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無所謂

在曾經的歷史上,清帝國連續經歷了甲午清日戰爭,日俄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等等多次對外戰爭的失利,該賠的錢賠了,不該賠的錢也賠了,該丟的面子丟了,不該丟的面子也丟了,一直鬧到全國上下都對清政府失去信心,鬧到南方各省寧願東南互保偏安一隅也不願為清政府賣命,最後這才催生了辛亥革命,進而推翻清政府的統治。

和曾經走投無路的清政府相比,現在的清帝國還沒有遭遇那一連串的戰爭,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多的喪權辱國,相反通過看似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清政府現在還有了一絲「中興」的味道,這要是按照迷信說法就是「氣數未盡」,這時候想要推翻清政府統治,不管結果如何,可以確定的是,一定會付出比另一個時空中更慘重的代價才有可能成功。

這種情況下,要讓李牧去為了民族大義衝鋒陷陣,大概李牧是沒這個覺悟的,李牧可以做到要錢給錢,要人是絕對沒有的。

至於喬治·杜威在夏威夷的舉動,李牧並不清楚喬治·杜威的動機,但事情趕在這裡,李牧也不介意過問下,無論如何,李牧都是美國華人的領袖,不管是華人還是華盛頓的政客都是這麼認為的。

其實都不需要過問,李牧也能猜出來陳國芳他們都做了什麼,革命輸出嘛,無怪乎就是給人給錢,陳國芳他們不缺錢,更能夠通過駿馬武器公司以夏威夷國民警衛隊的名義得到更多廉價武器,這些武器要從夏威夷送到清國肯定逃不過太平洋艦隊的監控,喬治·杜威多半就是因為這個解散了陳國芳他們的那個組織。

「其實現在還遠不是時機,雖然我們都知道清政府是竊國而居,但事實上不可否認的是,清政府就是那片土地現在的掌權者,經過二百多年的愚民統治,大多數人也認同了清政府的存在,想把旗人趕回老家,首先需要大多數人的覺醒,現在既然沒有外力介入,那麼我們就要另闢蹊徑,指望著弄些武器回去就能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多半是不靠譜的。」李牧當然也想把那些寄生蟲趕回老家,和陳國芳他們相比,李牧的方法雖然慢了點,但勝在穩妥。

說到這裡,李牧也要感嘆造化弄人,在另一個時空中,日本人在清帝國覆滅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但在這個時空,日本還沒有通過明治維新完成變身,就被琉球人徹底摁倒,大概以後也沒有發動甲午清日戰爭的機會了,要是這麼看起來,李牧倒成了維護清政府統治的「幫凶」。

雖然幹掉日本人有可能會給推翻清政府統治製造更多麻煩,但和另一個時空中的「黃海之戰」、「旅順大屠殺」相比,李牧還是願意為華人保留更多元氣,更何況因為李牧的介入,清政府有可能以另一種相對不太慘烈的方式結束統治,這更符合華人的利益。

和陳國芳他們一樣,李牧的方式也是輸出,不同的是,李牧並不是輸出單純的暴力,現在駿馬附屬學校中有著上萬華裔學生,等這些學生長大成人後,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會回到清帝國從事各種職業,這等於是灑遍大江南北的一顆顆火種,在合適的時機,他們會帶著新思想、新技術、新面貌以摧枯拉朽之勢自下而上的推翻清帝國的統治,這樣的革命方式更符合李牧的設想。

退一萬步說,即使要輸出革命,也不用從夏威夷這麼千里迢迢,琉球、日本無論哪裡都可以作為輸出的基地,哪裡距離清國更近,更方便。

「李爺,我今年已經五十歲了,我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幾年,我只希望能親眼看到咱們華人當家做主,許是我魯莽了,李爺見諒。」陳國芳表情蕭瑟,按照李牧的方式當然更穩妥,只可惜需要太長時間,陳國芳怕自己熬不到那一天。

「你會看到的,別著急,這一兩年,太平洋艦隊就會發起對西班牙人的戰爭,到時候南洋、琉球、日本就都是咱們的地盤,想做點什麼還不容易?」李牧相當樂觀,不說在清政府周邊的布置,就算清政府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想想程賡篪背後的金主,想想黯然回國的小胖子,每一個是省油的燈。

送走陳國芳,李牧想了想,還是出門左拐去找本傑明·哈里森。

本傑明·哈里森這一兩年大多數時間都待在華盛頓,這傢伙現在已經是眾議院議長,老牌政治家族果然不容小覷,實力確實是雄厚,這樣的大家族一旦把資源向某個人傾斜,所爆發出來的能量是極為驚人的,用句二十一世紀用爛了的話說: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

