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征服世界島 第1045章 或許可以理解

強國自然是需要有強國的風度,有些事情做起來也就會讓小國寡民感到莫名其妙,完全不能理解那麼做究竟是為了什麼。

馬魯斯在開打前就沒想過要獲取決鬥的勝利,是打算用自己的死,保留身為強國將軍的尊嚴,也就是死在與敵人搏殺的戰場上,不是死在註定無法逃脫的亡命旅途。

身為一名將軍,戰敗的時候能死在交戰對方的最高指揮官手中,對於軍人來講是一種榮耀,要是死在己方人手裡才會遺臭萬年,被野獸什麼的咬死則是一種搞笑行為。

無法扭轉戰局了,兩軍數萬士兵的注視下,生命在公平的拚鬥中被收割,那就是屬於一名戰敗將軍最後的尊嚴。

「殺了我吧!」馬魯斯看不出有什麼害怕的地方,他所沒有料到的是自己竟然會輸,並且輸得那麼快:「你勝利了。」

剛才的拚鬥中,雙方的劍刃不止一次削到對方的甲胄上,事實證明到了作為軍隊的最高指揮官,身上的甲胄不會是什麼尋常之物,劍刃與甲胄的摩擦基本上就是划出火星,難以對人體造成實際的傷害。

馬魯斯手裡的武器是短劍,主要的戰鬥方式就是刺。他兩三次刺中秦頌,哪怕是劍尖刺中了也被鋼板給抵擋下來,只是留下了一個凹點和一些滑開之後的刮痕。

秦頌當然也刺或砍中馬魯斯,命中那些彷彿龍蝦殼的鐵板時也做不到破甲,不過命中皮革部分倒是深入了血肉。他最後的掃堂腿正是建立在劈中馬魯斯肩旁,導致馬魯斯失去平衡,瞬間掃倒的結果。

戰場上的雙方士兵已經安靜了下來,離得近的士兵自然是能夠清楚地看到戰場上的雙方統帥,離得遠的士兵只能是看到兩人的模糊輪廓,一些被袍澤擋住視線的人則是什麼都看不到。

翻譯這個時候過來,雙方有了溝通的基礎。

「真沒意思。」秦頌沒有將指著馬魯斯額頭的劍尖刺下去,他的確不滿意這一場「致師(單挑)」,以為自己勝得輕易是對方早有尋死之心,沒用盡全力:「你現在是我的俘虜了。」

「為什麼……」馬魯斯對秦頌沒殺自己很是意外:「你們賽里斯人應該恨我們才對。是我們主動挑起了戰場,並且我戰敗了,應該得到死亡的懲罰。」

秦頌才不會去過多的解釋,他只是其中一支偏師的指揮官,並不是這一場戰役的總指揮官。

其實哪怕是身為戰役指揮官的李匡,能夠生俘羅馬將軍的條件下,同樣不具備自行處理的許可權,能夠決定羅馬將軍生死的是長安。

「你會被送往長安,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取決於你做了什麼事。」秦頌盯著馬魯斯看了一小會說,含笑說:「是你下令他們解除武裝,還是我命令部隊推進?」

馬魯斯現在有些懵,想死在漢軍指揮官手裡的願望顯然很難實現,自殺卻不附合想要的結果,一時間有些呆住了。

就在秦頌揮手讓與馬魯斯親兵對峙的人過來押解時,馬魯斯總算是回過神來。

「尊敬的賽里斯將軍,你能保證投降之後……」馬魯斯臉色灰敗,卻是帶著期盼,問道:「我的士兵們能夠得到公正的待遇嗎?」

「你這人很奇怪。剛才明明都想死了,你死之後,我們怎麼對待降兵,你肯定是管不著了。」秦頌臉上多少是有了嘲諷,事實上他認為來尋死的馬魯斯就是一個丟下自己士兵的懦夫:「現在來跟我談什麼公正的待遇?」

這一場戰爭並不是漢帝國首先挑起,漢帝國是作為被動應付入侵的一方。

雖然戰場是在漢帝國的國境之外,但漢帝國依然是處於受害者的一方,一個入侵者在戰敗後談什麼公正,本身就是一件無比搞笑的事情,更別說現在的世界各國壓根就不存在什麼交戰公約。

馬魯斯垂下了腦袋,大聲吼了一句什麼。

秦頌不用聽翻譯解釋,能夠從馬魯斯那充滿了悲情的聲音中判斷出,是讓羅馬人投降。

在這個時候雖然很諷刺,但是強國的素質又被體現出來,得到投降命令的羅馬士兵在一聲令下排隊,成為人流長龍之後慢慢走動起來,走到指定位置的時候將手裡的武器和盾牌、甲胄歸類放好。

