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策反

事實證明,想要說服一個普通人容易,想要說服一個已經走上人生巔峰,或者是正在走向人生巔峰的成功人士就難上加難。

李牧一向無往而不利的遊說工作終於出現問題,除了J·P·摩根之外,李牧再也沒能說服任何一位大佬,包括和李牧關係最密切的洛克菲勒在內。

說實話,對於這個結果,李牧並不感到意外,李牧之所以能說服J·P·摩根,主要是因為J·P·摩根並沒有支持詹姆斯·布萊恩和詹姆斯·加菲爾德之中的任何一個人,而且J·P·摩根和海斯能夠找到共同語言,這兩個人歸根結底是一類人,所以J·P·摩根才會支持海斯。

至於洛克菲勒,威廉·范德比爾特他們,他們和海斯沒有任何共同語言,而且已經有了堅定的支持對象,現在想讓他們改弦更張近乎不可能。

饒是如此,在第二輪投票中,海斯仍然幹掉了詹姆斯·加菲爾德,和詹姆斯·布萊恩攜手進入最後的決戰。

不過在第二輪投票中,詹姆斯·布萊恩已經取得較大優勢,如果形勢在未來二周內不發生逆轉的話,詹姆斯·布萊恩將會代表共和黨,和民主黨候選人角逐美國第23任總統。

形勢雖然不利,但李牧仍然充滿信心,第二輪投票結束後,李牧決定提前啟動宣傳機器,為海斯造勢。

「從明天開始,所有的資源開始向海斯傾斜,《競選特別加刊》里開始連載海斯的競選綱領,我要你拿出來這半個月內的所有頭版頭條,全部為海斯服務。」李牧把薩米·拉金叫到總督島面授機宜。

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開始之後,《時代周刊》增發了「競選特別加刊」,專門為總統大選服務。

此前,《時代周刊》的立場一直是不偏不倚,不會主動偏向任何一位候選人,現在競選已經進入白熱化,《時代周刊》是時候表明立場了。

「我們和詹姆斯·布萊恩辦公室簽訂的有協議,如果這樣做的話,我們會很被動,這說不定會讓我們吃官司的。」薩米·拉金有點遲疑,誰當總統和他關係不大,但如果《時代周刊》的經營出現問題,那麼薩米·拉金責無旁貸。

「不用擔心,如果詹姆斯·布萊恩贏了,那麼他不會追究這一點,如果他贏不了,再追究也沒有意義。」李牧吃定了詹姆斯·布萊恩,根本不怕對薄公堂。

如果詹姆斯·布萊恩贏了的話,那麼接下來他還要面對和民主黨候選人的競爭,這肯定離不開《時代周刊》的配合,所以就算詹姆斯·布萊恩不爽,那麼他也只能忍著。

如果輸了的話更簡單,到時候就算詹姆斯·布萊恩辦公室將《時代周刊》告上法庭,並且打贏了官司,那麼詹姆斯·布萊恩也不可能代表共和党參選,這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更何況,在沒有贏得最終選舉之前,所有共和黨人都應該團結一致,為了戰勝民主黨而努力,這種時候任何扯後腿行為都是無法讓人接受的,如果詹姆斯·布萊恩到時候狀告《時代周刊》,那詹姆斯·布萊恩的名聲可就臭到家了。

「好吧,我回去之後就布置。」薩米·拉金不堅持,反正他已經點明了全面倒向海斯有可能會引發的後果,這樣一來即使出現最壞結果,李牧也怪不到薩米·拉金頭上。

薩米·拉金的執行力很高,當天晚上馬上安排人整理稿件調整版面,開始為海斯進行第一輪造勢。

其實稿件都是已經準備好了的,甚至排版工作也都已經完成,只需要把時間提前幾個月,馬上就能開始印刷。

第一波造勢的焦點,集中在海斯的個人施政理念上,在《時代周刊》的報道中,海斯被形容成一個正直無私的人,和各種裙帶關係完全絕緣,這一點和軍中故舊遍天下的尤利西斯·格蘭特形成鮮明對比。

其實和詹姆斯·布萊恩相比,海斯在這一點上也有優勢,要知道詹姆斯·布萊恩之前是眾議院院長,關係網肯定比海斯要龐大得多,如果是詹姆斯·布萊恩當選總統,那麼美國政府仍然逃不出裙帶關係這個怪圈。

如果是海斯當選就沒有這方面的隱患,海斯之前是俄亥俄州州長,關係僅限於俄亥俄州一地,就算是海斯將來論功行賞,也沒有那麼多關係讓海斯照顧。

這一點對於目前的共和黨來說非常重要,民主黨正是牢牢抓住這一點對共和黨窮追猛打,才獲得現在所擁有的優勢,共和黨如果想要繼續維持優勢,那麼就要在這方面有所突破。

雖然誰都知道共和黨目前的癥結所在,但想要改變現狀,無疑是需要勇氣的,在此之前,無論是詹姆斯·布萊恩還是詹姆斯·加菲爾德,都不敢涉及到這個方面,不管是在公共演講時,還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們只敢大談自己的經濟舉措,承諾如何將美國帶出經濟危機的深淵,對這一方面從來不敢涉及。

