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釜底抽薪

只靠一個新聞發布會是不可能完全消除影響的,最多只能把水攪得更混一些。

稍晚些時候,《時代周刊》和其他共和黨傾向的報紙向塞繆爾·蒂爾登競選辦公室提出申請,希望能當面採訪馬丁內斯。

民主黨的做法更絕,他們也準備了一場新聞發布會,到時候會讓馬丁內斯公開接受媒體採訪。

但就在新聞發布會召開前夜,馬丁內斯在入住酒店的浴室內觸電身亡。

馬丁內斯的死訊迅速佔據了所有報刊的頭版頭條,共和黨傾向的報紙一致認為這是民主黨的陰謀,而民主黨傾向的報紙則異口同聲的認定是共和黨的謀殺。

到底是謀殺,還是意外,李牧也不確定,李牧唯一能確定的是,馬丁內斯的死和李牧一系無關。

「很明顯這是民主黨的陰謀,他們就是想往我們身上潑髒水,讓選民們認為是因為我們心虛,然後才幹掉了馬丁內斯。」洛克菲勒態度堅定,言語間還有幾分不屑。

如果這件事由洛克菲勒來做,那洛克菲勒更可能僱傭十幾名槍手衝進馬丁內斯居住的酒店,將馬丁內斯亂槍打死,這樣才符合洛克菲勒的性格。

「問題是,選民們並不是這麼認為,馬丁內斯死得太巧了,要是我,我也會認為是共和黨滅口。」李牧的心情也不好,這件事最駿馬電器公司的影響也很大。

馬丁內斯居住的酒店採用的是駿馬電器公司提供的照明系統,而馬丁內斯偏偏又死於觸電身亡,這肯定會影響到公眾對於駿馬電器公司產品安全性的擔憂。

還好,因為愛迪生已經遠走英國,直流電並沒有成為交流電的競爭對手,否則李牧就要懷疑這事兒沒準是第三方插足。

在曾經的歷史上,愛迪生推廣的直流電在這個時間節點佔據主導地位,後來尼古拉·特斯拉發明了交流電,愛迪生就開始百般打壓,其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使用交流電對死刑犯人執行死刑。

「他們這是草菅人命,我們應該在報紙上揭露他們。」海斯眉頭緊皺,他幾乎已經可以預料到,之後這段時間的輿情會有多麼洶湧。

「先不管馬丁內斯是誰殺死的,既然這是一樁刑事案件,那就應該由警方介入……」阿瑟終於找到露臉的機會,說出來的話,頓時讓李牧、海斯他們眼前一亮。

對哦,既然死了人,那就應該警方介入,這樣或許能查明事故真相,還海斯一個清白。

「……我已經讓布雷斯塔帶人去接管這件事,沒準過會兒就會有消息。」阿瑟沒讓海斯失望,反應速度還是很快的。

布雷斯塔的動作也很快,阿瑟的話音剛落,布雷斯塔就敲門。

「情況怎麼樣?」海斯迫不及待。

看著布雷斯塔陰沉的表情,李牧預感到情況不會太好。

果然,布雷斯塔帶來的消息確實讓人失望:「州警已經控制了現場,我們無法介入,除非使用暴力把州警清走。」

州警,又是州警!

李牧隱隱約約能聽到海斯的牙齒在咯咯吱吱作響。

「話說我們的州長先生已經辭去州長職務,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儘快選出來一位新的州長?」J·P·摩根總是能抓住問題一針見血。

新的州長!

李牧馬上眼前一亮。

這是個好主意,只要儘快選出新的州長,那麼就能以最快速度清除賽繆爾·蒂爾登的影響力,州警也不會再時不時跳出來礙眼。

「確實很有必要……」洛克菲勒眯著眼睛,捻著自己的小鬍子,看樣子好像也有想法。

「那麼就換一換?」李牧也有想法,如果能把他換成自己人當州長,那對於李牧和駿馬集團來說同樣是好處多多。

在目前這個階段來說,李牧他們也確實需要一個勁爆的大新聞,來沖淡馬丁內斯之死帶來的影響,轉移紐約市民們的視線。

州長競選來得正是時候,對於市民們來說,州長人選肯定比某位來自墨西哥的證人更重要。

以李牧、洛克菲勒、J·P·摩根三個人在紐約的影響力,想要推動州長選舉簡直是易如反掌,按照原定計畫,州長選舉應該是在11月底舉行,結果就在李牧他們三人決定的第二天,市議會議員共和黨人漢克·馬克斯威爾就在市議會例行會議中提出希望提前進行州長選舉,並且在市議會表決中一次性通過。