本傑明·哈里森知道李牧到了華盛頓,這會已經在書房裡準備好了香檳,擺出副徹夜長談的架勢。

「我還以為你不來找我,那樣眾議院審核這項合作時,我一定會投反對票。」本傑明·哈里森見到李牧的時候分明是長出了一口氣。

朋友們之間哪怕關係再好,也擋不住時間和空間的侵襲,更不用說是政客和商人的友情,這是這個世界上最不牢固的一種聯繫,李牧和本傑明·哈里森的關係能持續到現在,已經是兩個人儘力維護的結果了。

「我肯定回來找你的啊,正是因為我對你的信任,所以我把你放在最後一位。」李牧不見外,也不等本傑明·哈里森讓座,笑吟吟的直接在本傑明·哈里森對面的沙發上坐下,用力揉了揉臉。

今天這一天下來,笑得實在是太多了,臉上的肌肉都有點僵硬。

「你們的胃口可真夠大的,古巴、巴拿馬、海地,現在又看上了菲律賓,你們這是要組成團伙搶劫全世界嗎?」雖然是嘲諷體,但本傑明·哈里森的話里卻滿滿的都是羨慕,受身份所限,本傑明·哈里森現在要和李牧他們這幫人保持距離,在古巴時的那種肆無忌憚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是的,我們想搶劫全世界,不過卻是代表華盛頓搶劫全世界,怎麼樣議長先生,這麼形容你是不是很有成就感?」李牧哈哈大笑,如果本傑明·哈里森不顧及形象,李牧不介意把本傑明·哈里森列入遠東公司的股東名單,相信洛克菲勒和J·P·摩根他們也不會介意。

「不了,明天我還要主持下議院例行會議,這種註定要挨罵的事,還是你們這幫人去做吧,反正你們也不怕被罵。」本傑明·哈里森敬謝不敏,開什麼玩笑,主席台才是本傑明·哈里森應該去的地方。

目前這個階段,本傑明·哈里森的主要任務是「養望」,先把聲望刷起來,結交足夠多的朋友,積累足夠多的信心,這樣才能在合適的時候一飛衝天,商業上已經無法給本傑明·哈里森帶來更多的成就感,類似哈里森家族這樣的老牌政治家族也不缺錢。

「怎麼樣,我想你已經知道我們的條件了,你認為呢?」李牧也不想促膝長談,大家都挺忙的,早點把事兒說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明天還一大堆事呢。

「很好啊,你知道國會為這場戰爭準備了多少錢嗎?現在既然有人願意代替戰爭部試試西班牙人的戰鬥力,那麼何樂而不為呢,不過首先聲明,如果你們打輸了,你們也別想得到任何補償。」本傑明·哈里森無可無不可,反正不用本傑明·哈里森上戰場,順水推舟做個人情多好。

應該說,以此時的眼光來看,遠東公司提出的這個條件可是夠慈善的,雖然戰勝西班牙人之後,遠東公司能獲得遠超預期的利潤,但如果打不贏,那也就代表著遠東公司將會血本無歸顆粒無收,並不是人人都有這個魄力。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只有這樣的條件,才符合李牧他們這群富豪的身份,對於李牧他們來說,遠東公司就是個比較刺激的玩具,和其他普通投資沒什麼本質區別,贏了固然好,輸了也不會影響到他們各自的企業正常運營。

別看李牧他們籌備遠東公司就跟鬧著玩一樣,國會對於這場戰爭還是相當重視的,李牧雖然不知道,但能夠想像在此之前,國會進行過多少次論證,才會有最終的痛下決心,這一次國會也算是下了血本,不僅新編了陸軍部隊,還組建了太平洋艦隊,全部投資下來估計應該在2500萬美元到3000萬美元左右,這筆錢對於十九世紀的美國來說不是個小數目,即使是分期投資,說不得美國政府也要發行債券才能湊出這筆錢。

「呵呵,我以為你知道的,從你認識我開始,我什麼時候輸過?」李牧對自己的信心足,單聽這句話,甚至到了迷信的程度。

不過有時候就是這麼奇怪,連科學走到盡頭都是神學,對於十九世紀的人來說,迷信簡直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李牧說完之後,並沒有等到想像中的冷嘲熱諷,本傑明·哈里森足足過了好一陣才搖頭苦笑:「是啊,從我認識你開始,你這個傢伙好像從來就沒輸過。」

這就不是迷信了,這是在事實基礎上經過嚴密邏輯分析不得不信服的盲從。

確實沒輸過,從最早幾乎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古巴獨立戰爭開始,到大多數人半信半疑的巴拿馬獨立戰爭,再到幾乎招致白人世界普遍反對但卻無可奈何的海地,李牧的名字好像一直和「勝利」聯繫在一起。

其實在人們成長的過程中,有些人總是一直很幸運,把這種事簡單歸結為「運氣」未免有點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