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征服世界島 第1081章 千奇百怪

白沙瓦已經被薩珊軍隊團團圍住,馬斌也就是稍微想一想,真派人出去就是送死了。

第一天薩珊軍隊在四面的城牆都進行了一波攻勢,看出戰的兵力以及使用的攻城器械,僅僅是進行試探罷了,並不是動真格。

夜幕很快降臨,城內因為是在進行備戰的關係,到處都能看到篝火以及火把,整座城市被光線照得彷彿白晝。

城外的波斯人也沒有閑著,他們白天砍伐了足夠的木料,隨軍的工匠加班加點製造攻城器械。

一樣是到處篝火以及火把之下,就出現了一幕從高空向下鳥瞰非常明顯的畫面。

城市裡到處充滿了火光,城牆往外五十米左右到兩百米是一片的漆黑,可是到了兩百米外又是火光。

這一片城市的火光著實是太明顯了,使得天空的雲層被輝映出昏暗的光芒,便是遠離數十里之外都能清楚地看到這一片在黑夜中依然有如白晝的區域。

「確認不是被破城了吧?」李壇帶著一支小隊上了一座小山頭,遠遠地注視著白沙瓦的方向:「以這種亮色,他們是全部在拚命備戰啊!」

可以想像的是,不管白沙瓦的城池攻防戰最後的結果是怎麼樣,周邊的樹林是不會留下多少,甚至是一些灌木叢、草叢植被什麼的也要大大地遭殃。

沒辦法,它們有些可以被作為攻城器械的材料,另外那些則是會被用來燃燒,短時間的大規模消耗肯定是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恢複過來。

值得慶幸的是寄多羅的這一片區域要比薩珊東部,乃至於原本的匈尼特國境西部,自然環境要好上非常多。

在薩珊東部和匈尼特西部,也就是西征大軍的主大營區域之內,很難才能看到成片的綠蔭,更多的是乾燥而又鬆軟的無植被地表。

大軍過處寸草不生很多時候並不是專門用來描述殺戮,其實就是一片土地突然間來了太多的人,哪怕僅僅是出於生活做飯燒水的需要,對於可燃物的消耗也是超乎想像的多,不止是樹木會被大批地砍伐,連帶乾燥的草之類的也不會被放過。

李壇帶著大軍經過九天的趕路,是在昨天抵達距離白沙瓦五十五里之外的東北側。

大軍是停在一個山區之內,目的當然是為了便於隱蔽。

一個正在交戰的區域,一般是會在周圍五十里之內布置必要的斥候巡邏,也會安排一些崗哨警戒。

李壇不會去讀波斯人沒有軍事常識或是做事馬虎,是以漢帝國行軍作戰的習慣在做出應對。他將大軍留在五十五里之外,自己則是帶著二十來騎來到距離白沙瓦約三十里左右的地方,上了山頭進行遙望。

他們一路過來並沒有遭遇薩珊軍隊的斥候,至於是不是有被暗地裡的崗哨發現,鑒於有沒有薩珊出來追殺,著實是不好進行判斷。

「白沙瓦能堅持幾時?」李壇也不是在問左右,連他都不知道的事情,親兵怎麼可能知道,純粹是一種權衡與思考:「白沙瓦守軍萬餘,守城亦是市民所需,可動員兩萬餘人一同守城……」

西征大軍獲得的白沙瓦情報是馬斌出使之後先後送回,根據馬斌送回的情報描述,白沙瓦是一座擁有四五萬居民的城市,就是描述中城牆又矮又窄,還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守城器械。

依照諸夏的習慣,看一座城池是不是好打,第一看的是城池內有多少軍民,軍民的數量多,戰時的可用兵力和人力物力自然會比較充足。

再來就是看城牆是否雄偉,沒有又高又厚的城牆,一般不會被視作什麼雄城,更加不會被認為是個軍事重鎮。

李壇所知道的是白沙瓦的城牆不過高四米厚三米,絕對是稱不得雄城二字,甚至比漢帝國一些沒拆除城牆前都要差勁。

現在漢人……至少是西征所部的漢軍,已經知道寄多羅是個什麼狀況。

大概就是柔然部落聯盟或西高車、東高車那樣的聯盟勢力國家,寄多羅與上述那些國家有區別的不過是,以小月氏人為統治階層的聯盟勢力,他們是以定居農耕的生存方式,不是遊走更換草場的放牧生活習慣。

薩珊分兵六七萬的樣子,幾乎是沒有遭遇到太大的抵抗,一路橫掃寄多羅西北部,花了不足十天的時間兵臨白沙瓦城下。

且不論在那個過程中薩珊軍地消滅了多少寄多羅武裝,或是薩珊軍隊自己損失了多少,寄多羅作為一個國家遭遇入侵,敵軍殺入邊境到兵臨都城的城下僅僅是耗費了不到十天,無論是從哪一方面來看都不像是一個有自保能力的人。

李壇迷惑的是,他們所知道的情況是寄多羅多次挫敗了薩珊的入侵,那麼小月氏人是怎麼辦到的?

