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不知道

范老爺這次是幫了大忙了。

俗話說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范老爺和賈相爺這兩塊寶貝疙瘩,真是省了唐奕很多的麻煩。

……

……

文彥博還是很「上道」的,范老爺幾乎就是明說了,這事兒你來辦,那文扒皮還有什麼可說的?

堪稱肆無忌憚,喪心病狂。

一共就兩百來個坑,觀瀾佔了四分之三,幾乎所有觀瀾進士集體回京,一下就把唐奕欠下的人情還了一大半兒。

當然,文扒皮還沒意識到,觀瀾這幫活土匪全回來了,那京城可就熱鬧了。

……

對此朝官們雖有不滿,可也是敢怒不敢言。

沒去詬病唐奕,卻是把文彥博恨上了。

其實,這也是文彥博不太情願經手此事的原因——

燙手,著人恨!

誰都知道嘉佑二年的觀瀾進士在外面放了六年了,是該動一動了。可是,觀瀾吃肉,總得給大伙兒留口湯吧?這是規矩,是平衡。

哪有一屆同窗一百多號人一起回來的?吃相太難看了。

……

但是,范老爺開口了,文相公還能說什麼?他又敢說什麼?

無奈的同時,也真心羨慕唐子浩攤上這麼一個「護犢子」的師父,范仲淹這是不顧名聲的在給唐奕加碼、打基礎。

這些觀瀾進士假以時日,必是唐奕又一大助力,絕對不容小覷。

……

……

這事一辦完,唐該還的人情還了一大半,該欠著的又有范仲淹擋著,也就不用躲的那麼深了。

再說,大宋此時也不容許他繼續躲下去,一堆事兒等著他拿主意。

此時文彥博、范鎮和司馬光等一眾朝臣就把他堵在了先帝靈堂。

有些事,必須現在就辦!

……

首先,還是人事任命的問題。

韓琦遞了辭奏,先跑了。此事朝廷尚無批複,是准奏,還是定韓瘸子一個擅離職守之罪,全在唐奕一念之間。

再者,王安石也識趣的上了扎子,自請外放。

放是不放,怎麼放?也有爭議。

……

對此唐奕也不推脫,不過他還是很識大體的,先是讓人把趙曙和曹太后請來,當著官家與太后的面,方與諸臣議事。

「韓稚圭……先不管他。」

唐奕也不磨嘰,官家、太后一到,直入主題。

「暫時沒工夫處置。」

「不過……」

「不代表他不應該處置!」

「這……」

文彥博一陣猶豫,「子浩還是……寬待處之吧……」

「畢竟……」抬眼瞄了一下唐奕,韓瘸子沒少給唐奕使絆子,現在唐奕得勢,能有韓琦的好日子才怪。

文彥博當然不是想給韓琦求情,他是怕唐奕一發狠,直接把韓瘸子咔嚓了。

小聲道:「畢竟開國百年,沒……」

「我知道!」唐奕打斷文彥博的話。「這個例不會破!」

不殺士大夫,這是底限,唐奕也不敢碰。

橫了一眼文彥博,看在他辦了件好事兒的份兒上,沒說什麼重話。

緩和了語氣,算是安慰道:「奕不會給官家惹來非議,況且……」

「奕也非嗜殺之人!」

……

文彥博聽罷,心終於放下,恭敬一禮,「子浩高義。」

有唐奕這句話,他就放心了。

「那王安石呢?」

「王介甫,子浩的意見當如何處置?」

「王安石……」唐奕喃喃出聲,一時也沒了主意。

說實話,這孫子干那個事兒,砍八段都不冤枉。

就算有不殺士大夫這條鐵律,唐奕也有一百個理由讓這孫子死的乾淨。

可是,真動了殺心,又有點於心不忍了。

抬眼看向眾人,「你們的意見呢?」

文彥博想了想,最後道:「革職為民!」

「對!!」下首眾臣有文相公開道,登時來了精神,八嘴七舌就議論開了。

「這算輕的,當途之萬里,永不歸朝!」

……

「依吾之見,當將其罪行昭告天下,為富彥國平反!」

……

「不錯,先帝都說,王介甫欲陷皇家與不義。此為忤逆大罪,斷不可善了!」

唐奕無語,心說,王介甫啊,王介甫,瞅你這人緣混的!特么剛才說韓琦的事兒,大伙兒也沒這麼大的反應啊?

