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等等

別以為飛機飛上天就萬事大吉了,麻煩事兒還多著呢。

這和研究汽車不一樣,汽車只要剎車不出問題,在路上出了毛病最多就是趴窩,飛機萬一出了問題麻煩可就大了,人能活下來就算是上帝保佑。

主要問題還是集中在發動機上,這是飛機的心臟,只要發動機的問題都能解決,其他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發動機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發動機,是在Ⅱ型發動機的基礎上開發的,目前我們的發動機研究所下屬兩個發動機研究小組,一個負責汽車發動機的研究,一個負責飛機發動機的研究,下一步我們準備把飛機發動機研究小組分列出去,成立單獨的飛行動力研究所,這一部分我們預計大約需要25萬美元。」富蘭克林開出的價碼並不高,甚至遠遠低於李牧的心理預期。

研究所這個東西,主要是從無到有比較麻煩,只要有了一個研究所作為基礎,再發展出第二個並不困難,資金方面也會節省不少。

「沒問題,待會兒這筆錢就給你們打過去。」李牧在科研上從來不遺餘力,要多少給多少。

「還有一部分是我們的研發費用,這一部分沒有上限,首批資金我們預計大約需要30萬美元左右。」富蘭克林繼續要,和硬體設施相比,這一部分才是真正的無底洞。

「給你50萬,多出來的作為獎金髮出去。」李牧乾脆把獎金一併解決,這樣那些研究員們工作起來才有動力。

「另外我們還需要鋼鐵公司那邊的配合,我們需要重量更輕,強度更高的新型材料,目前我們能找到的最好材料是樺木,想要找到更好的估計很難,當然在這方面我們並不會放棄,如果能找到那當然最好,如果找不到,那麼我們就只能期待匹茲堡那邊有新產品出現。」錫伯杜·麥克米蘭更偏重技術,李牧的要求越來越高,錫伯杜·麥克米蘭身上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現在李牧這邊要什麼給什麼,那麼錫伯杜·麥克米蘭這邊就要拿出成果才行。

卡內基的生意一直在擴張,一年內先後有三座鍊鋼廠開工,又一個龐大的托拉斯企業正逐漸形成,不過卡內基·里姆鋼鐵公司最核心的特種鋼廠仍然位於匹茲堡。

「材料那邊我會打招呼,不過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全部都寄托在新材料的出現上,該做的基礎工作還是要做。」李牧在這一點上沒有把握,所以不敢打包票。

在李牧的印象中,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飛機好像都是木質的,所以材料在目前來說並不是制約飛機發展的關鍵性因素。

李牧很清楚最適合應用在航空上的材料是鋁合金,不過目前想弄出來鋁合金並不容易,在提煉純鋁技術出現之前,鋁並不能大規模生產,這種技術要到19世紀末才會出現,並且直接推動了梅隆家族的誕生。

19世紀末和現在其實也差不了多少年,想到鋁這種材料的重要程度,李牧決定要搶了梅隆家族的生計。

「富蘭克林,現在有一個新任務,去找一些化學家來,組成一個研究小組,我們要開始研究如何大規模生產鋁這種金屬。」李牧說干就干,反正這對於李牧來說,只是向駿馬實驗室注入一筆資金而已,其他方面都不用李牧擔心。

「好的沒問題,我回去之後馬上開始操作。」富蘭克林對這種技術也很感興趣。

其實「鋁」這種金屬早在1808年就已經被人發現,這麼多年以來,無數科學家前仆後繼,試圖能找到一種大規模生產「鋁」的方法,不過一直沒有人能成功摘取這項科學桂冠。

目前在針對鋁的研究上,法國人走在全世界最前列,法國人每年能夠生產750公斤鋁,這也是全世界「鋁」的全部產量。

想要大規模生產鋁也並不是很難,在原本的歷史上,查爾斯·馬丁·霍爾大學畢業後只用了幾年時間,就用熔融解析法得到了純鋁,李牧雖然不知道這個熔融解析法是怎麼操作的,但只要有錢,就算是用最笨的方式一點一點的去實驗,也終究能得到正確答案。

托馬斯愛迪生曾經說過:科研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但如果沒有這百分之一的靈感,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是徒勞無功。

這話說的不能說是錯,但有投機取巧之嫌,托馬斯·愛迪生這話一說,研究燈泡過程中的那幾千次試驗就都不值一提,他提供的那點靈感才是最重要的。

但問題是,就算是這點靈感,也不是托馬斯·愛迪生的原創。

如果不是尼古拉·特斯拉那種天才,那還是老老實實做實驗比較現實。

關於尼古拉·特斯拉,這個人已經是李牧的囊中之物,去年李牧就派人前往歐洲找到尼古拉·特斯拉,並且承擔了尼古拉·特斯拉上大學的所有費用,尼古拉·特斯拉已經承諾,畢業之後會直接前往美國為駿馬實驗室效力。

