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憂心

李牧還是搞錯了,荷屬東印度的石油開採於1885年,要到1890年,荷蘭國王威廉三世才會成立荷蘭皇家石油公司,開採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石油,這家石油公司也就是殼牌的前身,要到二十世紀初,荷蘭皇家石油公司才會與英國殼牌運輸和貿易公司合併成立荷蘭皇家殼牌公司。

當然在此之前,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爪哇人已經開始使用石油,只不過爪哇人並沒有意識到石油的價值,直到1880年,東蘇門答臘煙草公司的一位荷蘭裔種植園經理才偶然發現荷屬東印度群島有石油存在。

搞錯了很正常,李牧上輩子也不是專業搞石油的,能了解荷屬東印度群島有石油就已經算是博聞強記了,洛克菲勒對遠東的情況當然就更陌生。

「你所謂的『溫和方式』是什麼?用錢買?荷蘭人不一定願意。」李牧要確定洛克菲勒的底線,跟李牧在一起混了這麼久,洛克菲勒應該不會這麼好說話的。

「這要先確定當地的情況再說,如果能用錢買到當然最好,如果不能,那就再想其他辦法。」洛克菲勒和李牧不一樣,對荷蘭人並沒有什麼成見。

洛克菲勒也不是什麼好人,即使退一萬步說,洛克菲勒也是合格的商人,而合格的商人最擅長的就是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用錢買顯然不符合這一原則。

當然這也要看荷屬東印度群島上的石油儲量,當石油儲量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洛克菲勒會不惜一切代價。

一個很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目前世界上只有標準石油一家成規模的石油企業,標準石油生產的煤油現在賣遍全世界,遠東當然也是洛克菲勒的市場,就像李牧所預計的那樣,如果荷屬東印度群島上真的有石油,而且儲量很大,大到足夠再創立一家標準石油,那麼洛克菲勒肯定不會放手不管,哪怕是發動戰爭,洛克菲勒也不會眼睜睜看著競爭對手出現。

「那你最好從現在開始就做好準備。」李牧盡心儘力敲邊鼓,相信洛克菲勒不會忽視李牧的建議。

哪怕忽視也無所謂,反正受影響的是標準石油,和李牧並沒有太大關係,最多也就是影響到李牧的一部分收入而已,而對於現在的李牧來說,錢多錢少並不重要,甚至去掉美孚石油的收益,對李牧也不會產生多大影響,也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但對於洛克菲勒來說明顯不同,石油就是洛克菲勒的全部,李牧相信荷屬東印度遲早會引起洛克菲勒的重視。

臨近年底,紐約最大的新聞卻不是美國向西班牙宣戰,而是格洛莉婭終於不負眾望的給李牧生了個兒子。

很不可思議吧,國家層面的戰爭,居然還沒有一名富豪的家庭生活更引人關注,其實仔細想想很正常,畢竟對於普通人來說,戰爭實在是太遙遠了,而「城市老闆」的家庭生活卻可能影響到普通人的生計。

是的,雖然李牧一直不認為自己是紐約的「城市老闆」,但大多數紐約人都是這麼認為的,在紐約,「城市老闆」不是州長阿瑟,也不是市長愛德華·傑弗里,同樣不是洛克菲勒、J·P·摩根,而是李牧這個不折不扣的黃種人。

沒辦法,對於紐約來說,李牧實在是太重要了,根據紐約市政府統計,到1877年九月份,紐約市總人口已經超過140萬人,在這140萬人中,有大約三萬人是直接為駿馬集團工作,因此輻射到的總人口大約在15萬人左右。

這個統計數字稍有瑕疵,畢竟駿馬建築公司和駿馬汽車公司還有很多華裔單身漢,這部分人數超過了4000人。

即使不計算這4000人,駿馬集團輻射到的總人口也超過了十萬人,這對於一個人口只有140萬人的城市來說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所以,紐約的「城市老闆」只能是李牧,換成其他任何一個人,估計都不足以服眾。

李牧確實也當得起「城市老闆」這個稱號,除了駿馬集團的數萬員工之外,別忘記春田安保公司也是屬於李牧的,那些行走在大街小巷裡的黑衣人,足夠確保李牧的意志能夠貫徹到這個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從這一點上說,李牧的能量比阿瑟和愛德華·傑弗里他們任何一個人都要大。

不管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兒子都有著特殊意義,特別是第一個兒子,更是意義非凡,這通常意味著一個家族的繁榮能得以延續,家族後繼有人,對於李牧這樣的家庭來說也是一樣,有繼承人和沒有繼承人完全就是兩碼事。

