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界 三國演義 第十二章 女校長蔡琰

公元193年,陽春三月,荊州十餘地興建了第一批政府牽頭的學校,招收當地十三歲以下平民百姓家孩子入學讀書。

十餘年前,左小右已經將造紙術推廣到全國各地,如今已經形成了產業規模,造價低廉,即便是平民百姓家也買得起、用得起。

學校實施五年義務教育,也就是上學不用學費,書本費和雜費也很少,普通家庭完全承擔得起。最重要的,學校是直接和政府掛鉤的。

只要完成五年義務教育,如果有了一定的才學,政府就可以為畢業生安排工作,雖然不一定能做官,但各種文職工作依舊非常體面,且收入不菲。

另外還有各種機構也會挑選合格的人去進修,前途不可限量。

這樣的政策讓荊州的平民百姓激動不已,當得知這是刺史大人和當地很多有文化的人共同推行的政策,無數百姓都為他們在家中立起了長生牌位,若是偶然在街上遇到這些人,更是會激動的將自己能給的好東西都給他們,雖然對方不會收,卻也代表了百姓的一片心意。

荊州現如今的學校能順利推行,左小右真的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袁紹那裡。因為很多世家大族發現了學校是打破他們掌控文化的弊端,所以天下士族紛紛反對左小右大面積開設學校之舉,更是反對左小右的學校竟然是五年免費教育,這實在太欺負人了。

於是無數彈劾左小右的奏章如雪花般一片又一片的呈到了袁紹手裡。袁紹見左小右幹了這種事,也有點皺眉,不過他也在這中間發現了其中對掌權者的好處。

只要天下有的是人才,還愁無人可用嗎?

袁紹是士族出身不假,而且他更是士族的代表人物,但正因為出身士族,袁紹才更了解士族對掌權者來說是一柄雙刃劍。用好了皆大歡喜,用不好,一旦士族撂挑子,皇帝就別想好。

如果袁紹這輩子就是打算做一個權臣,那他肯定會反對左小右幹這種事,但他現在已經做起了皇帝夢,那麼如果以後當了皇帝,他肯定需要大量的人才來管理天下。到那個時候,只憑士族這點人根本不夠用,而且士人一旦撂挑子,他就要完蛋。

面對一堆士族的壓力,袁紹不得不把左小右召回洛陽問對。

然後左小右在洛陽和袁紹私下裡見了一面之後,特意把學校對掌權者的好處說了一遍,聽的袁紹連連點頭,但袁紹的擔心同樣是需要左小右去解決的。

面對士族方面的壓力,左小右使出了和稀泥的辦法。

第二天在朝堂上,左小右面對士族官員的壓力,只說荊州有很多窮山惡水的刁民,那為什麼刁民那麼多呢?就因為刁民什麼都不懂,只會搞事情,所以他開設學校就是希望這些刁民的孩子們學習禮儀榮辱,告訴他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只有這樣,才能徹底肅清刁民的存在。但因為他不知道這麼做能不能肅清刁民,所以才拿荊州做試點,如果證明這麼做好使,那麼他就會建議天子將學校開遍全天下。

聽左小右在朝堂上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那些士族官員們都聽不下去了:「住口!你這分明就是一派胡言!」

「我一派胡言?」左小右看著站出來的士族嘍啰,冷笑一聲:「這麼說來,你有辦法讓天下不再出現刁民?」

「這……」

「還是說,你巴不得天下都是刁民?」

「胡……胡說!」

「尸位素餐,不學無術!」左小右怒斥一聲:「陛下,此等尸位素餐,又唯恐天下不亂之輩,當殺之以儆效尤!」

士族嘍啰傻眼了,朝堂上的士族官員們也都傻眼了。一言不合就要殺人?這左小右好大殺性!一時間,士族官員們彷彿看到了董卓的影子,個個噤若寒蟬。

袁紹愣了下,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左小右如此霸道的一面,但他知道左小右所做的一切都在為他鋪路,於是和了一通稀泥之後,就宣布:沒事了,左小右你回荊州吧!好好辦學校,別回來了。

經過這次朝堂上的發威,左小右總算保住了荊州學校的正常運行,但還有些遺憾的就是學校里只有男孩,沒有女孩。

封建王朝重男輕女的習慣是沒有辦法的,大漢朝更是經常遭受境內外的霍亂,打仗打得多,也打死了很多的男丁,導致大漢朝男性的數量只有女性的七成,而目前大漢朝人口六千萬,男性數量只有兩千多萬,女性數量卻是三千多萬,那多出來的近千萬女性怎麼辦?當然就要給男人做小妾、丫鬟之類的了。

上學?當然是家裡的男孩去上,女孩在家縫縫補補,會幹活,會伺候人就夠了。而且華夏的文化就是重男輕女,尤其是西漢年間班昭弄出了《女誡》,一下子就奠定了男尊女卑的社會地位,並影響了後世兩千年。

