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蛀蟲

人活著只有兩件事無法避免,納稅和死亡。

當然這兩件事事只發生在窮人身上,或者說是中產階級身上,到了李牧這個層面就沒有這麼絕對,死亡固然無法避免,納稅還是可以想想辦法的,要不然李牧也沒必要養那麼多會計師和律師。

特事特辦,養老保險制度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創舉,這是一個能夠充分證明美國資本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大利好,不管是愛德華·傑弗里還是紐約市政府都能從中受益良多,應該給李牧的回報自然也要更多,所以,紐約市政府特意減少了一部分安格斯·喬布公司的稅收,直接免掉是不可能的,但是這個「減少」也很有彈性,怎麼減,減多少,就要看愛德華·傑弗里和紐約市政府能從中獲得多少利益了。

「不知道為什麼,雖然現在還沒有發現,但是我總是覺得,你應該沒有這麼好心,因為這種事我做不來,咱們倆一向都差不多,所以這也不該是你的風格。」還是洛克菲勒比較雞賊,雖然現在還看不出李牧的用意,但是直覺告訴洛克菲勒,一定要趕上這一波。

不趕不行,標準石油和駿馬集團都是美國首屈一指的托拉斯,李牧能為駿馬集團所有員工提供這樣的福利,那麼洛克菲勒也應該為標準石油所有員工提供同樣的福利,否則洛克菲勒就坐實了「吸血鬼」這個名頭。

其實在目前的美國,已經有不少企業為員工提供一定程度上的養老保證,但是因為規模不大,普及率不高,所以沒有形成制度,養老保險的好處毋庸置疑,任何一家企業,只要給員工退休之後的保障,那麼對於員工的激勵作用是無法替代的,最起碼也能保證員工對於企業的忠誠度,這一點對於駿馬集團來說不是問題,但是對於標準石油來說就很有必要,和駿馬集團大部分員工都是華裔不同,標準石油的大部分員工都是白人,在這個沒有社會保險,沒有公積金的年代,工人的流動性還是很強的,所有的企業都希望自己的員工對企業忠誠,尤其是對於那些熟練工來說,他們的價值很高,有些人根本無法替代,一旦離職,那麼對於企業來說是巨大的損失。

製造業和其他行業不大一樣,哪怕是到了自動化時代,高級工人的作用依然無法取代,十九世紀就更不用說了,李牧為什麼可以把駿馬集團總部搬到紐約,可以把斯普林菲爾德理工學院設在紐約,但是卻把駿馬武器工廠留在斯普林菲爾德,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保證員工的穩定,某種意義上說,李牧寧願那些工人一輩子都生活在斯普林菲爾德,也不希望他們見識到大城市的繁華。

這一點不絕對,其實駿馬武器工廠的工人在斯普林菲爾德生活的也很好,駿馬武器工廠為所有的工人提供完善的後勤保障,工人俱樂部也有豐富的娛樂活動,李牧甚至在駿馬武器工廠內蓋了一個劇場,專門從清國邀請了一個戲劇班子為工人表演,那個戲劇班子可以演出標準的京劇,以及不太標準的粵劇、昆區,甚至連黃梅戲和豫劇都能演。

這就足夠了,反正駿馬武器工廠的工人也不挑剔,都能在美國聽戲了,還想怎麼挑剔。

「少廢話,你想自己做就自己做,不想自己做就去找司徒或者楚,但是我要提醒你,如果你自己做,那麼就要準備好和我進行競爭,這似乎不符合咱們之間的友誼。」李牧當然不希望洛克菲勒另起爐灶,這一塊的市場剛剛開發,雖然市場前景廣闊,但是現在盤子很小,李牧從來不做養虎為患的事。

另一個時空,李牧經常耳熟能詳的美國人的契約精神,似乎美國人個個都是聖人,從來不會做說話不算話的事,其實都是瞎扯淡,美國有契約精神,但是契約精神絕對沒有宣傳中的那麼重要,連國家都可以隨意撕毀協議,動輒翻臉不認人,能指望美國人有多好的契約精神?利字當頭,別說「契約」,親娘老子都可以不認。

李牧和洛克菲勒之間肯定存在友誼,但是友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如果洛克菲勒不找上門,那李牧可以悶聲發大財,等洛克菲勒或者其他人發現這個行業潛力巨大的時候,安格斯·喬布公司已經成了氣候,其他人再想進入這個市場都進不來,因為這個市場具有非常強烈的排他性,一個人不可能在這家公司買一份養老保險,然後再到其他公司買一份養老保險,這個時代的美國人還沒有富裕到這種程度。

「呵呵,我怎麼可能背叛咱們之間的友誼呢,安格斯·喬布公司是吧,沒問題,我明天就讓人去,但是里姆,你是不是忘記了什麼事?」洛克菲勒也就是這個目的,在此之前,洛克菲勒根本沒聽說過「養老保險」這個詞,所以經營就算了,洛克菲勒不想做,也不想冒險,能有機會跟著李牧賺錢就行。