對於駿馬集團中的華裔來說,稍微有點遺憾的是,李牧的第一個兒子是格洛莉婭生的,因為不是初雪所生,從「血統」上來說似乎並不純粹,不過這並不妨礙李牧的心情,對於李牧來說,兒子很好,但如果是女兒那李牧也同樣很高興,畢竟李牧和格洛莉婭、初雪都還很年輕,將來還有機會。

李牧的開心並不是關起門來自己高興,喜悅這種情緒如果進行適當的分享,那麼能夠得到更令人滿足的回饋,進入十一月,都市麗人和男人裝已經連續進行了半個月的折扣活動,雖然專賣店的工作人員不解釋,但誰都知道,這是李牧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

與此同時,駿馬集團在紐約市內開設了十處慈善救濟點,只要有需要,人們就可以從救濟點領取免費食物,這個規定並不僅僅是面對還沒有安頓下來的新移民和流浪漢們,對於普通紐約市民來說同樣有效,救濟點不僅提供麵包,還有熱騰騰的牛奶,這為駿馬集團帶來了足夠的好感度,即使是那些不喜歡駿馬集團的人,這一次也不得不承認,駿馬集團做得足夠好,幾乎讓人無可挑剔。

人總是這樣,有錢是一回事,願意施捨又是另外一回事,美國可沒有「君子不食嗟來之食」這一說,紐約的消費很高,想在紐約生活下去並不容易,特別是對於那些新移民和流浪漢們來說,一頓簡單的晚餐,說不定就給了他們繼續生活下去的動力,在這一點上,西方人一直都是很務實的。

其實東方人也務實,大災之年,易子而食也不罕見,這時候再說什麼「嗟來之食」就沒意義了,快餓死的人根本站不起來的。

兒女雙全,這要是在二十一世紀,堪稱人生圓滿,現在的李牧肯定追求更高一些,即便如此,李牧也欣喜若狂,即使前段時間說服國會向西班牙宣戰,李牧也沒有離開紐約。

回到總督島,讓李牧沒想到的是,威爾居然在家,要知道三天前威爾剛剛離開總督島前往第一師駐地,沒想到這才短短三天,威爾就又跑了回來。

「喔,小威爾,看看誰回來了,沒錯,就是你那個天天不務正業的老爹——」威爾懷裡抱的就是李牧的長公子,這老頭堅持要讓自己的外孫也叫「威爾」,雖然李牧和格洛莉婭都反對,但反對無效。

隔輩親的確是真的,李牧的女兒小棉襖天天都是嚴母在帶,小威爾現在終於輪到老威爾,哪怕是對二世,老威爾都沒有這麼上心。

「你這三個月在軍營里待的日子加起來還不到十天,真不知道你是怎麼帶兵的,威廉(威廉·謝爾曼)允許你這麼做?」李牧頭疼得很,一大半都是因為「小威爾」這個名字,至於工作,好吧,反正威爾也吐槽李牧的工作,有來無往非禮也。

「待在軍營里幹嘛?我打報告請求去遠東,結果仗都被你那個遠東公司里該死的僱傭兵給打完了,我們這些正規軍反而派不上用場,威廉巴不得我不去煩他。」威爾沒好氣兒,換成是李牧,李牧也沒好氣兒。

軍人就應該待在戰場上,但對於威爾來說,戰爭現在已經越來越遠,幾個月之前,威爾還天天研究呂宋地圖,幻想著率軍登陸呂宋大殺四方,成就開疆拓土的不世之功,現在威爾連軍營都不願意去,看到李牧更是冷嘲熱諷。

「爸爸,別在孩子面前說髒話。」格洛莉婭不允許任何人在小威爾面前說髒話,哪怕是老威爾也不行。

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千萬不要忽視潛移默化的力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想教育出來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就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這個道理人人都知道,但卻很少有人會能做到。

「他這麼小,根本什麼都聽不到。」威爾哈哈大笑,格洛莉婭和桑迪都是威爾帶大的,威爾當然很有經驗,至少比剛做母親的格洛莉婭更有經驗。

「不,他能聽到。」格洛莉婭不跟威爾廢話,溫柔而又堅決的把兒子從威爾懷裡抱走。

眼巴巴的看著格洛莉婭的身影消失在樓梯拐角,威爾轉而面對李牧一臉兇狠:「看看你乾的好事,你是不是感覺你很厲害,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現在已經得罪了所有軍方將領,這些年來你費盡心思和軍方保持的良好關係,已經在這兩個月中消耗殆盡,以後你們駿馬武器公司還想拿到戰爭部的訂單嗎?做夢去吧!」

這確實是個隱患,戰爭是軍人建功立業的途徑,遠東公司的行為,等於是挖了軍方將領的牆角,現在肯定不僅僅是某一個人對李牧有意見,李牧這次得罪的人海了去了,如果真像威爾說的那麼嚴重,那麼數年努力終將毀於一旦。

「切,沒有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