眼下漢朝還沒完蛋,班昭的影響力依舊存在,所以家裡生女孩的基本把閨女當成了未來要換錢、換生活的物品,既然是物品,讓你活著也就夠了,哪還會花錢讓她們去上學。

左小右雖說沒有重男輕女的毛病,但站在男性的角度來說,這樣的社會制度讓男人更舒服,所以他也不會刻意去推動男女平等。

而且從古至今,雄性吸引雌性的辦法就是各憑本事。我這個雄性就是比另一個雄性強,雌性自然會跟著我而不會跟著那個雄性。

反過來看其實也一樣,這個雌性樣樣都比另一個雌性好,雄性自然會主動去吸引這樣的雌性。所以左小右在現代經常聽著一些屌絲哀嘆女人拜金,或是女人哀嘆男人沒一個好東西,其實就是自己沒本事、沒魅力,吸引不了異性。

與其如此,還不如多去提升自己,不說你成為首富或林志玲,至少也要達到水準之上,到那時,還怕沒有異性喜歡嗎?

到時候有了異性朋友,或是結了婚,只要彼此都不作,基本可以保證愛情或婚姻的穩定。怕就怕作,一作,啥都完了。

荊州在平穩發展的時候,袁術也被聯軍滅掉了,不過袁術沒有死,而是被袁紹軟禁起來,就住在一座大宅子里,要吃給吃,要喝給喝,要女人給女人,但就是不能離開大宅子,也不允許任何人探視,以此斷絕袁術的野心。

這個主意是左小右給袁紹出的,而且這是袁術這種人能得到的最好的結局。

歷史上的袁術是怎麼死的?是山窮水盡之後,連蜜水都喝不到,心灰意冷,吐血而亡。

這個世界的袁術至少還活得好好的,而且好吃好喝的伺候著,老婆孩子啥的也都在身邊,女人也不缺,除了行動自由受到限制,已經沒什麼可挑剔的了。

袁紹也覺得這對袁術來說已經足夠好了,所以採用了這個辦法,斷絕了袁術的野心之餘,也徹底把袁家的聲望匯聚到了自己身上。

袁術這種蠢貨都有無數文武跟隨,無非就是靠著袁家四世三公的聲望,現在袁術已經沒戲了,袁家的門生故吏只能選擇袁紹,如此一來,袁紹的聲望比以往更高。

當然這對左小右不是什麼好事,袁紹聲望太高,拖住了他成為天下第一人的速度。

左小右自己倒是無所謂,反正他有的是時間,就算熬也能熬個天下第一,怕什麼的。

因為左小右已經在荊州穩定下來,所以上次從洛陽回來,左小右順手帶走了貂蟬和呂玲綺。至於嚴氏則留在了洛陽,左小右以後總會回洛陽的,嚴氏這個女人希望過安定的日子,雖然現在沒有丈夫,但在南皮侯府有人伺候,不缺衣少食,日子過得很不錯,雖然女兒要去荊州,嚴氏還是決定留下來。

左小右覺得這樣也好,就是呂玲綺第一次離開母親,心情多少有些低落。但小孩就是小孩,到了荊州之後,左小右直接把呂玲綺送進了貴族女子學校,讓她和學校的女孩們一起學習,順便也能交一些朋友。

這貴族女子學校是左小右特意為權貴家女兒開辦的。因為學校去的都是男孩,貴族們肯定不希望自己家的閨女跑去跟那些泥猴做同學,但他們又希望自己的女兒能有點學問,所以就有人跟左小右說這個事兒,尤其是黃承彥,家裡有個不斷在他耳邊念叨的黃月英在,搞的他只能厚著臉皮去求左小右開辦一所女校,能讓女兒也在學校上學。

左小右滿口答應下來,只是他當時面對朝堂上士族的壓力,要去洛陽問對,所以這件事就交給了黃承彥去辦,然後在左小右去洛陽問對的時候,貴族女校出現了。

當然女校開辦的有點倉促,導致師源不足,也就是缺少女性老師。

但託了蔡邕的福,他教出了一個好女兒,而他的好女兒此時就在荊州,於是蔡琰就成了這所學校的女校長,兼老師。

要說蔡琰怎麼會在荊州?還要多虧了左小右。

董卓當政期間,蔡邕被董卓弄去當官,但剛當官沒多久,十八路諸侯就攻破洛陽,弄死了董卓。當時人人痛恨董卓,誰跟董卓扯上關係都會不得好死,偏偏蔡邕卻做了件作死的事兒,就是董卓死的時候去哭董卓,結果被王允打成『漢奸』,要弄死他。

但這時候王允卻弄出了連環計,被左小右識破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