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核心

總的來說,李牧現在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話語權,但還不是規則制定者,只能算是規則的執行者,或者好一點的話,可以算得上是規則的維護者。

想成為規則的制定者可不容易,就美國國內來說,雖然駿馬武器公司已經達成了事實上的壟斷,但想要制定軍火行業的規則,駿馬武器公司還不夠資格。

想要成為某個行業的規則制定者,只在國內佔據壟斷地位遠遠不夠,駿馬武器公司還需要再發展個十來年,至少要達到標準石油那種程度,才有資格幻想下成為規則制定者。

標準石油在美國國內是毫無爭議的巨無霸,放到國際上,標準石油也同樣沒有對手,所以標準石油在石油行業內的地位比駿馬武器公司在軍火行業內的地位高得多。

在石油這方面,美國具備歐洲所不具有的天然優勢,目前全世界的石油大多產自美國,在巴庫油田剛剛開始開發的情況下,歐洲只有羅馬尼亞出產石油,而且油田的規模普遍都不大,所以標準石油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自然具有一定的話語權。

如果有一天,駿馬武器公司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軍火公司,那麼駿馬武器公司打個噴嚏,全球軍火市場都會抖三抖,到時候話語權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

全球最大什麼的,短期內就不要想了,有英國人從中作梗,駿馬集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至少要等美國的國際地位超過英國,由英法主導的殖民體系被打破之後,駿馬集團才有希望成為全球最大的軍火公司。

這麼一想,還真讓人有點絕望,據李牧所知,美國人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才達成這一目標,這輩子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情況大概仍然不會樂觀。

好在有李牧這個變數在,李牧的存在就是最大的BUG,只要李牧堅持不輟的遊說,持之以恆的向華盛頓施加影響力,說不定能把這個過程提前個十幾年。

當然啦,李牧也可以更極端一點,如果李牧能早幾年把阿瑟,或者是本傑明·哈里森推到總統寶座上,那麼這個過程肯定會大大加快。

相對來說,第二個辦法更加現實,也更加符合軍火商的秉性。

李牧現在就是在打預防針,想要說服美國國會,首先要說服自己身邊的同伴,要是連身邊的同伴都不支持李牧的想法,那李牧也不用痴心妄想得到更多。

「先生們,我們都希望美利堅合眾國變得更強大,最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都能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想想看吧,我們將會主導一個新時代,制定一個新的遊戲規則,主導新的國際關係,讓世界在我們的規則下運行,還有什麼能比這更有挑戰呢?」李牧不在乎被人劃歸為鷹派,鷹派就鷹派吧,總比鴿派來的好聽。

美國人很喜歡把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具象化,比如激進的人就用「鷹」來形容,保守的人自然就是「鴿子」,同樣的道理,民主黨就是驢子,共和黨就是大象,俄羅斯人是黑熊,華人則是惡龍等等等等。

這樣形容其實也不錯,只不過主觀意識太多,有時候難免不夠貼切,比如華人,為什麼是惡龍呢?難道神龍就不行嗎?

現在的美國人肯定不會這麼認為,在大多數美國人心中,華人的形象更像是夸特馬,能力並不遜色於價格昂貴的阿拉伯馬或者是純血馬,但價格更實惠,用起來也更方便。

這恰恰也是李牧一直以來想要樹立的華人形象,想要在一個白人世界裡生活得更加舒服,就不能具備太多的攻擊性。

至少要讓美國白人看上去沒有攻擊性。

「沒錯,我們要做規則的制定者,讓那些該死的英國人知道,我們美利堅不是好惹的。」謝爾曼最先被李牧煽動起來,在這方面,謝爾曼和李牧已經達成統一戰線。

不只是軍火商需要戰爭,軍人同樣需要,軍火商需要戰爭來獲得利潤,軍人則需要戰爭來獲得功勛,所以李牧沒費多大勁兒,甚至連準備好的美元都沒有花完,就和謝爾曼找到了足夠多的共同訴求。

尤利西斯·格蘭特為什麼能當總統?

