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關係網

晚上7點半,李牧和威爾離開總督島,前往炮台公園附近的三一教堂參加彌撒儀式。

彌撒儀式是平安夜的一部分,大概八點多九點的樣子,教堂會進行第一次彌撒,這一次彌撒是向信徒開放的,所有的信徒都可以前往教堂接受神父的祝福,一方面為前一年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另一方面期盼來年萬事順利。

午夜子時,教堂還會舉行第二次儀式,這一次就不用信徒參加,教堂會以敲鐘這種方式紀念耶穌誕生。

沒錯,聖誕節就是為了給耶穌過生日的,所以那些不信奉基督教的人過聖誕節其實就是湊熱鬧。

李牧其實也是湊熱鬧,雖然李牧一直以來都標榜自己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實際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這只是李牧為了融入美國社會迫不得已做出的選擇,李牧其實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不過在某些時刻,李牧也不介意為自己尋找一個心靈寄託。

作為距離華爾街最近的教堂,三一教堂的逼格很高,特別是平安夜這種特殊時刻,普通人想去三一教堂參加彌撒根本不可能,李牧的車也過不去,在兩個街口之外,李牧和威爾領著幾個女人就不得不下車步行。

為了慶祝聖誕節,三一教堂被打扮得花團錦簇,地毯從門口一直鋪到台階下,地毯兩旁擺滿了花籃,也不知道教堂從哪裡找來這麼多鮮花。

格洛莉亞今天出人意料的穿了一領白色紗裙,裙子的下擺裡面穿的有鋼絲,看上去整個裙子非常蓬鬆,不過保暖性幾乎沒有,這種天氣穿這種衣服就是受罪。

雖然路上人很多,但沒什麼人主動和李牧打招呼,這倒不是因為李牧人緣不好,純粹是因為地位相差太多,人為的拉開了階層,再加上李牧身旁還有一個一臉生人勿近的威爾,所以還真沒人主動和李牧打招呼。

這種時候不適合裝逼,李牧一向認為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商人,所以看到的人不管是認識不認識,只要視線對上李牧都會主動微笑一下然後點點頭,用這種方式來釋放善意。

也已經足夠了,所有收到李牧善意的人紛紛回以微笑,有人甚至主動脫帽,更多人微笑點頭的時候,還伴隨著鞠躬的動作,雖然動作幅度不大,但也足夠明顯。

「別得意,要是他們知道你在休斯頓做了什麼?不知道你還能不能保持你現在的形象。」威爾心裡很有點不爽。

「你以為他們現在不知道嗎,這裡的人消息靈通程度比你預想中的多的多。」李牧並不認為這有什麼問題,有資格到三一教堂做彌撒的,最起碼也得是個百萬富翁級別,他們總有些自己的消息渠道。

科技的發展極大的促進了消息的擴散速度,二十年前發生在德克薩斯州的事,需要一個月才能傳到華盛頓,火車發明之後,這個時間就縮短到一個星期,等到電報發明之後,這個時間被縮短到兩個小時,如果李牧告訴威爾,也許有一天發生在地球另一端的事兒,只需要兩分鐘就能傳到地球這一端,不知道威爾會怎麼想。

「你在休斯頓做了什麼?」李牧身後的格洛莉亞有點小好奇,畢竟是當過記者的人,新聞敏感度足夠。

「沒什麼,有人想在聖誕節送給我一個惡作劇,我小小的教訓了他一下。」李牧不想說的太詳細,這些勾心鬥角的事還是讓男人來做吧,女人只要負責貌美如花就行。

「我真該揭穿你的真面目,讓我的寶貝好好考慮一下她的未來。」威爾的心那叫一個糾結,既不想讓格洛莉亞跟一個混蛋組成一個家庭,更不想看到格洛莉亞被一個陌生的混蛋拐跑。

「爸爸,我知道我在做什麼。」格洛莉亞非常不滿威爾對待李牧的態度,抬手挽住李牧的胳膊,用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能不能現在不要這樣,你們還沒訂婚呢。」威爾這下是真的生氣了,雖然說女大不中留,那也不能現在就胳膊肘往外拐吧。

西方社會雖然流行「情婦文化」,但還是有很多人骨子裡是傳統保守的,哪怕20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批被稱為是「毀掉的一代」,同樣有很多人思想保守。

威爾的思想同樣是很保守的,要不然也不會在髮妻去世後,一直忍了這麼多年,在威爾心中,李牧和格洛麗亞雖然已經確定了關係,但畢竟還沒有舉行訂婚儀式,所以在公眾場合,還是要注意影響的。