「回去罷!」李壇當然不會繼續冒進,沒那個必要的同時,作為一軍主將自己親自靠近三十里觀察已經算是犯險:「走!」

當然不止是李壇帶著人過來觀察,一些斥候小隊早就派了出去。

斥候就是主將的眼睛,不派遣斥候偵查戰爭動態,難道要讓主將下達命令是靠蒙?不過李壇也沒有大肆派出斥候就是了,過多的斥候只會過度地引起薩珊軍隊的注意力。

零散的斥候小隊自然也會被薩珊軍隊發現,但是鑒於西征大軍殺了過來,之前漢軍就在頻繁探索地形,攻擊白沙瓦的薩珊軍隊知道有漢軍斥候的存在,數量不是太誇張,不會引起過度的反應。

其實李壇也清楚一點,攻擊白沙瓦的薩珊軍隊不可能不防備漢軍來援,不過知道是一回事,掌握動向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夜幕之下的白沙瓦,馬斌被盧赫馬魯·寄多邀請大宴會大廳。

馬斌在來的時候自然是受到款待,應該說規格很大並且隆重,只是盧赫馬魯·寄多當時並沒有親自出迎,是由他們的大相米魯米茨·寄多進行迎接。

薩珊主力分兵入侵寄多羅之後,盧赫馬魯·寄多才緊急接見馬斌。

像是為了彌補之前的不重視那樣,儘管寄多羅看似半壁淪陷,然後是薩珊軍隊兵臨白沙瓦城下,盧赫馬魯·寄多每晚都會舉辦隆重的盛宴款待馬斌。

宴會廳有著充足的阿三裝修特色,除了不像阿三會刻意顯擺黃金之外,各種牆壁和承重柱雕刻各種花紋也會有各種畫壁,再來就是顏色著實太多太多,尤其是非常的鮮艷,以漢人的感官來看其實會顯得非常亂。

很多的宴會並不是說有著何等的裝飾品,或是食物方面多麼的豐盛,才被當成隆重。

這一幫小月氏人逃亡了數百年之久,先是與塞種人融合,隨後又被塞進了大量的阿三文化和部分希臘文化,按道理融合了那麼多文化在食物方面會變得很豐富才是,然而那卻是錯覺。

在飲食習慣方面,他們主要是以各種燒烤為主,然後是餅類為主,配上一些使人看了倒胃口的米飯類別。

寄多羅這邊的米飯卻是什麼不學,偏偏學阿三放了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要是像諸夏那邊的咸飯或蓋飯也就罷了,是被加入了香料,主體的米飯類不是因為米粒的關係看著泛黃,壓根就是咖喱加多了看上去才黃呼呼。

咖喱對阿三來說或許是一種美味,不排除有漢人吃了會喜歡,比如馬斌就蠻喜歡,可是多數的漢人其實是吃不慣的。

盧赫馬魯·寄多舉辦的宴會之所以會被認為隆重,是白沙瓦有頭有臉的人物都被邀請過來。

身為國主的盧赫馬魯·寄多不好太不要臉下場拍馬斌的馬屁,無法讓馬斌感受到足夠的熱情,但是其餘人則不需要太過要臉,一定會吹捧得讓馬斌成為宴會裡的主角,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以及獲得足夠的虛榮心。

「使者。」盧赫馬魯·寄多舉著一個黃金杯子,邀飲之後問道:「小王有女入了長安,不知使者可知道現今如何了?」

幾年前以薩珊和羅馬為首,漢帝國所知道的各國,皆是挑選公主和貴女前往漢室。

由於距離和通信的制約,很多國家在送出公主和貴女之後,好幾年過去是連一次聯絡都沒有,盧赫馬魯·寄多就是屬於這種情況。

「都蠻好的。」馬斌哪能知道宮廷隱秘,甚至都不知道各國公主有沒有被接納,但不能說自己不知道。他來之前是有得到一些資料,至少知道寄多羅送出公主的名字,不會去編排,說道:「艾西亞公主在大漢過的生活……想必國主應該明白會遠比在國內好。」

除非是艾西亞·寄多犯了什麼錯誤被責罰,要不然無論怎麼都是天子的女人,可能不會有多麼奢華,但絕對差不到哪去,以文明程度和生活環境而言,說比生活在寄多羅會更好並不會是假話。

「那就好……那就好……」盧赫馬魯·寄多本來是想提姻親的事情,想了想不是那麼合適,改口問道:「使者在白沙瓦可還習慣?」

馬斌就是不習慣又怎麼樣?他來這裡本身就不是為了享受,是為了獲取功勛。某種程度來講,只要寄多羅在這一場戰爭中發揮出自己的價值,他在這裡過得越不好,日後功績評定還會有加分。

國與國的聯姻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