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征服世界島 第948章 附加BUFF的威力

漢人沒有踏足西域之前,西域混亂的局面就註定少不了互相之間的攻伐,其實是漢人(西漢)給西域帶來了穩定,使西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各國少了互相間的攻伐。

要不西域人自己做主時期和匈奴人在西域當家作主的時候,西域人各民族互相殺起來遠比外來人入侵更加的血腥。

被他們逮住的這一支疏羯人是逗留在捐毒區域的一個疏羯部落。

這股疏羯人察覺到西域都護府的異動,沒有過多的猶豫就已經展開了逃亡,並且做出了應有的準備,集中部落里的青壯試圖攔截追兵。

接近八百個疏羯騎兵,他們先被一什的漢軍斥候發現並進行襲擾,後面僅是來了一隊漢軍遊騎兵。

足足八百多的疏羯騎兵竟是被六十名漢軍給擊敗並擊潰,丟下了兩三百具屍體,其餘的疏羯人著實是膽氣盡喪,不知道是誰先跑,隨後全給四散而逃。

那些潰散的疏羯騎兵自然會有漢軍去追擊。與追擊潰散敵兵相比,尋找並逮住正在逃亡的疏羯部落對漢人比較重要。

一旦能夠找到那支部落的位置,代表著一個異族部落又將被掃進歷史垃圾堆,同時漢人也會獲得大量的牧畜和女人。

漢人在西域採取酷烈手段,很大一部分其實是被逼的。

自劉彥建國並消滅羯族之後,得到了相當數量的典籍,其中就包括西漢的眾多正統史書和野史。

研究下來發現了一點,原來西漢收復河套之後就不再只是為了復仇而開戰,他們會計算戰爭可能獲得的收益,除了一些時候不打不行,大多數時間要開啟一場戰爭首先要保證不會虧本。

之所以說說漢人在西域使用殘酷手段是被逼無奈,自然是有足夠的原因。

首先就是西域人實在是太多了,安居於西域的漢人數量卻是太少。

再來就是關於支出和收益的因素,不過收支平衡什麼的比較次要,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西域人的數量需要被減少。

西域都護府鼓勵甚至是慫恿被徵募的漢人多帶西域人隨扈,擺明了就是拉西域人隨扈當炮灰,不管是跟著自己混的西域人隨扈,還是本來就要對付的西域人,死越多其實是越好。只是相對而言,除非必要不會去惡意消耗跟自己混的西域人就是了。

「其實西域人還是挺能打的。」李冰注視著前方的拼殺,評價道:「至少站在我們這一邊的西域人表現很驍勇。」

想要讓一場戰爭出現結果,就要先歷經一場殺戮,衝鋒上去的卻會是軍隊攜帶的西域人。

阿巴提就是漢人的隨扈之一,他的妹妹嫁給了一名漢人做妾,不過西域人並沒有「妾」這個詞,按照他們的說法是給漢人當了第三妻子。

有一個漢人當妹夫之後,阿巴提享受到了許多的好處,不用擔驚受怕哪天家裡衝進凶神惡煞的漢人只是一方面,一些優惠政策也不是最重要的,能跟著漢軍一塊出徵才是最大的收穫。

「給我去死啊!!!」阿巴提騎馬衝鋒刺出了手裡的長槍,槍頭捅進了對手的胸膛:「再殺四個,我就能得到良民證了啊!」

阿巴提不知道自己是屬於什麼民族,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祖輩是屬於哪個國家,他懂事的那一刻起就生活在疏勒這個國家的國境之內。

幹掉了一個對手,阿巴提側身下馬在屍體旁邊蹲下去,長槍被放在了地上,抽出了別在腰間腰帶上的匕首,一隻手擰起被殺對手的頭髮,另一隻手握著匕首就那麼割起了腦袋。

人的頸部左右兩邊各有一條動脈,那是身軀向腦袋供血的血管,割破的時候會產生一種血管內部的衝壓,血管破的那一瞬間血是直接噴了出去,後面就是大量的黑色鮮血涌了出來。

阿巴提被噴出的血濺了個滿臉,他摸了一把眼睛上的血跡又繼續割,由於匕首不是那麼的鋒利,割起來其實是有些困難,費了老大的勁可算是成功,用那顆腦袋上的頭髮綁在腰帶上面,滿臉愉悅地重新翻身上馬。

那樣的一幕幕發生在很多地方,有些時候還會數個西域人因為產生爭議去爭搶一顆首級,一切只因為敵人的腦袋對於他們來講就是財富。

一千三百多的西域人隨扈對上三百左右的疏羯人,差不多是四個打一個的局面。

再次組織過來拖時間的疏羯人,他們之中男女老少都有,皆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只為了再爭取一點點的時間,好讓家人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逃跑。