問題就在於,共和黨現在最遭人恨的就是這方面,美國民眾迫切需要共和黨拿出魄力來改變現狀,而不是內容空泛的夸夸其談。

沒錯,雖然民主黨贏得了眾議院,但相當一部分選民還是把希望寄托在共和黨身上,腐敗是美國政府難以擺脫的頑疾,就算是換民主黨上台,短時間內也不會有根本性改善,反而如果是共和黨繼續執政的話,那麼說不定共和黨還會有所收斂。

這個「收斂」不是良心發現,而是吃飽了之後需要一段時間消化,如果這時候換一批人上台,那麼他們說不定會更加飢餓。

第二天一早,所有的紐約人驚訝的發現,包括《時代周刊》、《紐約日報》、《曼哈頓晚報》、《波士頓郵報》等等幾乎所有主流媒體在內,都在頭版頭條刊登了有關海斯的正面報道,而有關詹姆斯·布萊恩的消息全都不見蹤影。

出現這種情況並不奇怪,最近這一兩年,《時代周刊》一直在快速擴張,在發展自身的同時,《時代周刊》以聯營、收購等方式已經發展成一個龐大的新聞集團。

《時代周刊》在美國所有人口超過10萬人的城市中都設立了分部,同時至少擁有一家當地報社作為輔助,幾乎在所有的美國城市中,都可以很方便地購買到當天的《時代周刊》,這也是李牧發動輿論攻勢的信心所在。

新聞媒體表現的如此具有傾向性,馬上引起了詹姆斯·布萊恩競選辦公室的擔憂。

當天中午,詹姆斯·布萊恩親自致電薩米·拉金詢問此事,詢問無果後,當天下午,詹姆斯·布萊恩通過阿瑟邀請李牧喝下午茶。

李牧當然是欣然應諾,西方政壇很講究「風度」嘛,買賣不成仁義在,不管是誰輸誰贏,最後都別傷了和氣。

下午4點,柯林頓城堡三樓陽台。

詹姆斯布萊恩身穿黑色燕尾服,氣鼓鼓的坐下後,看向李牧目光不善:「里姆,你可真給我出了一個大難題……」

「得了吧,這個難題是你先給我的,如果當初你答應我的要求,那麼現在也不會有這些事發生。」都已經兵戎相見了,再否認也沒意義,李牧回答的很乾脆。

「呵呵,現在的情況恰恰證明,准入制度是絕不可行的,看看今天的報紙,這些平日里恪守中立的傢伙,幾乎全都異口同聲,如果真按照你說的設立准入制度,那結果會更加可怕。」詹姆斯·布萊恩絕不是來投降的。

之前詹姆斯·布萊恩還沒有意識到新聞媒體的作用,現在詹姆斯·布萊恩才發現,他和他的競選團隊有可能犯了一個大錯誤。

「你只看到了對你不利的這一面,事實上你應該很清楚,當這一切都是為你服務時,那麼結果應該會是如何的美妙,准入制度當然並不完善,事實上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制度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我們發現准入制度有問題,那麼我們可以在後期進行調整,讓她慢慢變得完善起來,而不是像你這樣全盤否定,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李牧到現在還在為準入制度叫屈,這個東西是個雙刃劍,就看你怎麼去理解。

「現在我們討論這個已經沒有意義了,就算是我允許你推行准入制度,咱們的關係也不會恢複到以前,所以我這次來找你只有一個目的,我希望你能秉承騎士精神,和我進行一次公平公正的競爭,這樣不管咱們誰輸誰贏,咱們至少都問心無愧。」詹姆斯·布萊恩不廢話,直截了當提出自己的要求。

「詹姆斯,我得提醒你,我要的並不是問心無愧,我要的只是勝利,我們華人有句話叫成王敗寇,在這場戰爭里,只可能有一個勝利者。」李牧才不會上當呢,讓那什麼勞什子「騎士精神」去見鬼去吧,李牧只願意在勝利者的寶座上微笑,而不願意在失敗者的祭壇上痛哭。

「你可真是個坦誠的討厭鬼!」詹姆斯·布萊恩搖頭苦笑,他不怕偽君子,怕的是真小人。

「我把你這句話當做是對我的表揚,我最喜歡看到你這種對我咬牙切齒,但偏偏又無可奈何的樣子。」李牧現在才感覺到有一絲快意,你當初拒絕的時候不是拒絕的很乾脆嗎?來吧,放手一戰吧。

「得了得了,我們並不是敵人,你還是把你那些無恥手段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