格洛莉亞雖然看上去大大咧咧,但骨子裡和威爾一樣同樣是個保守的人,威爾的話音剛落,格洛莉婭馬上就把手從李牧的臂腕里抽出來,臉龐紅紅的煞是可愛。

說起訂婚儀式,這在西方社會同樣是一個重大儀式,其意義甚至不亞於結婚儀式,所以李牧和格洛麗亞肯定是要有一個訂婚儀式的,不過只要等到格洛莉亞在法定意義上成年之後才行。

李牧的臉皮也算是練出來了,面不改色的和威爾昂首前行,沒有絲毫的不好意思。

毫不意外,李牧和威爾被安排在第一排,威爾的位置在走道旁,李牧在威爾的左手邊,李牧的左手邊是洛克菲勒。

標準石油的總部雖然是在克里夫蘭,但洛克菲勒卻是一個標準的紐約人,洛克菲勒出生於紐約里奇蒙德,現在他的家就在曼哈頓,所以洛克菲勒的彌撒也在三一教堂。

李牧還有心找茬:「明天就是聖誕節,難道你現在不應該回克利夫蘭和你的員工在一起嗎?」

「你也沒回斯普林菲爾德啊……」洛克菲勒反應快,馬上反唇相譏。

「馬上就是元旦了,咱們的加油站生意是不是應該分紅了?」李牧扯開話題,還是挑點兒大家都喜聞樂見的事兒說吧。

李牧口中的「加油站生意」,就是現在已經遍布全美的美孚石油。

汽車的發明促生了汽油的普及,年初才剛剛誕生的美孚石油,現在已經把生意做遍全美36個州,只要有汽車的地方,就會有加油站,這同樣也是個獨門生意。

汽油現在後來居上已經成為標準石油的重要盈利點,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最多到明年中期,汽油就會成為標準石油的主要盈利點,李牧現在每每想到這一點就得意非常。

李牧的得意之作,到了洛克菲勒這裡就成了痛徹心扉,不過這也怪不得別人,當初是洛克菲勒主動把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讓給李牧,每每想到這一點,洛克菲勒就會感到痛不欲生。

「今年別想分紅了,所有的盈利都用來開設新的加油站,所以一分錢的分紅也沒有,而且我認為咱們有必要就分紅比例重新討論,某人現在什麼都不幹,但卻能拿到大筆分紅,他待會兒應該跪在神父面前痛哭流涕的懺悔。」洛克菲勒面無表情。

洛克菲勒是忠實的基督教信徒,還沒有發跡的時候,洛克菲勒就發誓會把他將來收入的1/10捐給教會,他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不過是在他死之前才完成的,所以這個誓言到底是確有其事,還是後來的刻意包裝就不為人知了。

追究這一點也沒意義,其實按照《時代周刊》的說法,李牧也是承諾把他收入的1/10捐給公益事業。

李牧可不是說說而已,他正在身體力行的這麼做,比如駿馬附屬學校,就是李牧回報社會的最佳體現。

美國的慈善就是這樣,駿馬附屬學校雖然對生源有要求,李牧創辦駿馬附屬學校的目的也並不純粹是為了支持公共教育事業,但是《時代周刊》在進行大肆宣傳的時候肯定不會提及這一點,所有人都只能看到駿馬附屬學校是李牧創辦的,李牧為了支撐學校運營,每年會投入數以百萬美元計的海量資金,至於李牧的真實目的,誰在乎呢,政客要的是公共影響力,報社要的是報紙銷量,民眾要的是能看到希望,都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想都別想,我認為現在的分配方式很合理,某人會產生重新討論的想法才是貪得無厭,你別忘了汽油是怎麼來的,要不是我提醒你,那些汽油可就被白白揮發掉了。」在這個問題上李牧絕對不退讓,都已經進了口袋的錢,誰都別想把它拿走。

這時主教大人終於出現,唱詩班唱起著名的彌撒歌曲《平安夜》,所有人都喜氣洋洋,彌撒活動正式開始。

洛克菲勒和其他虔誠的信徒一樣,低眉順耳的先禱告一番,然後跟李牧繼續咬耳朵:「打個商量,你不是想注資塑料工廠嗎?別說我沒有給你機會,拿美孚石油的股份來換,你願意拿出10%,就可以在塑料工廠中佔有10%的股份,願意拿出20%就可以佔據20%,當然前提是要你真正拿出錢來才行。」

洛克菲勒已經準備在克利夫蘭建設新的工廠,專門用於從石油的廢棄物中提煉塑料,這也是個好生意,所以李牧很想參與進去,但李牧萬萬沒想到,洛克菲勒居然把這事兒拿到彌撒儀式上來說。

「這是兩碼事,我們不能把它混為一談,我當然會出錢,而且不會有出格的要求,但我也不會受某人的威脅,畢竟塑料行業前景不明,而石油行業的預期就在那擺著的,所以你不要有其他非分的想法,你要是不答應我的要求,我就讓所有的車主不去加油站里加油。」李牧並不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