還不是因為在內戰中積攢的聲望,而且還讓尤利西斯·格蘭特連任了兩屆,下一個達成這一成就的應該是艾森豪威爾。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哪怕是當了將軍,也未嘗不想更進一步,有尤利西斯·格蘭特的珠玉在前,一切皆有可能。

「很不錯的想法,但是里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要做到這些,我們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本傑明·哈里森還沒喝大,本能地開始衡量得失。

政客的腦迴路和常人肯定也有所不同,普通人聽到一段具有煽動性的言辭,要麼是欣喜若狂,要麼是不屑一顧,只有很少人能保持冷靜,政客不管別人說什麼,首先要衡量的是合不合算,自己如果參與進去,能不能在中間撈到什麼好處,進而把好處最大化。

「或許我們會付出很大的代價,但不管多難做的事,總要有人肯去做才行。」李牧沒有直接回答,瞬間化身人生導師。

這種話糊弄普通人可以,糊弄政治家很明顯還不夠,所以本傑明·哈里森笑得很惡劣,根本不為所動。

「里姆,如果是你,你想從哪裡下手?」謝爾曼不和李牧談人生理想,這傢伙的血液肯定每時每刻都是沸騰的。

「西班牙。」李牧給出正確答案。

「我以為你會說日本。」伯恩賽德知道李牧和日本政府這段時間的那點齷齪,他當初可是見識過李牧是怎麼對付艾尼斯的,所以對李牧的選擇有點驚訝。

「為什麼是日本呢?日本有什麼?滿山遍野的窮人和一無所有的天皇,我敢保證,天皇要是想在晚飯後喝一杯都要咬咬牙才行,所以現在的日本對於我來說毫無誘惑力可言,西班牙則不一樣,西班牙正處於內戰中,實力衰弱的厲害,只剩下一個空殼子,他們甚至連古巴人都打不過,用我們華人的話來說,柿子要撿軟的捏,所以不選擇西班牙,難道選擇英格蘭嗎?」李牧不是不想找日本人的麻煩,只是習慣於把自己的目標隱藏起來。

現在的日本確實不是個好對象,就算是把天皇推翻又能怎麼樣呢,除了日本國內的勞動力,日本對於美國沒有任何價值可言。

李牧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日本移民,其實相對於華人來說,日本人要是狠下心來,裝孫子比華人裝的像,想想看,日本人拿刀捅自個都不帶眨眼睛的,這個民族有多可怕。

李牧對付日本是想零刀割肉,不管日本人怎麼折騰,只要有緩過神來的跡象,李牧就會想盡辦法,把日本人的希望通通抹殺,這麼多折騰幾次,估計日本人的「明治維新」也就無疾而終了。

「英格蘭,哼哼,遲早有一天……」謝爾曼估計也知道,就美國的這點家底兒,和英國人沒法比,所以豪言壯語無論如何也說不出來。

「西班牙確實是個好對象,但問題是我們沒有理由。」朗克爾總算還有點學者的正直,和面前的這幫殺才聊天,總是那麼的格格不入。

「沒有理由很簡單,我們可以製造一個理由,我們要的是結果,不是過程。」李牧可不講什麼程序正確,只要能達到目的,程序正確不正確誰在乎呢。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這麼干對李牧比較有利,如果換一種方式,「程序正確」當然就是必須要遵循的真理。

朗克爾雖然眉頭緊皺,但並沒有說出任何反對的話來,自從當選參議員之後,朗克爾的底線也在不斷被刷新。

「如果打開地圖,我們就會發現,太平洋對我們太重要了,甚至我們現在就可以說,太平洋關係到美利堅的核心利益,所以我們必須把太平洋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樣我們才能在國際事務中展現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李牧從側面說明對西班牙動手的必要性,當然添油加醋是在所難免的。

這年頭的太平洋,遠沒有21世紀那麼重要,客觀上說,大西洋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

不過大西洋被英國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美國就憑海軍的那點破銅爛鐵,根本無力挑戰英國的海上優勢,所以大西洋現在美國什麼事兒,就算美國人饞死,也要承認英國人在大西洋上的實力。

「現在說這個還太早了點,我們的核心利益在美洲,未來太平洋可能很重要,但現在並不是。」本傑明·哈里森反對李牧的判斷,這倒不是故意找茬,只是正常的辯論。

哪怕是朋友之間,關係也是親疏有別,有競爭是很正常的。

現在李牧的這個小圈子,是以李牧為中心建立起來的,不管是陳國芳,還是朗克爾,又或者是伯恩賽德,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內有一定的影響力,李牧能看出這些人的前途,本傑明·哈里森自然也能看得到。

哪怕是再小的一個圈子,也會有一個明確的核心。

就目前來說,李牧他們幾個人,肯定是以李牧為核心的,但本傑明·哈里森未必就沒想法。

李牧不反對這種競爭,只要是正常的競爭,李牧甚至是鼓勵的,至少那會促使圈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