帝繼續在街上閑逛。

這他娘的不正常,朕出宮浪一波而已,居然能碰到縱橫家的學子?

不過這倒也是正常,畢竟醉仙樓身為南京城中有數的大酒樓,能去喝酒的學子必然也是有幾分本事的。

問題在於這李承彥居然真有些知無不言又言無不盡的意思。

這才是問題之所在。

哪怕這是一個看臉的世界,哪怕自己長得比較帥,也不可能達到男女通殺的地步吧?

而且還讓人能冒著被錦衣衛盯上的風險掏心掏肺的說這麼多話?

崇禎皇帝自認為還沒有帥到崇禎寶鈔那麼人見人愛的地步。

說到崇禎寶鈔,崇禎皇帝又想起來剛才自己貌似還沒有結賬?蹭了別人一頓飯?

想了想,崇禎皇帝也就沒有放在心上,反而往聚寶山的方向逛了過去。

聚寶山可是個好地方啊,萬一要是讓自己發現了噠噠噠冒藍火的神器呢?

崇禎皇帝跑路之後,李承彥會了賬,便與孫希元和周洪昌告辭往家去了。

但是接下來的幾天都很平靜,平靜到有些詭異。

自己想像中的有人找上門來宣旨或者說有人找上門來延請自己的事情並沒有發生,日子還是一如繼往的過著。

連孫希元和周洪昌也是嘲笑了一番李承彥,覺得這貨完全就是白日做夢,妄想一步登天想的瘋了。

但是在離著李承彥家不遠的地方,一襲夜行衣的關步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打了個哈欠道:「應該是沒什麼事兒了,這傢伙完全就是走狗屎運,或者說他腦子夠靈活。」

朱剛點頭道:「他家族中親眷呢?尤其是妻族那邊如何?」

關步道:「都查過了。他妻子家裡也沒什麼異常,不算什麼大富大貴的人家,倒也算是詩書傳家,跟他李家一樣。至於他族中的關係么,倒是有些仗勢欺人的破事兒,但是強佔土地和強搶民女什麼的事兒倒是沒有,還算是不錯吧。」

朱剛點頭道:「那就好,既然沒問題,咱們便如實回報陛下。」

崇禎皇帝對於李承彥確實很感興趣。

這傢伙的水平比之後世外交部黑話連篇的那些大佬們如何不好說,但是這股不要臉皮也要佔好處的勁頭實在是太合崇禎皇帝的胃口了。

起碼朝堂上面也只有一個施鳳來是這般模樣,連堂堂的首輔溫體仁都做不到完全的不要麵皮。

這種人只要放對地方用的好了,那絕對是一個合格的外交官。

尤其是背靠著大明給他撐腰,他能訛詐荷蘭人多少好東西出來還真是令人期待。

是時候見一見這個膽大包天的傢伙了——敢暗自揣摩自己的身份然後投己所好,這份膽子絕對不小。

當李承彥自己都開始隱隱約約的懷疑是不是自己想多了時,終於有人找上門來了。

看著眼前這些錦衣衛,李承彥就知道自己果然沒有想多,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起碼這一次,穩了。

再一次見到了李信李公子,或者說崇禎皇帝之後,李承彥第一件事就是趕忙跪倒在地請罪:「學生不識陛下天顏,御前失儀,祈望陛下開恩!」

崇禎皇帝笑道:「起來吧,前幾日指點江山的豪氣哪兒去了?說說看,倘若以你為使,則荷蘭之事當如何?」

李承彥先是謝了恩,起身後才正色道:「啟奏陛下,學生今日之言一如往日,當先割其地,再滅其國。」

崇禎皇帝道:「倘若朕想要畢其功於一役呢?」

李承彥道:「陛下三思,縱然我大明衛所士卒能夠縱橫於天下,東海艦隊與南海艦隊無敵於海上,卻也無法一次投送數十萬士卒到荷蘭之地。而荷蘭距我大明千萬里之遙,不可不慎!」

崇禎皇帝呵呵笑了笑,這才接著道:「既然如此,那便罷了。朕賜你同進士出身,先去鴻臚寺行走吧,出使荷蘭之事,便由你來主持。」

李承彥心中只是略微糾結一番,便謝恩道:「臣,遵旨。」

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和被皇帝賜下來的同進士出身,在士林裡面的名聲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是現在如果糾結這個問題,萬一錯過了出使荷蘭之事,再想趕上下一次的機會可就很難了。

很多時候,機會只有那麼一次,而且是一閃而逝,抓不住,可就只能徒呼奈何了。

對於李承彥的知情識趣,崇禎皇帝顯然也很是滿意,揮揮手便命李承彥退下了。

荷蘭的事兒還真就像是李承彥說的那樣兒,打到他們疼,然後割塊地過來,弄個海外軍事基地才是真的。

至於真的通過兩支海軍艦隊投送個十萬二十萬的陸軍過去把荷蘭徹底從地圖上抹去,明顯就有些不現實了。

很簡單,福船不夠用。

現在的福船雖然經過這近十年間的改進,比之永樂年間的福船還要牛逼一些。

如果僅僅是靠兩支艦隊要投送十萬大軍過去,咬咬牙還是能辦到的,但是實際上,遠不是光把十萬大軍投送過去那麼簡單。

就算是不考慮這十萬大軍一路上的吃喝問題,也得考慮到了荷蘭之後的作戰問題吧?

補給?彈藥?大炮?

尤其是大炮,那破玩意佔的地方可不小,而荷蘭人手裡也有大炮,如果這十萬大軍不裝備上大炮就去硬懟,結果很可能是被懟。

但是在沒有東風快遞,連火箭炮都沒有的年代,別說快遞核平了,能做到大炮洗地就已經是大明皇家學院的大佬們牛逼了。

實際上,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