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涯州你好

看在上個月蒼十萬更了十四萬的分兒上,這個月就別催更了。

讓我緩緩!保持一天四千可好?

知道你們急,我看著也急!!

還有就是,明天可能……

唉!

……

堂堂大宋宰相,雖說是貶到涯州來的,但是特么也別拿豆包不當乾糧啊!

富弼確實為人忠厚,可是連個接船的人都沒有,有點說不過去。

富相公漲紅著臉又等了半天,連個穿官袍的都沒看見,倒是有幾個衙門裡的差役從身邊走來走去。

可顯然也不是來接富相公的,而是在碼頭維持秩序的。

得……

看來是沒戲了。

富弼心說,吳春卿不來接他,那他就自己去唄,倒要看看,吳老頭兒見了他是怎樣的說辭!

逮過一個衙差,富弼還算客氣,「敢問差官,府衙怎麼走?」

差役正忙著,不過見問路的老人家面相不俗,不是讀書人,就是大貴之家出身,且問的是府衙,也不敢怠慢。

恭敬回道:「進城沿主街一直走到頭,即是府衙所在。」

「不過,老伯趕的不巧,今日府衙那邊應該是沒什麼人。」

「若是報案,或者找人,怕是要落空了。」

「嗯?」富弼眉頭一皺,心說,這麼大個城池府衙居然沒什麼人??

登時責任感就往上涌,暗責一聲:吳春卿到底是怎麼幹事的!?

立馬板起臉色,「吳育現在何處?」

衙差一怔,更加確信這位爺來頭不小,竟可直呼吳相公的名諱。

「吳相公此時正在碼頭東面。」

好吧,一聽吳育也在碼頭,還特么不來接人,富弼更是惱火,不等衙差說完,調身就走,摸准方向,朝東面行去。

……

……

還好,碼頭雖然人多,可是吳育所在並不難找。

因為,前面碼頭已經被官兵給圍起來了,一看就知道吳相公在此。

富弼先是遠遠看著,冷哼一聲,吳老頭兒架子還挺大,見帶著官兵維持秩序之人他也認識,便背起雙手,四平八穩的行了過去。

「咳咳!!」到了近前,清咳兩聲。「吳育何在?」

領頭那人正在指揮官兵別讓百姓靠近東碼頭,本就焦頭爛額,耳邊突兀的一聲,令其更是煩躁。

「吳相公忙著呢,沒空搭……」

話只說了一半兒,就見富相公一臉嚴肅的站在他跟前。

「哎呦喂,您老來了啊!」

范純禮一聲怪叫,轉的那叫一個快。

「您瞅瞅這事兒弄的,還說一會兒這邊完了,就派船去外海接您呢。」

富弼臉色一黑,心中吐槽,你們還知道老夫要來啊!

嘴上也不忘揶揄,「臭小子,越來越沒規矩,回頭告與汝父,看范公如何收拾你!」

「嘿嘿……」范純禮賤賤的笑著。「富相公哪是那種人呢?從小到大,就您老最善,最疼咱了。」

富弼聞之也是笑了起了。

許是自己太過刻板,就偏愛那些活潑的孩子,這批小輩之中,富弼最喜歡的還真就是范純禮。

笑罵一聲,「端是貧嘴。」

隨之又轉入正題,「吳育人呢?你們這是……」

「哦……」范純禮這才想起還沒通知吳相公,富相公到了。

「吳相公在那邊正忙,您……」

話沒說完,卻是跑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人沒到,脆生生的聲音卻是先到了。

「三哥快來,要開始了!」

好像根本沒主意到范純禮身邊的富弼,玉手一探,很自然的拉起范純禮就走,根本不顧什麼男女有別。

范老三促不及防,只得順著少女的勁頭兒往前走。

「秀秀,你慢點。」

又覺怠慢了富弼,回頭招呼,「您老隨我來。」

玩味的看著二人,富弼心說,這應該就是賈子明的女兒賈秀秀了吧?

