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兩件奇葩事

外務省依舊占著原本尚書六部的地方,不過卻不是五年前的舊衙門了。

去年剛剛建成的外務省大院足足有原來三個六部衙門那麼大,而原本的六部則是搬到了東華門外,各起一衙,分佔九個單獨的衙門。

沒錯,九個。

在改制之前職能已經被東西兩府瓜分的差不多,只當擺設的工、戶、吏、刑、禮、兵六部,經過五年的重新調整,不但重新成為朝政中堅,而且隨著大宋越來越多緊密的內外聯繫,逐漸區分形成了現在的九部。

這其中,原來的刑部動作最大,分成了:

刑獄部,主管全宋的偵緝案件,捕後收押;

律部,主司大宋律條的修改完善及案犯審判;

監察院,與原來各州巡按合併,主理獄部各級衙門的案件審查、報捕等務;

戶部,則是把財權徹底交由三司,又一分為三,分為戶籍、戶政兩部,各其司務。

如今,大宋的變化不單單只是官面兒上越來越細化的分工,越來越高效的施政,百姓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更是數也數不過來。

比方說農戶。

大宋現在的春稅兩稅加一塊已經降到了半成都不到的地步,去歲戶籍統計的結果,無產佃戶在全宋的比例不但沒有增加,反而略有減少。

雖然只是微乎其微的少了那麼一點點,可是這足以說明,大宋的土地正在逐漸的回到農民手中,保證了最低層民眾的穩定。

而城鎮百姓們也發現,隨著日子越來越好,物產越來越豐富,雖然百貨物料在不斷上漲,但是,像米面油布這些基本生活所需卻是漲的最慢的,也是相對來說最便宜的。

說白了,物價在漲,收入也在漲,但只要不過於追求奢侈,吃飽穿暖卻是比從前容易得多。

不管城民,還是農戶,只要有房有地有手藝,小日子過的都還不錯,且小有盈餘。

就算無房無地的,只要肯出力,也一定餓不死。

遇上天災人禍,卻是也不再像從前那般心裡沒底,手上發慌了。

……

說句心裡話,縱觀人類幾千年的發展史,中原漢人的百姓絕對是最可愛的百姓了。

從古至今,他們心裡有家國,有包容,有擔當,只要有口飯吃,只要勞動還能讓生活過的下去,從不會心生貪婪,索取更多。

這五年改制,付出最多的其實就是他們,若不是百姓們積極配合從無二話,唐奕自認改制不會如此順利。

出得皇城,看著街面上的如織人潮,唐奕莫名生出一種幸運之感。

如今大宋改制已經施行過半,若無意外,不出十年,新政鞏固,一個真正強盛的、傲然於世的大宋,將無敵於天下。

可是,功勞在誰呢?

是他唐奕嗎?

不是。

說到底,是先帝趙禎給了他底氣,是老師和賈相爺這些人給了他支撐。

還有就是,大宋的百姓給了他一個空前絕後的改革環境。

……

樂呵呵的進了外務省大院,卻見……

卻見文扒皮和章惇寒著個臉正站在門口等著他。

「怎麼了這是??」唐奕下心好奇。

這一老一小可是名聲在外,加上一個唐正平,號稱大宋三張嘴,是萬國諸邦又愛又恨的角色。

只要一出家門,那絕對是各國使臣最為追捧的,比他唐奕拉風多了。

可是,今天看這臉色怎麼不太對啊?

「兩件事!」

文彥博足足等了唐奕一上午,本就不太痛快,加上這兩件事確實讓文扒皮不太舒服。

「第一件,西薩克斯派了青年學子團,特地遠赴萬里參加大宋下一科的舉試。」

「噗!!!」

唐奕直接就噴了,這話聽著怎麼這麼彆扭呢?

西撒克斯?

學子團???

還特么參加科舉?能不能別鬧?

西撒克斯才普及漢學多長時間?這就有底氣派人來考科舉了?