因為是抱著必死的決心,疏羯人的表現一點都不懦弱,相反是表現出了絕對的悍勇。

要是在以往的西域人互相爭鬥情況下,此等狀態的疏羯人早就該嚇得對手退卻。

不過話又說回來,強橫崛起並佔據了西域西面邊角的疏羯人,他們過去很難得才會出現不拚命會沒命的糟糕局面,什麼抱著必死決心只為了多拖一點點時間,是不存在的事情。

疏羯人的悍勇是將西域人隨扈給嚇到了,但被驚嚇到的西域人隨扈下一刻卻是表現出惱羞成怒的一面。

「知道我是誰嗎!?我的姐夫可是漢人啊!!!」

與漢人成了親戚,人就能變得更屌嗎?對於那些有女兒或是姐妹嫁給漢人的西域人來說,他們會回答的確是變得更屌了!

試想一下,因為有個漢人女婿或是姐夫、妹夫,生活圈裡誰不是要對自己尊重一些。

再因為有那層原因在內,平時漢帝國的收稅官過來收稅也能靦著臉過去交談幾句。這樣的行為在其餘西域人看來可是一件值得羨慕的事情,自個兒也覺得倍有面子。

偶爾的時候能從漢人親戚那裡獲得其餘西域人根本得不到東西,拿出去炫耀一番是大多數西域人會幹的事情,又是被羨慕嫉妒了一番,慢慢就覺得自個兒與其餘西域人不一樣了。

瑣瑣碎碎的生活日常養成了心氣,底氣足了人自然也就抖了起來,膽氣也就壯了。

膽氣十足,有十分的力氣就能發揮出十二分的實力出來,再加上遠處有漢軍壓陣,膽兒就更肥了,還怕一幫看著兇悍,其實是絕望下抖著膽子拚命的疏羯人?

「咱們不參戰嗎?」

「一千三百人要是打不過對方三百左右的老弱病殘,他們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對於那些四散而逃的疏羯人,帶隊的軍官一點都不著急去追殺。

游牧民族哪怕是逃命都不會放棄自己的牧畜,必要的家當也捨不得丟棄。要是沒了牧畜就等於沒了食物,家當沒了也不好再弄,失去了那些人要是活著也等於死了。

四散而逃的疏羯人基本都是有一輛馬車,還是那種十分古老款式的馬車,跑起來一點都不快速,別說還有牧畜群的牽絆,到處都是平坦的草原,就是讓他們先逃兩三個小時又能真的逃了?

作為漢人的隨扈,西域人的裝備已經夠簡陋,比他們更不堪的是那些疏羯人。

游牧民族不會缺乏優質戰馬,可是他們極度缺少鐵器,疏羯人是近十來年才崛起的一支游牧部落,是有得到匈尼特人的一些支持,可真正獲得好處的只會是那些大部落。

與西域人隨扈拼殺的疏羯人,三百個之中不知道有沒有二十個手裡的傢伙帶點金屬?

一千三百西域人隨扈,超過六百人手裡的傢伙能夠稱之為鐵質兵器,他們要是沒有擊中目標也就罷了,一旦擊中目標對於疏羯人來說就是非死即傷。

木棒、木棍和削尖木頭是能殺人,問題是與金屬利器相比起來絕不是一個樣,西域人隨扈挨了幾棍子,只要不是腦袋受到重擊,也就是覺得很疼罷了。

那也是明明許多西域人隨扈被疏羯人拚命的勁頭給嚇到,大多數西域人隨扈卻大多數惱羞成怒,基本上沒感到發怵的原因之一。

「真是一幫廢物。」

「他們不是廢物,哪會被咱們輕易光復整個西域。」

「聽說有人要對這一類的西域人展開訓練?」

「沒有的事。」

「也對,有司馬氏的例子在前,便是有人提議也不會被通過。」

西晉是怎麼變成東晉?事情的發生也就是在數十年前,就算是漢人再怎麼健忘,對於剛剛發生的浩劫也不會在那麼短的時間之內就給遺忘了。

之所以會發生神州陸沉和衣冠南渡,不就是西晉自己作死,不但大肆抓捕異族奴隸,也接受主動內附的部落,甚至還搞出訓練異族武裝和提供兵器、甲胄的蠢事出來。

如果西晉真的強大,也許會成為一個羅馬的東方版本。

羅馬人長期就是國內異族比本族人口多的現狀,某段時期的比例甚至達到了一比三十。他們之所以那麼久沒有被異族掀翻,有羅馬人遭遇異族反撲時知道先放下各自爭議的原因,更多的是那邊的異族和東方這邊比不了。

玩了那麼久的羅馬人,他們現在已經開始在遭遇日耳曼人的反撲,歷史何其相似的是君士坦丁家族自相殘殺,才給了日耳曼人翻身的機會。

認真算起來西晉與當時的諸胡相比其實也並不弱小,只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