生意越大,對於陌生行業的警惕性就越高,美國這時候大部分企業還都是比較專一的,跨行業經營的沒幾個,駿馬集團是其中最成功的,但是駿馬集團的成功不可複製,因為這個時空的穿越客只有李牧一個,其他人沒有李牧的記憶,自然也就不可能複製李牧的成功。

其實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紀,大多數成功企業也都是專一於某一個領域,能在一個領域內出類拔萃就已經很難得了,想做手機的同時還想做廚衛化妝品、生活用品、科技軟體等等等等,最後只能是貪多嚼不爛,這世界上的生意多了,什麼都想做,為什麼不去做私營航天呢?

那就真能上天了。

「想入股就明說,不要拐彎抹角。」李牧直截了當,拉洛克菲勒入伙也是好事,養老保險這塊蛋糕有多大,別人不知道,李牧最清楚,反正比洛克菲勒想像中的還要大,所以李牧自己要強行吞下,搞不好會被撐死,多拉幾個人一起吞比較好,反正大家都能吃飽。

洛克菲勒終於心滿意足,接下來,李牧還要重複一遍在愛德華·傑弗里辦公室說過的話,而且李牧還多說了些,稍微描述了下養老保險行業的美好前景,這也讓洛克菲勒馬上熱血沸騰。

其實完全沒必要,這兩年洛克菲勒跟著李牧掙了不少錢,李牧只要做什麼,洛克菲勒馬上也跟著做,自己做不成就死乞白賴著入股,李牧能明白洛克菲勒為什麼這麼興奮,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新的挑戰。

有了洛克菲勒的加入,養老保險的擴張馬上就提速,李牧在紐約勢力很大,洛克菲勒在紐約同樣勢力很大,而且倆人的優勢還互補,李牧的優勢在於官方,洛克菲勒的優勢在於白人內部,相對來說,紐約的普通市民還是更相信洛克菲勒這種土著資本家,對李牧這樣的外來戶始終有些抵觸。

是的,雖然一晃李牧來到美國已經將近十年,但是對於美國來說,很多時候李牧還是更像一個過客,就像總督島距離曼哈頓不遠,但是卻和曼哈頓隔海相望一樣。

有了李牧和洛克菲勒的支持,安格斯·喬布公司的發展速度日新月異,這個詞不僅僅是純粹的形容詞,畢竟養老金是按月交付的,所以安格斯·喬布公司控制的範圍每個月都在擴張,到第三個月時,安格斯·喬布公司拿下了相鄰的半個街區,於是安格斯·喬布公司的第一項資產馬上就確定下來。

「是的,我們要把半個街區全部推平,然後建設一個超級百貨市場,這將是安格斯·喬布公司的第一項產業,以後我們要將這種模式固定下來,首先是百貨市場,然後是酒店,最後是公寓,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攻佔全美,然後開發歐洲。」李牧雄心勃勃,要玩就玩大的,類似亞歷山大·斯圖爾特的那種百貨市場,李牧根本不屑於做,雖然現在就退出超級市場有些難度,但是這難不住李牧,事實上哪怕在二十一世紀,美國最常見的超市也是沃爾瑪,而不是家樂福,這兩者的經營模式可不一樣。

雖然同樣是超級市場,但是因為客戶群體不同,所以經營模式也不同,美國的超級市場,更類似於大型批發市場,管理起來並不難,甚至比亞歷山大·斯圖爾特的那種百貨市場管理起來更簡單,李牧有信心只要把超級市場建起來,就能顛覆目前美國零售業的銷售模式,這已經是證明過的事實,根本不需要討論。

「超級百貨市場,有多超級?」J·P·摩根現在也是安格斯·喬布公司的股東,所以也有資格出席安格斯·喬布公司的股東會議。

李牧稍微解釋下超級市場的概念,J·P·摩根和洛克菲勒馬上就同意。

廢話,都是商界大佬,眼光不是一般的高,經營模式有沒有前途,聽一耳朵就知道。

而且這還是李牧提出的模式,根本沒有質疑的必要,這一點同樣是證明過的,從李牧開始創辦駿馬武器工廠,李牧就從來沒有失敗過,李牧的經歷已經成了美國商業界的神話,理工學院下屬的商學院甚至把李牧的經歷寫進了教材,當然了,比較黑的那一部分並沒有列入,否則編寫教材的教授就要辭職了。

其實美國商界的神話還有不少,J·P·摩根、洛克菲勒、亨利·杜邦、安德魯·卡內基等等,隨便把任何一個人的經歷寫出來,都能算是商界神話,這些人現在都是安格斯·喬布公司的股東,但是亨利·杜邦和安德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