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明爭暗鬥

在1875年,想要找一個能容納700多人的大廳還真不容易,即使是紐約這樣美國最大的城市,也只有紐約市政廳,才勉強能容得下。

李牧對紐約市政大廳並不陌生,這兩年李牧作為駿馬集團掌門人多次來過紐約市政大廳,前兩次投票也是在市政廳舉行,所以李牧對這裡很熟悉。

李牧和海斯抵達市政大廳的時候,距離投票開始還有一段時間,市政廳門外的台階上和走廊內到處都是與會的共和黨代表。

作為參加最後決戰的兩名代表之一,海斯受到極大關注,所到之處不斷有代表過來和海斯握手,表達自己的支持,即使是那些和海斯政治理念不同的人,這時候也不會撕破臉皮,更多是充滿風度的說上一句:「祝你好運」。

其實這個紳士風度在某些時候還是挺不錯的,至少在這一時刻看來,顯得很有溫情。

此時的海斯表現得分外謙虛,不管是面對任何人,哪怕是面對那些詹姆斯·布萊恩的鐵杆支持者,海斯也是笑容滿面的和人握手寒暄,沒有絲毫待會兒就要你死我活的樣子。

和海斯相比,李牧受到的關注毫不遜色。

在這次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之前,李牧雖然已經具備相當實力,但在民主黨內,李牧並沒有和實力相匹配的地位和影響力,黨內大佬決定候選人名單時不需要徵求李牧的意見就是證明。

在開始投票之前,幾乎沒有人看好海斯,甚至連海斯自己,都不認為自己能走到現在這一步。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李牧站出來成為海斯的堅定支持者,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拖著海斯挺過了第一輪和第二輪投票。

現在的李牧已經聲名鵲起,成功讓所有共和黨人都記住了自己,成為海斯競選團隊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甚至連哈里森家族都相形失色。

哈里森家族在美國政壇中的地位毋庸置疑,這個家族誕生過《獨立宣言》簽署人,誕生過總統,誕生過多位擁有廣泛影響力的政界要人,在美國政壇中,能和哈里森家族影響力相媲美的政治團體並不多,而李牧和他身後所代表的勢力,很明顯已經非常接近哈里森家族。

考慮到李牧的年紀,現在甚至還沒有成年,那麼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李牧的影響力還將會持續提高,只要李牧對政治不失去興趣,那麼以後要是有人再想當總統,就要問問李牧是否同意。

這樣的一個人,你敢輕視他嘛……

政治家的生命力其實是很奇妙的,比如海斯,他之前是俄亥俄州州長,一般來說,能走到這一步,已經是政客們的個人巔峰,再想往上走,這需要一定的機緣巧合才行。

就算海斯成功贏得大選,那麼海斯在走上人生巔峰的同時,他的政治生命力也開始進入倒計時,四年之後,或者是八年之後,海斯就將會成為歷史。

李牧則不一樣,出生在海外的李牧這一輩子註定沒有機會去角逐總統寶座,所以李牧的政治生命力,可以持續到李牧生命終結的那一刻。

只要李牧還活著,那麼他就將會是共和黨內舉足輕重的人物,這一點不需要太久就能實現,或許就在這次總統選舉之後。

更何況,李牧還有駿馬集團董事長這麼個身份,這個身份代表的意義已經越來越明顯,和李牧交好,不僅在政治上能夠得到一個強大同盟,經濟上的利益也毫不遜色,所以在擠過來和海斯握手寒暄的人群中,倒是有一大部分是沖著李牧來的。

李牧表現的同樣可圈可點,面對蜂擁而至的人群,李牧保持成熟的微笑,得體的舉止,看不出絲毫的高傲和拒人千里,給人感覺如同春風拂面般溫和。

好不容易來到市政廳大門口,李牧和海斯終於遇到了此行的最終對手詹姆斯·布萊恩。

和海斯一樣,詹姆斯·布萊恩對接下來要進行的投票同樣信心滿滿,雖然李牧出乎詹姆斯·布萊恩意料之外的選擇海斯作為自己的支持對象,但詹姆斯·布萊恩認為,這並不會對結果產生決定性影響,哪怕是駿馬集團旗下的雜誌近日來對海斯進行連篇累牘的正面宣傳也無濟於事。

海斯的政治主張實在是太鮮明了,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詹姆斯·布萊恩不認為海斯的政治主張有市場。

公平!

正義!

聽上去好聽,但實際上詹姆斯·布萊恩認為這種思想目前並沒有生存的土壤,指望一群貪官去主持正義……

開什麼玩笑呢!

