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權臣?

楊啟峰目光閃爍!

他此刻神志清明,無一絲被遮掩。

他心中極為驚訝,自己未曾被蒙蔽掉,初入的考生都會被蒙蔽露出本性,這才是大漢不惜成本建立漢林殿的緣故,因為他們需要藉此判斷考生的本性。

如眼前這一幕,要是大漢沒有通過漢林殿影響,他是說什麼也不會相信的。

天庭高高在上,並不錙銖必較,畢竟大漢執掌人道,天庭豈能處處去干擾,要如此天庭也不在能夠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態,去執掌天道,代天刑罰!

他電光火石就把自己的狀態考慮的清楚,這殿試被蒙蔽氣運越是深厚者,掙脫蒙蔽的時間就越短,但也做不到從始至終都保持清醒。

龍珠?不太可能!

這一條真龍只是地仙,要是天仙才有可能,這應該是《經》的作用了。

到底是出自昊天上帝之手,有此能耐倒是不足為奇。

噹啷一聲,楊啟峰他拔出了自己腰間懸掛的三尺長劍,他一劍朝著剛剛說話之人砍下,三尺長劍在半空中划過優美的弧線,準確無誤的砍中此人的脖頸。

碩大的頭顱飛起,臉上懸掛的笑容緩緩僵硬,鮮血不斷的噴發,屍體徑直的倒了下去。

楊啟峰一腳踩踏著屍體,他厲聲咆哮喊道:「我周琅世受皇恩,封大將軍,豈能投賊。」

「再有勸本將投賊者,猶如此人!」

楊啟峰目光凌厲的環視四方,眼見眾將都被震懾,他心中覺得這刷分還是不太足,這殿試模式他都清楚,大漢能夠影響到他殿試,肯定是在外界觀看著他的一舉一動。

此刻豈能投賊,要如此他辛辛苦苦刷下來的忠誠孝子形象可就要崩塌掉了,在獲得這大漢忠志之士的信任可就難了。

如今大漢雖越發動亂,可並不缺乏忠志之士,尤其是黃巢未曾起義,大漢還具備著鎮壓天下,橫掃一切牛鬼神蛇的力量。

正是他吸取大漢養分發展的時候,這忠臣孝子的姿態一定要做的十足。

「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聖上之意,豈是我等臣子能夠揣摩的,此番聖旨以下,命我持節出征討伐王氏逆賊,雖死無悔!」

忠臣孝子的話語刷的足夠,楊啟峰他這才一改話語,開始安撫眾將,考殺人震懾,不是長久之計,只能夠一是起效,如今大軍外有王氏逆賊,後有李相專權污衊,可以算是內憂外患。

不安人心,大軍雖廣,卻是無戰心,一觸即潰,尤其是這李相不是傻瓜,能夠爬到相位,哪裡會有傻瓜存在,至此大漢存亡之際,還要污衊他,定然是和王氏勾結起來了。

「方將軍前日你稟報李相勾結王氏謀反,為防軍中有將領被王氏收買,特獻計試探軍中王氏耳目,我按照計策而行,果然建功,試探出此賊,想此賊跟隨我多年,竟然也被王氏收買。」

「真是令人心寒不齒,如今軍中逆賊已死,當依照方將軍建言肅清朝中亂臣,確保我等出征後方安穩。」

「大將軍能聽末將之語,實在是讓末將惶恐。」方將軍一愣,但旋即他露出興奮之色,開口接上話語講道:「李立明為我大漢丞相,但實則乃是王氏逆賊之臣。」

「如今黨羽遍布京師,正是打算把大將軍外派出,好控制京師,舉城送給王氏逆賊。」

「我等當回師一擊,斬殺逆臣李立,清君側,正朝綱!」

「清君側,正朝綱!」眾將本來低沉的態度,一掃而空,各個變的龍精虎猛起來。

大漢乃是一艘破船,就是因為這幫亂臣賊子的緣故,如今大漢還雄踞關中,具有蜀地,他人佔據這兩地,立即就是鯨吞天下的氣勢,大漢為何就是日暮西山,還不是因為他們。

至於其他什麼制度和體質,他們卻是不懂,只要不對就往這李相身上栽贓就可以了。

成功挑起眾將士氣,楊啟峰心中鬆了一口氣,殺李相,這可不是一位忠臣該乾的事情,一直以來他手握重兵,和李相鬥爭處於下風,就是因為扼守忠臣底線。

所以是處處被動,至今未死,也是因為手中有兵,如今殺了李相這就是權臣了。

此舉是不得不為,他也想刷一個赤膽忠臣的模樣,直接揮軍征討王氏,但結果就是兵敗身死,這考核結束分數肯定不高,這忠臣孝子的形象建立,也是要基於一個前提,就是他高中。

不中進士,再是忠臣,大漢也不會在意,二者是質的差別。

大漢如今局勢,不當權臣,獨攬大權,整頓朝綱,大漢必亡,此點外界那諸公肯定曉得,而且他也在王方遠府邸上獻計過。

當時只是有感而發,刷一下自己的本事和忠誠,如今竟然能夠在此地實驗,他不相信是巧合,這肯定是王方遠他們付出了極大代價才促成此事。

大軍訓練有素,這一支軍隊乃是他南征方逆,北伐遼寇,大小百餘戰淬鍊下百戰精銳。

只要整頓京師,安定人心,無後顧之憂,被人斷隔糧草,派遣一將扼守函谷,把王氏阻於關外,這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如今一副山河破碎的模樣,還不是人心不穩。

只要人心定下,眾將和士卒有出路不在絕望,這百戰精銳豈是王氏那東拼西湊的雜牌能夠打得贏的。

掃平關中和蜀地不臣,輕賦稅,鼓勵生產,關中和蜀地,這可是王者之基,幾年定當恢複元氣,到時候兵精糧足。

區區一個太原王氏豈是對手,出兵伐王氏,取太原,再下洛陽,然後橫掃河北,最後取江南,一統天下。

「末將願為先鋒,為大將軍打開城門,迎大軍入城!」方將軍上前雙手抱拳沉聲道。

「不,前鋒交付給前將軍。」

「方將軍有重任,帶兵扼守四門,巡查京師,京師乃我等根基,絕不能亂。」

「大將軍放心,末將曉得。」

「回師!」

「誅殺李立,清君側,正朝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