一個又一個羅馬士兵自行解除武裝,看上去是那麼的有次序,他們沒有了武器之後是很配合地走到漢軍規划出來的臨時看押點,過程中沒半點混亂。

「我們還有一個大隊的士兵在監督各族。」帕勒斯是這支羅馬軍隊的副官,他說話的對象是帶隊前來接收營盤的劉慎:「那些各族士兵並知道我們要投降。」

這個營地內有大約三千左右的羅馬士兵,超過一萬的羅馬附庸種族和兩千多的各族雜兵。

屬於羅馬附庸種族的那一萬多人,他們是在羅馬士兵的命令下一隊又一隊地走出營地,沒有羅馬士兵那種投降都能做到井然有序的程度,卻也沒有出什麼亂子在解除武裝。

羅馬人管不動的是另外兩千多的各族雜兵,他們事先就對這兩千多人做好了監視,投降之後必然是要進行轉交。至於漢軍怎麼去對待各族的兩千多雜兵,羅馬人就管不著了。

「按照你們的傳統,現在你們應該聽命於我,是嗎?」劉慎年紀小,體格卻比同年齡人高大很多,戴著面甲,儘管聲音錐嫩,可是聲音再怪的人多了。他得到對方的承認,說道:「那麼,那些人拒絕投降,你們將參與剿滅。」

帕勒斯沒有多餘的想法,他只是驚訝眼前的這位漢帝國軍官對羅馬的習俗那麼了解,敲擊了一下右胸表示願意服從命令。

投降之後還在某些事情上服從命令,看上去是會顯得很奇怪,可那就是羅馬人的一種習以為常,尤其是在對付一些看上去沒什麼文明程度的野蠻人方面,羅馬從來不介意揮動手裡的武器。

「屯長……」紀海抓住機會,嘀咕道:「一個大隊就是將近三百羅馬士兵,不解除他們的武裝,還讓他們配合,不合適吧?」

漢帝國的火器部隊建制還沒有進行大改,一個屯也就是二百五十人。

「你知道個屁,閉嘴!」徐光已經決定了,戰後一定要打爛紀海的屁股:「羅馬人的將軍已經投降,和兩千七百多人就是人質。剩下的那三百多人很清楚自己面臨什麼樣的局面,不懂亂嘀咕什麼!」

事實上就是那麼一回事,三百多沒有解除武裝的羅馬人根本不敢對漢軍有什麼冒失的舉動。再來是,周邊有其他三個屯,一旦發生什麼事在五分鐘之內就能包夾過來。

接收兩千降軍怎麼都算是一個功勛,劉慎知道這個任務是上頭便宜自己,秦頌肯定也做好了萬全的部署,不可能讓自己有什麼危險。

那三百多的羅馬士兵無比配合,作為事先被監視,後面得知羅馬人和其附庸種族已經投降的那兩千多各族雜兵,他們在知道無力挽回什麼,抵抗就是死的下場後,儘管是發生了混亂,被弄死數十人後也就消停了下來。

這一場局部剿滅戰,最終的結果也僅是死了三十四個小國小部落的雜兵,漢軍是連一個傷患都沒有,羅馬一方也僅是馬魯斯受了傷,以這種方式落下帷幕。

李匡在得知秦頌的彙報後,內心是什麼想法並沒有表現在臉上,他問宋平:「羅馬人的副官提出一個建議,你看看。」

宋平接過公文認真地看了起來。他越看臉色就越奇怪,看完放下手裡的公文,用著有那麼哭笑不得的表情說:「這個叫帕勒斯的羅馬人,他表示願意接受我們的僱傭,站在我們一方參與接下來的戰爭。」

這種事情對於諸夏來說其實是有自己的理解方式,歷史上諸夏並沒有缺少敗軍被收編的例子,只是那通常是發生在內戰的前提下。

既然是內戰,交戰雙方的士兵都是屬於同族,只是之前吃的軍糧渠道不同,除非是一個身份特別的人或是比較頑固的人,要不然轉換身份繼續吃軍糧,從敵對變成為戰勝者效力,並不覺得是一件離譜的事情。

現在的情況卻是不一樣,漢人與羅馬人可不是同族,兩者正在進行的戰爭也不是內戰。他們在想要改善漢帝國國際形象的前提下,是打算儘可能有道德地對待戰敗投降的敵軍士兵,但真沒想過羅馬人會提起調轉兵器對付自己先前盟友的提議。

「秦校尉說的是以僱傭的方式?」李匡在回憶對羅馬的了解,想來想去只是找到幾個例子:「羅馬士兵服役有軍餉。他們的軍官亂政時代,士兵這一天為這一方面效勞,明天卻為之前廝殺的對方效勞,似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宋平則是根本不了解羅馬人,談不上能給李匡什麼建議。

「也許這是一個不錯的提議。」李匡非常認真地想了想,放慢語速往下說:「雖然沒搞懂是那個叫帕勒斯的個人舉動,還是羅馬人早就有了戰敗後的對應方案。答應他的提議,對波斯人會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有些話李匡沒必要說太清楚,羅馬人是反漢軸心的二巨頭之一,要是有成建制的羅馬軍團變成了漢軍的附庸戰鬥力,可不止是會對波斯人造成沉重打擊,還可能導致兩國的聯盟分崩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