唐奕無語苦笑,「這事好辦!」

「也別讓他們考了,以朝廷名義頒一個榮譽舉子的頭銜給他們就得了。」

一攤手,「別說他們考不上,就算考上了,西撒克斯也非宋地,也沒法給他們官做啊!」

「呵呵。」沒想到章惇聞罷,乾笑兩聲。「要是這麼好打發,也就不用找你了。」

「你自己看去吧,都在那個屋裡呢!」

唐奕一皺眉頭,狐疑的順著章惇所指走了過去。

隔著玻璃窗那麼一看,嚯,人還不少,足有十幾二十來號人。

一個個膚白髮黃,高鼻碧眼,長衫馬褂的扎著璞頭,要不是長的一張白人臉,還真挺像那麼回事兒。

再一細看,唐奕又看出點名頭來。

只見每個人的長衫之上,胸前的位置都有一個漢寫的「王」字,就像觀瀾書院的儒生有「觀瀾」二字一樣,這顯然是哪家書院的統一著裝嘛。

「王……」唐奕喃喃自語。「沒聽哪家書院胸前刺繡是『王』字啊?」

「王……」

「這個『王』……」

「靠!!!」想著想著,猛的一驚。

「王介甫!?」

「這……這……」瞪圓了眼珠子,一臉的見鬼。

「這不會是王介甫的弟子吧??」

「正是!」文扒皮點著頭,別提多膈應了。

「王介甫」這個名字,只是心裡想想就特么犯忌諱,現在可好那孫子跑到歐羅巴去了也不消停,弄回來一群黃毛弟子。

日!!

唐奕也納悶兒了,王天真怎麼到哪兒都不消停呢?

「他想幹嘛?」

文扒皮回道:「就是不知道他想幹嘛!」

拗相公就是拗相公,當不成相公,那也是足以讓文彥博忌憚的人物。

正是猜不出王天真無端端的弄回一幫洋學生是何用意,文扒皮才不高興。

要知道,文彥博可不是唐子浩,當初差點讓那孫子坑死,他是絕對不允許有他文彥博的朝堂上再出現「王介甫」這個名字的。

「他不會是……」沉吟片刻。「他不會是想回京,派一群黃毛學生來找存在感吧?」

「多半是!」章惇篤定。「要是沒這幾個弟子,京城之內恐怕都忘了有王安石這個人了。」

唐奕沒搭言,這些年忙裡忙外倒是真把王天真忘到腦後去了。

「算了。」唐奕一嘆。「既然是介甫的學生,總不能就此打發了,那就讓他們考吧!」

從心底里,唐奕對王安石還是有一些虧欠的。

畢竟是響徹古今的人物,卻因為他成了西薩克斯的教書先生了。

……

其實,唐奕也好,文扒皮也罷,都想多了。

王安石派學生進京趕考,確實有曬存在感的意思,但卻不是為了回京。

頂多算是要個面子,讓唐奕知道,他王安石走到哪兒都是無敵的存在。

至於回京……

呵呵,唐奕和文彥博是沒看見老王在西薩克斯過的是什麼日子。

說句不好聽的,讓王天真回來,他都不一定回來。

老哥在西撒克斯美著呢,從國王到百姓,就差沒當神一樣供著他了。

當初唐奕一頓嚇唬,說歐洲這個不好,那個不行,等王天真一去……確實不好。

但是你別忘了,那可是王安石啊,這貨心大的程度僅次於唐奕。

不好,我可以讓它變好。

沒有條件,咱們可以創造條件,他是誰啊?

天老大,地老二,唐子浩老三,王安石怎麼也得認個第四吧?

五年光景,靠著他王安石在大宋的人脈,還有那張能把文扒皮忽悠瘸的好嘴,生生把西撒克斯弄成大宋第二了。

整個歐洲,大宋佔領區內都在施行漢化,可是漢化最徹底的地方,卻是西撒克斯這個盟國。

原因在哪?

蓋因西撒克斯有一個王安石。

就是這麼牛!

狼行千里吃肉,王天真忽悠起歐洲人來一樣無敵。

當然,這些唐奕都不知道,只當這就是一幫來給王安石站台的小年青。

至於考科舉……

呵呵,唐奕心說,老子當年都苦讀了十來年,你們憑啥啊?

漢話說的都不利索,就想考進士?真當大宋沒人了啊!?

「還有什麼事?」

「還有……」文扒皮一挑眉頭。「比這更邪乎!」

「什麼事啊?」唐奕無語。「大遼攻宋了?」

「那倒不至於。」文彥博也不賣關子了。「塞爾柱派使入宋。」

「與大遼聯合上表,希望聯合大宋,三面出擊,瓜分東羅馬。」

「噗!!!!」

……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