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認同男性的男同性戀者

第二節、認同男性的男同性戀者

根據一種權威的說法,「大約有一半的同性戀男子和四分之三的異性戀男子表現出典型的男性的認同感、興趣和對象。」(凱查多利,第332頁)換言之,男同性戀者當中至少有一半人完全認同男性,另一半男性特徵不特別突出(不夠典型),其中還有少數認同女性。這一基本估計和我們的觀察結果大致相符。顯而易見,認同男性的男同性戀者與認同女性的男同性戀者相比,這一特殊性取向的形成原因必定有較大的差別,因此我們在這一章將同性戀的形成原因分為從小認同男性與認同女性兩大類加以論述。

以往關於同性戀形成原因的研究,大多把眼光集中在認同女性的男同性戀者身上,忽略了那一半認同男性的男同性戀者。這或許同許多尋求治療的同性戀者恰恰都是認同女性的這一事實不無關係。她們當中許多人會自覺不自覺地流露出女性特徵,容易被人們看出與常人有異,因此更傾向於到處尋醫問診;相反,那一半認同男性的男同性戀者,卻往往並不認為自己對同性的慾望有什麼不正常,更不認為它的病態,他們除了在尋找性對象時喜歡同性而不喜歡異性這一點之外,無論外貌衣著,行為作派還是性別認同均與常人無異,因此往往容易被人忽略。

我們的調查發現,認同男性的男同性戀者大多是有自戀主義(narcissism)的人。自戀主義的形成原因,即有因父母溺愛引起的自驕,又有因父母過去冷漠引起的自憐,但是所有原因中最為重要的,在我們看來是最初的性經歷,即青春期(性朦朧期)的遭遇和挫折。

社會學一般將十二三歲到十八九歲這一時期稱為青春期。青春期的起始標誌是男孩變聲、遺精,女孩月經來潮;青春期的結束是到達社會上一般認定的成年年齡。近年來,世界上大量關於青春期的調查表明,男女青少年的青春期起始歲數有提前趨勢。一些西方國家的統計表明,自19世紀以來,女孩月經初潮年齡每十年提前三個月(一說四個月),從前大約在十四至十五歲,現在已提前到十二歲半到十三歲前後(一說十三至十三點五歲)。這個年齡在我國也在1964年至1980年的16年間提前了0.8歲。一種觀點認為,女孩初潮年齡比男孩首次遺精年齡平均約早兩年。換言之,男孩的青春期比女孩平均晚兩年到達。但有另一種觀點認為,兩者距離在縮小,根據金西1948年的調查報告,男子首次排精的平均年齡是13.77歲;另一項研究表明,男子開始排精的年齡在10至1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3.8歲。

一旦進入青春期,人就有了性發泄的心理和生理要求。然而在中國的社會環境中,嚴格說來,除婚姻形式之外,任何方式的性發泄都是被法律或社會行為規範及道德所禁止的。概括地說,性發泄的渠道有三大類,第一類是手淫或遺精。雖然沒有法律禁止手淫或遺精,但一般社會行為規範認為,手淫不是好事,民間流傳著種種手淫有害身心的說法,儘管有過手淫經歷的人在全人口中所站比例並不低;遺精當然更無法禁止,但許多父母在男孩發生遺精後,不知如何向他們解釋,有人就讓孩子認為是尿床。

第二類發泄途徑是與異性間的性關係。這一關係首先受到法律的限制--不到法定結婚年齡是絕不能結婚的;其次受到社會道德規範的限制--我們的社會對婚前異性性行為的容許程度相當低。根據我們採用北京市隨機樣本所作的一項關於婚前性行為規範的調查,只有百分之三十點六的人持允許婚前性行為的態度,其中還有許多人是以雙方準備結婚為條件才表示允許發生婚前性行為的。對於儘管雙方相愛但尚未決定結婚的男女,持允許發生性關係態度的人的比例降到百分之十一點三。對於無感情色彩的婚前性關係,持允許態度的人的比例更降到僅有百分之二點七。換言之,絕大多數的人都不贊成男女之間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性關係,甚至連有感情但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性關係也大多不贊成。(李銀河,第98頁)由此可以了解到,青春期少年面臨的是一個怎樣的環境和道德氣氛。在成年之前,異性之間的接觸很少考慮結婚。根據我們一項關於青春期的戀愛的研究,只有百分之六點二的青春期戀愛抱著「尋找終身伴侶」的動機。(李銀河,第34頁)換言之,百分之九十三點八的青春期異性交往是不以結婚為目的的。這些青少年面臨著生理成熟期已到、法定婚齡未到、社會道德規範不允許他們到異性那兒尋找性發泄的窘境。

