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中醫對西醫

坑已經挖出來了,唐奕洋洋自得,只等教會對祁雪峰的重新審判,還其清白,進而徹底動搖教會的地位。

然後就……就等羅馬人自己往坑裡跳吧。

……

……

羅馬十四個行政區域的選舉,唐奕是不打算參與的,只派出人員主持統計,把握大方向即可。

只要不是舊貴族或者激進、仇宋份子,大宋軍管之下,基本可以做到「順應民意」。

至於孔子學院,這倒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建起來的,主要還是從大宋向羅馬輸送文人比較麻煩。路遠不說,主要還是沒人願意離鄉背景,需要多費周折。

但是,養濟院和醫院卻不用那麼麻煩,隨時可以問世,提前為孔子學院造勢。

唐奕不是拖拉的性子,四個聲明出台不久,先是徵用了教會的幾處房產供養濟院使用,又從埃及調撥了一批糧食和人員,先在羅馬廣場開起了「粥棚」。

至於醫院,那就更好辦了,從涯州軍內調派醫兵出來即可,暫時為羅馬窮人提供醫療服務。

……

還別說,立竿見影。

華夏文明,尤其是大宋,最擅長的就是這種以小恩小惠,贏得巨大回報的能力。

粥棚一開,不消一日,羅馬城中無家可歸或者破產窮人,就都聚集在羅馬廣場排成了長隊。雖然每天每人養濟院只免費供應一木碗的清粥或者麵湯,但是起碼餓不死人。

這大大緩解了羅馬城因宋軍入侵而造成的緊張氣氛,贏得了羅馬人的好感。

這些低層民眾本來就是戰爭的受害者、犧牲品,有人能讓他們不被餓死,能對他們好,自然很快就忘了宋人不過是外來者。

……

此時,唐奕和曹覺、宋楷就站在羅馬廣場的一角,看著不遠處的宋人給羅馬百姓們發放粥食。

曹覺擰著眉頭,「我就奇怪了,這種事兒交給你新選出的那些羅馬里正、捕快不就得了,幹嘛非得用我的人?」

現在施粥的人員都是涯州軍里特意選出來的漢人士兵,每天五十人,全軍的漢人兵輪留排班。

「你懂個屁!?」唐奕瞪了他一眼。「交給羅馬人,那特么這些窮人記的是里正的好,還是大宋的好?」

曹覺無語,做好事兒都這麼多花花腸子,簡直就不是人。

又看了一眼粥棚那邊兒,歪著腦袋更是糾結。

「不過,也是奇怪了,這幫沒出息的東西,打進城的時候,一個個生猛的不行,現在又都裝的人模狗樣,好像特么手上沒沾過血的菩薩一般!」

「給老子丟人!」

曹覺說的,當然就是他手下的漢人兵。

打仗的時候,一個個跟打了雞血一樣,生怕落後於黎人和儂人。可是一旦放下刀槍拿起粥勺,卻是換了個模樣。

曹老二眼瞅著他們一個個臉上掛著和藹的笑意,遇到餓的厲害的老人或者小孩還大發善心的多給一勺,儼然把羅馬人當成自己的親人一般對待。

……

對此,唐奕和宋楷也只能是報以無奈的苦笑。

宋楷反問曹覺,「要是換你在那裡施粥,會板著個殺人臉,凶神惡煞一般嗎?」

「呃……」曹覺一窘。

「我?我也不會幹這活兒!」

其實他心裡很清楚,換了是他在場中,估計也沒必要和這些無辜的窮人一般見識吧?

……

唐奕則道:「這其實是個挺深的問題。」

「哦?」

二人輕疑,「怎麼個深法?」

唐奕笑起來,來了談性。

「歸根揭底,就是漢人和西方的不同。」

「打個比方,假如兩個男人因為一個女人而決鬥,你們知道漢人和歐羅巴人的結果有什麼不一樣嗎?」

二人更是糊塗,怎麼施個粥,他就扯到搶女人身上去了?

