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兩個老小孩

趙禎的永昭陵,位於開封正西,約三百里的位置。

這個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正常來說七日可達。

不過,帝柩入陵,聲勢浩大,且夏季風雲難測,提前月余出京,就是怕路上遇到什麼意外,耽誤了八月十五下葬之期。

不過還好,這一路順利的很,等趙禎靈柩到永昭陵之時,尚有一個多月的空餘。

……

這段時間,唐奕除了在闕台陪靈,倒是和范老爺找到了別的事情做。

……

蓋因帝陵所在已出京師範圍,師徒二人難得有機會到鄉間走訪,看看最真實的大宋百姓生活。

……

而今天出來的,不光是唐奕和范仲淹二人,賈相爺見這一老一少見天兒的往出跑,這回卻是沒忍住,非要跟著。

於是,兩老一少於夏日漫步田間,倒不失幾分愜意。

唐奕的印象中,還是鄧州的時候,有過幾次與師同行造訪桑農的記憶,這一晃,卻是已經十六年的光景了。

「您老沒事兒的時候就應該多出來走走,對身體好。」

鄉間野道連空氣都是甜的,讓唐奕有些沉醉。

對此,范老爺卻是一點都不感冒,帶著訓誡冷然開口,「該多出來走走的不是老夫,是你小子!」

唐奕不知道,范老爺這些年可是十分注重養生的,在回山那個地方呆著,景緻氣息可一點不比這裡差,而且……

三五不時,范老爺也會到周邊農田走動,從未故步自封。

賈相爺麻桿兒似的晾在一邊,心說,這爺倆故意的是吧?盡說些他插不上嘴的閑話。

沒話找話,卻是硬插進來。

「哪有閑心讓你們師徒野遊?」

撇了一眼唐奕,「老夫可有言在先,你把蕭家的人趕回去這一點老夫很欽佩。」

「但是,親下遼陽,老夫可不同意!」

「你小子現在身份不同,一大幫人都指著你呢,不可擅自遠行!」

唐奕聞之苦笑,「我也是沒辦法啊!」

范仲淹顯然也被老賈的「生插」吸引,略有沉吟,「子明這回說的卻是沒錯,你不能輕易離京,況且去的還是遼地。」

「什麼叫這回說的沒錯?」

一點不出所料,沒超過三句,兩個老頭兒又要往抬杠的方向走。

「老夫一直說的沒錯!」

「是是是是。」范老爺心情大好,沒工夫和他吵著玩兒。

轉頭囑咐唐奕,「聽子明的,你不能去。」

「我也不想去。」唐奕一陣無語。「我那岳丈的為人相爺與老師又不是沒有耳聞,當奕願意去受罪?」

「可是,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不去不行!」

賈昌朝則道:「你去不去其實結果都是一樣,何必呢?」

「不一樣。」唐奕搖著頭。「我不去,那就只能靠時間慢慢的把遼陽同化與大宋。」

「可是,既然已經決定要攻略遼陽,招降蕭家,那還是我去一趟,儘快解決的好。」

「……」

「……」

兩個老人家都不說話了,唐奕說的無可厚非。

「你是怕耶律洪基?」

「嗯。」只見唐奕點頭。

遼陽住進了宋兵,耶律洪基早晚會知道的,他不會坐以待斃。

抬頭望天,沉重一嘆,「遲則生變啊!」

范仲淹與賈昌朝對視一眼,皆知唐奕這是非去不可了。

……

既然勸不住了,那索性看開些。

范仲淹道:「也好,正好你路過遼河口,把閻王營的那點爛事兒一併解決了。」

「對!!」

賈相爺今天難得的與范老爺第二次達成了共識。

「莫讓楊懷玉和石全福兩個再鬧下去,動搖軍心!」

唐奕笑,「動搖軍心還不至於,他們應該有分寸。」

「不過,奕倒覺得,他們兩個現在……挺好。」

「哦?」賈昌朝一疑。「怎麼個好法?」

「相爺不覺得,閻王營里有楊懷玉這樣的猛將,有石全福這樣穩重之人,再加上王子純從中調劑,簡直就是絕配嗎?」

「……」

賈昌朝不說話了,低頭沉思。

楊懷玉勇武有餘,機智不足,掌千人兵陣是為良將,但掌數萬之軍,卻非良帥。

但是,加上一個王韶則有不同。

王韶心思縝密,足智多謀。他與楊懷玉配合,一人可為劍鋒,殺氣森然,掌軍塑魂;一人可為劍柄,圓潤適中,指哪兒打哪兒!

