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拉票

10月中,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在紐約舉行。

參加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人員一共有700多人,其中李牧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的選票大概為25票,他們因為政治上的極端保守和封閉,被劃規為共和黨中的保守派。

這實在是令人有點想不通,李牧一直以為自己是改革派,但沒想到在世人眼中,自己居然是個徹頭徹尾的保守派。

怪不得別人會這麼想,李牧向詹姆斯·布萊恩提出的兩個准入制度終究是傳了出去,而且傳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准入制度這種東西,代表著一個行業的極端排外,他們不允許任何新鮮力量加入,只想維持行業內的現狀,所以李牧被劃為保守派一點兒也不冤。

保守派就保守派吧,李牧並不排斥這個稱呼,事實上共和黨內和李牧抱有同樣想法的人絕不在少數,而且他們大多事業有成,擁有一定身份地位,如果能成為他們的代言人那也不錯。

作為馬薩諸賽州的共和黨代表,李牧參加了這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的中心思想是要決定出代表共和党參加第23任美國總統的競選人選。

經過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委員會的推選,一共有五人獲得提名機會,其中呼聲最高的是詹姆斯·布萊恩,緊隨其後的是海思和詹姆斯·加菲爾德,其他兩人純粹是陪跑,根本沒有勝出的可能,第一輪選舉後就被淘汰出局。

在第一輪投票中,勝出的果然是詹姆斯·布萊恩,緊隨其後的是詹姆斯·加菲爾德,海斯的得票最少。

第一輪投票過後,有一個星期的休息時間,一個星期後將會進行第二輪投票,有人在投票中能獲得50%以上的選票,那他就可以代表共和党參加總統競選。

第一輪投票結束當晚,李牧成為三位總統競選候選人競相拉攏的對象。

「詹姆斯·布萊恩先生邀請您參加今天晚上在柯林頓城堡舉行的晚宴……」嚴順拿了一沓子請帖,挨個向李牧彙報。

「可以,但是我呆不了太長時間……」李牧無法拒絕這樣的邀請,晚上很多共和黨人會齊聚柯林頓城堡,無論如何李牧也要去露個面。

「詹姆斯·加菲爾德先生明天想和您共進午餐……」嚴順接著念下一份。

「不,明天上午我要去接總統先生,告訴加菲爾德先生,明天上午我沒有時間。」李牧並不是推辭,確實是無暇分身。

李牧已經知道詹姆斯·加菲爾德對於「准入制度」的態度,和詹姆斯·布萊恩一樣,詹姆斯·加菲爾德對「准入制度」持反對態度,而且針對前段時間成立的美國軍火行業同業協會,詹姆斯·加菲爾德同樣不以為然,在詹姆斯·加菲爾德的助理和嚴順的第一次通話中,詹姆斯·加菲爾德的助理居然無理的要求駿馬武器公司解散美國軍火行業同業協會。

這樣的要求簡直是故意和李牧作對,李牧絕對不可能同意,美國軍火行業同業協會是一個民間性質的鬆散組合,根本不是行政命令可以解散的,而且現在的詹姆斯·加菲爾德也沒這個權利。

在李牧的印象中,詹姆斯加菲爾德好像在四年後會成功當選美國總統,不過這個倒霉的傢伙當上總統之後被人刺殺,最終便宜了當時的副總統阿瑟。

做事如此粗暴無禮,不講究方式,也怪不得詹姆斯加菲爾德會被人刺殺。

現在有了李牧介入,詹姆斯·加菲爾德還能不能和歷史上一樣成功當選還尚未可知,所以李牧沒必要和詹姆斯·加菲爾德虛與委蛇。

「拉瑟福德·海斯先生邀請你明天晚上共進晚餐……」嚴順在詹姆斯·加菲爾德的請柬上做備註,然後繼續念下一份。

「可以。」李牧這一次答應的很痛快,這三個人真有意思,邀請李牧的順序完全是按照得票多少的順序排隊來的,目前海斯的得票數最少,最值得李牧投資,同時海斯的贏面雖然看上去最小,但李牧很清楚,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海斯將會成為美國的第二十三任總統。

不過想從海斯這裡獲得承諾也不容易,對李牧非常不利的是,海斯是共和黨中有名的改革派,反對暗箱操作,反對政黨分肥,贊成文官制度改革,這一切看上去都和李牧格格不入。

不過李牧有信心和海斯達成一致,海斯或許是美國歷史上最懂得妥協的人,所以在1876年選舉中,爆發了美國總統選舉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爭議。

當時代表民主党參選紐約州州長塞繆爾·蒂爾登率先獲得184張選舉人票,而代表共和党參選的海斯只獲得了165張選舉人票,當時還有20張選舉人票懸而未決,而按照總統選舉制度規定,只要有人獲得185張選舉人票,那麼他將會贏得競爭。