「什麼不一樣?」

唐奕道:「這事兒要是在西方,哪怕是大宋周邊的諸國,結果只有一個,就是那個女人一定會跟贏的那個走,而且走的理所當然,不會有任何負擔。」

「這是一種『慕強心理』,殘酷的生存環境讓他們崇拜強者。」

「這不廢話嗎?」二人一攤手。「天經地意,有什麼好懷疑的?」

「再說了……」曹覺扁著嘴。「那可是決鬥,輸的那個肯定都死了,也只能跟贏的走了。」

「不!!」唐奕語氣堅定。

「這事兒如果發聲在中原,這個女人多數時候不會屈服於強者。」

「哪怕她跟著贏家走了,哪怕她心裡其實根本不愛那個輸的人,心裡也一定會背負了極大的負擔。」

「……」

「……」

二人一陣錯愕,雖說乍聽之下,跟隨強者是極有道理,可唐奕這麼一說,再回想一下漢人的過往和現在,好像還真就是這麼回事兒。

「為什麼?」

唐奕道:「同情弱者,這是漢人善的一面,也可以說是漢人文化仁的一面。」

……

「放眼中原,無論是儒、道、佛哪一家,都是在告訴世人『修心』」

「儒家講求人改變自己的行為,適應這個天下。」

「道家講求人改變自己的行為,適應天地之規律。」

「佛家則是講求人改變自己的行為,適應內心世界之變化。」

「對漢人文化影響最大的這三家,無一例外都是克制的學問。相對於阿拉伯世界和歐洲,我們漢人是內向的,是道德的。」

「說句大言不慚的話,這種道德甚至已經超越了『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

「在西方,跟著強者走,這是自然法則,是生存真理。」

「可是在中原……」說到這裡,唐奕已經不用說下去了,二人自然都能明白。

「也對。」曹覺接過話頭兒。「仔細想想,我要是那個女的,人家都為了我戰死了,我要是再跟他的仇人走了,那得多不仗義啊?」

宋楷則是思考著唐奕話中更深層次的意義。

「你是說,這些施粥的兵將……」

唐奕一攤手,「羅馬都是大宋的了,那又何必對這些羅馬人惡目相向呢?」

「這是另一種勝利者的驕傲,比耀武揚威要高級得多,高明得多。」

「高明?」曹老二又問。「怎麼高明?」

不想唐奕嫌棄地又斜了他一眼,「跟你說了你也不明白。」

這個道理說淺一點叫「以德服人」,說深一點兒,那就是漢人文化的可怕之處了,叫做「仁者無敵!」

在後世,為什麼那麼多西方大國把還未崛起的中國列為第一大敵?為什麼窮盡心思的要把華夏堵在家裡出不去?為什麼無所不用其極的詆毀東方文化?

真怕華夏強大了,和西方列強算後賬?

屁!華夏從來都不是一個善於用武力清算的民族。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的角度,都找不出來華夏的惡意。

當然,非暴力方式那就另說了。

放眼華夏文明史,我們鮮少用武力徹底征服、同化一個異族。但是,潛移默化慢慢就從異族變成漢人的……不計其數!

所謂東西方文化的碰撞……有個屁的碰撞!連衝突點都沒有,你告訴我怎麼個碰撞?

宗教,我們不排斥任何宗教;文化,我們虛心的學習任何文化理念、價值觀。

後世華人遍布全世界,到哪個國家都是最適應生存,且生存的最好的群人之一。

這還不說明問題嗎?

只不過,問題出在……

宗教來了,我們不碰撞,但是過一段時間,教堂就成老年活動中心了;寺院就成領證上崗,還得有學歷的工作了。

文化來了,也不需要慌,我們學你們,學精華,但從不妄自菲薄!!

即使在後世,西方價值觀、功利主義更適應經濟發展,更被年輕人所接受,很多人嚮往國外。可是,傳統文化已經是最高大尚的東西,依舊被越來越多的國人所重新撿起來。

舉個例子,在後世唐奕所在的時代。

二十年前,去國外刷盤子是所有出國的年輕人的目標。

十年前,有水平的想留在那兒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沒水平的想開個餐館,享受米國生活。

而唐奕臨近掛的那會兒,百分之八十的留學生打算回國發展。

……

為什麼?

因為我們已經學的差不多了,已經開始自醒、自覺、自豪了!

外國的月亮,已經不圓了……

……

同樣的道理,在十一世紀的大宋,憑藉這股子韌勁兒,憑著仁者無敵的大智慧,唐奕可以非常自信地喊出來:

「收拾一個羅馬,還不跟玩兒似的。」

對此,曹覺雖然心裡挺美,畢竟大宋無往不利,作為一個宋人那種自豪感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