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征服世界島 第987章 真要成羅馬都護府了

劉慎是想到了一些事情,很清楚地記得自己的父親提過對外征服的兩種方式。

第一種征服方式非常粗暴,便是使用武力。想要打得對方完全屈服與臣服非常困難,漢帝國現在更喜歡乾的是,既然無法讓人從精神到肉體上被征服,那麼就將肉體和精神進行消滅。

從公元三四零年沒有建國之前,一直到公元三五四年,劉彥起兵之後滅掉的部族有點難算。

畢竟,並不是所有部族都是大族群,雜胡之所以是雜胡就是上不了檯面,但別拿那種數百上千人的部族不算一個族群。

被滅的那些大族群,羯族是第一個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羯人本來就沒有自身的文化,能殺的基本也被漢人殺乾淨,不用太久的時間,他們現在已經成為漢人歷史上的一些文字記載。

鮮卑一族現在還沒有消失,雖然拓跋鮮卑全面投降接受漢化,慕容鮮卑也改掉了自己的名字,但鮮卑這個族群其實還是存在的,只是依然保留鮮卑這個名號的人沒可能再鬧出什麼大動靜。

最早南下的段氏鮮卑,他們在羯人統治下的趙國被大量消耗,後面倒是遷徙一些部落去了西南,但這些部落是桓溫消滅李氏成漢的時候順手給滅了。

宇文鮮卑則是在內戰中王族被滅,剩下的宇文鮮卑不是投靠其餘的鮮卑部族,就是被慕容鮮卑收編。既沒有投靠其餘部族又沒有被慕容收編的那些宇文鮮卑,他們是自行分裂成為八個部分,其中一個就叫契丹。

而這個契丹後面花了很久的時間收服原本同為宇文鮮卑的那些部落,以聯姻方式聯合了奚族,吞併和消滅其餘不服的游牧民族,取代突厥在漠南稱霸,後面更是乾脆殺進了中原。

另外一支慕容鮮卑,也就是躲在高原西北部(柴達木盆地)的那一支,他們是在元朔十三年被徹底擊潰,逃向西域又遭遇西域都護府攔截,人是死的死和被俘的被俘,基本上就沒有逃走多少人,等於是從集體形式上被消滅。

認真說起來,鮮卑真是一個生命力無比頑強的部族。他們的起源地是在東北,卻是足跡踏遍了幾乎大半個東亞,要是歷史沒有被劉彥所改變,鮮卑不但多個部族(王族)先後建國,甚至控制過中原,還跑到了西南和西域建國,甚至有一支都跑到中亞去建立國家,需要到突厥徹底崛起之後才算是消失。

劉慎對於劉彥提過的第二種方式印象無比的深刻。

第二種征服方式是需要武力作為基礎,卻不是暴力地去消滅想要消滅的民族,是從文化上去進行融合。

諸夏的先民早就那麼幹了,只是文明層次沒有高級到碾壓的地步,通常是武力攻破,再用漫長的時間去同化戰敗了的部落。

【漢人的由來是因為先漢幹了那些豐功偉業……】劉慎被教導過這個,還是自己的父親親自教導,就是有些沒明白自己那個父親為什麼要沿用「漢」這個國號:【還是因為先漢的文明是這片大陸上毫無爭議的霸主級文明。】

劉慎對劉彥的一句話印象無比深刻,劉彥曾經說過之所以使用「漢」這個國號,要的就是承前啟後的作用,要不然那些胡虜先後都使用「漢」為國號,還搞出了什麼「皇漢」,「漢」這個國號其實是被敗壞得差不多了。

年紀還小的劉慎並不是真正理解什麼叫「承前啟後」,大概知道的是不能忘本,要銘記並感恩先人的貢獻,再用自己的偉績去敦促後代。

聽到劉慎說願意向漢帝國的天子建議開放兩國的求學,尤利安和克謝亞斯徹徹底底地激動了起來。

羅馬和薩珊是從元朔十二年就開始提出請求,一開始的時候其實也就是抱著了解漢人文明的想法,一直到見識漢軍在阿三大陸使用火器才真正重視起來。

沒有任何的新生事物會是憑空而來,尤其是科技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累積基礎之上,而所謂的基礎就是知識。

「實在太感謝了!」尤利安激動得幾乎全身顫慄,右手重重地敲擊自己的左胸膛,滿是感激地說:「羅馬會是漢帝國永遠的朋友。」

劉慎臉上笑眯眯,對於那個什麼「永遠的朋友」卻是嗤之以鼻。

別看劉慎年紀小,也別說是他,任何一個國家,哪怕是再小國家的王室成員,誰都沒有那麼天真。

劉彥雖然沒有教導劉慎太多的東西,可是必須灌輸「國與國只有利益而沒有友誼」的真理,並且是讓劉慎必須謹記。

如果說劉慎之前只是懂得這個道理,親自來到北疆就有直觀的印象了。

很早很早的時候,劉彥還只是漢部的族長,那個時候漢部不但與拓跋代國交好,還最大程度地向慕容燕國表達善意。

當時的拓跋代國與慕容燕國對漢部友善,並不是雙方真的有什麼友誼,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漢部是因為向遼東半島的擴張才與慕容燕國翻臉,與拓跋代國的翻臉則是在取得中原大部分地區的統治權之後。

