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征服世界島 第1019章 舉世攻漢(十)

「這些建築物的造型與大漢很是相似啊!」

冉閔行走在天花女神廟之內,外圍已經看了一圈,目前是在觀看內部格局。

他們抵達天竺都護府也才十三天,之前上了岸的時間都是用在趕路上面,一路上對沿途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了一下,到了華氏城才算是有心思了解阿三的文化。

華氏城是阿三自己的稱呼,要是音譯其實應該稱呼為巴特那。不過相比起巴特那這個奇怪的名字,漢人還是更喜歡華氏城這個名稱。

傳聞中,華氏城原石孔雀王朝的都城,始建於公元前五百餘年前,一開始是作為國家的都城,後面成了宗教聚集地,慢慢也就變成了宗教聖地。

「在阿三的傳說中,有相當數量的人在這裡成為了聖人。」騫建同當然是要招待冉閔等人,恰好公務也不繁忙,就親自作為導遊了:「他們也將這裡稱為聖人之都。」

「荒謬!」冉閔一聽不但反駁,還嗤笑說道:「就他們,有聖人?」

只要是歷史足夠悠久的民族,其實都會有屬於自己的聖人,就是其他民族接不接受而已。

「誰知道呢。」騫建同才不會去懟冉閔,也沒有必要:「阿三一度輝煌倒是真有其事。」

所謂的輝煌卻不是假的,是他們曾經也有過大一統,一度成為一個疆域面積排行世界第一的國家。

孔雀王朝幾乎是攻佔了印度大陸的所有土地,僅僅是南部留下了一個小小的尾巴。就是孔雀王朝從建國到滅亡的時間短了一些,僅有一百三十六年。其中真正的統一也就五十年不到,隨後就分裂成了大大小小近百個國家和城邦。

「那個孔雀王朝的建立者家族,也是姓笈多的?」張石是這一次前來天竺都護府的三個侯爵之一。他好奇地問:「與我們剛剛滅掉的笈多帝國,有什麼關係嗎?」

這個可是將騫建同給問住了。

建立孔雀王朝的第一代君王叫旃陀羅笈多,因為他們是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建立的王朝也就被稱呼為孔雀王朝。

旃陀羅笈多在阿三的歷史稱號叫阿育王,要是用漢語來翻譯則是叫月護王。他的崛起過程充滿了種種的神奇,應該說是時勢造英雄的範例。

那個時候恰好是一個叫亞歷山大的馬其頓人統一了希臘,率領軍隊不斷進行東征,先是擊敗了波斯帝國,攻佔波斯全境之後沒有滿足,再次向東進軍。

亞歷山大一開始還是比較順利就入侵到了北印度,用了極短的時間就佔領了北印度大部分區域。

阿三在歷史上記載亞歷山大在印度慘敗,其實並不是那麼一個回事。

根據希臘人的記載,當時追隨亞歷山大東征的那一批士兵,一來是已經發足了戰爭財,再來就是身心疲憊,面對除了山林還是山林的印度,真不想再繼續東征了。士兵都不願意再打戰,亞歷山大也只有退兵西返。

阿三的確是有正面與亞歷山大交戰,但是看北印度全面淪陷,那是用什麼文字來描述阿三有多厲害都顯得蒼白的事情。

旃陀羅笈多之所以能崛起,是他發現希臘人在印度北部的統治越來越虛弱,抓住機會組建軍隊並說服相當數量的本土貴族。

他們趕走了希臘人在旁遮普的殘餘力量,為此獲得了天一般大的名望,再借擊敗希臘人的豐功偉績踏向統一印度的坦途。

「阿三對這個人的記載很玄乎。」騫建同只是在實話實說:「的確也非常的玄乎,他依靠趕走希臘人的戰績,嚇得大多數阿三根本不敢交戰,以其說是用武力統一了信度,不如說是依靠恫嚇的手段獲取了統治的權力。」

「所以……」冉閔剛才一直在安靜的聽,評價道:「大多數的阿三根本沒有真正的屈服於旃陀羅笈多,看似一統狀態的孔雀王朝實際上中央與地方各自心懷鬼胎?」

「的確是這個樣子。」騫建同好笑地說:「如果硬要有一個比較,那個孔雀王朝大概與我們的周王室中葉時期差不多。只是孔雀王朝第一任君王還在世,就不斷發生分裂之戰,後面南部除了沒有新立國號,實際上是處於分裂狀態。」

話可能說的不是那麼好聽,但那就是孔雀王朝的現狀,並且是在旃陀羅笈多還活著的時候就是那個模樣。從這裡也能看出旃陀羅笈多的統治有多麼不穩固,要不然還活著就是一副隨時可能分崩離裂的樣子,怎麼都看不出該是一個一統國家該有的狀態。

