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征服世界島 第989章 四大都護府

羅馬當然也是存在地位的高低,可是並沒有設立一套爵位制度。

沒有爵位制度的羅馬,被認為是貴族有著與他國不相同的規則,元老院的一員是貴族,軍隊的將領是貴族,有錢也能是貴族。

因為沒有成為制度的爵位,在羅馬是不是貴族完全是取決於實力,也就是有沒有錢和有多少私軍,然後又有多少聲望,才構成被承認是一名貴族的基礎。

那麼就造成一種很特別的現象,上一刻某個傢伙可能什麼都不是,下一刻這個傢伙幹了轟動的大事,他獲得了名聲,挖到了金礦,用金子僱傭了大量的武士,有了成為貴族的基本條件,缺少的就是得到承認。

羅馬的歷史上,會出現角鬥士搖身一變成為奧古斯都,就是因為羅馬缺乏嚴謹的階層制度。另外就是羅馬人的一種英雄情結,只要名聲足夠就擁有了一切皆有可能的基礎。

「我們真的需要梯式的爵位制度!」尤利安極度認真地說:「我發現漢人之所以能短短時間內復國,國內民生狀況堪憂卻是能橫掃周邊各國,就是因為他們的二十等爵在驅動!」

以歪果仁的角度來看,漢帝國就是一個階級分明的國家,爵位越高獲得的待遇和福利越好,很多事情要是沒有足夠高的爵位根本就辦不來。

漢帝國重視爵位的同時,沒有堵塞普通人獲得爵位的途徑,相反想要獲得爵位的方式有許多。

對於普通人來講,走上戰場去建立軍功來獲取爵位無疑是一種最好的選擇,他們想要獲利戰功得到爵位獎賞,國家想要獲得土地、人口以及資源,形成了可以說是完美的互動。

「我們有公民制度。」弗拉維斯想了想,說道:「或許可以建議奧古斯都在公民制度的基礎上,進行更加完善的爵位制度。」

「漢帝國的二十等爵就是現成的。」尤利安沒有一丁丁的不好意思,笑著說:「照搬就是了。」

弗拉維斯想得更多一些。

漢帝國的二十等爵的確是現成的,並且看漢人的應用並沒有出現什麼麻煩,可是羅馬真的能夠完全照搬嗎?

「他們的每一層爵位都有相同的賞格和社會待遇。」弗拉維斯頓了頓才繼續往下說:「例如公士可以獲得百畝土地和一名奴僕,每層遞增土地和相關待遇。羅馬……有那麼多的土地用於賞賜?」

羅馬當前的疆域雖然比之前縮小了一些,但是說起來並不小。

關鍵是羅馬的大多數土地都是掌握在私人手裡,國家所持有的土地並不是太多,並且國家所持有的土地好像都不怎麼樣。

尤利安顯然早就有過相關的考慮,說道:「沒有土地,可以去打下來。」

弗拉維斯笑了笑也就不再多說什麼。

土地兼并在任何一個有農耕習慣的國家都會發生,要說哪個國家最為嚴重的話,毫無疑問就是發生在羅馬。

羅馬的貴族很喜歡建設莊園,通常一個莊園的佔地就是用「頃」來作為基礎單位,大一些的莊園除了必要的休憩場所之外,光是一個獵場就可能會佔地萬頃。

那只是用於玩樂的莊園,可不是像漢人建造莊園除了玩樂必然會留有作為農耕的土地,等於是羅馬人的莊園只有投入而不會有什麼產出。

「爵位制度建立起來,不正需要獲得爵位嗎?」尤利安的意見是除了官職之外,不承認之前默認的貴族地位,他卻是不敢明說,只會在回去後親自與君士坦提烏斯二世閉門商議。他笑著說:「現在的羅馬公民與以前的羅馬公民好像是兩類人,應該讓他們重新擁有動力了。」

羅馬公民存在的歷史非常悠久,幾乎是伴隨著整個羅馬的跌宕起伏。

以前的羅馬公民非常重視榮譽和追求榮耀,屋大維之後的羅馬公民則是在向懶蟲的方向進化,平時屁事不幹就等著救濟,遇到軍隊需要兵源的時候能躲就躲。

君士坦丁家族陷入內戰更是直接打破了羅馬軍團只招收公民為正式兵的規則,大批大批不是羅馬公民的人加入軍隊,甚至連不是羅馬人的「他鄉人」都開始湧進軍隊。

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主要是現在的大多數羅馬公民都成了廢材,想要讓軍隊擁有戰鬥力當然不能遵守已經不合適的規則,自然是誰合適就讓誰成為自己的士兵。