之後的兩天內,三位州長候選人迅速產生,漢克·馬克斯威爾作為共和黨代表參選,民主黨人,現任代理州長亞歷克斯·朗費羅同樣表要參選,最後一個加入競爭的是阿瑟,雖然從現實意義來講,擔任紐約市市長,要比擔任紐約州州長,來的有油水,但阿瑟希望能更進一步,競選州長是步入更高層面的必經之路。

和李牧所預料到的一樣,競選州長的新聞迅速佔據了報刊的頭版頭條,就連民主黨傾向的報紙也不得不降低了炒作馬丁內斯之死的熱度,普通市民們更是沒有人再關心馬丁內斯的死因,他們都把目光聚焦在州長選舉上,這一次的州長人選,將會決定紐約未來數年內的政治均衡。

出乎李牧預料之外的是,紐約州州長的競選,同樣引起了共和黨和民主黨高層的重視,紐約是共和黨的傳統勢力範圍,但是上一任州長卻被身為民主黨人的賽繆爾·蒂爾登奪走,所以共和黨高層希望這一次選舉共和黨能成功獲勝,這也將給接下來要進行的總統大選開一個好頭。

民主黨同樣重視這次選舉,塞繆爾·蒂爾登贏得上一次紐約州長選舉,曾經被視為是民主黨的崛起,是戰勝共和黨的象徵,民主黨高層當然希望能再接再厲,繼續維持民主黨的優勢。

紐約是美國目前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港口,是美國的經濟金融中心,所以海斯和賽繆爾·蒂爾登都不約而同的暫停了自己的宣傳,專心為自己支持的候選人站台造勢。

這時候不得不說,共和黨內勾心鬥角之類的事兒實在是太多了,民主黨只有一位候選人,共和黨卻有兩位候選人,這肯定會分散共和黨的力量,讓民主黨有機可乘。

「我們必須要集中自己的力量,這樣才能確保我們的勝利,否則就會讓民主黨有機可乘,想想上一次我們是怎麼失敗的吧,所以這些問題必須要在投票開始前解決。」海斯表現出一位政治家的成熟,在共和黨內部會議上,海斯希望阿瑟和漢克兩人之中的一個能主動退出。

聽完海斯的話,阿瑟低頭默不作聲,漢克眯眼雲遊太虛,兩個人都不想退出,都希望對方能做出表率。

上一次選舉的情況就和這一次差不多,其實並不是紐約的民主黨支持者已經多於共和黨支持者,只是因為共和黨人的意見不統一,內部分歧嚴重,所以才讓民主黨人抓住了機會。

看來共和黨人並沒有從上一次的失敗中吸取教訓,如果他們依舊如此固執,那麼這一次的選舉還是前景不妙。

「漢克,說說你的想法……」海斯不得不點名打破僵局,否則誰也不會主動退出。

「我只想做得像一個戰士,不畏懼任何挑戰,同時我也希望我們能保持團結,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戰勝民主黨人……」漢克洋洋洒洒說了半天,其實就一個核心意思,我不想退出。

「我覺得我們需要一些新面孔,打破人們對我們共和黨人的固有印象,在選民們心中樹立一個新的形象,這樣我們才能徹底擊敗民主黨,否則的話,我們很難徹底戰勝他們,今日時局不同以往,民主黨正在改變,選民們也希望看到改變,我們應該順應這一點……」阿瑟很隱晦的表明,如果讓漢克繼續參選,那麼共和黨仍然前景不妙。

在上一次紐約州長選舉中,漢克就是候選人之一,可惜當時漢克輸給了塞繆爾·蒂爾登。

阿瑟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經輸過一次,那麼這一次就別出來現眼了……

看兩人各執己見,海斯馬上宣布休會,然後和阿瑟、漢克共進午餐。

一起吃飯的當然少不了李牧。

「說說吧,你們都有什麼條件,看看我們能不能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既然是非正式場合,海斯說話也就比較隨意,當然意圖也更加直白。

「我不需要什麼條件,只需要把兩年前的事再來一次而已,我有這方面的經驗,也有信心。」阿瑟的語氣雖然淡,但是氣勢十足。

阿瑟上一次競選紐約市市長,也是殺出重圍才成功當選的,所以在這方面阿瑟還是很有信心的。

「既然你那麼堅持,那麼我們就試試看好了。」漢克表示自己不會一輸再輸,這一次也絕不放棄。

李牧和海斯對視一眼,彼此都能從對方眼中看出無奈。

「既然你們都堅持,又都這麼有信心,那麼你們共同參選好了,將來一個當州長,一個當副州長。」李牧提出一個折中方式,希望阿瑟和漢克能夠接受。

副州長這個職位並不是每個州都有,有的都有,有的都沒有,有的州是一起選舉,確保州長和副州長都來自同一政黨,行使權力的時候不會互相扯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