「阿三、月氏人和塞種人,對旃陀羅笈多的評價普遍比較高。」騫建同說的那些是有根據的:「旃陀羅笈多統治時期雖然國內不穩,卻是與當時世界第一強國,一個叫塞琉古的帝國交戰並獲勝,還一度進擊中亞佔領了中亞的一部分(阿富汗)。」

冉閔知道塞琉古這個帝國。他所知道的是,那個叫塞琉古的帝國曾經是在版圖上為世界之最,也一度輝煌過。

「看這邊的建築物,看不到希臘人的遺留痕迹了。」張石摸著牆壁上的雕刻:「這個跟我們的天女散花圖很像。」

其實那是一幅天魔亂舞的雕刻,講的是天魔在蠱惑一個即將成道女神的背景故事。

出了天花女神廟,眾人是從高處向下遠望,能夠看到遠處的恆河。

華氏城本身就是在恆河的南岸,位處高地能夠閱覽很長的一條河段,同時也能看到北岸的風景。

「他們在幹什麼?」冉閔指向了河岸邊:「怎麼一處處的篝火?」

河岸邊的人非常多,有閑極無聊散步的,有正在洗澡的,有梳洗各種東西的。

以上那些還算正常,但是燃燒篝火又丟進去用白布包裹起來的屍體,看著就不是那麼正常了。

不但有在河岸進行火化的事情,甚至有將白布包裹起來的屍體放在木筏上,再推出去隨波逐流的人。

冉閔用望遠鏡看了之後,臉頰抽搐了幾下:「這條河……」

「阿三是稱呼它為聖河。」騫建同從來都不吃恆河的水:「他們認為那裡的水非常神聖,一切罪惡都能被恆河水帶走。」

「洗澡和梳洗會讓水源變髒,無知地去飲用不算什麼。」張石同樣是在用望遠鏡觀看:「不斷有人在岸邊火化,甚至是將屍體放入河中。他們怎麼還能……」

要是站在夠高的地方,同時有望遠鏡也能看得更遠,真的會發現河面上漂的東西夠多,人的屍體是因為阿三有在恆河水葬的習俗,問題是還有著大量牛的屍體。

「都護府沒有禁止?」冉閔對於觀看死人並不會有什麼不適感:「這樣……不會發生瘟疫?」

「末將就任之前,桓尚書是禁止過,只是……」騫建同都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表情,乾脆也就用哭笑不得的表情:「我們知道那樣很臟,並且極度容易爆發瘟疫,但是阿三抵抗得很堅決,甚至比滅國之戰的抵抗還要堅決。」

「……」冉閔臉頰抽搐了一下下,低聲罵道:「奇怪的阿三。」

「阿三非常重視來世。」騫建同要就任天竺都護府的都護,再不願意也要了解阿三的方方面面:「他們對於今生的苦難,是認為在修行,或是為了來世積福。恆河是他們的聖河,他們相信可以這一條河流能夠洗清罪孽,讓來生投胎在好人家。同時,他們也有依靠這一條恆河抵達神國的傳說。」

冉閔比較關注的是,隨隨便便被丟進屍體的恆河,到處能夠看到腐爛的屍體,有沒有引發過瘟疫。

「這個說起來很奇怪。」騫建同滿臉的不可思議:「天竺這邊的溫度普遍比較高,卻是沒有爆發過大規模的瘟疫。根據阿三的文獻記載,沒有發生過恆河引起的瘟疫。」

「是因為那條河是活水的關係嗎?」張石摸著下巴:「大概也只有這個解釋了。」

騫建同更加傾向於阿三已經習慣這樣的環境,用科學的說法就是擁有了比別人更強的抗體。

就好像是地溝油吃多了,慢慢人體細胞也就有了相應的適應能力。

然後是轉基因的東西吃多了,人體也就慢慢適應。

要是成長環境沒有吃過地溝油和轉基因食品,一吃肯定是會出問題,差別就是問題有多大。

「宗教讓這個民族徹底廢了。」騫建同說的就是「來世說」,他不知道應該高興還是鬱悶:「被稱為賤民的那個群體,除了不要觸及他們對宗教的狂熱,什麼事都是逆來順受。我們知道一個民族從來都是離不開能夠成長的基層,一旦基層崩壞,民族也斷了未來。」

換個諸夏模式的說法,就是百姓作為基層,關鍵是百姓沒有了追求,想要的只有來世,今生就生活在各種渾渾噩噩之中。

人的慾望就是進步的源泉,因為有了對某件東西的渴望,會很努力地去賺錢,他們在賺錢的同時也就產生了創造。

人也要有理想,願意為了那個理想去進行奮鬥,那麼在奮鬥的過程中會產生智慧的火花,對整體的進步產生貢獻。

「這就是一個已經階級固化的民族。我們都知道這一點。」冉閔沒說諸夏在三國、西晉和東晉一度也是那樣的情況,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