恰恰是君士坦丁家族打破了只有羅馬公民才能進入羅馬軍團成為正式兵的規則,一些守舊的貴族對君士坦丁家族印象更壞,連帶羅馬社會也對君士坦丁家族產生排斥感。

廢物從來都不會承認自己是廢物,他們只會看到原本只屬於自己的東西被侵佔,哪怕他們廢物到根本無力去享受(承擔)應該屬於自己的種種,卻根本不願意有人來進行取代,只會對改革者產生痛恨,恨改革者竟然敢剝奪本來只屬於自己的那些種種。

尤利安不知道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有沒有發現自己坐的不是奧古斯都寶座,而是坐在隨時都可能噴發的火山口。

羅馬完全照搬漢帝國的二十等爵制度,能夠為羅馬注入一股強勁的動力,必然會使羅馬迎來新一輪的擴張期。

對於君士坦丁家族來說,擴張只是順帶的,他們能夠藉此培養出一大幫的擁扈才是頭等大事。

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了,之前那些人是什麼樣的身份,除了極少是獲得自君士坦丁家族的賞賜之外,其餘的絕大多數所擁有的一切根本不是來自君士坦丁家族。等於君士坦丁家族對統治下的絕大多數人根本沒有任何恩惠,甚至相反是侵佔了他們的利益,才引來他們的敵視。

尤利安到漢帝國學到的東西非常多,其中就包括統治家族必須要給予統治下的群體恩惠或受惠,要不然統治根本就談不上什麼牢靠,更不要去提什麼穩固。

「殿下會留在北疆?」尤利安說話的對象換成了劉慎,吃驚地問:「以您的身份,能長久停留在邊疆?」

劉慎一早就知道自己會留在峻稷山校尉部,對此並沒有什麼反感的地方,甚至是雀躍無比。

尤利安吃驚,是他納悶漢天子怎麼會讓自己的第一皇位繼承人遠離中樞,並且是選了一個戰區。

任何一個羅馬人都夢想著能夠在羅馬定居,有點身份的人日思夜想的也是擠進羅馬的各個小圈子,本來就在羅馬生活的貴族階層不是萬不得已則根本不會離開羅馬。

當然了,現在羅馬人的政治中心已經換成了君士坦丁堡,不過思想並沒有出現變化,只是將對羅馬的執著換成了君士坦丁堡。

不止是羅馬人,事實上任何一個國家的人都有相同的執著,普通人是認為能夠居住在國家的政治中心是件牛逼且長臉的事情,有抱負的人則是清楚只有身處國家的政治中心才有更多的機會。

但凡是有點抱負的漢人,他們再艱苦也會選擇停留在長安,懷著哪天能夠被達官貴人賞識的期盼,一直就那麼堅持著。

事實上也是那麼回事,國家的政治中心真的有太多的達官貴人,對於政治有抱負的人想要尋找獲得賞識的機會也就多。

聞訊趕來的克謝亞斯知道劉慎會留在峻稷山校尉部也是露出了吃驚的表情,甚至還有那麼一絲絲的惶恐。

峻稷山是位處漢帝國的西北疆域,繼續向西北就是西高車,向西南方向則是西域。

這麼一個地方不管是之前還是現在,戰略地位都是顯得相當重要,要不然漢帝國也不會特地設立一個校尉部。

漢帝國的校尉部並不多,每一個校尉部都是非常特別的存在,不止是軍事價值,還有著濃厚的政治地位。

因為時局一再的發生改變,校尉部已經裁撤到僅是剩下兩個,一個就是峻稷山校尉部,另一個是東北的興安嶺校尉部。

原先的平蠻校尉部撤銷,漢帝國將中南半島完全整合起來,建立了安南都護府。出任都護的人是原先平蠻校尉部的校尉司宏壯,不過他現在成了安南都護,也就是像做了火箭那樣,從校尉銜變成一個與中郎將同等地位的軍方重臣。

同時,阿三大陸的佔領區也進行了規劃,設立了天竺都護府,由騫建同出任第一任都護。

西域都護府名稱改為安西都護府,依然由李匡作為都護。

漲海(南海)以及周邊的各個島嶼,它們被統一划分到南洋都護府,出任南洋都護的是伏偉。

元朔十四年,漢帝國新建三個都護府,再加上由西域都護府改稱而來的安西都護府,一共設立了四個都護府。

漢帝國的這個動作得到廣泛關注,尤其是波斯薩珊根本不敢有半點的忽視。

「您所在的峻稷山校尉部是歸於安西都護府統轄嗎?」克謝亞斯是大著膽子才那麼一問,問完見劉慎用怪異的眼神看著自己,訕笑說道:「好奇,只是好奇,沒其它意思。」

峻稷山校尉部雖然是位處西北,可並沒有被歸於安西都護府建制之下,是一個獨立的「戰區」。

「漢帝國是用區域來劃分都護府的嗎?」尤利安不是波斯人,對於漢帝國的動作不會有太大的緊迫感:「那麼北疆是不是有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