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捐款

大家族的家產之爭,永遠是一部讓所有人都樂此不疲的狗血劇。

巴倫家族是美國首屈一指的頂級家族,《時代周刊》評估,巴倫家族所控制的財富,現在已經超過一億美元。

超過一億美元是個什麼概念?

美國到目前為止,家族財產公認超過一億美元的,也就範德比爾特家族一個,就連洛克菲勒家族現在都還差點兒,尚未正式進入「億元俱樂部」。

從巴倫家族擁有的財富數量,大概可以推測出李牧現在到底有多少錢。

雖然《時代周刊》並沒有評估李牧所擁有的財富數量,但因為巴倫家族的主要財產來自於駿馬集團的百分之二十股份,所以絕大多數人認為,李牧的個人財產現在應該在2億美元左右。

這個評估當然並不準確,李牧所擁有的除了駿馬集團股份之外,還有現在大多數人都鮮有耳聞的聖地亞哥投資公司,同時還有美孚石油、以及卡內基·里姆鋼鐵公司的股份,如果把這些股份都算上,那麼李牧的個人資產應該在5億美元左右。

哦,這還沒青年島,大巴哈馬島,莫洛凱島,以及小環島的價值,如果把這些島嶼的價值都算上,李牧所擁有的財富還會進一步激增。

身為一名商人,全世界到處買島聽上去有點不務正業,其實這也很正常,哪怕是到了21世紀,私人島嶼也並沒消失,放在19世紀,這種事更是司空見慣。

威爾和克勞迪婭的訂婚儀式定在6月1號舉行。

6月1號在這個時代沒有任何特殊含義,要等1949年之後,6月1號這個日子才會和兒童聯繫到一起。

不到半個月的準備時間,說充足也充足,說不充足也不充足,畢竟只要肯花錢,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到的,然而在這個時代,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就需要一個星期之久,所以算起來時間還是有點緊。

當然李牧也並不會事無巨細一把抓,抓也抓不過來,還有那麼多事需要李牧去處理,李牧不可能把時間都放在威爾和克勞迪婭的訂婚儀式上。

從5月下旬開始,海斯也要開始進行全國巡迴演講,為年底要舉行的總統大選拉票。

這件事雖然同樣不是李牧親自負責,但還有很多環節需要李牧出面協調,所以李牧也是越來越忙。

「明天我就要去波士頓,然後是斯普林菲爾德,月底的時候返回紐約,不會誤了威爾的訂婚儀式。」海斯自己也有打算。

波士頓是海斯的第一站,這個城市距離紐約並不遠,同時是共和黨的傳統勢力範圍,從這裡開始自己的全國巡迴演講,海斯也是獲得一個好的開始。

「可以,我會讓薩米派出一支新聞報道小組,跟你一起去波士頓,這樣你每天的行程就會在第二天出現在《時代周刊》的報紙上……嗯,記得我給你準備的那些親民活動,一定不能讓人代替你出席,這是專門為你本人準備的秀場。」為了能讓海斯勝出,李牧也算是殫精竭慮。

李牧和海斯目前正在位於哥倫比亞學院附近的競選辦公室里,這裡原本是一家小旅館,海斯把競選辦公室放在這裡,也是想和李牧他們這些富豪離的更遠一點,否則的話,海斯原本是可以把競選辦公室放在柯林頓城堡的。

最近這幾個月,李牧雖然在極力給共和黨洗白,但畢竟共和黨這幾年的名聲實在是太臭,想洗白並不是那麼容易,如果海斯把競選辦公室放在柯林頓城堡,那說不定又會成為民主黨口中的把柄。

「難道你認為那些作秀真的有用嗎?」海斯到現在還不了解作秀的意義,看完李牧給海斯準備的腳本,海斯甚至感覺很有些難為情。

「難道你認為這些作秀會沒用?」很多時候,李牧雖然身在十九世紀,但感覺自己並不屬於這個時代,因為思維上的差異真的是太大了。

沒等海斯回答,李牧就繼續滔滔不絕:「作秀的意義並不是讓你去當小丑,而是儘可能要為你樹立一個正面形象,現在你看到腳本,你當然知道這是假的,但選民們並不知道,他們並不需要知道真相是什麼,只需要知道我們想讓他們知道的就已經足夠了。」