他哪知道,觀瀾系的朝臣就不說了,那道聖旨差點毀了大局,太子黨那邊也恨不得扒了王安石的皮。

這貨算是眾叛親離,把人都得罪光了!

……

真把王安石一擼到底?真讓拗相公從歷史上徹底抹去,釘在恥辱柱上?

唐奕有點……

可是,依這貨的性子,留著他,將來很可能還是一個禍害!

……

不能殺,不想貶,又不可留……

除非……

「噗!!!」

想著想著,唐奕突然就笑出了聲兒。

暗道,要真這麼處理,是不是太損了點兒?

……

大伙兒都愣了,唐瘋子沒事兒笑什麼?

文彥博一臉的懵逼,「子浩這是……已有定計?」

「嗯。」唐奕下意識做答。「你們別管了,王介甫我親自處理。」

……

「還有一事。」既然唐奕自己處理,文彥博等人也沒必要多說什麼了。

「據北方來報,遼朝似乎有所異動。」

「嗯?」唐奕一擰眉頭。「大遼終還是按耐不住了嗎?」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否則他也不會把涯州軍派到燕雲去。

「非也!」

哪成想,文彥博的回答恰恰出乎意料。

「狄青奏報,大遼邊軍於數日前突然回撤三十里,且有十萬騎軍掉頭北去,折返大定了。」

「……」

唐奕一陣默然,這倒真是沒想到。

耶律洪基什麼意思?借撤軍向大宋賣個好心?

他特么有那麼好心嗎?

「急告狄帥,不可掉以輕心!」唐奕越想越不放心。「以防有詐。」

文彥博也道:「我等也做此想,大遼不會輕易放棄這個時機,其中定有奸計!」

「算了,以不變應萬變吧……」

有涯州軍在,唐奕還是很放心的。

「還有別的事兒嗎?」

文彥博道:暫無別的要務。

「嗯。」唐奕鬆了口氣。「那都下去了,事逢多事之秋,勞煩諸位了。」

……

……

待朝臣皆走,唐奕這才轉向趙曙。

露出一個笑意,「剛剛說的,都懂嗎?」

趙曙一怔,下意識看向太后。

只見太后露出一個鼓勵的眼神,「這是在考校陛下,你要自己做答。」

趙曙這才朝唐奕開口,「有些聽得懂,有些聽不懂。」

「哦?哪些聽得懂?哪些聽不懂呢?」

趙曙道:「韓稚圭是奸臣,可是為了安撫忠臣,所以暫時不能對韓稚圭太過嚴苛,否則難免落下秋後算賬的話柄。」

唐奕不動聲色,「還有呢?」

「嗯……」

趙曙一陣沉吟,膽子也大了起來,朗聲道:「燕雲之地,乃大宋興亡所在,同時也是大遼安危的關鍵。」

「所以,南北兩朝皆十分重視,如今朕做了皇帝,年幼無知,遼朝皇帝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撤兵只是假象,其中必有謀劃。」

「只不過,我們還不知道他們耍的什麼把戲,鎮疆王只能按兵不動,見招拆招。」

唐奕漏出滿意的笑容,點了點頭。

趙曙從小授帝王之學,分板的還是很有條理的,只不過尚無經驗,仍需磨礪。

「陛下說的很對!」

「不過……」矮下身子,蹲到趙曙身邊。

「首先,作為一國之君,是不能輕易給臣子做評的。特別是忠、奸漏骨之說,更要慎之又慎。」

「韓稚圭是奸臣不假,但是這種話陛下不能說。你說了,就失了君德。明白了嗎?」

趙曙茫然點著頭,「明白了……」

「可是……」顯然還是沒明白。「既然他是奸臣,朕說了實話,為什麼就失了君德呢?」

唐奕道:「因為你是皇帝,是萬萬之上的國主!」

「你的話,臣子也好,百姓也罷,必須要聽。」

「陛下說韓稚圭是奸臣,就等於是判了他的死罪。」

趙曙擰著眉頭,「難道他不該死嗎?為什麼朕判了他的死罪就是失德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