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心安理得

水至清則無魚,鄭板橋說「難得糊塗」,所以「糊塗」是一種境界,很多時候不是真糊塗,而是裝糊塗,有時候李牧也痛恨自己,年輕的時候最看不慣種種不公平,痛恨那些不公平的方方面面,但是不知不覺間,李牧有時候也活成了自己最痛恨的樣子。

一個十幾萬人的企業,哪怕再完善的各種規定,也杜絕不了源源不斷的各種問題,比如美洲銀行的總經理霍華德·伯倫特把自己的幾十個親戚都安排進美洲銀行工作,哪怕其中有些人完全無法勝任崗位,在工作中屢屢出現失誤,霍華德·伯倫特也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進行彌補,最起碼賬面上沒有出現虧損,所以李牧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又比如波士頓航空的唐納德·哈金斯,八月份在一次飛行測試中,因為唐納德·哈金斯的失誤,波士頓航空發生了意外事故,四名機組成員死亡,直接經濟損失二十萬美元,唐納德·哈金斯自掏腰包賠償了損失,安撫了悲痛欲絕的飛行員家屬,李牧同樣什麼話都沒說,這種事同樣是無法避免,新生事物的出現總是會伴隨著代價,誰都希望自己的企業不發生任何意外,但那是理想狀況,現實中不可能存在。

李牧能做的,是在大方面上把控駿馬集團前進的方向,監督駿馬集團的高管們不犯類似所羅門·洛布那樣的錯誤,至於其他的人情世故往來,以及工作中偶爾的失誤,那都是在所難免,李牧在嚴格要求的同時,也會給予一定的彈性,誰都不能保證自己不犯任何錯誤,李牧自己有時候也會犯錯,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就不要強行要求其他人。

進入十月份,按照往年的習慣,李牧要麼是前往巴哈馬度假,要麼是前往夏威夷,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嚴順去了遠東,所以李牧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琉球,遠是遠了點,但是能讓李牧第一時間了解到遠東的情況,給予嚴順最大的支持,這比度假更重要。

「我前段時間剛剛見過里奧,我覺得你還是冒險了點,國內的市場難道還不夠你賺錢嗎?實在不行還有歐洲,還有阿拉斯加,你卻偏偏要去清帝國,我得提醒你,這有可能是好事,但是更大可能是壞事,結果可能你根本無法控制,現在收手還來得及。」太平洋艦隊的旗艦上,喬治·杜威並不贊成李牧的決定。

和華盛頓的政客們不同,對於清國,喬治·杜威了解的更清楚,一個四億億五千萬,或者是五億人的市場,全世界都垂涎欲滴,英國人為了讓清國打開國門不惜發動戰爭,法國人在安南屢次發動戰爭,同樣是為了搶佔開發清國市場的橋頭堡,李牧現在一腳踏進來,是福是禍很難說,喬治·杜威不想讓李牧趟這趟渾水。

「來不及了,這兩年內,駿馬集團的工作重心都在清帝國,我甚至從巴哈馬、巴拿馬、以及海地調集僱傭兵向琉球集結,里奧能成功最好,否則,我也已經做好了武力干涉的準備,你也要做好準備,這不僅是商業行為,也同樣是國家行為,這一點不需要我提醒你。」李牧面對喬治·杜威同樣不需要偽裝,都是老朋友,李牧還需要喬治·杜威的幫助。

這年頭很多時候,企業行為就代表著國家行為,尤其是駿馬集團這樣的托拉斯企業,只要戰爭打響,那麼不管是清帝國,還是英國、法國、德國都應該知道,駿馬集團肯定是獲得了華盛頓的支持,所以才敢對清帝國提出種種不合理要求,這壓根是在逼著清帝國主動翻臉,哪怕清國滿足了駿馬集團的種種要求,那麼接下來,駿馬集團也會變本加厲。

李牧非常信任白起,但是為了給嚴順更大的幫助,李牧也不得不從各地調集僱傭兵,用來給嚴順提供支持,這些僱傭兵或許紀律性不夠好,但是他們的個人技戰術能力都很不錯,如果使用得當,在戰場上能起到決定性作用,李牧不擔心嚴順不夠成熟,一將功成萬骨枯,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哪怕嚴順剛開始對戰略戰術一竅不通,打上幾仗,嚴順慢慢就能找到門道,這聽上去有點殘酷,但是古往今來的名將都需要這麼一個過程。

說白了,李牧就是用生命給嚴順練手,別說這樣做很殘酷,戰爭就是這樣,李牧以前逼走過愛迪生,打壓過西蒙·斯蒂爾,但是都沒到生死相見的程度,戰爭不一樣,由不得絲毫仁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在職權範圍內,我當然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不過也別指望我會向在呂宋那樣盡心儘力,呂宋和清國是兩碼事,我會配合,但是起不到決定性作用。」喬治·杜威先划下紅線,幫忙可以,但是不會赤膊上陣,李牧挑起來的事,還需要李牧自己去擺平。