「少將,祝你好運!」詹姆斯·布萊恩看似真誠,但一張嘴就漏了底。

海斯在南北戰爭中是北軍成員,到戰爭結束時,海斯已經積功升至少將軍銜,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海斯作為軍方少將,同樣也是尤利西斯格蘭特的嫡系。

這些年海斯進入政壇後,以一系列「標新立異」的舉措為自己貼上鮮明的標籤,極力撇清和因為各種貪腐醜聞而臭名遠揚的格蘭特一系的關係。

詹姆斯·布萊恩的這個稱呼,是在嘲笑海斯的忘恩負義,同時也是在提醒周圍的這些共和黨代表:我們面前的這個傢伙是個叛徒,他背叛了我們整個既得利益階層,所以待會兒投票的時候你們大夥看著辦吧……

海斯好像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握著詹姆斯·布萊恩的手依舊笑容滿面:「院長先生,也祝你好運!」

要比說垃圾話,已經在政壇混至滿級的海斯也不遜於任何人,詹姆斯·布萊恩是前任眾議院院長,正是在詹姆斯·布萊恩任內,共和黨丟掉了眾議院多數派地位,這是南北戰爭後,共和黨在國內政壇中的第一次潰敗,詹姆斯·布萊恩也因此不得不轉戰參議院。

海斯在開嘲諷的同時,也在提醒周圍的共和黨代表們:你們待會選不選我隨便,但我面前的這個傢伙在民主黨面前根本沒有勝績,如果你們選他代表我們共和黨和民主黨候選人決戰,那結果可想而知。

一場不見硝煙的戰鬥就這麼一閃即逝,互噴一句垃圾話之後,海斯和詹姆斯·布萊恩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擦肩而過,從他們的表情上看不出任何端倪。

大廳內人聲鼎沸,吵得跟菜市場一樣,李牧只在電視上見過,這些西裝革履道貌岸然的成功者,表現的像菜市場里的大媽一樣,斤斤計較。

這年頭沒有公共場合不準吸煙的規定,就算是有,這些規則制定者也不會遵守,所以大廳內煙霧繚繞,就跟清明節的烈士陵園一樣,剛一進門,李牧就差點捂著鼻子退出來。

「來吧,抽一支,你遲早要習慣這些。」海斯主動遞給李牧一根雪茄,又幫李牧點上。

確實是得抽一支,抽一手煙,總比抽二手煙來得強。

「待會兒要是不分勝負的時候會不會打起來?」李牧很有點兒好奇,以前在看電視的時候,經常會有某些國家議會發生混戰的報道,李牧這會兒有點小興奮,要是待會兒打起來,那肯定是個大新聞。

要是這樣的話,待會兒要叫幾個記者過來才行,這才是喜聞樂見的頭條啊!

「一般情況下不會……」海斯笑的有點詭異,看來這種情況並不是沒有發生過。

議會這種東西,搞得好了是民主燈塔,搞不好就是4V,打架不打架還真跟人沒關係,只跟結果有關係。

符合我的利益,那當然是皆大歡喜,但如果不符合我的利益,那就是民主制度沒有得到徹底貫徹執行,所以肯定不能接受。

如果雙方都不接受,那還是打一架吧……

「那我們要不要先做好準備?」李牧可不想待會兒赤膊上陣,打架這種事兒,看熱鬧叫好喜聞樂見,親自上場就太悲催了。

「哎呀放心吧,這是咱們黨內會議,打不起來的。」海斯給李牧吃了顆定心丸。

哦哦哦,黨內會議打不起來,那聯席會議就有的打……

市政大廳的格局和法庭差不多,主席台,發言人席位,半圓形的會場里擺著密密麻麻的椅子,而且還是分區域的,一個州一個州的涇渭分明,搞得跟格子襯衣一樣。

海斯的位置在主席台上,李牧的位置則是在紐約州區域。

紐約州區域位於會場中心,左邊是馬薩諸塞州,右邊是加利福尼亞州,夏威夷州的位置比較遠,在不起眼的角落裡,偏僻程度和地圖上有一拼。

就李牧的身份而言,如果他親自來參加這種級別的會議,就算是混不到主席台上,在紐約州區域內也能混個核心位置。

不過李牧沒那麼招搖,而是坐在第二排靠近走廊的位置。

剛剛坐下,馬上就有人湊過來。

「里姆先生,請允許我自我介紹一下,我是賓夕法尼亞州的魯迪·克魯斯,很高興認識你。」來人三十四五歲,梳著一個大背頭,頭髮上不知道抹了什麼東西閃閃發光,沒有和正常有美國人一樣留著一臉大鬍子。

「魯迪,很高興認識你!」李牧欣然握手。

「里姆先生,我在賓夕法尼亞州有一座油田,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能有機會和你合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