近一些的例子,劉彥還沒稱帝之前的漢國擴張到了漠南,因為有東高車和西高車,還有拓跋鮮卑和慕容鮮卑的威脅,是選擇交好柔然部落聯盟。

誰又能想到一直表現出友好的兩個國家,僅僅是因為草原上的一把火就變成敵對?

【柔然人與丁零人、鮮卑人之前還在打生打死……】劉慎面對克謝亞斯表達感謝,腦海里卻是在想:【等待與大漢成了敵國,不是立刻變成了丁零人和鮮卑人的盟友?】

有些事情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有更直觀的理解,像是劉慎之前相信「國與國只有利益而沒有友誼」的說法,到北疆一趟親眼所見和親耳所聞就完全明白所謂國家之間的友誼是怎麼回事了。

劉慎之所以一直以來對尤利安和克謝亞斯表現出來的熱情感到抗拒,並不是因為他是漢帝國的皇子,而漢帝國又是已知世界中最為強大的國家。其實是他親耳聽過劉彥講的一些話。

劉彥對劉慎提起過,要不是現在的條件不允許,或許會和羅馬人交好一下,但絕對是立刻發兵攻打波斯薩珊,等待打下了薩珊,下一個攻滅的目標就是羅馬。

也就是劉慎年紀還小,心智還不成熟,才會對尤利安和克謝亞斯的熱情表現出那麼明顯的抗拒。

幸好的是尤利安和克謝亞斯察覺到劉慎的抗拒,但他們的理解是劉慎在矜持。

尤利安還是非常理解劉慎所表現出來的矜持,拿他自己來作為例子,堂堂羅馬的皇室成員,還是前五的皇位繼承人,有這樣的身份蔑視一些想要交好自己的人根本不需要理由。

強者都是有驕傲的,強國的皇位繼承人尤其需要驕傲,要是和誰都能「哥兩好」才是掉份。

按照尤利安的理解,他知道劉慎是漢帝國皇室的嫡長子……當然羅馬沒有嫡長子這個說法,換種意思來說劉慎是漢帝國的皇位第一繼承人。

漢帝國是一個強大到令人提心弔膽的霸主國,身為漢帝國的皇位第一繼承人高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別說他尤利安只是羅馬的皇位第五順位繼承人,就是羅馬的皇位第一繼承人與劉慎進行交流也不會是平等地位。

這個是國家實力的差距,身為政治人物只有腦子有問題的人才會無視這種差距,自身實力弱小還要與強大者獲得同等的尊重,殊不知強國想要滅掉弱國、小國根本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劉慎後面得到李壇派人召喚,離開了。

尤利安和克謝亞斯沒有劉慎的同行,他倆根本無法在營地隨意走動,只能是回去自己的營區。

「實在太好了!」克謝亞斯的興奮和激動根本就無法控制,臉上寫滿了高興:「能夠派人前往漢帝國進行學習,我們一定要挑選最為優秀的人!」

岡比西斯剛才還不知道克謝亞斯是在激動和興奮什麼,知道原因之後先是一愣,隨後也是跟著激動和興奮起來。

「殿下,是漢帝國的禮部有回應了嗎?」岡比西斯問完自己失笑出聲,他們現在是在什麼地方,漢帝國的禮部哪怕是同意也不會派人特地過來通知。他大概是猜出了什麼,卻還是問:「殿下剛才和漢帝國的殿下在一起,是漢帝國的殿下許諾了嗎?」

克謝亞斯被一問才有些回過神來。他是有心走劉慎這邊的路子,清楚交情還很淺一直沒有開口,怎麼都需要與劉慎成為朋友,開口才有份量。

「對啊……」克謝亞斯困惑地自言自語:「那位殿下怎麼會主動許諾?」

岡比西斯:「……」

在另外一邊,羅馬人也在進行同樣的交談。

「我和克謝亞斯只是表露出嚮往,漢帝國的那位殿下先是若有所思……」尤利安正在儘力回憶剛才的過程:「主動提出了向漢天子建議。」

弗拉維斯滿臉的思考模樣。他可是清楚漢帝國那位殿下一直以來都排斥尤利安的刻意交好,還是近期態度才有所改觀,怎麼都沒有可能瞬間變得那麼熱情。

羅馬一直以來不止在收集漢人這邊的食物類種子,書籍也是能買到就買,然後悄悄地送回羅馬本土。

「我們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