這是李牧隱藏起來的一個殺手鐧,只要擁有了尼古拉斯·特斯拉,那麼駿馬集團至少在幾十年之內不用擔心在技術上會受制於人。

為了組建大規模生產鋁的科研團隊,李牧再次向駿馬實驗室注資15萬美元,這同樣僅僅是啟動資金,之後李牧還會追加撥款。

中午,李牧在柯林頓城堡宴請富蘭克林和錫伯杜·麥克米蘭。

富蘭克林對於柯林頓城堡和沙灘俱樂部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興趣,李牧知道富蘭克林想要,承諾只要找到大規模生產鋁的方法之後,李牧會想辦法讓富蘭克林走朗克爾的老路步入政壇。

李牧現在手中的資源越來越多,富蘭克林要進入政壇,並不代表著郎克爾就要退出,就算是馬薩諸塞州騰不出多餘的參議員位置,李牧也可以把富蘭克林安排到夏威夷,去競選夏威夷州參議員。

錫伯杜·麥克米蘭這頓飯吃得則是食不知味,這會兒錫伯杜·麥克米蘭的心已經飛回波士頓,決定回到實驗室之後要大幹一場。

送走了富蘭克林和錫伯杜·麥克米蘭,李牧繼續在紐約合縱連橫,要完成對海斯的承諾。

海斯的優勢真的不大,雖然海斯在共和黨內幾乎沒有敵人,擔任俄亥俄州州長以後,一直以來的名聲也不錯,但問題就出在這個俄亥俄州上,俄亥俄州位於美國中東部五大湖流域,在美國國內,俄亥俄州幾乎沒什麼存在感,李牧對於俄亥俄州的印象來源於克利夫蘭騎士隊,問題是現在是19世紀,NBA連影都沒有,李牧對俄亥俄州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印象。

海思之所以能和詹姆斯·布萊恩、詹姆斯·加菲爾德競爭,和哈里森家族的支持有很大關係,如果沒有哈里森家族的支持,海斯估計連第一輪投票都挺不過去。

李牧雖然承諾支持海斯,但海斯面臨的形勢依舊不樂觀,想要擊敗詹姆斯·加菲爾德和詹姆斯·布萊恩,海斯需要有更多盟友才行。

李牧遊說的第一個人是J·P·摩根。

其實嚴格說起來,海斯的執政理念和J·P·摩根提倡的公平競爭有很多相似之處,這兩個人都善於妥協,都為人正直並且不失圓滑,都對腐敗深惡痛絕。

這麼看起來豈止是相似,他們簡直就是一個人。

「……我知道你一直想建立一個相對公平的社會體系,在目前的政治生態下,公平幾乎是絕無可能,就算是相對公平也很難做到,有利的一點是,州長先生願意為此進行嘗試,雖然這有很大可能性會失敗,但願意嘗試本身就是一次冒險,現在州長先生的權力還不夠大,這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李牧面對J·P·摩根的時候挑好聽的說,雖然從李牧嘴裡聽到「公平、正義」有點可笑,但這就是J·P·摩根一貫追求的目標。

「海斯先生……你認為他有可能勝出?」J·P·摩根顧慮重重,他並沒有看到海斯有贏的可能。

「不試試怎麼會知道呢,你知道的,共和黨近況不佳,其實不管是海斯還是詹姆斯·布萊恩,又或者是詹姆斯·加菲爾德,贏得最終勝利的可能性都不大,但相對來說,海斯已經是我們能找到的最佳人選,我們都不想輸,所以我們要團結一致。」李牧表現的鬥志昂揚,這恰恰是共和黨現在最缺乏的東西。

這兩年共和黨在面對民主黨時一敗再敗,誰都能看出共和黨的頹勢,但問題是很多共和黨人盲目樂觀,根本不認為民主黨有勝出的機會,哪怕民主黨的民調領先於共和黨,他們也認為共和黨將會輕鬆獲得勝利。

輕鬆獲得勝利已經不可能了,乾乾脆脆的輸掉更有可能,在南方,共和黨民調數據大幅下滑,即使是在傳統意義上的北方票倉,共和黨的得票率也開始出現波動,這一切都不是好兆頭。

民主黨現在抓住共和黨的貪腐緊追不放,民眾對於共和黨的忍耐力越來越低,如果共和黨現在不拿出一些盤外招,想贏得總統競選並不容易。

「你說的很對,但我現在還不能給你承諾,我想如果我能有機會和州長先生共進晚餐,那麼應該對於解決問題很有幫助。」J·P·摩根想深入了解海斯,不需要太長時間,一頓飯功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