看著二人如膠似漆,竟生出一股惡趣味來……

這要是傳回京城……

估計范老爺和賈相爺,有得吵嘍。

……

也不覺不妥,邁步跟著二人朝里走。

雖然剛到,可是所見所聞讓富弼也看出來了,涯州遍地黎儂,民風開放,與中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

沒走多遠,就見一大群人圍在一處,儘是熟人。

有老賈家裡的六公子,有觀瀾民學的一眾面孔,還有治河功臣沈存中。

當然……還有吳育。

此時,吳春卿正撅在一張桌案之前,一門心思的盯著面前的一個怪東西。

不等,范純禮開口,富弼己因怠慢之氣而清咳兩聲,只等吳育回頭,看看這老貨是何表情。

可是……

富相公又被無視了。

吳育根本沒聽見,還盯著民學的年輕人們擺弄著桌上的東西。

富弼這個臊啊,連范純禮都看不下了,湊到吳育身邊,「吳相公……富相公到了。」

「嗯……」

嗯……??富弼心說,什麼叫「嗯」!?

范純禮又道:「已經上岸了……」

「先送富相公回宅歇息……」

「……」

「就在您身後呢。」

「哦??」吳育終於回魂兒了,回頭一看,真是富弼。

結果蹦出一句:「且先等會兒,忙著呢。」

「……」

「……」

富弼這個氣啊,心說,吳春卿啊,吳春卿,越活越回去了!

他哪裡知道,吳育現在別說是接富弼了,如若把富弼扔海里眼前這物件就能成功,吳老頭兒會毫不猶豫的一腳把富彥國踹下海。

因為,正如唐奕所說,眼前的這個東西,不但傾注了觀瀾民學相當一部分人的十幾年心血。而且真的是能改變時代的好東西。

它叫……

有線電報!!

……

……

沒錯。

就是這麼個說難不難,說簡單,卻也難之又難的東西!!

有唐奕的理論基礎,有線電報就不難,無外乎,電能、銅線、電磁感應器,三樣兒東西就能造出有線電報。

但是,就是這看似最簡單的三樣東西,整整難了民學的人十幾年的時間。

電能。

好說,後世的人幾乎都知道,切割磁力線可以產生電子流動。

可是,要說明白這個道理,要搞懂正負極,甚至直流還是交流,就浪費了唐奕相當長的時間。

銅線。

也好說,大宋解放了金屬貨幣,發行紙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銅金屬的稀有程度。

而用銅來拉絲製線,自古就有,且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大規模的製造也非難事。

但是,絕緣又成了問題。在橡膠沒有應用之前,根本沒有適合應用的絕緣外皮。

其實橡膠也不行,因為其特性不耐高溫,且易老化,但是作為導線的基本要求還是夠了。民學的人只能是先用著,以後再繼續尋找替代品。

還有就是電磁感應器。

名字聽起來高大尚,其實就是最最基本的電阻繼電器。

在後世,只要是見過實物,有資源,連初中生都成造出有線電台,而且是聲波接收的那種「高級貨」。

但是,這裡是大宋。

唐奕懂原理,但也不是專業。他把基礎教下去,之後的事就只能靠民學的人自己一點點去摸索,去創造。

唐奕只是一個「1」,後面一直到「10」都是民學的孩子們沒日沒夜的一點一點累積出來的。

……

……

此時此刻,擺在吳育面前的,就是一個最最簡陋、最最低級的「接收機」。而一根五里長,裹著橡膠外皮的銅線,則是連接著大海深處的野豬島。

在那裡,同樣是最簡陋、最低級的一台單點、單向發報機正在待命。

幾個觀瀾民學出身的年輕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陽光地里的日晷,只等約定的時辰一到……

「可以了……開機……」

「發報!!」

當陰影正好指向申時之時,韓久久嬌軀一振,下令開機。

滴……

滴滴滴……

十一世紀,人類的第一道電波向大海對面的涯州城,傳播開去!!

電報很簡單……

只有四個字:

涯州……你好。

……

……

「來了!!!」

海對面的吳育,看見接收機上的劃針劇烈的晃動起來,忍不住失態大叫。

「快!!快!!」

「快記錄!!」

不用吳相公提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