當時即使是最看好海斯的人,都不認為海斯還有希望,包括海斯自己都認為自己輸定了,因為只要塞繆爾·蒂爾登再贏得一場選舉人票,那麼塞繆爾·蒂爾登就將成為美國第23任總統。

懸而未決的20張選票屬於四個州,其中三個是南部州,包括佛羅里達州、南卡羅來納州、以及路易斯安那州,最後一個州是西部的俄勒岡州。

南部州一向是民主黨的傳統票倉,塞繆爾·蒂爾登只要在這三個南部州中贏得任何一個,那麼共和黨就將輸掉一切。

這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民主黨和共和黨都聲稱自己的黨派贏得了勝利,為了消除爭議,國會成立了一個選舉委員會,用來裁定最後的勝負。

選舉委員會共有15人組成,其中七人屬於民主黨,七人屬於共和黨,最後一人是當時沒有任何政治傾向的獨立大法官。

感覺自己已經勝券在握的民主黨此時終於連出昏招,將那位獨立大法官選成了代表民主黨的參議員,這下給了共和黨把柄,獨立大法官被迫辭職,由另一位大法官替補進入選舉委員會。

因為獨立大法官雖然目前不屬於任何黨派,不過他之前是共和黨成員,所以選舉委員會的最後裁決是,懸而未決的20張選舉人票都屬於共和黨,共和黨從而以185票對184票一票險勝。

對於這個結果,已經準備慶祝勝利的民主黨絕對無法接受,當時險些爆發了第二次南北戰爭,此時還是展示了自己卓越的外交手腕,以從南部州逐步撤軍為條件,勉強說服民主黨接受了這個結果。

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海斯是個不走尋常路的傢伙,只要能贏得最後的勝利,他可以和任何人做交易,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他的籌碼,區區的一個「准入制度」,應該不在話下。

雖然已經決定了自己的選擇,但李牧還不能表現得太急迫,適當的讓海斯冷靜一下更符合李牧的利益,所以李牧不打算一上來就把所有的底牌都亮出來,看看海斯人家多聰明,全世界都認為他輸定了,結果人家在最後一秒來了個驚天大逆轉,這樣的勝利才值得銘記。

當晚的柯林頓城堡,都張燈結綵人聲鼎沸,所有共和黨人歡聚一堂,熱烈慶祝第一次投票順利進行。

李牧作為紐約的地主之一,雖然在宴會上出現的時間並不長,但卻成為宴會的焦點之一。

幾乎所有的共和黨黨內大佬都會和李牧來聊幾句,這也算是一種安撫,今天李牧在選舉之前下錯了注,但李牧代表著共和黨的未來,手中掌握著別人無法企及的強大實力,和這樣的人不交好,還有什麼樣的人值得交好呢?

李牧表現的成熟穩重、幽默風趣、而且「知識淵博」,不管是面對保守派還是激進派,又或者是改革派,李牧都能和其談笑風生。

提起這個知識淵博,這要感謝21世紀的網路,21世紀的人根本無法理解以前人們的見識有多麼的貧乏,有研究表明,在21世紀,一個人在網路上每天了解到的資訊,大概是網路出現之前,一個普通人在50年內了解到的資訊總合。

類似李牧這樣的宅男,他腦子裡的知識,幾乎相當於在場所有人知識的總和,所以也就不難理解,李牧為什麼會如此的受歡迎。

關鍵是李牧並不吝嗇分享自己的知識,面對商人,李牧可以和他聊一聊流水線,聊聊科學管理,聊聊統分統籌。

面對政客,李牧可以和他聊一聊妥協的藝術,聊聊門戶開放,聊聊政治和經濟之間的關係。

面對軍人……

好吧,宴會廳里沒有軍人,這是一個共和黨人的聚會,不可能有軍人出現,美國憲法規定,軍人可以有投票權,但是不能有政治傾向,從軍期間不得加入政黨,所以即使是威爾那樣支持共和黨的軍人,也不能明目張胆來參加共和黨人的聚會。

詹姆斯·布萊恩看樣子是感覺自己已經勝券在握,在他心中,李牧的重要性正在逐步降低,宴會進行到一半,詹姆斯·布萊恩主動找李牧攀談。

「里姆,作出決定了嗎?只要你放棄你的准入制度,那麼不管你提出任何要求,我們都可以坐下來慢慢談。」詹姆斯·布萊恩喝了不少酒,腦門兒都已經泛紅,不過依舊保持著清醒。

「詹姆斯,你知道的,准入制度勢在必行。」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