原本賈相爺以為,此二人合璧,閻王營大局可定。

不過,現在唐奕說要加入一個石全福,老賈發現,倒也不是不行。

楊懷玉和王韶雖然好,可是幹勁有餘,持重不足。

王子純還是太年輕,難免有衝動欠思之時,那這個時候……

石全福……

石全福可為劍鞘,藏鋒納劍,以免自損。

「好,我看行!」

看向范仲淹,「你覺得呢?」

范仲淹沉吟了一會兒,「行是行,不過……」

「怎麼安排??」

「如王子純之策,石全福也終是領兩小軍的軍頭,是楊懷玉的下級,算不上三人搭夥兒。」

「這個簡單。」

唐奕絲毫沒當回事兒,「能給他安插的位置太多了。」

「將來無論軍制,還是官制,細化分工都是必然,不如就讓閻王營改個徹底,再添一參將之職便是。」

「……」

兩個老人家算是服氣了,這小子不光想像力天馬行空,干起事來也是天馬行空,說添一職就添一職,想都不帶想的。

不過,二人也開始期待起來。

軍制大改的細則唐奕與他們講過,二人也很想看看,把作戰、政工、訓練、參謀、後勤、裝備、兵種多元化都細分開來之後,到底能形成什麼樣的戰鬥力?

……

……

說著話,前方的大片農田卻是吸引了三人的主意。

與別處不同,地里種著的,赫然是新糧種——玉米。

正值七八月交,高高的玉米杆子結了棒兒,卻離成熟尚有時日。

唐奕忍不住跑到地邊兒,扒開一個玉米棒子細看。

「不錯,還算飽滿。」

但是,看著只有大半個巴掌大的小梆子,又砸吧著嘴道:「就是這棒子小了點兒。」

又往田裡瞅了半天,「種的太密了,長不開。」

范仲淹看著弟子忽然成了農事行家,不由發問:「種的密也不行?」

「不行。」唐奕搖著頭。「這種莊家,一步之內最多種三顆成苗為佳,種的多了,反而影響收成。」

偏頭看向不遠處的農莊,「莊上的農戶顯然有點貪多了,以為種的多收的就多呢。」

老賈則是靠上來看著唐奕扒開的玉米棒子,「這是美洲原種?」

「怎麼不是涯州一號?否則棒子還能再長三寸!」

唐奕道:「涯州一號不耐旱,此地水源不足,卻是不太適宜。」

「……」

好吧,這回輪到范老爺插不上嘴了,兩人說的他一點沒聽懂。

「你們等會兒。」

「什麼是美洲原種?什麼又是涯州一號??」

唐奕急忙解釋,「美洲原種,就是祁雪峰他們從美洲帶回來的玉米種子,耐旱澇,不挑地。」

「不過,結棒比較小,產量也一般。」

「而涯州一號,則是咱們大宋的農戶把不同地區的美洲原種,根據不同特性,交差授粉,人工培育出來的一種新式玉米。」

「產量比美洲種高上不少,不過尚有缺陷,有的地方種不了。」

「哦。」范老爺聽明白了。

忍不住大讚,「不錯,你們涯州這個事兒乾的好,功在千秋!」

「哼……」

哪成想,賈相爺冷哼一聲,「這算什麼?」

「你是沒機會看著了,涯州不光在培育涯州一號玉米種,還有稻米種子,番薯改良,小麥新種。」

「用不了幾年,新種問世,到時你再看,必驚得你這老貨話都說不出來。」

「真的假的??」范仲淹不信。

在他眼裡,缺糧都缺成習慣了,要真如賈子明所說……

「那還不錯,說明你老賈在涯州沒白呆。」

唐奕一陣撓頭,賈相爺這牛皮吹的……

有點過了。

哪有那麼容易?

就說雜交水稻吧,這玩意高產的可怕,但是唐奕也只知道是從野稻之中找雌雄同株的進行雜交。

但是,也僅限於此,連個方向都算不上。

涯州的試驗農已經鼓搗了好幾年了,也沒弄出個頭緒,是真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