於是,有不少青少年轉向了第三類性發泄渠道--同性戀行為。有一種說法,認為這些在青春期轉向同性發泄渠道的男性往往是性生理和性心理早熟的人和性慾比一般人強烈的人,否則,為什麼別人沒有感覺到有迫切的性發泄需要,或即使有了這種要求也能夠暫時克制下去,而他們卻不能剋制呢?這種推測是有道理的,但是有待證明,同時亦不應忽略了那些通過自慰手段或到異性那裡尋找發泄渠道的人們,他們也和同性戀一樣冒著違法社會規範的危險。

根據一位調查對象的經驗之談,多數同性戀者是在青春期前後走上這條路的,有的十七八歲,有的二十齣頭。但也的確有些人,在婚前對此沒興趣,婚後才認同了這種傾向。

一位自稱同性戀「精英」的調查對象認為,「同性戀少年比一般同齡人內心豐富」。在我們看來,內心是否豐富難以定論,同性戀少年比一般同齡人在性上更早熟更強烈倒可能是事實。或許二者在生理上沒有什麼差別,但同性戀少年在心理上似乎更早熟些。因為在同樣不可能接近異性的情況下,同性戀少年找到了同性發泄對象,而一般同齡人大多或是壓抑了性慾,或是尚未感到這種慾望的存在。

一位調查對象明確提出:「第一次性經驗及其重要,如果是與同性發生的,就可能終生同性戀。」我們對這一點理解是:當事人將性快感與與同性對象聯結在一起,難以再將二者分開,尤其當這一經驗發生在早年生活當中。事件發生時,當事人年齡越小,越無全面判斷人生經驗的能力,越沒有將多種經驗加以比較的條件,因此也就越容易形成對某事物與他事物之間關係的固定看法,就如性快感與同性對象之間的關係那樣。克里克在《男性》一書中指出:「早年的同性戀經歷對性本能有深遠影響。」(克里克,第223頁)在我們看來,其道理就在於此。

以往的同性戀成因理論,多偏重於討論同性戀者在認同男性角色上的困難,而我們的調查對象中,有很大一部分堅定不移地把自己認同於男性。一次我們接待了三位認同男性的同性戀者,與他們討論了同性戀的形成原因。這三位調查對象年齡在25到35歲之間,其中一位已婚。三人知識層次都比較高,雖然對社會學和行為科學中有關同性戀成因的理論知之不多,但對這個問題都有過一番獨立思考。當我們提及郝茲菲爾德的「第三性」理論(以同性戀者為獨立於男女量性之外的第三性)時,他們都表示反對,其中一位甚至斥之為「敗類的理論」,因為他們全都認同男性。

他們認為,同性戀男人也是男人,正如同性戀女人也是女人一樣。性角色是一種社會角色,和性生活方式並無必然聯繫。同性戀者只不過是選擇了不同的性行為方式,並不一定因此就產生角色認同方面的問題。這類同性戀者在認同男性角色上並未發生困難,但是仍然認為同性間的性行為比異性間的快樂。由此我們想到,性角色是個綜合的概念,它的各個方面之間的聯繫就是必然的嗎?有什麼理由證明,一個人有了男性形象,就必定喜歡陰道交?打領帶是男性角色這個綜合概念的一部分(屬第三性徵),要在打領帶和陰道交之間找出必然聯繫,簡直是不可想像的。

調查對象中的一位在談到自己性取向的形成原因時,極其強調首次性經驗的重要意義。他上中學時追過女孩,應該說在角色認同上已有一定火侯。但是後來因為偶然機會有過一次同性戀經歷,隨後雖一再克制自己,在壓抑了四年之後,心理上仍舊一直渴望,最後再次開始同性戀生活,以致完全不能自拔。

我們將同性戀成因中強調首次性經驗重要性的理論稱為「空白佔據」理論。這一理論認為,性行為方式和性角色認同這兩者之間雖然關係密切,但畢竟是兩回事。人們可以在認同了某種性角色之後,在一段時間裡,性行為方式還是空白。一旦某種性行為方式首先佔據了這一空白,就大有可能固定下來,形成終生的性取向。而這種被選中的性行為方式同性別認同之間並沒有必要的聯繫。也就是說,那些性行為方式以同性為對象的男子並不一定認同女性角色;那些在心理和生理上完全認同男性角色的男子也並不一定將性行為方式固定到異性間的陰道交上。

在認同男性的調查對象中,除了對最初性經驗的強調之外,還有人提出,家庭對他們的過分鐘愛是造成日後同性戀性取向的原因。

一同性戀者說:「從小父母十分溺愛我,要什麼都給。我一歲到四歲時,家裡為我雇了保姆,一個月17元的工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