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回山見聞

曹佾在朝中的身份十分特殊。

因為姐姐是當今皇后的關係,曹家為了避嫌,曹佾自請卸去了軍中要職,安心當起了富家翁。

但是,再怎麼說,他也是開國大將曹彬之孫,與將門有著脫不開的關係。所以,更多的時候,曹佾在朝中扮演的是一個溝通上下的角色。

說白了,就是和事佬。

曹佾心裡也明白得很,只要姐姐這個皇后坐的穩,皇帝對曹家沒有芥蒂,那曹家的大船就能開得遠!

這一次,趙禎把解決唐奕和樊樓之間嫌隙的任務交給他,他自然不能怠慢。親自去回山尋了一趟唐子浩,只不過,曹國舅還真不願意見到這小子,因為……

他就沒見過這樣兒的……

……

回山這才從曹府手裡過給范希文三個多月,但這次前來,不但曹佾,連隨行的曹福竟,也有點不認識了的感覺。

東岸的草坡被徹底的開墾出來,一直連到東山坡都是翻整好的壟溝,回山村的佃農們正在田間勞作。

曹福三個多月前才來過一次,不禁好奇,「這唐子浩還真能折騰,東坡的沙土地能打出多少糧食?」

曹佾頗為理解地笑道:「也不是誰都像咱們這般不在乎。范公辦學不易,開銷甚大,多開一塊地,就能多打點糧食,多養活兩個寒門子弟總是好的。」

說著就囑咐曹福,「回去之後,支點銀錢送過來,算是一番心意吧!」

下了船,一路向望河坡行去,只見村裡家家院內都在挖坑,曹佾更是摸不著頭腦。春耕時節本就忙碌,怎麼還有閑心挖坑?

而且,這大坑是幹什麼用的?

在村頭正碰上王里正,老王頭一見是前家主,急忙放下手中的布袋子,上前行禮。

曹佾正好問老頭兒,為什麼家家都在挖坑。

王里正憨憨一笑,「不瞞國舅爺,咱也不知道那坑是咋個使法,不過,唐少爺說是積肥的。」

積肥……

曹佾更是迷糊,積肥的糞池子?那也……用不著這麼大吧?

而曹福卻把注意力放到王里正身邊那個布袋子上,原本他還以為是糧種,可扒開看了一眼,發現黑呼呼的根本不是什麼糧食。

「這是個啥東西?」

「月季花籽兒,今夏咱回山這三百多畝旱田,加上東岸的沙田,都種這東西。」

曹福眉頭一擰,「種花?這麼大一片地都種野月季?賣給誰去?」

王里正臉子一苦,「誰說不是呢?這紅紅綠綠的,也不能當飯吃。但唐少爺說讓種,當是沒錯,咱老漢信他!」

曹佾和曹福對視一眼,心說,這唐子浩可以啊,這才幾個月,就讓回山村的村民都服帖聽命,讓開田就開田,讓挖坑就挖坑,連關乎性命的田產大事都聽他的了……

曹佾卻是不知,現在,別說唐奕讓他們種月季,就算讓這些佃農把地里都蓋上房子,王里正都不帶說個不字的。

為啥呢?無它。

人心換人心,換出來的。

年前開河東那片地,趕工一個月,本來王里正覺得,新東家沒漲租子,他們幫東家開片地算不得啥。

這年頭,主家給佃戶派差使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可是沒想到,年前幹了一個月,全村雖累得不輕,但是東家也夠仁義,每天管飯。這可把回山的村民們樂壞了,這可相當於省了一個月的糧啊。

但是,王里正更沒想到的是,年根兒上,唐奕又給出力開荒的村民每人發了一貫錢的工錢。

起初,王里正不敢要,供飯就是大恩了,哪能再要錢?

可是,人家張管家說了,以後回山就沒有白乾活兒這一說,只要出力就有工錢,這是唐少爺立下的規矩!

所以,現在唐少爺說挖坑積肥,那就挖坑,說種花,就種花。農民就是這麼樸實,他們相信這個好東家不會坑了他們。

王里正噼里啪啦說了一大堆,曹佾越聽越是吃味。心說,這老頭兒可真是……

哪有在老東家面前狂誇新東家的?這是嫌我之前對你們不夠好?

而王里正還不知道,國舅爺讓他說鬱悶了,一邊帶著二人上山,一邊數著這個年過得怎麼好,殺了幾頭豬,添了什麼新家什。

曹佾是強忍著上的望河坡。

上到坡上,曹佾就顧上不聽老頭絮叨了,因為整個山坡是大變了樣兒。

原來的圍牆都讓唐奕給拆了,現在新書院根本就沒準備建牆,而是依著山勢,錯落有致地把一座座在建的房舍點綴開來。整片建築群還沒有成型,但從開出的水塘,堆出的假山,建起的廊道來看,隱隱透著一股子清秀之色。

曹佾不由嘆道:「這是請了哪位大師部的局?頗有意境啊!」

王里正得瑟地答道:「啥子大師能有咱唐少爺的本事?這是少爺親自督建的,一磚一石都出自少爺的手筆!」

曹佾瞬間沒了興緻,怎麼又是這個唐子浩!

曹福則踱進一座起了一半兒的樓舍看了一眼,就不禁好奇地問道:「這地上是幹嘛?」

只見屋子裡不是平的,而是用青磚焦泥盤成的不足尺寬的地溝。溝深也不足尺,蜿蜒盤旋盤滿了整個屋子。

「這是火道,上面鋪上青磚那才是地面兒。唐少爺說,冬天從屋外的地灶起火,煙火走地下,整個屋子就暖和了。」

曹佾眼前一亮,心說,這招不錯,屋裡不用再起火盆,少了煙熏火燎,既乾淨,又實用。

小聲對曹福道:「一會兒領走兩個瓦匠,回去把咱們宅子里也改改……」

曹福會心點頭,算是記下了。

……

曹佾發現這片園子設計的著實不錯,絕非一般的園子可比。不說別的,唐子浩在建園子上,確實有兩下子。

呵呵。

能差嗎?

唐奕可是按照中華四大園林之一的蘇州留園來建的,宋朝人哪見過這麼高大尚的園子?要不是唐奕從小就在留園邊上長大,宋人還沒那眼福一品明清園林之精髓。

又在工地里轉了半天,卻沒找到唐奕。問過傭工才知道,唐奕此時正在最邊兒上的一處房後。

曹佾尋了過去,就見唐應在房後正挽著袖子,一身的泥污,和傭工們一起架管子。那管子軟趴趴的,似是用上好的牛皮縫製而成。

此時,唐奕正讓傭工把皮管鑲到木槽里,而管的一頭直通地上,隱約能看出地上有一個大鐵蓋子,四圈用焦泥封死了,至於裡面是什麼東西,就不得而知了。

而另一頭則連到屋子裡……

見唐奕正忙,根本沒注意到他來了。曹佾只得出聲道:

「大郎,這是在做甚?」

「呦!哪陣風把『仙長』吹到這兒來了?」

曹佾聞言,臉色一黑……

這就是他不願意見這小子的原因!

這混小子著實是沒大沒小,之前去范府要過幾回酒,和唐大郎聊過幾句,誰知這小子劈頭就問他修不修道?

曹佾直言不修道,但是卻對道學的幾本著作有所研究。

然後,這小子也不知道是抽什麼瘋,就得寸進尺的叫上了『仙長』……

「你弄這皮管子做甚?」

唐奕一樂,「仙長來的正好,小子有好東西給你看!」

說著,就拉起曹佾往屋裡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