「放心吧,我不會讓你難做的。」李牧也不會讓喬治·杜威徇私枉法,哪怕是朋友之間,幫忙也是有限度的,喬治·杜威肯給承諾就不錯了,別指望喬治·杜威會和洛克菲勒一樣,和李牧穿一條褲子。

沒有飛機的年代,距離就是天塹,在海上飄飄蕩蕩近半個月,李牧才在琉球上岸。

白起和潘廷珍在碼頭上迎接李牧,見到李牧之後,潘廷珍還假模假樣的表示,因為琉球國王身體微恙,所以才不能親自來迎接李牧,請李牧原諒。

「你們的國王是幾歲?三歲?或者四歲?這麼小的年紀確實是要注意。」李牧才不會在意,一個沒有任何實權的傀儡皇帝,李牧不想打任何交道,不見面正好,省了那些繁文縟節。

「六歲!」潘廷珍很無奈,下意識的翻了個白眼,在怎麼著也是一國之主,不能被人這麼埋汰。

「那是我記錯了。」李牧沒有道歉的意思,六歲和三歲沒什麼區別,反正都沒有權利,沒有成年的國王是幸福的,別看潘廷珍現在對國王恭敬有加,但等到過往成年,沒準潘廷珍會主動換個皇帝當傀儡,權臣當的時間長了,也不希望皇帝有多少主見。

「如果可能的話,我真的不希望你來琉球,或者,咱們去四國島行不行?去海參崴也可以。」白起有點頭疼,嚴順來到琉球之後,白起已經對琉球港口實施軍管,李牧來了之後還能怎麼樣?總不能把琉球徹底封閉起來。

其實也無所謂,現在的琉球,已經徹底是華人的天下,白起來到琉球的時候,琉球國內還有不少琉球土著,這些年,白起不斷地向外移民,把琉球土著遷往日本或者阿拉斯加,甚至前往美國本土,不知不覺就完成了人口置換,就算這樣白起也不放心,雖然太平洋公司在移民的時候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前期甄別,但是誰都不能保證,那些自幼接受「忠君」思想教育的某些華人,會不會把民族大義,放在國家主義之上。

這應該算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當初國父反抗清政府的時候,很明確的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李牧不想提民族這個概念,想建立完全徹底的大一統中華,所有人都是華人,根本沒有民族的區別,這有一定好處,但是在某些程度上,也會影響到嚴順在宣傳方面的作用,有些人,應該是很大一部分人,他們不可能把旗人看成是自己人,這是一個沒辦法調和的矛盾。

這裡的無法調和,也同樣在李牧的考慮之中,但是李牧並不打算改變主意,不能因為個人的狹隘,就影響到民族的大融合,李牧知道人為的將人群劃分為不同種類到底有多大的害處,所以絕對不能犯這樣的錯誤,有些人有意見,那麼意見可以保留,宗旨不能變。

「別擔心武安君,琉球也是咱們華人的土地,帶我去僱傭兵的軍營看看。」李牧隨口調侃白起,這裡有一個烏龍,歷史上被封為「武安君」的人有很多,秦國的白起曾經被封為「武安君」,趙國的李牧同樣也被封為「武安君」,除了這倆人之外還有項燕和蘇秦,個個都是鼎鼎大名。

僱傭兵的營地其實就是當初太平洋公司移民的臨時營地。

清國的華人普遍營養不良,個人衛生狀況也堪憂,很多人疾病纏身,上述這些情況,基本上都不適合越洋移民,所以太平洋公司會把願意移民的華人先集中在琉球,一方便補充營養調理身體,另一方面也要進行適當的語言教育,一般情況下一個華人要在營地中停留三個月以上,才會登上移民船前往美國,或者是阿拉斯加、海參崴。

其實華人的身體底子還是不錯的,營養不良是後期因素,只要營養跟得上,大多數華人的身體比起白人並沒有差多少,至於那些琉球本地人或者是日本人,他們首先平均身高就比不上華人,華人的身體素質真正被拉開,那是本世紀末的事,現在還有幾十年呢。

營地內的僱傭兵大多數都是日本人,白起僱傭這些日籍僱傭兵的價格低的可憐,平均每個人每個月都用不了一美元,哪怕他們在戰爭中死亡,白起也只需要付出十美元的撫恤金就夠。

這個待遇已經很好了,如果這些日籍僱傭兵在日本為大名或者幕府將軍付出生命,那麼他們一分錢的撫恤金都拿不到。

距離第一批僱傭進入營地已經超過了三個月,經過三個月的營養補充和高強度訓練,效果還是很好,十月份的天氣,紐約已經冰天雪地,琉球還是溫暖如春,這些僱傭兵都光著膀子,最多在腦門上系一根布條,就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沒有任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