這要是在21世紀,就算是競選個班幹部,也知道要首先「以身作則」的,就這個覺悟,怪不得會鬧出有史以來最大的爭議。

「好吧,好吧,你說什麼就是什麼。」海斯決定按李牧說的辦,最起碼到目前為止,李牧所做出的決定還從來沒有錯過,所以海斯相信,李牧這一次同樣不會錯。

當然了,這個信心是來自於李牧本人的成功,並不是來自李牧給海斯提供的腳本。

其實李牧給海斯的腳本很簡單,以21世紀的眼光來看甚至是有點爛俗,不過是看望孤寡老人,慰問那些新移民,關注兒童教育這一套。

放在19世紀,這些「爛俗腳本」還是很有威力的,畢竟這年頭的政客們根本就沒有作秀這方面的意識,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單純關注選票上,根本就沒有個人形象這一說。

所以李牧有理由相信,只要給海斯樹立一個親民親政的形象,就能最大程度提高海斯的勝算。

「不過這樣一來,我們的經費已經大大超出預算。」競選辦公室主任埃里克·史密斯提出自己的意見。

埃里克·史密斯以前就是海斯的助手,現在擔任海斯競選辦公室的主任,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未來的埃里克·史密斯就將是總統宮辦公室主任。

關於競選經費,這其實又是一筆爛賬。

為了在大選中擊敗民主黨,共和黨競選委員會為這次總統大選提供了大約500萬美元的資金,這筆錢聽上去很不少,但問題是在決出黨內候選人之後,這筆錢就已經花掉了一大半,所以現在就算民主黨不揭共和黨的老底,李牧都感覺共和黨已經爛到了根子上。

「經費的事不用擔心,如果不夠的話我來想辦法。」錢這一塊是最不需要讓李牧擔心的,用日進斗金來形容現在的李牧也不過分,所以只要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在李牧看來都不是問題。

如果實在是錢不夠花的話,李牧可以支付海斯的所有競選費用,這筆錢在海斯成功當選美國總統之後,想必會加倍返還給李牧。

「當然不能都讓你出,你已經為我、為共和黨做的夠多了。」海斯還算是有點良心,沒有對李牧的付出視而不見。

「或許我們可以進行黨內募捐……」埃里克·史密斯提出自己的建議。

「募捐也是個好主意,只需要每人拿出一個美元,我們就能輕鬆擊敗民主黨。」海斯想得比較簡單,這就跟21世紀某些國人意淫,只要全國人民每人給他一塊錢,他會瞬間變成億萬富翁一樣。

問題就在於,你憑什麼讓全國人民每人都給你一塊錢?

李牧現在也很想問海斯,你憑什麼讓全國的選民每人給你一美元?

真要這麼做的話,那李牧也就不用折騰了,因為到時候共和黨的聲譽將會徹底爛大街,神仙都救不活。

「就算是要募捐的話,我們也要把募捐限定在一定範圍內,比如說沙灘俱樂部,我們可以強制性要求每人至少捐贈一千美元,這比讓每個人都給你一美元簡單的多。」李牧說的募捐和埃里克說的募捐不是一碼事兒,李牧說的這個,更近似於是「攤派」。

沙灘俱樂部的成員不說個個是百萬富翁,最起碼個個也都是萬元戶,找這幫人募捐算是劫富濟貧,既沒有心理壓力,效果上要好得多,真是何樂而不為哦。

「這種捐款會讓我們將來陷入被動……」海斯還有顧慮來著。

其實海斯說得沒錯,如果真在沙灘俱樂部內進行「募捐」,那麼將來這些沙灘俱樂部的成員們肯定會要求回報,這就等於是臭名昭著的「政治獻金」,每一分錢都是要求回報的。

「哪怕我們會因此陷入被動,那也比去找普通人募捐來的好。」李牧沒好氣兒,好不容易想了個比較靠譜的辦法卻還瞻前顧後,這是不死不舒服斯基。

離開海斯的競選辦公室,李牧回頭就找到洛克菲勒和J·P·摩根等一干大佬,生意應該怎麼更有效的進行「募捐」。

「一千美元是嗎?我沒問題。」洛克菲勒的反應平淡,聽上去很有點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味道。

「就算是要進行募捐,似乎也不應該是我們負責的事,這好像應該由競選委員會負責吧……」摩根同樣不想摻合,提出的解決辦法很官方。

其實摩根說的很有道理,競選是全體共和黨人的競選,因為競選而產生的費用,應該由共和黨全國委員會負責,讓李牧他們這一幫富豪來做這件事,那也確實是大材小用了。

「搞那麼麻煩幹什麼,如果我們的總統先生願意把五大湖鐵礦的經營權交給我,那麼競選費用我掏了。」卡內基表現得很是豪邁,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

美國目前已經發現的鐵礦,大都集中在五大湖流域,卡內基對於五大湖流域的鐵礦早已是垂涎三尺,如果把五大湖流域的鐵礦經營權交給卡內基,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